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季人體陽氣冬季內藏,陰經內守,機體能量處於蓄積時期,尤其是身體虛弱的人,冬季是最好的進補季節。特別是冬至以後,進補尤為相宜。冬令進補不僅能調養身體,還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冬令進補還包含著預防疾病,以達到養生目的的意思。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季進補的最佳時間有三種說法:

一是立冬後至立春前;

二是冬至前後;

三是三九天。

通常認為冬至前後進補最佳。那麼是不是冬天進補就百無禁忌,什麼補品都可以吃了呢?也不是。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天進補有適合所有人的共性,也有跟別人不一樣的個性。

共性:補充熱能禦寒

寒冷氣候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人體熱量就會散失過多。所以,冬季飲食應以增加熱能為主,要保證充足的熱能供給,可適當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脂肪不可攝入過多,以免誘發疾病。應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如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製品等。這些食物營養價值較高,可增強人體的耐寒力和抗病力。
冬季是蔬菜、水果淡季,蔬菜數量少,品種也相對單調,我國北方這一現象更為突出。因此,冬季人體常出現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發生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出血、便秘等症狀。冬季要擴大食物來源,大白菜、捲心菜、白蘿蔔、胡蘿蔔、豆芽、油菜、蝦皮、芝麻醬、豬肝、香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還可適當吃些如紅薯、土豆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個性:進補要適度,要分清體質再進步

進補要適度,適可而止,不可過偏,否則陰陽失調,損傷身體。食補、藥補應當相輔相成,不能一味地進食補藥,偏廢五穀調養。進補要收到理想效果還要分清體質,然後對症進補。內熱之人進補尤慎。
氣虛體質:表現為體倦乏力,稍一活動就會氣喘吁吁、頭暈心慌、易出汗、易感冒。需補氣養血,補品可選人參、黨參、黃芪、牛肉、雞肉等。
陰虛體質:表現為午後面部潮紅、手足心熱、盜汗、咽乾口渴、腰腿痠軟,便秘。需滋陰養津,補品可選冬蟲夏草、麥冬、沙參、蜂蜜、牛奶、鴨肉、兔肉、龜肉等。
陽虛體質:表現為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遇寒涼腹痛或便稀。需壯陽益氣,補品可選鹿茸、肉蓯蓉、羊肉、狗肉等。

冬季飲食不宜過飽

《黃帝內經》中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意思是,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無非是升降出入,只要升降出入的功能正常,就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能保持正常的生長壯老已,否則就會氣立孤危,神機化滅。

如何理解脾胃的升降出入呢?

從升降來講,胃氣以降為本,脾氣以升為用。如胃氣不降會產生胃脹、噁心、嘔吐,胃氣降之太過又會引起腹瀉;脾氣不升,則會胸中空虛,短氣乏力,厭食腹瀉。引起脾胃氣機升降障礙,無非是內傷飲食,所以預防之法正是節制飲食,也就是不要過飽。

飲食最忌過飽,尤其是冬季進補,因為活動相對減少,如果過飽,除了增加腸胃負擔以外,還會造成運化失調,食物積聚在體內化溼,最後造成內熱、痰溼體質。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天吃什麼——10種冬天最佳食物

大自然什麼時候給我,我就什麼時候吃,可是冬天白雪皚皚,大自然的生物都銷聲匿跡了,那我們不是沒東西吃了?冬主藏,我們可以從這個“藏”字入手。

蔬菜吃根菜和白菜。民間有“冬吃蘿蔔”的說法,根主藏,植物的根大多是利下焦肝腎的,比如蘿蔔、山藥、土豆、紅薯等等,都是冬天比較好的食物。大白菜雖然是葉子菜,但是其特殊的生長和儲存方式,也是助腎利水的,也是冬天最好的食物。

有些人冬天偏要買一些綠葉蔬菜,綠葉蔬菜多是大棚生產或從熱帶運過來的,本身就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而且葉子菜多主生髮,對養腎沒什麼幫助,而且價錢也很貴。所以冬天吃一些綠葉蔬菜補充維生素保持營養均衡時必要的,但是不能作為主要的餐桌菜品。

冬天吃肉,尤其是老年人,在平時不敢吃的熱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冬天就可以吃一點了,不僅能抗寒,還能養生長壽。魚是一種四季飲食,對補腎也有好處,不過大多數魚性偏涼,烹飪的時候可以放一些辣椒或熱性補品,起到中和的作用。

冬天最佳食物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季養生粥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季養生湯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季養生飲品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冬季養生進補食譜

冬季進補需瞭解這些共性與個性,各種配合冬季養生的精選食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