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為何遭到新舊兩派的相繼排擠?真是“政壇失意,文壇得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蘇軾真可謂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就連美食領域也是行家,東坡肉更是流傳至今。

蘇軾寫的詩題材廣泛,清新豪健,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寫的詞豪放曠達,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並稱“蘇辛”;他寫的散文又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蘇軾善書,又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其擅長墨竹、怪石、枯木等。

蘇東坡為何遭到新舊兩派的相繼排擠?真是“政壇失意,文壇得意”

可就是這樣的才能之士,竟然因為上書直諫,毫不隱藏自己的情感表露,先是被改革派攻擊陷害,保守派上臺後又遭到保守派的參劾打壓,可謂是“左右不逢源”,既不容於新派,又不能見諒於舊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蘇軾得罪變法派。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之後又先後為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蘇軾在地方任職時革除弊政、因法便民,都有不錯的政績。然而,好景不長,蘇軾在湖州任上發生了宋朝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


蘇東坡為何遭到新舊兩派的相繼排擠?真是“政壇失意,文壇得意”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新派一聽,這不就是不和自己為伍的意思嘛!),“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就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同時,知道蘇軾為人的在朝官員也隨即展開營救蘇軾的活動。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變法派的領袖王安石當時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這場詩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

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蘇東坡為何遭到新舊兩派的相繼排擠?真是“政壇失意,文壇得意”

一封例行公事的《湖州謝表》,只因為發表了一些即情感嘆之語,就遭到變法派人士的“窮追猛打”,險些喪命,可見當時所謂的變法,也是黨爭的重要手段之一,對反對之聲竭力打擊,不留餘地。津城沐雨認為,變法派“非黑即白”打擊非自己一派的做法,也是當時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蘇軾又得罪保守派。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保守派大臣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因之前蘇軾遭到變法派的打擊,保守派上臺後,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

在朝半月,升為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再升為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蘇軾真是“其貶也速焉,其升也勃焉"。蘇軾能夠不斷爬升,一方面是自己的確有真才實學,另一方面是因為蘇軾曾經被變法派打擊,也就被保守派引為“同僚”。


蘇東坡為何遭到新舊兩派的相繼排擠?真是“政壇失意,文壇得意”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並全部廢除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內心耿直的他再次向朝廷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真是“兩面不討好”。

蘇軾生於經濟文化繁榮昌盛的北宋王朝,家裡也是書香門第,二十出頭就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震動考官,得到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賞識。但也因為他豪放不羈、耿直的性格,對變法的弊端勇於上書,對保守派全盤否定變法成果的行為進行批判,遭到了變法派和保守派的相繼排擠打壓,不容於朝堂之上。

蘇軾在政治上失意,在文學創作方面卻獨領風騷。也許正是政治上的失意,才讓他全身心投入到文學方面的創作,在另一方面“得意”。歷史上很多名人的大作都是在不得已之時產生,蘇軾的很多名作也是如此,如著名的《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就是蘇軾在被貶黃州時所作。


蘇東坡為何遭到新舊兩派的相繼排擠?真是“政壇失意,文壇得意”


結語。

不是所有的失意都是一種壞事,也許人生的轉機就是失意之時,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蘇軾因耿直上書,遭到變法派和保守派的相繼打壓,蘇軾的“政壇失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的“文壇得意”。

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本文由頭條號作者津城沐雨原創首發,歡迎大家隨手關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