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百姓手中的护身符,凭此才躲过日军杀戮


大家看过抗日剧的都知道,日本人在城门口查岗,中国百姓在进城的时候,手里都会拿着一张卡片,在检查的时候就会给日军递上去,然后点头哈腰,检查一下就会放他们出行,其实这张卡片就是良民证,有了它,许多老百姓才能躲过日军的杀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百姓手中的护身符,凭此才躲过日军杀戮


其实所谓的良民证,就是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平民百姓的经营管理,他们担心特务或者奸细混入其中,于是想给平民百姓一个身份证明,那就能给一些地下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在他们眼中,中国人也是很有骨气的,想要杀光和占领中国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一路侵略过来也知道了中国人的不屈反抗,也见过了平民百姓仇恨的眼光,但是他们又不能将所有人都杀光,于是就采取了颁发良民证的方式,避免有人煽动复仇情绪,造成暴乱。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百姓手中的护身符,凭此才躲过日军杀戮


良民证就是由中文和日文两种语言混合在一起,确保使中国的百姓和日本人都能够看懂,但也有一些想要改变沦陷区百姓国籍的意图,这就好像日本人在沦陷区办教育,使用日本语言为主要语言,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赤裸裸的文化殖民策略,这种良民证也不是随便发的,他们看到一些没有危险,普通的老百姓才会发放,在日本人需要抓人时,持有良民证的人就会优先释放,所以说这个证还是具有保命符的作用。
良民证当然不是日本人亲自挨个的发放,他们会挑选一个保长,也就是汉奸,让他来进行发放。日本人这样才会比较放心,良民证虽然只有扑克牌大小,但是却很复杂,信息填写必须十分的详细,像姓名,年龄,住址等,都缺一不可,最后还有时间,盖章都是两个,分别是中文和日文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百姓手中的护身符,凭此才躲过日军杀戮


良民证还有最重要一条就是不得转借他人,只能够自己用,如果违背这个原则就要杀掉,第2条就是必须年满13岁才能有,但必须随身携带,幸亏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否则这种恐怖的氛围真是让人无法承受。所以说,当时良民证对这些平民百姓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抗日战争结束后,日本投降回国,老百姓纷纷欢呼雀跃把良民证扔掉,有的还踩上几脚。但也有一些人留了下来作为历史的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百姓手中的护身符,凭此才躲过日军杀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