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和黄巢,不同性格和凡响的两位唐代落榜生诗人

在古代,读书人能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不多,落榜生是大多数。在此聊聊两位唐代落榜生诗人,一个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当过几天草头皇帝的风云人物;一个胆小而钟情于山水田园,一个天生胆大最终成刀下鬼,这两人就是孟浩然和黄巢,不同性格和凡响的两位唐代诗人,放一块儿总有点怪怪的感觉。

孟浩然和黄巢,不同性格和凡响的两位唐代落榜生诗人

科举起始于隋朝,成熟于唐代,为社会上下层打开了一条通道。在没有科举这条通道的时候,社会上下层交流只有两个途径,一是造反,一朝推翻另一朝,而后社会权利重新大洗牌;另一个是举荐,由既得利益者推荐,进入向上发展通道。比如在唐朝,虽然科举考试通道已经确立,但举荐入仕的途径依然存在,这有点类似今天的高考保送生。在这种双轨制并行的情况下,一位中年大叔进入了考场,与一群毛头小子们一起角逐。可想而知,这位中年大叔就是孟浩然,落榜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代诗人孟浩然,山水田园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人物。年轻时热衷于读书练剑,一度隐于鹿门山,后又四处游学,39岁时方才“觉晓”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落榜。后与高官王维成忘年之交,仕途大门忽然打开。一次,孟浩然在王维聊天,巧的是大老板唐玄宗驾临。孟浩然一听,吓得一骨碌钻床底下去了。这可把王维急死了——这傻帽啊,能跟皇帝大老板碰面,正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兄弟只要将才华稍稍展露一下,皇帝一高兴,功名不就有了吗!

孟浩然和黄巢,不同性格和凡响的两位唐代落榜生诗人

为了帮兄弟一把,抓住机会,王维向唐玄直接说:“床底下躲着个人呢,他叫孟浩然。”唐玄宗一听,知道这家伙诗写得不错,于是命孟浩然从床底下爬出来。唐玄宗和颜悦色地问:“最近有什么新作品?”孟浩然激动得一边磕头一边说:“有的,有的。”孟浩然清了清噪子,开始背通:“北阙体上书,南山归敝庐。”这首诗头开的:既然不想再徒劳无功地给朝廷上书了,准备回到南山的破旧茅屋去,还在这干嘛!玄宗一听觉得不对味儿,王维心里也紧张了起来。孟浩然浑然不觉地往下念:“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句诗其实客套话,但给人感觉是酸不溜秋的在发牢骚。玄宗一听火冒三丈,这明显是在讽刺我不尊重人才嘛。立马将孟浩然打断,怒斥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孟浩然入仕的希望“双轨制”,都被自己搞砸了,最终只好回自己的老家。这段故事在《新唐书》和《唐才子传》中都有记载,其人为加工的痕迹很浓,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它至少说明一点:孟浩然的最终隐逸并非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是其性格所致,不便于仕途,但他对山水田园天生的灵性,孟浩然抓住了。否则,抓住了巧遇唐玄宗的机会,或是顺利通过科举,说不定是官场多了肥头大耳的人,而诗坛就永远少了一位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

孟浩然和黄巢,不同性格和凡响的两位唐代落榜生诗人

下面再说另一位诗人,虽然在唐代诗坛上与孟浩然不在同一个层面,但他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咬牙切齿中透出帝王般嘴脸的诗,也是收入《全唐诗》的,而且在历代帝王诗中也是数得上的。他就是黄巢,自小就有造反精神。

黄巢出身贩卖私盐的家庭,家里很有钱,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爹妈有的是钱,教育培养加上天资聪颖,黄巢的前途一片光明。据说黄巢五岁那年,家里来了很多客人赏菊花赋诗,黄巢为爷爷吟诗,其中就有充满造反精神的诗曰:“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五岁的小屁孩黄巢就有这等叛逆气魄,不过这一点也有人为夸张的成分,但依据是黄巢日后的胡作非为。

黄家是贩卖私盐的,这种生意虽说利润丰厚,却是违法的,类似于现在的走私。因此,家里总得出一个做官的,称门面和搞外交,于是重担就落到了自小就聪慧过人的黄巢身上。科举考试有自己的规则,不是诗写得好就行。黄巢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考场,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落榜。黄巢终于“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在离开长安时,他扔下前面说那首诗,题目是:《不第后赋菊》,掷地有声,杀气腾腾。

孟浩然和黄巢,不同性格和凡响的两位唐代落榜生诗人

黄巢回家后,没多久就造反了,成为起义领袖。公元880年,起义军攻陷长安,黄巢当了皇帝,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理想。但黄巢的部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后来,当他被唐朝军队赶出长安的时候,又命人放火烧城。在没有粮食供给的情况下,黄巢下令用人肉当军粮。据保守统计,黄巢的“起义军”在一年内至少吃掉了三十万老百姓。公元883年,黄巢起义失败,了结其罪恶的一生。黄巢赋予菊花的杀气,至今令人心寒;他的“满城黄金甲”式土豪色,揭示的总是短暂的热闹和辉煌。

这两位落榜生,唐代的诗人,放一块儿,在怪怪中的反差之大,应该有令人畅想的效果。人活一世很短暂,如何活法和做人,却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抛砖引玉,笑中回味。(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