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毛九預計12月登陸港交所 或於近期尋求上市聆訊

據獨角獸早知道獨家消息源,九毛九國際預計將於12月中上旬正式登陸 ,近期或將尋求赴港上市聆訊。

在9月遞交招股書後,很多朋友都非常關注九毛九國際這家公司赴港上市的進度。

在不斷跟進項目的過程中,九毛九國際終於將大致上市時間表確定,預計將於12月中上旬正式登陸港交所。

說起“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很多北方人可能對它們不太瞭解,但對華南地區的食客們來說,前者在城市購物中心隨處可見,後者則需要饕客們“排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吃上嘴”。

九毛九預計12月登陸港交所 或於近期尋求上市聆訊

而這一切,可能隨著這兩大餐飲品牌背後共同的母公司——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將赴港上市帶來變化。

九毛九預計12月登陸港交所 或於近期尋求上市聆訊

日前,約七成收入來自廣東市場的九毛九國際向 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交易所主板IPO上市。其謀求上市的目的之一便是擴張。九毛九國際表示,預計在2019年至2021年間開設約370間自營新餐廳,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實際上,廣州九毛九餐飲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已在2016年衝刺A股IPO,但在去年,公司撤銷了上市申請。那麼,“征服”了廣東食客的“九毛九”能否順利上市,實現又一個“ 神話”?

華南食客排隊吃,北方食客沒聽過

在廣州熱鬧繁華的商場裡,總有一大群食客從下午4點到晚上8點坐在一家家太二酸菜魚門口前,等位吃飯。說起太二酸菜魚,吃過的人都要比比誰等待的時間最長。

“我取過好多次太二酸菜魚的號,提醒我到號了的,有過了兩個半小時的,也有過了三小時的。”研究生畢業後在廣州工作的女生這樣說。為了不等久,她最早下午4點就會過去排隊。

九毛九預計12月登陸港交所 或於近期尋求上市聆訊

作為一位從小生活、工作在北方的女生在被問及有沒有聽過“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的時候,她的答案則是否定的。剛聽到這個名字時,她還一度以為“九毛九”是一個零食品牌。

實際上,“九毛九”是山西的一句俗語,形容某人摳門得連一分錢都不放過。“九毛九”成立於1995年,最初是山西人管毅宏在海南開的一家名為“山西面王”的店。後來進入了廣州,改名“九毛九”,開啟了在購物中心做快時尚餐飲的模式。

在九毛九開到第100家店時,創始人管毅宏決定實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創辦了太二酸菜魚。

不過,無論是九毛九還是太二酸菜魚,其主要市場都還是在華南地區。據九毛九國際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8月20日,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在華南地區分別有122家店和57家店,而在華中及華東、西部和華北地區,九毛九和太二酸菜魚兩大品牌加起來總共才有66家店。

由於備受華南地區食客的認可,九毛九國際利潤逐年增長。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九毛九國際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64億元、14.69億元、18.93億元和12.37億元,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0.51億元、0.72億元、0.73億元和1.02億元。其中,僅廣東地區就為九毛九國際貢獻了七成左右的收入。相應報告期內,九毛九國際自廣東地區取得收入的比例為75.1%、74.7%、73.4%及68%。

九毛九預計12月登陸港交所 或於近期尋求上市聆訊

招股書披露的九毛九國際經營情況

但市場地域過度集中也給九毛九國際未來的發展帶來侷限。

“它剛開始把門店集中在廣東地區是比較精準的,因為廣東的消費力、包容性都很強。” 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指出,九毛九國際將市場定在廣東地區有一定的策略性,但該策略或也有其侷限性,“關鍵在於九毛九國際IPO之後定位戰略是否會有所調整”。朱丹蓬認為,未來九毛九國際的全國化運作對其中長期戰略有很重要的影響。

繼續擴張或拖累盈利

事實上,市場地域集中的餐企並非九毛九國際一例。在港股上市公司中,2014年上市、號稱“連鎖火鍋第一股”的 也和九毛九國際一樣存在市場地域集中的問題。呷哺呷哺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其門店總共有955家,其中在北京就有304家,佔比31.8%。

自2014年上市以來,呷哺呷哺不斷擴張,將其門店網絡進一步延伸至華南地區。呷哺呷哺發佈的《2019年中期業務公告》顯示,其營業收入由2018年上半年的21.29億元增長至2019年上半年的27.13億元。但與此同時,其經調純利潤下降了2%。呷哺呷哺在依靠擴張餐廳網絡實現營收增長的同時,同店銷售和翻檯率均有所下滑。

九毛九預計12月登陸港交所 或於近期尋求上市聆訊

此次九毛九國際的招股書也披露,旗下九毛九品牌的同店銷售增長率亦在下降,由2017年的8.2%下降至2019年中期的1.7%。更為關鍵的是,同店翻座率由2018年中期的2.5次/天下降到了2019年中期的2.3次/天。

目前,九毛九國際正依靠太二酸菜魚的快速擴張獲得營收增長。今年上半年,太二酸菜魚的翻座率高過海底撈,實現營收5.38億元,佔九毛九國際收入的比重已達43.5%。

而九毛九國際也正試圖開出更多的太二酸菜魚餐廳,接力營收明顯放緩的九毛九。在其計劃三年內開設的370間自營新餐廳中,約240間餐廳屬於太二酸菜魚,僅有54間屬於九毛九,剩下76間餐廳則屬於集團旗下的其他餐廳品牌,包括主打煎餅的“2顆 煎餅”、四川冷鍋串串“慫”、粵菜餐飲“那末大叔是大廚”。

但太二酸菜魚的同店銷售增長率也在下滑。招股書顯示,2017年,太二酸菜魚的同店銷售增長率為34.3%,但2018年,同店銷售增長率下滑至了7.7%。

對此,朱丹蓬指出,儘管現在餐飲行業得到了整個消費端的支撐,但是關店率也非常高。上市後創造了千億市值神話的海底撈,其公佈的2019年半年報也顯示,公司營收的高增長主要來自於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開的259間餐廳,而其翻檯率則出現了下滑。

增收不增利成了很多正在擴張的餐飲企業的現狀。“370家新店的拓展已經關乎整個九毛九以後的生存狀況了,因為你的品質、品牌、服務場景各方面沒有進行創新及升級時,消費者會很快厭倦。”朱丹蓬指出,如何把門店的可持續競爭力打造出來是關鍵,“但並不是這麼容易,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喜新厭舊太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