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尹太白

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業績下滑董事長辭職

一向擅長滋陰補血的東阿阿膠最近失血越來越多,比如繼三季度淨利潤跌超九成之後,連董事長也辭職不幹了。

11月14日,東阿阿膠突然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收到董事長王春城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由於工作內容變動原因,王春城申請辭去東阿阿膠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職務,同時一併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

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王春城辭職,與東阿阿膠近年來不斷下滑的業績有很大的關係。

根據三季度財報顯示,東阿阿膠的總營收為人民幣28.3億元,同比減少35.45%,歸母淨利潤為2.09億元,同比下降82.95%。

相比前三季度,第三季度的財務數據表現尤為慘烈。根據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東阿阿膠的總營收為人民幣9.4億元,同比減少32.79%,歸母淨利潤為1594萬元,同比巨幅下降95.61%。

針對業績嚴重下跌,東阿阿膠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由於下游庫存削減,受宏觀環境及提價預期回落,下游傳統客戶主動降低庫存,另一方面則是基於策略調整進行渠道管控。

這一解釋過於官方,其實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消費者不買賬了,經銷商眼看無利可圖,於是開始瘋狂清理之前的囤貨。

“之前囤貨能賺不少錢,現在不行了,再不清理庫存,這些阿膠就到規定期限了。”山東某連鎖藥店負責人陳靜樓告訴「子彈財經」。

根據《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如果超出5年,便不能在食品、藥品流通渠道進行銷售。

此前,一些經銷商基於東阿阿膠的漲價預期,都會先將貨壓上兩到三年再擇機賣出,低價時囤貨,漲價時賣出,一囤一賣之間,差價收益就到手了。但隨著阿膠產品價格漲幅持續放緩,囤貨也就變得沒有意義。經銷商也從之前的努力囤貨,變成了瘋狂賣貨。

“東阿阿膠現在賣不動了,我們粗略統計過,這幾家藥店的銷售量平均下滑超過40%。基本都是一邊減少進貨,一邊打折促銷,多少先回點本。”陳靜樓說。

但打折促銷並沒有帶來預期中的銷售高潮。

不僅像連鎖藥店這類下游傳統客戶不再看好東阿阿膠,一位不願具名的東阿阿膠直營店店員也同樣認為,產品的銷售情況已大不如從前。

以紅黑盒包裝250克的東阿阿膠塊為例,目前的標價是1499元,然而實際出售價卻在八百多元左右,相當於打了六折。但即便是這樣,銷售情況依舊不如去年同期價格稍高些的時候。

“直營店還好,一些小藥店打折力度更狠,為了解決資金週轉問題甚至五折出售,但還是不太樂觀。”

銷售情況不理想,淨利潤跌超九成,東阿阿膠的市值也在不斷下跌。截至11月22日收盤,東阿阿膠的市值僅剩221.71億元,較巔峰時期跌去了200多億元,幾近腰斬。

而在兩年前,東阿阿膠的業績還是另外一番景象。根據2017年年報顯示,東阿阿膠當年的總營收為人民幣73.72億元,同比增長16.7%,歸母淨利潤為20.44億元,同比增長10.36%。

但總營收和淨利潤的雙位數增勢並沒有得到持續,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第二季度。根據半年報顯示,東阿阿膠的總營收為人民幣29.86億元,同比微增1.76%,歸母淨利潤則為8.62億元,同比下降4.35%。

到了2018年三季度,下滑趨勢變得更加嚴重。根據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東阿阿膠的總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下降2.16%和1.73%。這也是東阿阿膠自提出“價值迴歸”戰略以後,首次出現總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

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漲價策略成了雙刃劍

東阿阿膠並沒有在業績下滑的道路上剎得住車,而不斷下滑的業績,也被認為是王春城辭職的主要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王春城於2015年當選為東阿阿膠董事長,後來又獲連任至2021年6月,如今任期未滿就提交了辭呈。

事實上,王春城並不是第一個在任期內下課的董事長。自2005年華潤集團入主東阿阿膠以來,東阿阿膠已經歷三任董事長,分別是蔣偉、喬世波和李福祚。而這三位董事長皆是在東阿阿膠市值和股價下行時離開。

王春城並非對東阿阿膠毫無貢獻。在任期內,他主張佈局上游產業鏈,並在內蒙古及海外興建了多個毛驢養殖基地,以保障阿膠製作有充足的原材料供應。

但王春城為人處世過於低調,因此在很多對外活動上,大多是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拋頭露面。

相比之下,一直倡導阿膠“價值迴歸”的秦玉峰反而被視為是東阿阿膠的靈魂人物。

所謂“價值迴歸”,說白了就是秦玉峰認為阿膠賣得太便宜了,應該漲價,回到阿膠應有的價值。

“在明代,記錄商業史的目錄對阿膠的商業流通有詳細記載。阿膠當時每市斤課稅銀一錢六分,按當時稅收慣例,流通稅佔銷售額的1/20,推算阿膠價格大致為每市斤三兩二錢白銀,折算到現在相當於每市斤4000到6000元人民幣。”

作為“價值迴歸”依據,秦玉峰的這段話曾被媒體廣泛引用。秦玉峰不僅這麼說,而且也是這麼做的。

自2006年秦玉峰執掌東阿阿膠以來,不定期漲價便成了東阿阿膠的一個特色。

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東阿阿膠的阿膠產品零售價從2001年的每公斤80元,漲到2019年的每公斤5996元。不到20年,暴漲了74倍。

憑藉“價值迴歸”策略,東阿阿膠的業績一騎絕塵。

從2006年到2018年,東阿阿膠的總營收由11億元漲至73億元,歸母淨利潤也由1.5億元上漲到21億元,並且連續12年保持正向增長,年均複合增長率接近25%,東阿阿膠也因此被稱為“藥中茅臺”。

除了業績扶搖直上,敢與茅臺並列,東阿阿膠的底氣還來自於1500年的歷史沉澱。

東阿阿膠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陶弘景整理的《名醫別錄》中:“阿膠,出東阿,故名阿膠也。”此外,熱播電視劇《大宅門》《女醫明妃傳》《甄嬛傳》中也多次提到東阿阿膠,於是東阿阿膠順水推舟,最終憑藉著悠久的歷史、高端的定位以及熱播劇的神助攻,獲得了“藥中茅臺”的稱號。

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圖 / 甄嬛傳影視劇截圖)

提價策略確實帶來了高利潤,但也使得東阿阿膠越來越不好賣了。從最初的普通中藥材一躍成為奢侈品,普通消費者吃不起,東阿阿膠漸漸陷入到一種比較尷尬的局面中:一方面價格著實難以再提高,另一方面銷量也面臨著萎縮。

根據招商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東阿阿膠的銷量從2006年的2100噸降至2017年的1300噸,11年間下降了38.10%。

從數據上不難看出,東阿阿膠一味的提價,最終突破了消費者的承受閾值,導致銷量銳減,開始反噬東阿阿膠的淨利潤。

市值蒸發200億,利潤暴跌9成,“藥中茅臺”董事長撂挑子了

重壓之下思變

貨賣不出去怎麼辦?東阿阿膠的解決方案十分簡單且粗暴:直接向經銷商壓貨。

2017年之後,東阿阿膠的存貨數量開始連年減少。在2017年這一年裡,東阿阿膠的庫存下降約為29%,到了2018年,這一數值又變成了37.85%。

與此同時,東阿阿膠的提貨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比如從最初的預付款提貨,變為了經銷商授信,方便為經銷商囤貨製造便利。

反映在財報指標上,就是應收賬款的大幅增加。2016年之前,東阿阿膠的應收賬款規模基本都控制在2億元以內,2017年和2018年,這一數字激增為10.57億元和24.07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錢並沒有打進東阿阿膠的賬戶中,而已銷售的阿膠產品實際上不少都囤積在經銷商的倉庫裡。

產品被大量轉移到經銷商手裡,等同於根本沒有最終銷售出去,但財報中的數據卻可以立竿見影地體現出來,實際上都是虛假繁榮。

炸彈被甩到了經銷商手中,到頭來渠道商發現自己成了接盤俠,只得減少進貨並且大力度清理庫存,這一行為直接導致東阿阿膠在第三季度的產品銷售數量同比下降。

陳靜樓告訴「子彈財經」,為了能讓業績好看一些,很多上市公司都會向下遊經銷商壓貨,這也是國內企業中屢見不鮮的現象,但這種方式不具備可持續性,東阿阿膠的銷量崩盤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東阿阿膠同樣意識到了壓貨衝業績的不可取。

半年報發佈後,東阿阿膠曾舉行了一次投資者電話交流會議。秦玉峰在會議上說:“渠道原本靠囤貨來盈利,我們漲價,所有渠道商都盈利。因為阿膠保質期是5年。如果經銷商囤貨兩到三年,差價收益就比較大。現在渠道發生了變化,由靠囤貨轉為靠週轉率,我們順應渠道變化,進行了降庫存的調整。”

然而降庫存所帶來的失血現象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觀。東阿阿膠內部分析認為,想要消化掉渠道庫存,至少還需要1到2年的時間。

對此,東阿阿膠做了兩手準備。

一方面加強直銷渠道的建設,比如直營店、三甲醫院和社區民營醫院等等,與此同時,也加強了與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合作。

另一方面,東阿阿膠開始尋求產業轉型,實行多元化發展策略。不斷推出“阿膠+”系列產品,並明確表示要推動由做阿膠產品向做阿膠產業轉變、由聚焦阿膠產業向滋補行業轉變。

但平心而論,東阿阿膠也不得不面臨兩個難題。

第一個問題,在整頓經銷渠道的振盪期間建設直銷渠道,一邊是銷量降低導致淨利潤虧損擴大,一邊是嗷嗷待哺的渠道建設成本,東阿阿膠是否有能力同時推進?

第二個問題,就是東阿阿膠現有的阿膠市場正在被瘋狂蠶食。在2012年之前,東阿阿膠佔據了80%的市場份額,穩坐行業霸主。但到了2016年,東阿阿膠的市場佔有率下滑到32%,而價格只有東阿阿膠一半的福牌阿膠,市場佔有率超過了東阿阿膠,達到了34.81%,另外,同仁堂、九芝堂等大型醫藥集團也在緊追猛趕,阿膠行業的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東阿阿膠的護城河是否依舊牢不可破?

秦玉峰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坦言,東阿阿膠確實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

唯一慶幸的是,東阿阿膠總算意識到了產品線過於單一所帶來的掣肘,並且試圖做出改變。畢竟只靠不斷提價來支撐業績,總有一天會因涸澤而漁而被競爭對手碾壓。

文中題圖及部分配圖來自:東阿阿膠官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