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豪擲125億擴40GW產能 光伏行業是否真的產能過剩?

隨著能源局前三季度新增裝機量不到16GW的慘烈數據出爐,行業外,甚至於行業內的部分媒體對光伏行業的用詞也愈發狠辣,越來越多人提起光伏產業的時候都用了“產能過剩”這一相對嚴苛的用詞,甚至於還會用“嚴重產能過剩”。

更讓行業之外看不懂的是,目前絕大多數的光伏龍頭企業,似乎都在拼命的在擴產能,尤其是行業龍頭隆基,更是在近期豪擲125億來擴建了40GW產能,並表示要在2021年底實現硅片產能65GW的規劃目標。

隆基豪擲125億擴40GW產能 光伏行業是否真的產能過剩?

一、西安涇渭新城年產5GW單晶電池項目

項目擬租賃廠房及動力設施,公司將投入電池制絨、擴散、刻蝕、印刷、燒結等生產設備及辦公和倉儲設備等,形成年產5GW高效單晶電池生產能力。項目預計整體建設週期約2年,預計總投資額約24.62億元(含流動資金),達產後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37.39億元,年均淨利潤約3.98億元。

二、咸陽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

項目擬租賃廠房及配套設施,實施廠房內生產區域裝修與機電安裝工程,購置組件生產流水線、各類加工設備等生產設備和工器具。預計整體建設週期約15個月,預計總投資額約18.39億元(含流動資金),達產後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84.79億元,年均淨利潤約5.63億元。

三、滁州二期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

項目擬租賃廠房及配套設施,實施廠房內生產區域裝修與機電安裝工程,購置組件生產流水線、各類加工設備等生產設備和工器具。項目預計整體建設週期約 15 個月,預計總投資額約20.21億元(含流動資金),達產後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約84.79億元,年均淨利潤約5.38億元。

四、嘉興年產5GW單晶組件項目

根據協議,隆基股份擬在嘉興秀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新設控股子公司,作為本項目的投資和運營主體,租賃甲方廠房和附屬設施,購置、安裝滿足年產5GW組件產能所需的生產和檢測設備、工器具、管理系統和辦公設備,總投資約22億元(含流動資金,具體金額以公司內部有權機構審批的金額為準)。

該項目計劃2020年開始逐步投產。

五、騰衝年產10GW單晶硅棒項目

項目租賃乙方廠房和附屬、配套設施,負責購置、安裝滿足年產10GW單晶硅棒產能所需的生產性設備設施及配套建設。丙方項目公司投資約25億元。

該項目計劃在2020年底前開始逐步投產。

六、楚雄二期年產10GW單晶硅片項目

該項目位於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項目總投資約148555萬元,建設內容和規模:租賃定製廠房和配套生產及生活建築設施(由政府實施建設),購置金剛線切片機、脫膠機、插片與清洗機、分選機等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工器具等,項目建成投產後,實現年產10GW,對應約20億片單晶硅片的生產能力。本項目為楚雄隆基新建項目,項目使用廠房、生產設備及輔助生產設備均不與一期項目共用。

光伏產業真的是產能過剩了麼?若產能過剩為真,發改委又緣何頻頻審批這些新建項目呢?

李振國日前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三個不用擔心:不用擔心光伏成本,10年內,將低於1美分/千瓦時;不用擔心儲能問題,儲能市場將很快成熟;不用擔心供應,全球產能將在5年內達到400GW。

或許正是對平價上網的信心,才使得隆基在擴產的時候底氣充足。而這份底氣似乎也並不是憑空而來。

不難發現,隆基在擴產過程中,單位投資額度是非常明顯在降低的,折舊降本效果明顯,如麗江與保山一期單位總投資為 4.2 億元/GW,麗江二期為3.2億元/GW,保山二期為2.9億元/GW,預計此次騰衝項目將低於2.5億元/GW,生產成本一路走低。

筆者不喜歡產能過剩這個用詞,至少在這四個字的前後加上“暫時”為好,因為光伏產業與鋼鐵等傳統產業有著本質的區別,生產成本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市場需求隨著平價上網來臨更是有著無比巨大的潛力,以隆基為例,在擴產中降生產成本,因生產成本降低而實現平價上網,在平價上網市場上又必將爆發大量需求。

光伏產業目前確實已來到了行業洗牌的前夜,供求關係出現嚴重的不平衡,做不到平價上網的企業必將很快就被市場淘汰,光伏人的生存現狀確實比較痛苦,但我更願意相信,這黑暗已是黎明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