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诛:孔子杀少正卯,只因对方抢了自己学生?

少正茂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当时的少正卯在鲁国可是个大名人啊,孔子为什么那么出名呢?还不是办私学,门下弟子三千,桃李满天下死后弟子将其推上圣位。

君子之诛:孔子杀少正卯,只因对方抢了自己学生?

而少正卯呢,正是孔子的同行,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两人都是办私学的,而且少正卯还讲得特别好,比孔子更受欢迎,可以说是现代明星导师。

每次少正卯开课都有很多人来听讲,就连孔子的学生听到少正卯讲课,也都跑去听讲,每次只剩下颜回一个人留在课堂。

在鲁定公十四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类似于宰相的官位,这时候的孔子掌握鲁国大权。孔子上任不久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自己这个同行给杀了,而且还暴尸三日。

君子之诛:孔子杀少正卯,只因对方抢了自己学生?

当时这件事很受争议!孔子的弟子,子贡就问老师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呢?孔子回答说少正卯这个人犯了五恶。其一这个人心达而险,意思就是这个人内心很通达,什么都明白,却还做邪恶不正的事。

其二行僻而坚:这个人明明知道做的是错的事情,还是坚持不知悔改,其三言伪而辩:说的都是谎话,而善于辩解,就比如我们现代生活中有的人说的明明是邪理,但是你听着还有三分道理。例如: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这种句子!

君子之诛:孔子杀少正卯,只因对方抢了自己学生?

其四记丑而博:这个人记忆非常好也很博学,但是都是记得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某一个人每天看了好多书,一问看的什么书,都是se情书籍。其五顺非而泽:自己的错误,却把它粉饰为好事,明明自己做错了一件事,硬能掰回一点道理。

孔子说,少正卯就是身兼这五种罪恶,比杀人放火,和小偷都可恶。有着蛊惑人心,造反的能力。所以这种人应该要早点杀了!孔子就以‘君子之诛’而杀了少正卯。

君子之诛:孔子杀少正卯,只因对方抢了自己学生?

到了南宋时期、朱熹的理论渐渐的流行起来了,当时朝堂之上很多人认为朱熹就是在妖言惑众,所以很多人上书请求以少正卯,君子之诛而杀了朱熹。就是不需要你犯法,用君子规则典范,来杀你!而朱熹认为历史上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

因为这件事最早记载出自《荀子》一书,这本书里面很多内容具有寓言性质,不符合史实。还有朱熹认为孔子提倡仁义,坚决反对轻易杀人。

当时有个鲁国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的。

君子之诛:孔子杀少正卯,只因对方抢了自己学生?

朱熹这个理论一出,当时就受了很多学者认可,觉得朱熹说得很有道理!从此史学界就分为两派。另一派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比如《荀子》《史记》《说苑》《孔子家语》等很多书籍都记载了少正卯事件。

在文革时期批判孔子的时候,这件事又被拿出来说。当作攻击孔子最好的武器!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本来就是众说纷纭,如果我们太执着真假也没有意义!只能抱着当故事的态度看了!

君子之诛:孔子杀少正卯,只因对方抢了自己学生?

虽然历史上很多书籍都记载了,孔子‘君子之诛’少正卯,但是没人觉得孔子做错了,都觉得孔子杀的是对的,毕竟汉朝以后也没有什么人敢说孔子的不对。

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大家可以点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