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國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他身上的閃耀光環很多,後人對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尤其是近幾年人們隨著瞭解他的事蹟越來越多,至於郭沫若這個名字開始成了渣男、牆頭草、馬屁精的代名詞。

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究其根本原因乃是郭沫若的多次婚姻,以及郭沫若的最後一任妻子與郭沫若生活了大半輩子,在郭死後卻選擇自殺所引起的。

那麼為什麼妻子於利群會與郭沫若生活了大半輩子後,最後選擇自盡收場人生呢?

這就要從郭沫若的感情世界來分析了!

郭沫若一生曾經和四個女子有過婚戀關係,正式婚姻有三次。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叫張瓊華,和那時很多人一樣郭沫若是奉父母之命才與張瓊華結為夫妻的,由於二人沒有感情基礎可言,所以郭沫若並不喜歡張瓊華,因此在結婚五天後,郭沫若便以留學為理由離家去了日本,當時那個時代,女性思想還沒那麼開放,郭沫若沒有休她,張瓊華也一直沒再嫁,就留在了郭沫若家,為他照料郭沫若的父母。

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郭沫若的第二位妻子是個日本女人,名叫佐藤富子。

1916年,24歲的郭沫若在日本東京認識了一位22歲的日本漂亮小護士佐藤富子,頓時心生愛意,佐藤福子因郭沫若的浪漫與才識而傾心於他,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同年便於他同居在了一起,郭沫若為日本妻子取名“郭安娜”。

婚後佐藤富子為郭生了四男一女。

從此郭安娜為他生兒育女後,又為他洗衣做飯,終於從一個漂亮小護士熬成了一個黃臉婆,所以郭沫若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

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1934年,於立忱因患肺病,所以被派駐日本,一邊在東京治病,一邊則為東京特派記者,隨後便認識了郭沫若。

郭沫若那時候已經42歲了,而於立忱卻才20多歲,郭沫若因為郭安娜已經成為了黃臉婆,因此對於立忱心動不已,一來二往之下,很快便用自己的才華征服了於立忱的芳心,他們以為自己小心翼翼不會被發現,其實郭安娜對他們的事早已心知肚明,為此痛苦不已,但她她不敢和郭沫若鬧,她怕自己一鬧,郭沫若會徹底和她決裂,所以只好默默地忍受。

郭沫若這種情人關係無疑屬於“婚內出軌”,很不道德,同時郭沫若信誓旦旦對於立忱說要和郭安娜離婚,然後轟轟烈烈地迎娶於立忱,但於立忱在不久後便懷孕了,郭沫若又馬上要求於立忱打掉孩子,這使得於立忱萬念俱灰,而這時她才明白,郭沫若是一個寡廉鮮恥的大騙子。

於立忱已無臉見人,她認為對不起父母和朋友,她的一切都毀了。於是在1937年返回上海後自殺。

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郭沫若為了回國參加抗日戰爭,毅然不辭而別離開了郭安娜,從此和郭安娜便斷絕了聯繫。此時於立群在北京從事文藝救國活動,是個當過報刊編輯的女共產黨員,這時她和從日本歸來的郭沫若相遇。

郭沫若通過暗中瞭解,原來她是清末“官屠”岑春煊的外孫女,又是名門望族之女,長得很漂亮,又是個書法家,標準的才女。同時他也明白 於立群竟然是他在日本時的情人於立忱的妹妹。郭沫若於是馬上向立群展開了愛情攻勢。不久兩人便同居了。

1939年,兩人在重慶舉辦婚禮,婚禮主持人是我們的周總理,當時周總理在婚禮上意味深長地說:“希望這是你的最後一次婚禮”。這使得郭沫若滿臉羞紅。

抗日戰爭結束後,郭安娜通過苦苦打聽,終於找到了郭沫若,但此時郭沫若已經與於立群重新組成了新的家庭!同時郭沫若將其拒之門外,這使得郭安娜萬念俱灰,好在在周總理的幫助下,沒有讓郭安娜太過難堪,同時讓郭安娜加入了中國籍,定居在大連。

1995年戴安娜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臨終時又將自己所有積蓄全被捐獻給國家。

而第三位妻子於立群婚後給郭沫若生了四子二女,但於立群又患上了神經官能症,一直在醫院裡靜養。

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相比之下,郭沫若的生活要自在的多,家裡家外都是於立群在操勞。

但是不久後三子郭民英無故自殺,死因成謎;1968年,次子郭世英被紅衛兵刑訊逼供後墜樓身亡,同樣死因不明。這使於立群精神崩潰。

中年喪子對於立群的打擊很大,差點要去了於立群半條命,她本就患有神經衰弱症和心臟病,不過好在郭沫若一直陪著他。而郭沫若死後,於立群徹底失去了依靠!不過好在後來她又找到了精神寄託,開始整理郭沫若的作品,準備《郭沫若文集》的出版!

但是她在整理郭沫若的遺物時偶然發現了他多年之與姐姐的一封信,此時她恍然大悟,終於明白為什麼郭沫若從日本回國見到她就展開了瘋狂追求,原來自己一直生活在姐姐陰影之下。愛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已經去世多年的姐姐,可能出於對姐姐的愧疚才愛上自己的,心灰意冷的她想問個清楚,問問郭沫若喜歡的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姐姐。但郭沫若已經去世,他在萬念俱灰下將整理出來的《郭沫若文集》出版,隨後一尺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本文選自《春朝青牛》,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