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好多规定太奇葩?其实都是为了保护您!

医院里好多规定太奇葩?其实都是为了保护您!

由于医患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对等以及缺乏交流等因素,使得患者对医院的很多“奇葩规定”心怀不满,请相信,那些您认为的每一条“奇葩规定”,都是为了保护患者。

1.首先,来说说为什么做核磁共振不能带入金属物体?

案例:网上曾曝出上海一家肺科医院核磁共振室内发生“惊人一幕”:患者家属因心急将做完检查的患者从检查室内接出,而把轮椅推进检查室,结果导致金属制轮椅被迅速吸附到仪器上。尽管患者没有受伤,但还是令人胆寒。

医生解读: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核磁室主任刘艳解释,磁共振强大的磁性会让铁磁性金属物品发狂,一枚小小的硬币会像子弹一样飞起来,更不用说轮椅、输液架和手推车了。此外,强磁场会让银行卡消磁,眼镜架变形,心脏起搏器失效,神经电极绕弯弯。

刘艳认为,这件事万幸的是患者没有受伤,否则那么重的轮椅被巨大磁场吸过去,将患者夹在轮椅和机器中间,很可能造成致命伤害。此外,她相信这名患者在做检查之前,医生一定给家属和患者嘱咐过,也让其签了字的,但往往有些家属不重视这些注意事项。比如在该科室,工作人员在检修核磁共振机器时,时常会发现硬币、发卡、别针等铁磁性小物件。

除了轮椅,所有通讯类物品,各种磁性存储介质类物品,以及手表,钥匙,打火机,刀具,钢笔、病床、轮椅等均不准进入磁体间。

2.为什么住院做个白内障手术,甚至就查个胃镜,还要检查梅毒和艾滋病?

案例:一名腿部受伤的车祸患者被送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由于情况危急,不及时手术这名30多岁的小伙子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负责手术的骨科医生在病毒四项检查结果出来之前果断决定,先手术救人。然而手术过程中,一粒骨渣直接扎进医生手指。随后,检查结果出来,小伙子是艾滋病患者。医生仍然坚持做完手术后,才去注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医生解答: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魏民说,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把传染病归为甲、乙、丙三大类共 30 多种,其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均属于乙类传染病,要求“严格管理”。我国几乎所有有条件的医院在病人进行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比如胃镜检查、白内障手术等常规都要检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俗称 “免疫四项”。这是出于病患、医护和医院管理各个方面的审慎考量。

3.为什么摔了一跤,到医院也要做CT?

案例:一名建筑工人从两米多高的脚手架坠落,当时并未感觉严重不适,到医院后,要求医生简单包扎后,因舍不得花钱,拒绝了医生做头颅CT的建议。谁知第二天就出现精神萎靡、剧烈呕吐、嗜睡烦躁等症状,做了检查才发现有颅内出血,必须紧急实施开颅手术,否则有瘫痪甚至生命危险。

医生解答: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核磁室主任刘艳说,头外伤后,CT检查是及时有效,且能明确是否有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严重外伤的方法。临床上外伤后迟发性脑出血的例子数不胜数,外伤后刚开始并没有任何症状,第二天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昏迷不醒,到医院都需要开颅清理血肿。有时候患者只是轻轻摔一跤,也有摔出脑出血的风险。不管医生经验如何丰富,也没法百分百预测会不会发生继发性出血。以前的医生确实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误诊率不低。随着CT的普及,极大降低了误诊率,使得医生能及时发现患者颅内些微的变化,患者应当听取医生的意见,把伤害降到最低。

4.ICU为什么不让家属陪护?

案例:一位高龄老人病重,在当地医院ICU治疗,老人的四名家属趁ICU病房的第一道门未完全关闭时闯入,并辱骂、殴打劝阻的工作人员,并闯入ICU病房的清洁区,直到110赶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20余人未消毒进入ICU清洁区,造成无菌病房污染。于是医院将四名家属告上了法庭。

医生解答:重症医学科主任贾民说,很多家属抱怨,亲人住进ICU后,每天只有固定的一点时间探视,进了ICU的都是危重症,对于很多人来说,见一面少一面,医院为什么这么冷酷无情,让亲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独自面对。实际上,医生非常能理解家属的心情,所以24小时不间断的看护着他们躺在病床上的亲人。

限制家属探视时间,也是有原因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收治的病人病情危重,本身的抵抗力就会降低,同时因为病情危重需要应用许多创伤性的检查和治疗,发生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普通人身上一个微小的病菌,可能对免疫力强的普通人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ICU里住的都是重症患者,这个微小病菌,在陪护和探视过程中就会增加感染的几率,对患者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且家属陪护和频繁探视势必影响病人休息、增加病人痛苦,不利于疾病恢复。

福建离退休干部

微信号:fjltxgb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