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孩子的失败,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礼物,会促进孩子的更好成长

100分对于你来说,是什么?优秀、成功......

小时候子考试前,父母或者一些长辈,经常会说考试考100分怎样怎样,给奖励或者夸赞鼓掌,可一旦孩子成绩下降,大多面对的是家长们的下沉面目和唉声叹气的言语声。

更多人的心里都认为100分是优秀的,是成功的,是让人开心的,认为孩子考了100分,能证明孩子的优秀,如果不能考100分,就直接认为孩子是失败的,一无是处。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不好,甚至会无法承受,患上抑郁症或者变的情绪消极。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高,不允许孩子失败,却给孩子上了最大的枷锁和负担。

接纳孩子的失败,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礼物,会促进孩子的更好成长

父母都爱孩子,但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却是有条件,有选择性的。但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爱,除了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也要接纳孩子不好的一面,要接纳孩子的所有,无论成功与失败。

允许孩子失败,孩子才能有更强的抗挫能力,这样孩子才更有信心,有勇气去做事,才能成就自己。

01家长不愿意接纳孩子的失败是何原因?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投射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习惯于将自己的某种情感、欲望以及观点等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他人的一种认知。

也就是说,那些不愿意接受,不允许孩子失败的家长,就是将自己的意志、思想、等全都寄托于孩子的身上。

这些家长在心里认为,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是自己的一部分,将自己的理想与期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成就。

另一方面,还有的家长自动的将孩子身上的优点放大,这样对孩子的期待就更加完美,水平更高。

可一旦孩子的做法没有达到家长的心理预期,家长就会出现挫败感。

可实际上,孩子在为人子女的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人,他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以及发展方向,有自己的意识和认知。

家长让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轨迹方向发展,不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和失败,或许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02对于孩子的失败,家长们的错误做法:

1、不断的攀比

“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应该是很多人童年的“噩梦”,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父母口中的优秀的人。

一旦自己的孩子出现什么错误,或者在哪个方面“失败”,家长就会下意识的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和自己的孩子比较,希望以此来激励孩子前进,让孩子成长的更加优秀。

接纳孩子的失败,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礼物,会促进孩子的更好成长

家长的这种比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攀比。

攀比大多是凡事都以他人作为标尺,用以判定自我行为的一个过程。

而自我调整和自我竞争,则是以自我为标尺,通过不断的了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相对于攀比,自我挑战自我完善,其实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孩子也是一样。如果家长在育儿路上,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却看不到孩子的优点,那么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则很容易迷失方向,否定孩子,让孩子变的消极。

2、全盘否定

一次失败,全盘否定,这是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下意识的一种认知,放大孩子的缺点,漠视孩子的优点,一次做不好,之前的成绩全无。

比如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将孩子之前的所有错事全都翻出来说一遍打击孩子;

比如孩子的成绩下降,就将之前所有取得的成绩当作看不见,只看到这一次下降,然后就不断的说一些难听的话给孩子听......

孩子失败,其实他自己也很难过很伤心,如果家长还对孩子全盘否定,不断的打击孩子,消极的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变的更加消极,否定自己。

这样的认知如果时间长了,就会植根于孩子的自我认知中,背负着很大的负担,成为了孩子心中无法消失的标签。

3、用打骂对待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打骂,其实都是在当下发泄自己情绪,这样孩子就成为了“垃圾桶”。但这种打骂的行为,很多家长还会觉得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是为了孩子好。

对于孩子不认真、成绩下降、不努力等等很多,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打骂一顿,是对孩子孩子最好的,最有效的。

接纳孩子的失败,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礼物,会促进孩子的更好成长

但不知道家长是否想过,打骂一顿孩子就可以解决问题,让孩子变的优秀,育儿就真的这样简单吗?

用打骂来教育孩子,用暴力来让孩子屈服,这只是家长在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你的心里畅快了,但孩子的心却变的更加难受。

当孩子在被打骂后,心里就会害怕,心存忌惮,但却不能为孩子解决问题。用打骂来教育孩子,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对于孩子,不仅要关爱,也要引导。

03当孩子出现失败后,家长可以这样做:

一、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经历,可以让你得到收获

漫漫人生路,一件事或者几件事的成功与失败,都不能完全定义孩子的一生,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

经历会让人变的厚重,可以收获更多,可以从中得到收获。家长更应该引导孩子关注过程以及心里的体验,而不是结果。

在过程中的心态和以及体验,对孩子其实是一种巨大的积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当下次再面临时,就会更好的处理和解决。

结果的成功可以算的上是成功,但在过程中的自我挑战和经历,也是一种成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让孩子更加关注过程,而不要只看到结果、

二、不要出现失败就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失败就失败了,没有人不失败,失败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为失败找各种借口。

如果孩子失败了就去找借口,只会让孩子将失败归结为外部因素,却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就无法正视自己。

失败了,理性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致因,这些将会成为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财富。

三、教会孩子复盘,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

复盘,换一种方式来说,其实就是将整件事进行梳理,看看其中哪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完善,哪做的好,可以借鉴。

接纳孩子的失败,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礼物,会促进孩子的更好成长

​在孩子失败后,家长教会孩子及时进行复盘,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这样可以有一个真实的认知,自己哪方面欠缺,哪方面是优秀的,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要进行分析总结,进行深入思考,应该怎样做更加完善。

四、永远存有好奇心和探索欲

对事物永远存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保持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很可贵的。

好奇心是人不断进行探索的一种内驱力,会不断的激发孩子更强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欲。

家长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会让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可以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己,而且其中的收益要比你想象的要多的多。

无论失败成功都是常事,只不过大家更加倾向于将成功看作是好的,失败看作是坏的,只有从不断的失败中,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才能取得成功。

尊重失败,接纳失败,是家长给予孩子更好的礼物,教会孩子坦然的面对失败,正视自我,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