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提到中式英語Chinglish

”,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甚至還能隨口來上兩句。

什麼“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還有各種關於Chinglish評級的段子:

Chinglish二級水準——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Chinglish四級水準——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Chinglish六級水準——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Chinglish十級水準——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Chinglish發展到現在,我們早就見怪不怪了,而且好像都對這種文字遊戲喜聞樂見。

對於這些大家心知肚明,明顯是用於娛樂而創造出來的Chinglish,可以說是我們部分幽默感和娛樂精神的體現。


我們現在提到“中式英語”一般想到的也是

這類語句或者是帶著中國口音的英語,這些都無傷大雅。

但是外國人眼中,“中式英語”代表的意思卻並不顯得這麼“友好”了。Chinglish可能更代表著從拼寫到語法的錯誤百出,是“低水平”英語能力的體現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這也無可厚非。在過去,在某些方面,我們確實沒有做好或者說做得還不夠好,像是我們在

公共場合標識的翻譯上。

公共場合標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留學生、外國遊客、參加國際賽事的選手……只要他們會去到街上,就必然會依靠這些標識的譯文。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我們在公共場合標識的翻譯上又做得怎麼樣呢?

2008年,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前夕。

路透社在一篇報道中就曾對此展開直白地批評:

漫步在北京這座擁有1500萬人口的城市,我們會看到各種鮮豔的T恤和上面印著的神經錯亂的英語,從語法到拼寫到整段的胡說八道,真是錯誤百出。

美國CBS網站也語帶戲謔地稱,北京大多數人英語能力停留在“低水平”

而去年的12月,英國的《太陽報》也發表了一篇文章: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文章很客觀地報導了中國正積極為2022年冬奧會做準備,刪除和修改公共場合的譯文錯誤

他們在報紙上貼出了一些有明顯翻譯錯誤的標識: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殘疾人廁所”被翻譯成“deformed(畸形人) toilet”;“民族園”成了“racist(種族主義) park”;“超市出口”變成了國際範十足的“supermarket export(輸出、(貨物)出口)”……

這份報導中,貼出了10張翻譯錯誤的標識圖片,小編翻看著都覺得尷尬到臉酸,不知道他們作為英語母語人群又會作何感想……


規範公共場合的標識翻譯刻不容緩。其實,政府在外媒關注之前,就已經意識到問題,也開展了一些行動。

奧運會前夕,北京、天津等地開展了大規模糾正不規範英文標識行動,北京立起了6500餘塊標準英語標誌牌

2010年世博會舉辦之前,上海提前一年發起了清除“中式英語”廣告牌的活動。大批志願者走上街頭,清理錯譯錯拼的英文標識。

2012年,北京發佈《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規範餐飲業菜單翻譯。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今年,武漢在召開軍運會之前,翻譯中心翻譯審校外文204萬字,並開展抽查,共排查標識3318處……

這些規範活動一直在進行著,相信不僅是在接下來的冬奧會等國際賽事與活動中,而且在平時的各個城市的公共場合中,標識的錯誤翻譯會越來越少……


小編整理了一批關於公共場合標識規範譯法的乾貨,包括國家公佈的100個公共場所標誌規範譯法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範(2018版-175頁)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公共場合標誌國家標準譯法——嚴禁類信息&提醒類信息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100條公共場合標誌國家標準譯法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範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有需要的同學可以評論回覆或者關注我們私信獲取哦~

中國地大物博,情況複雜。公共場合的譯法規範之路任重而道遠,加油!

在公共場所標誌的翻譯上,我們一直被外國人嘲笑著……

更多語言類、翻譯行業話題,關注我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