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苦難中悠然行走

蘇東坡,李杜之外中國最有名的詩人,他在詩文上的成就眾人皆知。然而他為人稱道的除詩文外還有超脫眾人的樂觀。

自古“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歷經磨難的文人並不少見,但能讓千年後的讀者依然為他的樂觀灑脫而動容的文人唯蘇子瞻一人而已。

蘇東坡:在苦難中悠然行走


一、生不逢時,在朝堂上屢受打壓

蘇東坡在朝時,宋朝正經歷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王安石變法。朝中分成兩派,一派是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一派是以司馬光為首的舊黨,黨派鬥爭十分嚴重。當時王安石深受神宗賞識,包括蘇東坡在內與王安石政見不合的人仕途都不順利。因受迫害蘇東坡自請出京為杭州通判。僅管蘇東坡二十歲便以第二名的成績考中進士(如果不是歐陽修鬧的烏龍應是第一),且很快詩名傳變京城,這僅是他宦海生涯波折的開始。

元豐二年發生了著名的烏臺詩案,蘇東坡在給皇上的《湖州謝表》中寫道“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這句話被新黨人利用,說他包藏禍心,蘇東坡被貶至黃州。

蘇東坡:在苦難中悠然行走

按理說這類形式化的文章作者是不會加自己的思想的,但這正是蘇東坡的獨特之處,他一生都在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早年在鳳翔時,與蘇東坡不合的陳太守要他為新建的凌虛臺寫一篇記,他卻在記中諷刺太守,好在陳太守是個豁達的人,這篇《凌虛臺記》被原原本本地刻在凌虛臺上,如今還是中國學生課本中地背誦科目。

元佑初年蘇東坡被複用,得以再次走入朝中,卻因看不慣舊黨欺壓新黨,被新黨排擠。中國在南宋末年才完成經濟重心南移,此時南方尚比北方經濟落後,犯罪的官員多被流放到南方落後地區。元佑四年蘇東坡因得罪新黨開始了一路南遷的生活。


二、貶出中央,他把一腔熱情投在百姓上

蘇東坡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但他無疑是個受人愛戴的地方官。他每到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人民便安定和諧。他在鳳判求雨,在黃州教窮苦百姓食用邊緣未開發的食材,在杭州、惠州建蘇堤。《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有一句“為報傾城隨太守”,太守出獵一城的百姓都跟著,足見蘇東坡受百姓愛戴的程度。

蘇東坡一生都在反對王安石變法,為此他多次被流放在外,最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王安石死後,蘇東坡以超然的見識提出的問題都得到了應驗,百姓在改革下被迫借貸,又無力償還,因此破產,流離失所。蘇東坡又極力上書請求免除官債,為百姓贏得喘息之機。

蘇東坡:在苦難中悠然行走


三、有幸得到三個女人的陪伴,他並不孤獨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蘇東坡寫給他第一任妻子的詩。

蘇東坡一生有三位伴侶,髮妻王弗,第二任妻子王閏之,侍妾王朝雲。這三個女人陪他度過了人生的三個階段,皆是很好的伴侶。

王弗是個溫柔而理性的人,與蘇東坡性格互補,時常會給他一些待人處事方面的建議,可惜十七歲便過世。第二任妻子王閏之是王弗的族妹,蘇東坡給他寫的祭文中說她是賢德的妻子,賢德的母親,示前妻之子一如己出。生則同室,死則同穴。蘇東坡死後他弟弟子由將他們兩葬在了一起。

蘇東坡:在苦難中悠然行走


王朝雲與蘇東坡的愛情最為人說道,朝雲本是名妓,自十一歲被買下服侍蘇東坡,她在海南陪伴蘇東坡度過了最悽廖的晚年。她們心意相通,朝雲稱蘇東坡“滿肚子的不合時宜。”正是對蘇東坡其人很好的解剖。蘇東坡為朝雲寫過很多詩,他說朝雲“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佳人相見一千年。”這樣三位美人,或賢淑,或嬌俏,為蘇東坡波折的一生帶來許多慰藉。


四、古代的斜槓青年,他對世界的熱愛寫在詩裡

蘇東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文負有盛名,為豪放的代表人物。他的詩詞充滿了力量,呈現出與之境遇相反的活力與樂觀。他是詩人,是哲學家,是政治家,是書法家,是佛學家,是美食家,多元的身份形成了他豐富的詩文。“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體現了哲思,“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體現了佛理,“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表達了他對食物的熱愛。蘇東坡的詩讓人映象最深的還是他的樂觀。他第一次被貶,在黃州寫下《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即使仕途失意,連所住房屋也需自己建造,東坡依舊有淡泊從容。在偏僻窮困的惠州,他寫“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清泉寺他寫“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他的樂觀和豁達讓人感覺在塵世的淤泥中盛開了一朵青蓮。

蘇東坡:在苦難中悠然行走


五、美食是他忘卻煩惱最重要的法寶

蘇東坡也是著名的吃貨,他發明的東坡肉、東坡豆腐、東坡肘子美名遠揚。他在《食豬肉詩》寫了東坡肉的做法“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可以算是中國飲食化的重要節點,因為在此前豬肉並不受人們歡迎,從詩中可以看到黃州的豬肉很便宜,東坡肉這種吃法使得豬肉在當地流行起來。後來東坡在杭州建蘇堤,百姓感念他的貢獻,以東坡肉相送,東坡肉一時火爆,酒店頭一道菜便是東坡肉。

我們可以相信每一個吃貨都心寬體胖,也許正是對美食的熱愛為蘇東坡艱苦的貶謫之旅增添許多樂趣。東坡肉便是他在黃州窮困時所創,他還曾在貴人們買剩下的羊脊骨上澆上酒後用火烤,烤得焦香四逸。他在惠州吃荔枝吃得嘴長泡,他在海南教百姓吃牡蠣給兒子寄信說不要告訴別人這有好吃的,免得別人來跟他搶。這樣的人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中都不至於困頓,他總會以自己的方式發光。

蘇東坡:在苦難中悠然行走


蘇東坡,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主戰派,生在風雨飄凌前的宋朝。他二十歲榮登進士卻政見為時所不容,仕途坎坷,雖處境困苦卻始終豪邁豁達。晚年他自己總結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被流放在外的日子也許正是塑造蘇東坡這樣一個偉大的文學家的必要條件之一,沒有這些經歷,他便不是那個在困難的生活中悠然自得的蘇東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