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是方案整合商”,為什麼小米成功了,而錘子失敗了?

這其實是老羅的一句話,認為大部分手機硬件都是使用了供應鏈的技術,並沒有太多自研的成分在裡面。除了華為有一些自研的黑科技之外,其餘手機廠商都是做為一個整合商的存在。當然也不無道理,畢竟小廠商資金不足是正常的,所以只能使用供應鏈的方案,不過也是有好處的,節省了成本,可以將價格定的比較低,而且供應鏈技術也都相對成熟,適合小公司初始階段使用。但為什麼都是使用供應鏈技術,小米成功而錘子失敗了呢?


時間節點成就了小米,累垮了錘子

我們都知道小米誕生的時候智能機還沒有開始普及,記得當時三星htc等品牌智能機價格普遍都在五千以上,賺取了豐厚的利潤。而小米做為一個初創公司,想要跟這些國際巨頭相較量,就必須做出差異化極高的產品或者直擊底價放棄高額利潤。而小米選擇了後者,從最開始就走上了性價比的道路,正巧趕上了電商的發展,通過互聯網銷售省去了不少成本,所以才有了小米1代1999的驚爆價。

也正是如此性價比高的產品帶動了中國整個智能機的發展,小米乘勝追擊依舊穩紮穩打,低廉的價格高端的配置迅速佔領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直到2015年之前,小米還依舊保持著互聯網品牌第一的位置。小米的成功雖然營銷模式佔據一部分的原因,最主要的還是趕上了好的時間節點。如果當年三星htc也做一些性價比高一點的中端機型,那麼以小米的品牌實力跟影響度是完全沒有辦法相比擬的,也就不會再有小米的半壁江山跟飛速發展了。

既然“都是方案整合商”,為什麼小米成功了,而錘子失敗了?

好的時間節點,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也才有了今天500強的小米。


我們反過來再看錘子科技誕生的時候,可以說手機行業已經進入了紅海。華為榮耀,魅族,小米,ov等都相繼在不同價位段激烈的廝殺中,而且也基本上面臨著洗牌結束。頭部效應也逐漸開始顯現,小廠商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背景或者強大的資金是不可能有出頭之日的。而且國際廠商也加入國產廠商戰局中,錘子科技雖然有老羅是帶著光圈進入手機行業的,但這個時間節點的確已經太晚了。別說老羅,就連360金立這樣的大廠也頂不住啊。

而且錘子科技發佈的產品時間點也恰好趕上了國產高端系列的發展階段,例如t1同時期的華為mate7可是一炮打響,憑藉出色的做工紮實的產品收穫了當時2000元到3000元檔位中眾多的用戶。錘子科技作為一個初創小廠,並且第一款產品就主打高端系列,自然不會有太多的人認可,相比較華為大家更願意相信後者。當然也不全是如此,雖然高端系列有所發展,但當時更多的人還是在意千元機,畢竟當時千元機佔據整個銷售的百分之50以上,高端系列的認可度跟接受度還是比較差的。錘子這時候發佈高端產品遇冷也是正常的。所以這個產品的時間節點也趕的比較差。

既然“都是方案整合商”,為什麼小米成功了,而錘子失敗了?

差的時間節點,對於錘科這樣的小廠實在是難以生存。再加上產品的定位太高跟不上品牌效應,發佈的時間點也相對不好,自然也就拖垮了錘科。


錘科的定位沒問題,產品差異化也夠,但對比小米缺的還是錢

瞭解小米的用戶都知道小米是含著金鑰匙出出生的,當時的雷軍已經擁有多家公司,例如金山就是非常成功的一家。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米從誕生之時就不缺資金。而且雷軍當時在圈裡的人脈也非常的廣,甚至不遜色於現在的馬雲,因此籌集資金的容易度或者投資小米的基金大有人在。

小米由於最初始不缺資金不缺人脈也才能從供應鏈上拿到比較成熟低成本的方案,而且可以支持規模量產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產品不會存在dely現象,因此跟競品可以形成直接競爭力。強大的資金能大規模量產也可以讓用戶快速拿到手機,從而形成口碑的輿論漩渦,從而引爆產品的銷量。這點上就必須有強大的資金鍊支持。

既然“都是方案整合商”,為什麼小米成功了,而錘子失敗了?

小米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創始人的龐大的人脈實力也造就了小米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從而有錘科羨慕不來的優勢。


錘子科技的老羅雖說也有不錯的影響力,但只是在網紅界跟教育圈,這次跨界進入手機圈多多少少不會被投資人看好,再加上老羅不像雷軍那樣廣的人脈,所以錘科的啟動資金對於一個手機廠商真的是少的可憐。

而老羅做為錘科的領導人在融資部分也走的不太順,天生具有輕微社交恐懼症的老羅以及張揚的性格造就了多數投資人不想投或者不敢投,所以老羅後續也說錘科面臨最大的問題也就是資金問題。沒有錢招不到優秀的人才來完善產品提高品質;沒有錢備不了貨供應商也不願搭理並且拿不到便宜的元器件;沒有錢沒法做品牌營銷產品推廣即使產品再好也沒法讓大眾熟知。其實沒有錢的弊端遠不止這些,所以強大的資金流對於手機這樣重資產的產品是至關重要的,錘科恰好缺失。

錘子科技不具備先天的資金優勢,後天也沒有獲得多數投資人的青睞,在資金上一直處於緊缺部分,沒有強大的現金流支持產品的發展自然也就沒落了。


錘科產品差異化固好,但這種苛求也造就產品dely嚴重,跟不上競品的速度,錯過了初始最佳的品牌定位。

用過錘子手機的用戶都會認為是所有手機中最特殊的存在,極簡的外觀設計,獨特的smartisan os,極致的細節打磨,成就了錘科強大的差異化特徵。但也就是因為這點讓錘科錯過了品牌最初始的黃金定位定位階段。

既然“都是方案整合商”,為什麼小米成功了,而錘子失敗了?

例如smartisan T1發佈之初,憑藉高顏值,完美對稱美學以及smartisan os的獨特ui風格獲得if金獎,並且也收穫了不少用戶跟訂單。但卻在手機發布後的黃金時期T1的量產出現了問題,有訂單發不出貨,而且接近半年的難產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據說是因為一些小的無關緊要的元器件導致生產嚴重dely,原先過份苛求的細節之處如今也變為了絆腳石,因此t1上市的時候所有配置已經比競品晚了許多。而且小公司也就是這樣,最開始沒有一個好的開頭連帶著後續產品同樣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錘科力求完美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這樣的打磨做為一個小公司沒有那麼大單量供應商難以滿足,不僅影響銷量也容易拖垮了自己。所謂的細節決定成敗也是需要一定基礎來實現的。

過份的認真造就了錘科同時也拖垮了錘科,錯過黃金時期大眾的認可,再想翻身就難了。


綜上所述,既然都是“方案整合商”,小米的成功不僅僅是靠好的營銷得來的,可謂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才有了今天的小米。而錘子科技雖說也同樣為方案整合商,但對比小米,初始值跟時間點的差距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沒有對比性可言。因此錘科最終以失敗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