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打開同治陵墓,為何皇后屍身不腐,而他卻早已化作一堆白骨?

1934年,日本侵略者已經侵佔了熱河省,其勢力已經蔓延到了北平地區,因此,負責看守清宮皇陵的守墓人很多已經早作打算,紛紛逃離了皇陵附近,這也給了很多盜墓賊可趁之機。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清宮皇陵發生了一聲巨響,原來清朝同治皇帝的陵墓清惠陵被盜墓賊炸開,墓室之中的諸多金銀財寶頓時被洗劫一空。據後來被抓獲的盜墓賊供述,他們在打開地宮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屍體保存得十分完好,但是同治皇帝的屍體卻早已經化作了一堆白骨,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盜賊打開同治陵墓,為何皇后屍身不腐,而他卻早已化作一堆白骨?

這就要從同治皇帝命途多舛的一生講起了。大家知道,同治皇帝6歲登基,19歲就不幸英年早逝,他在位的13年期間相當於是一個傀儡皇帝,大清真正的權力其實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由於慈禧太后不讓他接觸政治,因此平時的同治皇帝只能想盡辦法排解他心中的苦悶,逛妓院尋花問柳就是他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當然了,他是換上微服出去的,據說同治皇帝的名聲相當好,從來沒有拖欠過妓院的錢。

盜賊打開同治陵墓,為何皇后屍身不腐,而他卻早已化作一堆白骨?

但是過早接觸這些事情也讓同治皇帝的身體變得十分虛弱,在他19歲剛準備親政的時候就一病不起,據清朝史料記載,同治皇帝所患上的疾病是非常具有傳染力的天花,但是也有部分野史記載,實際上同治皇帝是死於梅毒,因為同治皇帝好色的原因,他很有可能染上了這種不乾淨的傳染病,而當時的清朝史官為了顧及清朝的臉面,因此沒有明確記載。無論是天花還是梅毒,對於當時醫療能力有限的清朝來說無異於是絕症,並且這兩種疾病都具有極強的傳染力。因此同治皇帝去世的時候,其皮膚可能早已經開始腐爛潰敗。

盜賊打開同治陵墓,為何皇后屍身不腐,而他卻早已化作一堆白骨?

因此,為同治皇帝下葬的民工們肯定也不會將同治皇帝的屍體仔細地密封起來,因為誰也不想得上絕症。而相反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魯特氏是被慈禧太后逼迫吞金自殺的,因此她的身體狀況十分健康,在進行屍體處理的時候也會得到更好的對待。然而就算同治皇帝的屍體已經化為了一堆白骨,這幫窮兇極惡的盜墓賊也沒有放過墓中的任何金銀財寶,甚至還將皇后阿魯特氏開膛破肚,其目的只是為了取出她腹中的黃金,可謂是殘忍至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