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背后的忧思:繁华背后,《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幅画,绘于宋徽宗赵佶时期,作者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当时的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城为背景创作

,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状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富裕繁华的大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当时的汴梁的繁华程度。

繁华背后的忧思:繁华背后,《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

但此图创作后不久,就发生了靖康之耻,东京汴梁被金兵所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北宋灭亡。为什么看似强盛富有的北宋顷刻间就亡国了,繁华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

一、政治

1、奸臣当道

宋哲宗死后因无子皇位由其弟当时的端王赵佶继承,是为宋徽宗。徽宗不喜朝政,爱好艺术,闻名于世的“瘦金体”便是他所创,其人颇具浪漫主义,这正是这种性情,导致他在位期间奸臣当道,吏治腐败不堪。

徽宗在位期间识人不明,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六人,被称之为北宋“六贼”,

但是这六人都得到了重用,尤其是蔡京、童贯二人深的徽宗喜爱。

蔡京贪婪自用、排斥异己,怂恿宋徽宗享乐糜烂,蔡京主政期间,国家财政增加,但国家财政逐渐沦为皇室享受的工具,如“天下财赋多为禁中私财,上溢下漏,而民重困”,这段史实告诉我们当时天下的赋税基本都用于了皇室开销,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困苦。

蔡京也推行改革,但是他的改革和王安石的不一样,蔡京改革是为了方便自己敛财,致使盐价高涨,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如“从此官司更不支给丁盐,徒令纳绢,盐给既停,绢价复长,浸久浸增,目今绢一匹估计折纳七贯文省,民力殚竭”,因为他的盐法改革,百姓已经买不起食盐了,可见,他的盐法改革根本就是在敛财。

繁华背后的忧思:繁华背后,《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

童贯,是一个传奇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太监身份封王的人,他掌握军权二十余年,严重破坏了宋朝的军制,在与西夏的战争中,他故意提拔熟羌,宋朝军制,汉人官职是不给熟羌的。

在此期间平定了方腊之乱,但对外战争几乎全部失败,辽国衰败之际,他和金人谋求共同征伐辽国,却遭惨败,金国吞并辽国后,反过来攻打宋朝,就此拉开了宋朝灭亡的序幕。后人评价:“童贯擅专权,与京相表里。童与金人谋,共图契丹地。契丹既已亡,引祸害自己。” 在很多人眼里,童贯是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了。

2、党争

宋朝党争可谓是宋朝政治的一大特色。从宋真宗时期,寇准和王钦若之争开始,到宋仁宗实施庆历新政,以及宋神宗熙宁变法,直至当南宋灭亡,宋朝的党争就没有断过,因为党争加剧了内部斗争的复杂性,

不管对手的施政纲领对不对,都会因为反对而当对,加剧了内耗,很多有思想做实事的官员被罢黜。

蔡京任宰相期间,朝堂上基本都是蔡京及其党羽的天下,他们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将一大波不同声音的官员赶出了朝堂,朝堂上俨然成为了蔡京一伙的一言堂。

二、经济

1、钱法混乱

崇宁元年,蔡京被任命为宰相,便开始恢复神宗时期的各项新法,如钱法改革,开始铸造当十钱,为了不引起民变,开始只在一地试行,效果还不错,便开始向全国推广,于是在当年铸当十铜钱三亿文,折十铁钱二十亿文,民间多有盗铸,于是钱法大乱。后来宋徽宗整治币制,但因为发行量太大,流通区域太广,一时难以回收。

而当十钱官方定的价值太高,如果更改法定价值,百姓将受到极大的损失,民间盗铸又从未禁绝,那个年代有没有太高明的防伪标志,所以百姓根本就搞不清楚手上的钱是官铸,还是民间私铸的。

繁华背后的忧思:繁华背后,《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

此时,通货膨胀愈演愈烈,米价相比于北宋初期,大约上涨了三至五倍。绢价相比于北宋初期上涨了大约两倍。

严重的通货膨胀,使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日渐高涨。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

2、财政崩坏

北宋末年,对外战争频繁,国内叛乱四起,遍地狼烟,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在加之蔡京怂恿宋徽宗,将国家财政收入用作皇室用度,为了弥补国库,向百姓征收高额赋税,民间多有反抗,如此恶性循环。

三、军事

1、制度

960年后周朝廷,调派赵匡胤北上御敌,行至陈桥驿,在下属的劝说下发动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史称“陈桥兵变”,这也是“黄袍加身”故事的由来。

因为皇位是兵变得来,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在北宋建立之初,就设立一套防止军队叛乱的制度,也就是

“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意思就是枢密院有调兵的权利,但是不掌握军队,而三衙掌握军队,却没有调兵的权利,战事一起,皇帝特令一将领整军备战,这就是后人颇为诟病的“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现象。

这套制度,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后武将佣兵自重的局面,但是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调兵遣将的效率,也使得将领不能知人善用,士兵对将领不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宋初二十多万禁军,能统一全国。而宋末一百多万禁军,却毫无战斗力的主要原因。

2、兵员来源

北宋初年军队主要来自良家,军队的素质高,到了后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犯罪发配到军队,而每当有灾害发生的时候,宋朝政府就招募大量的灾民进入军队,这项政策很好的解决了灾民问题

,消除了灾民造反的隐患,也解决了宋朝兵员来源的问题。

繁华背后的忧思:繁华背后,《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

但是这项政策,让军队加入了大量的罪犯,流氓地痞,使军队的名声非常不好,宋军常常被人说是“贼配军”,如:“少年中两人最不堪,且又恃众,交口肆駡,至云:‘定是个配军贼。’”可见当时宋军的口碑是非常差的。

3、军队腐败

徽宗时期,军队越来越腐败,吃空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士兵沦为如奴仆一般的仆兵,成为将领的私兵,为将领赚取钱财。军备就更不用说了,士兵缺乏训练,战斗意志不强,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这么一出描绘,在画中,京师汴梁城墙上,居然没有士兵把守巡逻,城防非常空虚,一国之都城尚且如此,何况天下其他城市。

4、战略失误

南宋末年,宋军上层战略眼光极差,就比如联金灭辽战争,辽国夹在宋金之间,辽国一直再打压崛起的金国,金国也想灭掉辽国。

辽国夹在中间,可以为北宋提供了很大的战略缓冲,而且辽国汉化已久,相对于金国文明许多,如果北宋借此机会,休养生息,厉兵秣马,发展军备,甚至可以暗中援助辽国,延长辽金之间的战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或许可以赢的宋辽和宋金之间的战争。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宋朝当时的决策者在没有充分权衡的情况下,贸然联金灭辽,终引祸上身。就如前文介绍童贯所引用的,与金某辽,辽灭亡,引祸害自己。

四、徽宗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好,全靠车头带,而北宋,却被徽宗给带偏了,所以说北宋灭亡,宋徽宗要负很大的责任,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纪》,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这段评价可谓是非常中肯了。

宋徽宗爱好广泛,书法、绘画,成就非常高,是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的皇帝,元朝汤垕赞道:“历代帝王能画者,至徽宗可谓尽意。”宋徽宗所画的《五色鹦鹉图》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收藏,由此可见,宋徽宗在文学上的成就之大。

繁华背后的忧思:繁华背后,《清明上河图》揭示了什么?

但有文采,不代表就能做好皇帝,中国古代不乏这样才华横溢,但治国无方的皇帝,如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喜爱“花石纲”“花石纲”即奇花异石之类的贡品。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底层官员为了讨好徽宗,大量进献,六贼之一的朱勔,就是靠专门替徽宗收集奇花异草,而位居高位。

朱勔在“花石纲”过程中,搜刮百姓,毁坏百姓房屋,拆毁石桥甚至城墙,朱勔以及儿子为害州县二十年,《宋史》记载“流毒州县者达20年”。

宋徽宗就是这样一个喜爱奇花异木、假山怪石、沉迷享乐、文化成就极高的皇帝,但是在那个边患不断的年代,需要更多的是励精图治、热血尚武的精神。

总结

北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王朝,它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思想开放,百姓生活富足,就如《清明上河图》中所描述的那样,令人心生向往,但又令人十分惋惜。可见想要长治久安,还得需要强大的军备

《宋书·食货志下》

《东莱集》

《五字鉴》

《宋史》

《梁溪全集》卷四三《辞免知枢密院事札子》

《夷坚支志癸·东流道人》

《画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