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懶小學生"造句"神操作",老師沒法打叉,家長卻暴跳如雷

前段時間有個"神操作"的小學生,寫語文作業時

造的句子在網上火了,投機取巧的造句方式讓網友佩服,將他封為"最懶小學生"

大家看了這孩子的造句,忍俊不禁,原來,題目讓用"馬失前蹄"、"痛快淋漓"造句,而這孩子直接寫出了"我馬失前蹄"、"我痛快淋漓"這樣的"句子"來。

然而更搞笑的是,老師在面對這樣的作業時,還不能直接給他判個錯,因為道理來說這樣的句子是成立的。網友們看了他的造句,紛紛表示"沒毛病","這孩子有點厲害"

但是一碼歸一碼,老師是無可奈何,孩子得意洋洋,但是家長就內心糾結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可不是讓他做這種投機取巧的造句啊!

孩子們在上學的時候,總是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想辦法敷衍作業,我們曾經是個孩子的時候,多多少少也會有這樣的心態,這不算什麼。

但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覺得"孩子這樣肯定不能學到知識",偷懶的作業方式,萬一養成了事事偷懶的習慣, 這樣下去學業豈不是要完?要是再發展成生活中也各種偷懶,那可怎麼辦?

於是家長們一著急,就會對孩子打罵指責,孩子原本還得意洋洋,立刻就被"潑了冷水",對家長更加抗拒,從而導致親子之間的交流失敗

像這樣親子交流失敗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見,甚至可以說是秒秒鐘都在數以萬計的家庭中發生。

家長們其實也心疼自家孩子,不想打罵孩子,更不希望孩子怨恨自己,但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又該怎樣去引導孩子學好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簡單快速而有效地解決這類事件。


1. 將心情放平穩,調整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寫作業時"皮"、耍小聰明、敷衍等狀況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暴怒,然後就要去找孩子"算賬"

這時候因為家長在氣頭上,就很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比如打罵的時候下手太重。在這樣的情緒影響之下,無論孩子說了什麼,家長都覺得是"強詞奪理"、"狡辯",從而對孩子更加生氣

其實孩子在小的時候這樣的"投機取巧"的做作業方式,並沒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可能只是因為太累了、作業太多了,孩子並不知道這樣做的不良後果。而家長的負面情緒反覆疊加,是無法讓孩子明白自己為什麼錯了的。


2. 講道理之前,先測試學習成果


當孩子在學業上偷懶但是老師又拿他們沒辦法的時候,孩子心裡其實是比較得意的,這時候如果家長心平氣和直接和孩子講道理,他們可能表面上順從家長說的,但是內心十分不服氣。有的孩子可能還會直接"回懟"家長。

這時候家長原本強壓著的怒氣很有可能

再次被點燃,從而導致溝通失敗。因此家長們在碰到這種情況時,既不能直接發火,也不能直接跟孩子講道理,這兩種方式其實都沒什麼用

我建議家長們直接對孩子的學業進行一次簡短的測試以孩子偷懶的部分為主要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家長考察孩子偷懶的這部分學業到底學得如何

比如在這次的事件中,孩子造句偷懶,那麼家長就可以按照課本教授的內容,考察一下孩子現階段應當掌握的造句能力,比如對4字詞語的認識和使用、對句式結構的把握等等。

通常測試能夠得到兩個結果,如果孩子回答得非常好,對知識運用得沒有什麼錯,就說明孩子其實學習成果很不錯,家長不用擔心,孩子暫時的偷懶可能只是因為作業太多、太累而已。

如果測試的結果顯示孩子對知識的掌握不到位,這時候孩子自己也就知道自己做錯了,家長也不用太過兇狠地批評孩子,讓孩子把作業不完善的地方重新認真地寫在旁邊就可以了。

有的家長可能在給孩子做了學業測試之後,發現孩子果真是"偷奸耍滑"學得不紮實還偷懶,這時候情緒上佔了上風,就有點"得理不饒人",對孩子一通訓斥。

這樣的做法並不好,在孩子已經知道錯了的時候,再去嚴厲地訓斥孩子,會讓孩子覺得過於難為情,非常愧疚,覺得自己很差勁,爸媽會因為這些討厭自己。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控住自己的情緒,不要做出出格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