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看起來很傻,最後卻被證實是聰明的事情?

歷史中百科


艾德禮的逆襲——呆萌職員

1940年5月10日下午6時,英格蘭著名胖子丘吉爾被國王喬治六世召見,授權他重組內閣代替張伯倫擔任首相。僅僅一個小時後,丘吉爾就約見了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商議好聯合內閣的事情。

正好也在這一天,納粹開始展開對法國的全面進攻,讓丘胖子驚掉下巴的是他們僅僅抗了38天就崩潰掉。一個月後的6月10日,他面臨至暗時刻發表了那篇著名的“我們將戰鬥到底”的演講,從此在英國聲望暴漲。

與風光無限的丘吉爾相比,艾德禮簡直就是一個小透明,大抵上他的作用就是西遊四人組中簡化版的沙和尚,唯一的臺詞就是“丘吉爾說的對”!如此呆萌的形象連女前輩比阿特麗斯·韋伯都非常不解,在1940年的日記中寫道:

他看上去就像個不起眼的老年職員,說話方式、表達內容完全沒有新意。意識到這小傢伙是工黨的議會領袖後,我覺得未來的首相滿可憐。

艾德禮的逆襲——苦力議長

這個無比呆萌的副首相就這麼跟著丘吉爾開啟了地獄模式的二戰,為了提高效率,整個二戰期間英國是由三個機構來統籌治理的。分別是戰時內閣、國防委員會、以及內閣議長委員會(這個翻譯可能有誤,但確實找不到更貼切的了)。

通常的工作分配是戰時內閣作為大腦決策一切事宜,國防委員會負責軍事,內閣議長委員會負責內政。大約是個人就能看出來這裡面權力最大的是戰時內閣,而最悲催的是內閣議長委員會。

在戰爭期間內政有什麼搞頭?無外乎就是讓老百姓節衣縮食,在不就是從老百姓手裡徵調各種物資,或者帶著這幫脾氣極臭的大爺挖戰壕、跑轟炸。總之這是一個黑鍋背到死,好事論不上的位置。

故此在工黨內部普遍覺得戰時內閣讓給丘吉爾沒什麼,但國防委員會好歹是要爭一爭的,即使國防委員會不爭,那個什麼內閣議長也不能當。這職務誰當誰傻X,坑不止是自己,全工黨都得跟著倒黴。

然而呆萌的艾德禮同學就真把這個內閣議長給當了,而且還當得非常得罪人。在戰爭期間這傢伙在丘吉爾的鼓舞下大肆廢除官僚機構,以精簡政府的名義把能得罪的官僚全得罪了一遍。無數工黨成員哀嘆,俺們這是要被保守黨壓到21世紀吧?

艾德禮的逆襲——逆轉乾坤

整個二戰期間,這個呆萌到近乎傻X的哥們一直焦頭爛額的維持著民生,不時還得出面協調工黨和保守黨的內鬥。丘吉爾在國際上縱橫捭闔的時候,艾德禮通常在某個街頭苦勸抗議人群,不時還被砸幾個爛土豆。

但也就是這樣的經歷讓整個英國的百姓覺得艾德禮很親切,在他們心裡丘吉爾是偉人,是百年難遇的英雄,而艾德禮是自己人,這呆萌的混蛋一直跟我們遭罪。然後這幫哥們在戰爭結束後,以忘恩負義到滑稽的精神把丘吉爾給選下臺了。

當然,其實丘吉爾選舉失敗有很多原因,比如過早舉行選舉,比如違背民意的繼續戰爭國策。但艾德禮和工黨被選上臺最大原因是英國那群逗逼覺得他們更擅長內政,因為戰爭期間一直是工黨搞內政......


總結起來吧,其實吐槽機也不清楚艾德禮當年接下內政的活到底是個什麼心情,或許是心甘情願,或許是形勢所迫,但這個看起來無比傻鳥的工作確實成了他未來問鼎首相的踏板。吐槽機個人覺得大抵應該算陰差陽錯吧,吐槽完畢。


歷史吐槽機


誰還記得當年有個神通去北京讀大學,他爸媽砸鍋賣鐵陪他讀書,但孩子卻逼著自己的父母買房,當時很多人的評論都說這孩子高智商低情商,哪有這樣的逆子逼自己的父母。現在,想想當時孩子的舉動,看看北京的房價,只能嘆息一聲,天才就是天才,凡人看不透的!!!!!



抖音甘肅小銘哥


其實本來不想說這個事情的,但實在是太傻了,但是看上去很傻的舉動,卻體現出一位父親的“大智慧”,多年後不知道這個小孩看到這麼一幕會作何感想

在2017年6月19日,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走丟了一名十歲的男孩,名字叫做王俊哲,不得不說,名字還是很好聽的,一看就是知識文化分子的人給取的。

王俊哲父親發現孩子走丟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報警,既然報警找小孩,肯定是要照片的,然後這父親就提供了一張照片。

照片是這樣的:

(當時看到這個微博的時候,我就傻了啊,這找兒子的是親爹吧)

照片給民警後,民警迅速在“兒童失蹤信息平臺上”緊急發佈了,這一發布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畢竟這個照片確實太有個性了一點。

然後微博就成為了這樣的情況:

看著很傻的事情其中卻有著大智慧

很多人覺得放自己兒子這麼一張照片,是不是有點太蠢了,並且顯得這個爹都不正經。


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其中照片的吸引性,這張照片發出來後,就能夠被人迅速記住,並且在歡快之餘還有著非常強烈的分享意味,這就不單單是尋找一個孩童了。

全國每天在這個平臺上發佈的信息何其之多,一不小心就迅速沉底了,所以沒有點特別的,還真的不一定有人關注,這就是父親的大智慧。

這張照片看似非常傻,非常好笑,但是同樣的吸引眼球目的已經達到了,並且孩子失蹤了,找到孩子才是重要的,其餘的都是可以放一邊的。

這個被民警放在平臺上的照片,因為其獨特性被眾人紛紛轉發,沒有多久轉發量就破萬,最後轉發量甚至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多;兩萬多的轉發量,閱讀量至少也達到上百萬了,所以這個“日後註定出名的娃”最後被找到了,僅僅9個小時,就被人在火車站發現。

找到後平臺撤銷了其發佈,並且發佈了一條找到的信息:

孩子找到了,眾人就有輕鬆的氛圍了,紛紛送上祝福之餘,還不忘記調侃這一位小男孩(估摸著這小孩看到了,肯定會懷疑人生)

結語:

看來一個父親太機智,也不是什麼好事,很多人都笑稱:“別讓孩子看到這個照片,不然又該離家出走了。”

父親三連:

1.照片發出去證明是親爹

2.照片提升了轉發量,也提升了關注度

3.這個照片,不是我吹,看第一眼我就記住了這個孩子,都不帶看走眼的


筆下點史


這個最典型的案例,劉禪的樂不思蜀。

“闇弱,無能”是世人給劉禪已經貼好的標籤,“扶不起的阿斗”,“此間樂,不思蜀”是他留存於汗青間的寫照,司馬水鏡曾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劉備得了倆,只開闢了西川之地;阿斗有臥龍,然而也沒有再興漢家。水鏡先生的臉,就是這麼被啪啪的打,但是臥龍先生這麼牛逼,蜀漢有了他都不能一統天下,這不科學啊!這時候強力背鍋俠就得扛起大鍋了。於是乎,從小就被老爸摔的阿斗,後來又有羅貫中“摔”,再到後來啊吃瓜群眾也一起“摔”了起來。

“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如果把劉禪放到文景之治的時代,也不枉為一代明君。劉禪在蜀漢稱帝共有四十一載,諸葛亮死後已然能夠保持三十年不滅國,定是有其過人之處;諸葛亮曾經稱讚劉禪:“年方十八,天資聰穎,愛德下士。”如果按正常的情境當皇帝的話,死後也定會得一個“仁”的嗜好。

一句“此間樂,不思蜀”,穩住了司馬炎,騙過了吃瓜群眾,使他得以在滅國之後得以善終,也許被封為安樂公,這安樂兩字是對他一生最好的寫照吧。試想一下,如果在司馬炎問“頗思蜀否?”,劉禪回一句,“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後果如何呢?在講究中央集權的古代中國,這話一出,劉禪必定身首異處。是不是想“捲土重來未可知”?就算你自己不想“捲土重來”你身邊的人難道不會祭起舊主的大旗起兵反叛?也許“樂不思蜀”正是劉禪和郗正演的絕世雙簧!

白帝託孤之時劉備曾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面對大權獨攬,君權完全被相權遮蓋的諸葛亮,劉禪處理的恰到好處。橫跨歷史來看,託孤重臣與主君之間大多沒有好結果,不是主君被弒被廢,就是重臣滿門抄家,如漢代的霍光,隋文帝楊堅,清代的多爾袞云云,而劉禪和諸葛亮的關係可謂是張弛有度,把控有力;畢竟和諧相處是雙方的,一方面因為諸葛亮是聖人,但另一方面也是劉禪重視全局,拿捏到位。如果蜀漢不亡而漢室復興,汗青上將又出現一段“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美談。

對於22歲的劉禪來講,諸葛亮應該在此時將大政奉還,但是諸葛亮為了滿足自己匡扶漢室的理想而置劉禪於不顧,依舊軍政大權獨攬,君臣之間肯定是有很大矛盾存在的,從苟安押送軍糧延期,劉禪反對為諸葛亮立廟可見一斑。但是儘管存在這些矛盾,劉禪最終還是能夠以蜀漢大局為重的,自始自終沒有出現“誅鰲拜”那樣的局面,仍然是順勢而為,順應人民的呼聲,延續諸葛亮的政策方針保證了蜀漢的內部穩定。裴松之曾評價“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後主劉禪可謂之有帝王之心胸。

其次在於北伐戰略上,劉禪和諸葛亮的觀點是不同的,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大多是要匡扶漢室,一統天下;而後主卻清楚的看到了蜀漢這種割據政權只能偏安蜀地,窮兵黷武只能使得國家滅亡的更快。但是面對決議已定的情況下,劉禪還是力主支持諸葛亮北伐。蜀漢的滅亡,和諸葛亮的窮兵黷武關係巨大,富國才能強兵,綜合國力不足即使百戰百勝最後也會失敗。宋康王百戰百勝,身死國滅;項王軍強,終歸漢室;苻堅黷武,分崩離析。如果要找鍋的話,那隻能是地緣決定論了,歷史上在四川割據的軍閥有一統江山的嗎?沒有。大膽設想一下,劉禪也許看到這一點了吧,蜀漢窮兵黷武會被滅亡,坐享貪安也會被滅亡,順勢投降乃萬全之策,人民才會得到最大的實惠。

再者就是在對待魏延的態度上,沒有對魏延全盤否定,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從對待魏延反叛一事的處理態度來看,劉禪屬於仁慈寬厚之君,能夠正確的穩固自己的集團,促使內部的和諧,讀史時我們傾向於認為,蜀漢諸葛丞相一言九鼎,一個人的光芒覆蓋了整個西川。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蜀漢內部也分為本土派和“外省人”族群割裂這樣的問題也是存在的。而其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同為劉備託孤大佬的本土派託孤大佬李嚴。而劉禪則是調和兩派的關鍵,這也是諸葛亮死後劉禪能執政將近三十年的原因。單就劉禪的執政來看,政局和諧,吏治清明,雖稱不上是英明神武之君,但是稱之為白痴亦是為過。

說白了,劉禪是一個賢能之人。遺憾的就是處在了一個錯誤的地方,生在了一個錯誤的時間,然後因為三國演義背了一個錯誤的黑鍋。

“天下大事,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勢不在彼,唯亡耳。諸葛亮是逆勢而為的英雄,劉禪是順勢而為的亡君;你有你的匡邦興室之理想,他有他的順勢止戰之現實。畢竟避免戰爭,三分合一,生靈沒有遭到荼毒。可以這麼說,在天下大勢面前,劉禪救了蜀中百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單就劉禪愛民仁慈,也須為其正名。舊世之帝王惜草民者幾人歟?





Zzz虛空索敵


古代女性沒有內衣,她們如何體現出東方女性的美呢?歷史上,菲瑪莉的出現,讓女性的美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但是,在她剛發明被稱為“胸罩”的東西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但是,事實證明,她的這些發明被證明,惠及了全世界的女性,使女性的身心得到了一次新的解放!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雪專門查找了一下史料典籍,其實,很多事情,在當時都不被看好,但是,事實勝於雄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以後,才被證明是非常正確和聰明的事情。小雪今天講的,就是關於人類發明“胸罩”的那些事。

文藝復興以前,歐洲女性身體幾乎不受束縛,她們用襯衣作為自己換洗的內衣,一個被稱為“對稱圓球形遮胸”的東西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我們知道,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女性們以身體不受束縛為榮,這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可是,在工廠勞作的女性們都以襯衣裹胸,作為支撐胸部的物件。

在我國也是如此,我國曆史文化悠久,女性都是用布包裹自己的胸部,達到束胸的目的,和其他國家的女性一樣,女性胸部大解放,基本發生在十九世紀以後。

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這個東西剛開始發明出來以後,很多人都不看好,這樣的東西穿到身上,想象一下,是多麼的難受,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都不敢嘗試。

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佈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在這個服裝設計師的策動下,一場人類束胸運動就此揭開,很多當時質疑亨利的人,都表現出了對胸罩的濃厚興趣。

事實證明,胸罩的普及,為全世界女性帶來了福音和便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慢慢的,人們開始接受這個東西,女性們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

在我國,民國時期的女性,在接受西方民主運動的新時代女性看來,胸罩非常人性化,於是,在中華大地上,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就此拉開,胸罩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而保羅·波烈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這個世界假裝聰明的人其實很多,但是裝傻的人卻不多,從最後結局來看,假裝聰明的一般結局都不好,裝傻的從結局來看反而才是最聰明之人,為何這麼說呢?也許看完以下這個事件,你就會有所領悟。


一、事件經過

清朝晚期時有一個名臣叫曾國藩,他十分喜歡裝傻,比如這件事情,就是他裝傻的最佳體現。當時國家戰亂紛紛,太平軍十分猖獗,曾國藩建立湘軍幫助清政府與之對抗,經過天京一戰,太平軍受挫嚴重,已經岌岌可危,大勢已去。


接下來就是滅亡的結局,清政府以及曾國荃都感覺十分開心,只有曾國藩卻悶悶不樂。為什麼呢?因為天京一戰結束後,曾國荃向清政府上報戰功,慈禧不僅沒有表揚曾國荃,還開始詢問曾國荃天京的財物著落,並且責罵曾國荃過於貪戀功勞。

年輕的曾國荃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繼續我行我素,還公然與一些湘軍首領勸曾國藩自立為王,與清政府抗爭,最後一統天下。甚至連左宗棠等人也來勸曾國藩,叫他自立為王 ,他們都會支持曾國藩,還有太平軍被俘虜的李秀成也這樣勸誡曾國藩。

表面上看,曾國藩當時自立為王完全有那樣的實力,也完全有民心支持,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曾國藩堅決不同意大家的建議,在別人眼裡看來曾國藩就是一個傻人,接下來還做一系列的傻事。


曾國藩首先開始對湘軍進行裁撤,將原本十幾萬接近二十萬隊伍的湘軍大力裁撤,變成僅剩四萬的隊伍,大家看著曾國藩的做法十分不理解,都勸他不要犯傻,擁有軍隊才有話語權,要不然到時候慈禧翻臉不認人,曾國藩就完蛋了。

不過曾國藩繼續犯傻,弟弟曾國荃勸說他幾句,也被他以身體不適的理由上奏請辭回家休息,曾國荃對此十分不滿,覺得哥哥的做法既傻還讓人不解。

經過大肆整改,湘軍一切內部結構都發生巨大變化,慈禧也沒有說曾國藩什麼,對之前所說的天京一戰財物問題也沒有再繼續追問,大有就此罷休之勢。曾國藩總算可以舒一口氣,好好休息幾天。



二、事件分析

原本最初慈禧已經對曾國藩兄弟兩人產生不滿情緒,自古統治者都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曾國藩十分清楚,原本太平軍尚且存在,湘軍就是最好的武器,如今太平軍已經消滅,湘軍就是清政府最大的威脅。

為什麼曾國藩不自立為王呢?當時湘軍內部其實已經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貪汙腐敗嚴重,最明顯的就是曾國藩弟弟曾國荃帶領的那支隊伍,在攻克天京之後,他們進城肆意搶奪財物,搞得天京怨聲載道,雞犬不寧,這些事情曾國藩都看在眼裡。


再加上當時朝廷還有李鴻章帶領的淮軍,以及清政府自身的綠營兵等,要說自立為王,曾國藩勝利的幾率小之又小,所以曾國藩又何必冒這樣的風險去做一件影響自己家族的事情呢?

曾國荃不能理解曾國藩的行為,覺得曾國藩是膽小怕事,最後被曾國藩弄回湖南老家休息,其實也是對曾國荃的一種保護,等曾國藩將一切事情處理差不多後,還是將曾國荃接回來繼續做官,並且後來接任曾國藩的兩江總督職位。

因為曾國藩當時的傻,成就了曾國荃後來的事業以及整個曾氏家族的繁榮興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聰明行為呢?倘若當時曾國藩真的擁兵自立,那麼後來成功的概率極低,一旦失敗,所有擁有的一切都會毀之一旦,在這樣的賭注面前,曾國藩當然沒有必要冒險去賭。

自古以來,有很多自作聰明的人,總覺得自己可以做成很多大事,到最後卻是一事無成,害人害己,而那些裝瘋賣傻之人,往往背後隱藏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結語

讀史明智,古人如此,我們也應該學習古人,不要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最後弄得一無所有,有時候做人傻一點,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所謂傻人有傻福,何嘗不是一種哲學智慧呢?



嗔痴歷史觀


有一個農民在天津衛視的一檔欄目裡說他發現了地震波並且有公式,被一群專家嘲笑,方舟子說的最狠。然後過了幾年美國有個人發表地震波並得了諾貝爾獎。時間太久了具體記不清了,可查的。


然後呢178706789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帶領著華東野戰軍,在華東站場上取得了很多場戰役的勝利,尤其是粟裕佔領了臨沂之後。蔣介石十分的震怒,畢竟臨沂是華東站場的門戶,這個地方是個軍事要塞十分的重要,他找到陳誠問責。

陳誠只能率領自己的精銳部隊,不惜一切代價來爭奪軍事重地臨沂。

面對陳誠的大軍壓境,粟裕先是放棄了臨沂,這件事在國民黨看來很傻,但是,最後卻被證實了是最聰明的選。

為什麼這麼說呢?

要知道陳誠這一次是率領著四路大軍,前來攻打臨沂的。可以說對於陳誠來說,臨沂他是勢在必得的。

面對來勢洶洶的陳誠,粟裕不得不做出抉擇,到底是死守,還是改變策略。

粟裕在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就請示了黨中央毛澤東等人。

很快批示就下來了,說的是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臨沂。有了毛澤東的這一句話,粟裕在打仗就有底了。

他知道自己該如何做了,他要讓陳誠付出血的代價。

一開始粟裕採用了先放棄臨沂的做法,因為他明白,給國民黨硬拼無論是對誰來說,都是不利的。

若是不拼的話,我們可以留下人,畢竟只要士兵在,我們日後想要奪回臨沂來,就很容易了。

所以,粟裕就帶領著華野軍大部隊撤出了臨沂城。

在陳誠看來,粟裕是撤退了,是因為自己太過於強大了,粟裕不是自己的對手。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粟裕已經轉移戰場了,他把部隊轉移到了魯東北。

對於粟裕來說,先把魯東北的廣大地區給拿下來,然後在孤立臨沂,攻打臨沂就容易的多了。

當時的陳誠不知道粟裕是怎麼想的,他佔領了臨沂之後,趕緊給蔣介石報喜。蔣介石也是很高興。對陳誠是大加讚賞,可是,他們還沒有高興多久,魯東北就傳來了消息。粟裕的華野軍在萊蕪一戰,殲滅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

等於是一直被國民黨佔領的魯東北廣大地區,現在是到了粟裕等華野軍的手裡。陳誠聽到這個消息,如同五雷轟頂。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再想出兵,已經來不及了。本來陳誠佔領臨沂之後,王耀武有告訴陳誠,粟裕肯定不會輕易撤退的,他不一定轉戰到哪裡去了。

但是陳誠不聽,他覺得華野軍肯定是撤走了。

當粟裕打勝利了萊蕪戰役之後,陳誠才知道自己佔領了臨沂,是暫時的取得了一場戰役的勝利,輸了整個戰略上的佈局。

可以說正是粟裕佔領了魯東北,為日後華野軍解放濟南和臨沂,完全佔領山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粟裕將軍這一次放棄臨沂,就是一個看似很傻,實際上很聰明的事情。


不才講史


如果大家有看新聞的習慣,就會發現時不時地就會有惡犬傷人的事件,而被狗咬傷之後是要馬上去醫院打狂犬病疫苗的,不然就會危及生命。而在古代也是有狂犬病的,而古人治療狂犬病的方法你一定想不到。

說到古人治療狂犬病內閣的方法,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葛洪,相信大家對他還有一點印象,他就是歷史書上那個煉丹狂人,而他的另外一個身份醫藥學家,並且它的醫藥學在當時也是很厲害的,寫成了《肘後方》一書就記載了治療狂犬病的方法,而他的方法卻讓人匪夷所思。

乃殺所咬之犬, 取腦敷之,後不復發。

這句話也是十分的簡單,只要把咬人的瘋狗打死,然後將瘋狗的腦漿敷在傷口上就能夠避免狂犬病。這個方法是不是讓你覺得匪夷所思,狗腦中滿是狂犬病毒,敷在傷口上不是更加的加重病情嗎?一時間,大家都以為葛洪瘋了。

1200年後,天花橫掃歐洲,在當時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死於天花。英國鄉村醫生琴納在發現牧場的擠奶工為奶牛擠奶感染牛痘之後,就會免疫天花病,以此為靈感琴納將稀釋後的牛痘漿接種到天花病人上,牛痘疫苗就此誕生,天花病在歐洲的傳播也得到了遏制。

但琴納沒有想到的是,早在兩千年前的中國,葛洪就已經發明瞭類似種牛痘的方法治療狂犬病,並且在當時取得了極佳的療效。而葛洪看似愚蠢的方法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而葛洪也是一個十足的天才,不僅是一個著名的化學家(煉丹),在醫學上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就,甚至還是當時道教思想的領軍人物,其專業涉略範圍之廣,研究之深讓人驚歎,所以葛洪是一個我們要記住的名字。


七七談歷史


1945年9月23日,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部接到了來自延安的緊急命令:“向東北進軍和運送幹部是目前關係全國大局的戰略行動,有決定性的作用,延遲一天即有一天的損失”!這也標誌著各部隊轟轟烈烈的“闖關東”正式開始,同時接到命令的還有駐紮於蘇北淮陰的新四軍第3師。

(新四軍3師師長黃克誠)

黃克誠任師長的這支英雄部隊,是當時確定進軍東北人數最多的部隊 ,待命出動的有四個主力旅和三個特務團共計35000餘人。並且新四軍第3師的前身就是“八路軍南下支隊” ,乃是為了支援陳毅粟裕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的黃橋決戰,於1940年在黃克誠的率領下到達蘇北的,本來就是八路軍的老底子。

在出發之前,黃克誠所部曾經接到通知,要求3師留下大部分武器裝備,移交給留在蘇北堅持鬥爭的其它兄弟隊伍,然後僅攜帶少量輕武器前往東北。這個通知的起因,是最早進入東北的八路軍冀東軍區曾克林部,已經獲得大批日式武器,蘇軍甚至一度將日寇的軍用倉庫交與曾部管理,因此曾部擴軍迅速,同時向延安彙報當地武器裝備極為豐富。

(林彪)

這對於嚴重缺乏武器裝備的我軍來說,當然是重大利好消息,山東軍區的出關部隊可以獲得極大補充,而留在蘇魯地區的八路軍、新四軍部隊也將大大改善裝備情況,一舉兩得。所以在山東軍區奉命出關的60000多部隊中,絕大部分照此通知執行,以期更加壯大隊伍。

但是黃克誠師長對此持反對意見,他沒有輕信東北到處是武器和物資的說法,下令全師帶齊武器裝備和充足的彈藥,甚至還要求各旅、各團帶上過冬的棉衣出發。在這位後來的開國大將看來,一支部隊若沒有全副武裝而前往另外一個陌生的戰場,那將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黃克誠大將)

看著其它兄弟部隊輕裝前往東北,而第3師數萬官兵卻要負重長途跋涉,當時有許多幹部戰士會覺得黃師長有點“傻”,空手出關然後集體換裝日械豈非更划算?然而隨後的事實證明,黃克誠這一舉動非但不“傻”,反而具有驚人的預見性。

從蘇北到關外有上千裡的路程,當第3師的指戰員靠著兩隻腳走到遼西時,已經是東北天寒地凍的11月份(行程50多天)。而在這兩個月裡,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率領的蔣軍第13軍、第52軍已經突破山海關,正在向東三省腹地武裝開進,延安則命令已經到達東北的林彪組織部隊反擊,以阻擋敵人的攻勢。

(楊國夫中將)

1945年11月16日,林彪司令員在興城最先遇見了八路軍山東軍區第7師,這是由原渤海軍區司令員楊國夫(開國中將)率領的8000多山東子弟兵。林彪驚訝地發現,楊國夫師不僅嚴重缺乏武器彈藥,戰士們還穿著單衣,許多戰士甚至沒有鞋而赤著腳作戰!因為長途行軍早已經把鞋子走爛了,卻沒有地方可以補充。

幾天以後黃克誠率部到達東北與林彪會面,他們的一致看法是,進入東北的我軍已面臨極大的困難:在重慶和美國的政治壓力下,蘇軍不准我方進入大城市,不准我軍接收日軍留下的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也沒有地方黨組織和政權提供支持,來自山東、蘇北、晉察冀、晉冀魯豫、陝北的11萬大軍面臨“七無”的尷尬境地。

(新四軍3師部隊行軍中)

經請示延安後,林彪命令東北人民自治軍(東野前稱)實施“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戰略,放棄與敵人的正面硬頂,因為蔣軍隨後到達的第71軍、新一軍、新六軍等部都是美械精銳,缺槍少彈的我軍暫時無力與敵正面交鋒。而在掩護我軍主力戰略展開以及後來的四平保衛戰中,新四軍3師都承擔了最重要的任務,無它,只有這支部隊人數最多、裝備最齊、戰鬥力最強。

在東北野戰軍後來組建的主力縱隊中,聞名天下的二縱(第39軍)和六縱(第43軍)都有新四軍3師的老底子,他們在東北解放戰爭初期起到了定海神針般的作用。而正是黃克誠師長的先見之明,讓這支部隊能夠迅速投入戰鬥,已經不是什麼“聰明”層面的問題,這是開國大將黃克誠的大智慧!

(杜聿明到達東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