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袋子鼓了 底氣也足了 舞陽縣九街鎮“雙千工程”讓村民得實惠

錢袋子鼓了 底氣也足了 舞陽縣九街鎮“雙千工程”讓村民得實惠

映象網漯河訊(記者 楊增強 實習生 陳蒙樂)“人貧志不貧、身殘志不殘”,“靠雙手致富、憑勞動吃飯”,“指親戚靠鄰居,不如自己爭囊氣,”、“苦熬難出頭,苦幹有奔頭,工廠建在家門口、賺錢顧家兩不愁,脫掉農裝穿工裝、出了田地進工廠,掙錢不出村、幹活不出門,能顧家、能看娃”……近日,漯河市舞陽縣九街鎮黨委書記許忠克在該鎮“帶貧致富典型”及“見義勇為典型”表彰上的“妙語連珠”,引發了網友熱議和點贊,被轄區的百姓稱為“網紅書記”。

許忠克的話能夠引發熱議,不僅僅是因為他說的接地氣,更是因為他的話是對九街鎮工作的希望和總結,九街鎮黨建引領的 “雙千工程”讓老百姓長了臉面,鼓了口袋。

“工廠建在家門口,賺錢顧家兩不愁。”12月12日一大早,舞陽縣九街鎮頓莊村貧困戶李蘭卿早早地就出門去街上的樂航箱包廠上班了。對於68歲的她而言,包裝、剪線頭、串拉鍊,這注定又是忙碌的一天,可是一想到月底八九百塊的工資,這又是收穫滿滿的一天。

钱袋子鼓了 底气也足了 舞阳县九街镇“双千工程”让村民得实惠

在九街鎮,像李蘭卿這樣在家門口務工的貧困群眾還有很多,工廠建在家門口,賺錢看娃兩不愁,正是得益於九街鎮“雙千工程”的提出。

脫貧單靠政府不行,僅靠幫扶單位幫扶也不行,必須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增收致富才是長遠和根本。2019年,為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成效,保證貧困群眾脫貧摘帽後持續穩定增收,九街鎮結合實際,經班子會研究決定,提出了以“村村設點、戶戶加工、千人就業、千萬增收”為主要目標的“雙千工程”。

九街鎮“雙千工程”作為各行政村黨支部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載體,就是充分發揮各行政村黨支部的黨建引領作用,鼓勵招引在外務工創業有成人員和知名人士回鄉回村投資創業,在村內創建村加工企業或加工點,要求各行政村至少招引創建一個村加工企業或加工點。村加工點的設立為貧困群眾提供了務工增收的平臺,在保障增收的同時也保證了收入的穩定增幅,從根本上改變了貧困戶的收入結構,真正實現了扶貧與扶智的相結合。

钱袋子鼓了 底气也足了 舞阳县九街镇“双千工程”让村民得实惠

截止目前,九街鎮33個行政村中已有25個行政村成功招引創建箱包、假髮、服裝和鞋面等各類加工廠、加工點共35個,帶動村內貧困人口、就業困難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現已吸納務工群眾1100餘人,其中貧困人員達100餘人。就業人員中上至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下至二三十歲的留守婦女,可謂是老少皆宜,幫助他們真正實現了掙錢不出村、幹活不出門。出了地頭進工廠,脫下農裝穿工裝,收入增加了,錢袋子鼓了,底氣也足了,臉面也有光彩了。

九街鎮黨委、政府為督促各行政村加速推進“雙千工程”,在11月7日組織召開的“不忘初心 主題教育”主題教育典型表彰大會上對在實施“雙千工程”中表現突出的九街村、後魏村等20個行政村進行了表彰獎勵;並在11月25日召開的“自強不息、帶貧致富‘雙先’表彰大會上對李蘭卿為代表的37名自強不息典型和以蔡朝陽為代表的21名帶貧致富典型進行了表彰。

钱袋子鼓了 底气也足了 舞阳县九街镇“双千工程”让村民得实惠

“下一步,我們九街鎮將持續發力,對尚沒有加工點的行政村督促其引進創辦,對有能力的貧困戶督促其進廠務工,爭取實現各行政村“雙千工程”空白村的“清零”目標,並要求村內留守的能幹活的貧困群眾每月在加工點實至少務工10天,引導貧困戶主動就業,自主脫貧,確保貧困戶實現真脫貧、脫真貧。”許忠克告訴記者。

(映象網漯河新聞熱線:177 4644 2522,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