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用什麼建造的,為什麼兩千多年都不會倒呢?

eg555


中國歷史上留下的瑰寶非常之多,萬里長城,無疑是被大家驚歎的一個奇蹟;不說長城的建築之美,不說長城的藝術形式,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光是將這耗財耗力的工程完工,我們就特別感嘆古人的智慧,就十分讚歎長城經歷兩千多年為什麼會屹立不倒?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成為了他心頭大患。為了防止匈奴人騷擾中原,秦始皇決定修建長城。為了能夠修築萬里長城,秦始皇動用了整個帝國的力量,派大將軍蒙恬來完成此項任務。在沒有挖掘機,沒有水泥,沒有鋼筋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完成這一浩大工程的呢?就是採用人海戰術。當時蒙恬將軍手下有30萬軍隊,加上從全國各地徵集來的數百萬民工(佔全國總人口的1/20),花費了五年多時間,耗費了大約相當於今天1萬億人民幣的代價,修建了這個長城。說長城是人類史上耗資最大的工程,是毫不誇張的,而且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嗣後,歷代在秦長城的基礎上,又對長城進行了修建和改建,其規模最大的要數明代。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明長城用材與秦長城相似,而區別於漢長城、清長城,其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東部險要地段的城牆,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連接秦長城,然後西至嘉峪關,蜿蜒六千餘公里,氣勢宏偉,是當時世界上的一個奇蹟。

秦長城修建時間早,在公元前221年-前208年,多為碎石土夯築,牆體較矮,多為3米以下,而且東到遼東,其到臨洮,比明長城短,而且偏北,長城上沒有烽火臺建築,而是將烽火臺修建在距離長城100米遠的地方。秦長城現存已經不多。 明長城修建時間晚,在公元1368年-1580年,東部山西黃河以東為磚石鋪砌,西部黃河以西為黃土夯築,長城上建設有實心敵臺、空心敵臺等烽燧,可供兵士休息。明長城牆體一般高4-6米,其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東老虎山,比秦長城長,而且偏南。歸納而言: 1、從所在位置看:明長城位於秦長城以南,秦長城比較靠北,明長城比較靠南 。2、從所具規模看:明長城比秦長城規模更大,秦長城東起遼東,西到臨洮,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 3、從建造時間看:秦長城修建時間早,明長城修建時間晚。 4、從建造材料看:秦長城多為碎石土夯築,牆體較矮,多為3米以下。明長城牆體一般高4-6米,黃河以東為磚石鋪砌,西部黃河以西為黃土夯築 。5、從構造複雜程度看: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而秦長城組合相對簡單,城牆上沒有修築烽火臺而是修建在距離長城100米遠的地方。 6、從保存好壞看:秦長城現存已經不多,現存主要是明長城。 7 、從實際效用看:秦漢的障塞是開放的,明代的邊牆是封閉的。

在修建長城過程中,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採取了非常措施。

首先,為了保證長城的堅固性,秦始皇就親自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城牆的質量直接與民夫的性命掛鉤。建造長城的一塊磚石大致有四十多斤,都是經過專人精心挑選的,每一個步驟都有人嚴格把關,如果哪一步沒有做好,是要殺頭的。當時沒有專業的測量機制,為了保證質量過關,據說有一個檢測方法是把兩塊磚排放在地上,兩磚中間離開多半個磚的空隙,再把另一塊磚放在這空隙上面,底部形成懸空狀態,然後,拿著一塊磚與肩齊高,讓磚垂直落下擊向懸空的那塊磚,如果,磚塊裂開,那麼,燒製這磚塊的工人的性命也就隨著磚塊的斷裂而有了一個了斷。只有在刑罰上加大懲治措施,才能確保工人不會偷工減料,確保用來建造長城的磚石堅固。

接下來,就是壘牆了。我們現代平時壘牆都是用水泥砌的,但是長城可不一樣。在史學界普遍的說法是認為古人採用了“糯米砂漿”這種亞洲獨有的珍貴建材。也就是說,當時古代的建築工人將糯米湯和普通砂漿混合,這才製成了這種獨特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混合的複合砂漿,大大提升了城牆的粘合強度和耐水性能。使得圍牆能夠經受住高溫與低溫。採用了這種材料,其強度強悍得讓現代的挖掘機都感到吃力。

建造長城耗費巨大,並在非常嚴格的要求下,才能使得長城歷經風雨依舊屹立不倒。

實際上長城在歷史的發展期間,雖會出現破損或者是倒塌的狀況,但很快就被各個朝代的統治者派人迅速修補好。因此才能夠把這個奇觀一直保存到現在供人們欣賞。即使是近些年也會有專門的人員,去對這些城牆進行日常的維護管理與修整,爭取讓它能夠存在得更長久一些。





雲臺


長城是中國的驕傲,它歷經千年雄風猶在。那麼長城為什麼如此堅固呢?

長城的建築工藝可謂歎為觀止,當年我下鄉插隊于山海關北部山區,長城腳下,曾有幸與長城親密為伴。長城給我留下了不滅的記憶。長城的建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山下有土的地方,既隨地建窯燒製白灰和青磚,那時當地還能找到當年的磚窯遣址。燒別成的白灰和青磚質量都非常好,雖然歷經幾百年(現存大部分為明長城)風雨浸蝕仍十分堅硬,堅軔強度決不亞於現在水泥混凝土。磚與磚粘合的特別牢固,要分開也十分困難。據說當年砌磚的白灰必需用糯米漿混合攪拌,以保證其粘合度。

在山勢陡峭的地方,長城牆體基本都是石頭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塊都是經過了細緻的加工後才用的,壘的非常齊整。最大的石塊能有幾噸重,無法想象當年在沒有起重設備的情況下,那些巨石真不知是怎樣壘上去的。

長城雖然是磚石築成的,但是每塊磚石無不浸透了建築長城人的血汗,稱之血肉長城絕不為,這也是長城千年不垮的原因吧!





用戶李森


長城的建築材料有四種:

一是夯土,趙長城、秦長城好多就是夯土長城;山西與內蒙古交界的名長城大部分是夯土長城,陝西、甘肅與內蒙古交界的明代長城也大多數是夯土長城;夯土長城有時用米湯加固,歷經千年而不倒;

二是石頭長城,位於內蒙古包頭、巴彥淖爾境內的秦長城就是石頭長城,主要分佈在包頭固陽縣、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

三是磚長城。北京八達嶺長城就是磚長城,也有磚石一起的長城,這樣的長城結實,

四是木質長城,東北的“柳編牆”、雄安新區的地下長城就是“木質長城”,一般是用木頭和土壘砌一起,起到防備騎兵的作用。

長城一般如果不遭受認為破壞或地質災害,很少倒的,這是祖先的智慧和優質工程。


宋和平談天說地


萬里長城是我國重要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而早在西周末年“烽火戲諸侯”的典故,就已經說明有長城的存在了。


最初的長城和今天的有所不同,應該是各諸侯國之間為了抵禦鄰國的進攻而修建的防禦工程。現在的山東依然保存有2000多年前的用石頭堆砌成的齊長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國之間的長城也就失去了它的實際作用,也就逐漸廢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秦國建立後北方強大的遊牧部族——匈奴,成為秦國最大的威脅。於是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在秦國的北方把原來秦國、趙國、燕國長城連接了起來,形成了萬里長城。並每隔數公里在長城的上面修建烽火臺,每當有敵人入侵時,就在烽火臺上點起狼煙,讓附近的駐軍能第一時間看到並派兵增援,使戰爭的損失減少到最小的程度。所以長城不但是重要的防禦工程,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信息工程。


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而現在久負盛名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長城的一段。長城的建造大多是就地取材,比如在北京北部的燕山山脈和河北山西境內的太行山山脈,分佈的長城,很多是有石頭堆積而成的。到了陝北地區,地面上看不到石頭,就用土夯實而成,到了寧夏地區的戈壁灘上,土質變得沙化鬆散,就用細流或者紅柳加上糯米粉合著沙土累積起來。


八達嶺長城是保存比較完整的明長城,經過500百年的滄桑,可和當時的樣貌也不盡相同了。作為明長城的代表,八達嶺也是經過修復的了。明長城的修建大多選擇了險峻的山脊之上,有的地方直接利用陡峭的山勢,有些地方只是用一些片石和碎石堆積而成,八達嶺長城是磚石混合修建的長城。碎石與碎石之間,利用的是它們形狀的互補性搭建而成,現在山區的村民依然有很多用石頭蓋房子,石頭之間不用混凝土依然堅固。像八達嶺一樣的磚混長城,地基是碎石,上面的垛口烽火臺是磚砌成的,磚長城的城磚之間用的是生石灰和糯米粉粘合在一起的。


今年我跟誰一個戶外俱樂部,攀登過兩次沒有修復的明長城,事實很多部分都已經倒塌,只是殘存的地基。特別是長城上面的烽火臺,很多都是用城磚砌而成的,大多數都已經坍塌,只有根據腳下的城磚來推斷有烽火臺的存在。而在陝西地區用土夯實的長城,現在也有一部分被當地村民作為了取土地點,或直接把窯洞開在上面,作為了漢長城的一部分需要當地政府提高保護意識。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降解的,要想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更好地保留下來,就要提高我們的保護意識,投入資金對長城進行修復保存。

部分照片實地拍攝

更多見解敬請留言,期待您的關注和轉發!


葉子寫實


長城是我國古代最大的軍事防禦工程,規模宏大,形制複雜,體系嚴密,保存完好,均屬世界罕見。

長城修建始於春秋戰國,一為防禦其它諸侯國,二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

秦朝統一全國後,以燕趙秦原邊牆為基礎,構築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的萬里長城。

漢為防止匈奴南侵,於秦長城以北修築外長城,西起羅布泊,東止鴨綠江,綿延長達兩萬裡,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長城。

明長城為最後一次修建,也是最為堅固的長城,東起遼東鴨綠江,西止嘉峪關,全長6300多公里,形成了由牆體、城臺、烽燧、關隘等組合的邊疆軍事防禦體系,在冷兵器時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長城是用多種材料修築而成,主要有石材、燒製青磚、素土等。

石材砌築時,用無膠結砌築和有膠泥砌築兩種方法,如齊魯長城和北京八達嶺長城就用此法建造。

青磚砌築是釆用長城附近的粘土燒磚,再輔以石灰、草木灰、糯米漿等製成的膠泥漿砌築而成。

素土夯築,在西部嘉峪關及附近地區,釆用黃土、樹枝或柔韌的蘆草,再加以夯實構築。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也作為中華民族的血淚史,聞名世界,萬里長城永不倒!


北方乞丐457


首先我們現在看到的北京長城又稱明長城,是明代修建的,並沒有兩千多年那麼久的歷史。春秋戰國和秦代修建的長城大多是夯土結構或者石塊堆砌,現在在部分地區可能能見到遺蹟。


春秋戰國時各國為了彼此防禦,都在形勢險要地修築長城。《左傳》僖公四年(前657年)記載,春秋時楚國修築方城,北起今河南方城縣北,南至今泌陽縣東北,此為最早之長城。

各個國家都在邊境線上修建長城。作為一種防禦工具,最開始的長城應該也就是加強版的院牆。戰國時齊楚魏燕趙等國都有修築長城,各個國家根據自己情況不同,所用修築材料也不同。像我老家淄博現在還有當時的齊長城遺址,就是用石塊堆砌的;像面臨遊牧民族的燕趙秦等國修建的長城可能要更高大一些,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阻攔騎兵。


秦始皇統一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貴族的南侵,於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北邊長城進行修繕,連貫為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俗稱“萬里長城”,至今在臨洮等地仍有遺蹟殘存由此可以想見當時巍然矗立的雄偉面貌。

後來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邊與遊牧民族接境地帶築過長城。

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剌的侵擾,對長城進行了全面整修改建。自洪武至萬曆時曾前後修築長城達十八次,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當時稱為“邊牆”。宣化、大同二鎮之南,直隸、山西界上,並築有內長城,當時稱為“次邊”。總長約六千七百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

從目前長城來看,明長城主要是以條石、青磚、黏土。而秦朝的長城根據遺蹟來看主要還是夯土造成的。

不管是明長城還是秦長城,雖然在歷史上最終也沒能真正地方住遊牧民族的入侵,但不能否定它在防禦中起到的重大歷史意義。從建築角度來說,長城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偉大財富,是我國寶貴的歷史瑰寶。


歷史漫漫潭


長城是用多種材料修築而成,主要有石材、燒製青磚、素土等。

石材砌築時,用無膠結砌築和有膠泥砌築兩種方法,如齊魯長城和北京八達嶺長城就用此法建造。

青磚砌築是釆用長城附近的粘土燒磚,再輔以石灰、草木灰、糯米漿等製成的膠泥漿砌築而成。

素土夯築,在西部嘉峪關及附近地區,釆用黃土、樹枝或柔韌的蘆草,再加以夯實構築。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也作為中華民族的血淚史,聞名世界,萬里長城永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