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泡沫啟示錄:黎明之前,黑暗湧動

1933年,知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女模特開發專員希勒特同志,心情註定是微妙的。


歷史沒有如果,我們並不清楚這位在當年憑藉著超強演說才華,和狂熱右翼精神上位的政治狂人,是否真的能預見到他能僅憑開局一張嘴,就一路路噴到德國元首的寶座。


不過1933年的德國,剛剛經歷了1929全球金融危機,彼時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在資本的盲目刺激下,無限擴大生產,致使國家槓桿水平一路飛昇,在1929年大危機前夕,消費者購買居然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72%(你就知道當時銀行利息得低到什麼程度),紐約股市被一路哄抬,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加之美國在一戰中確立了金本位制度,大量美債外借,更是催生了金融產業的繁榮。


全球金融泡沫啟示錄:黎明之前,黑暗湧動


可是在同年十月份,泡沫碎裂,大蕭條爆發,災難迅速從美國蔓延向整個西方,德國經濟遭受重創,龐大的社會衝擊,迅速轉變為民粹主義情緒,將這位嘴唇上頂這撮小鬍子的狂人,送上歷史舞臺。

究竟根源,當時希特勒,亦或是華爾街的金融家們有選擇嗎?


答案是沒有的,無論是繼續執行大放水,亦或是緊縮財政,在西方政治體系下,都不足以撼動制度性問題,更何況金融這玩意,考校的從來都不是資本,而是人性。


經濟學上說,經濟是自然人的理性選擇,而自然人的選擇,永遠又都是趨利的,這就演變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資本週期。


而這樣的週期,今天依舊在上演。


1


根據多家媒體今日報道,目前歐元區遍地負利率,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存錢非但沒利息,還要倒貼錢的奇怪現象,德國慕尼黑的一家銀行,就成了家向儲戶收去管理費的奇怪場所。


聯想起前不久特朗普在鼓吹美聯儲降息時,還特意拿出歐洲作比方,特別罕見的誇讚了人家會做事,把銀行利率折騰的那麼低。


全球金融泡沫啟示錄:黎明之前,黑暗湧動


這場降息風潮,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從美國向整個西方蔓延。


所有人都在講放水,放水,放水,保護市場流動性,保護企業資金流,保護股市環境。


所以請不用懷疑,當帶頭大哥都出來說要過冬時,凜冬,其實早已越過極境,悄然來臨。


2


自馬歇爾計劃以來,美國作為二戰之後的全球經濟第一發動機,通過金融戰略,向世界輸送了大量財富,資本,以及槓桿泡沫。


簡單來說,二戰之後,歐洲是被打殘了,亞洲是被打慘了,而遠離本土,從戰爭中攝取龐大的資本的美國,開啟了大投資+大負債。


其實金融遊戲就是這樣,拋開那些高大上的理論不談,它本質上就是個借錢,然後借更多錢的遊戲,資本泡沫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驚人的金融財富從資本中誕生,同時也出現了大量問題,畢竟在美國主導下,新的全球產業鏈雖然井井有序,但是也脆弱不堪。


全球金融泡沫啟示錄:黎明之前,黑暗湧動


一旦產業鏈的某一環出現問題,那麼那些產業單一,市場狹小的國家,就會面臨財政危機,而財政危機,則需要該國在國際市場上借貸更多金融產品,


簡單來說。


老美當初投資的那一批大項目中,如今出現了太多壞賬,摟不住了。


3

在上個世紀,全球經濟一共有兩大引擎,美國與歐洲(日本但是算半個引擎,還是在籤廣場協議前的),這兩大引擎帶起了全球大批槓桿和財富空間,所以當時世界各大經濟體紛紛採用較高利率吸納投資,維護財政穩定。


可是隨著金融危機之後,全球主要投資收益率大幅下滑,貨幣槓桿一路走高,財政支出難以為繼,故此才有了今天的低利率亂相。


別忘了,美股不久前剛剛爆發了一次史詩級股災,原因正是美債收益率倒掛,在如此背景下,不斷降低利率其實暗含風險。


在08年金融危機時,美聯儲尚有3%左右的基準利率,故此依然有很大的降準空間,但這次,美國還有多少子彈?


凌冬已至,只願光明,早日降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