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金池長老

好多人都說《西遊記》是崇佛抑道的。表面上好像是這樣的,西遊記裡面的道士形象確實不咋地,但是我們仔細想想裡面的和尚的形象也不都是很正面啊。首先,唐僧這個角色,雖然不是壞人,但是膽小怕事,出了事情就知道埋怨別人;還有在西天時,阿儺和伽葉二尊者跟唐僧他們要人事,不給他們人事,就給他們無字經,這些行為都不是很光明。我們細數一下唐僧師徒在路上遇到的僧道形象看看他們都是什麼樣子的。吳承恩究竟對於這兩教持什麼態度呢?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86版《西遊記》觀音的形象很正面

佛界代表VS道教代表

大鬧天宮的時候,觀音和太上老君在天上圍觀二郎神和悟空賭鬥,二人勢力相當,一時難以分出雌雄,佛界代表觀音菩薩就有點著急了,她主動提議要暗算悟空,說要用自己的淨瓶當暗器,抽冷子照悟空頭上來一下子。這種行徑按照我們平常的道德標準來看,是一種不光明正大的做法,吳承恩這樣寫,肯定不是為了美化她。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表情好奸詐

緊接著又開始寫太上老君,老君拿出自己的金剛琢,還自我誇耀了一番,照著悟空的天靈蓋就是一傢伙。也是悟空腦袋硬,平常的妖怪挨這麼一下,肯定得腦漿子崩的到處都是啊。著那有一丁點兒道德之風!粘了都是腦漿子,你的鐲子以後還下打眼兒再戴?

菩薩開口對老君說:“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聖圍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決拿住他也。”

老君道:“菩薩將甚兵器?怎麼助他?”

菩薩道:“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

老君道:“你這瓶是個磁器,準打著他便好,如打不著他的頭,或撞著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你且莫動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菩薩道:“你有什麼兵器?”

老君道:“有,有,有。”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話畢,自天門上往下一摜,滴流流,徑落花果山營盤裡,可可的著猴王頭上一下。

猴王只顧苦戰七聖,卻不知天上墜下這兵器,打中了天靈,立不穩腳,跌了一跤,爬將起來就跑,被二郎爺爺的細犬趕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玉帝處置悟空不得之後,太上老君又出來出主意了。這次的主意比上一次拿金剛琢打悟空頭更狠,要把悟空放在八卦爐裡煉成灰燼,還要把悟空吃下的金丹煉出來回收再利用,你還要把這種金丹再給玉帝吃?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老君的形象一般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鍊。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

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悟空跳出八卦爐之後,又有一段關於太上老君的描寫:悟空衝出八卦爐之後,兜率宮的下屬們都上來抓悟空,這沒問題。你太上老君,一個道祖,多大的事,都得繃著,從容不迫,結果原文寫的啥?他自己親自跑上去抓悟空,還被悟空“捽了個倒栽蔥”,這樣寫完全是為了醜化他的形象。

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在大鬧天宮這一節中,佛道兩家的代表的形象都不是很光彩,但是顯然作者把道家代表太上老君寫的更加不堪,這裡面是有作者的用意的,作者本身並非反對道教,而只是針對某一些人,這個我們在下面會深入討論,這裡先只是一提。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這是裡面最壞的和尚了

留雲下院的金池長老和僧人

悟空跟了唐僧之後,第一站就是觀音的留雲下院,裡面的金池長老大家都很熟悉。這老和尚雖然修佛,卻極愛奢侈,唐僧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渾身上下珠光寶氣,一身行頭沒有幾十萬拿不下來。為了炫富,他還給唐僧看他收藏的袈裟,足足攢了十二櫃!

頭上戴一頂毗盧方帽,貓睛石的寶頂光輝;身上穿一領錦絨褊衫,翡翠毛的金邊晃亮。一對僧鞋攢八寶,一根拄杖嵌雲星。滿面皺痕,好似驪山老母;一雙昏眼,卻如東海龍君。口不關風因齒落,腰駝背屈為筋攣。

更不像話的是,他看中了唐僧的錦蝠袈裟,想留著自己用,其實他心裡早就起了殺人的心思了,但是他不說,而是啟發手下的人獻計。廣智說要殺人埋屍,終會留下痕跡,廣謀提議直接把唐僧師徒住的禪房燒了,把他們燒死在內,奪了他們的袈裟、行囊、白馬。合寺僧人二百餘人聞言,居然“無不歡喜,都道:‘強,強,強!此計更妙,更妙!’遂教各房頭搬柴來。”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商議殺害唐僧

我的天哪,這裡還是觀音的道場之一,這些僧人不但不修比丘戒律,就連普通佛教徒要遵守的五戒都不遵守。五戒中頭二條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他們一聽要殺人越貨,還興奮的不行,立刻著手行動,團結一致,眾人拾柴火焰高。這都些什麼和尚啊!

吳承恩為何要這樣寫呢?他如果是崇佛的,那麼他應該知道佛教徒謗僧也是不應該的。我們再看一下明朝的傳奇小說系列“三言”、“兩拍”中有23%的文章中都提到了僧道尼姑,其中有好也有壞,像留雲下院這樣的惡僧惡尼也是很普遍的,繁臺寺騙取皇甫松妻子的惡僧;寶華禪寺中殺人越貨的悟石和尚;寶蓮寺中假裝菩薩誘騙婦女的智慧和尚;昭慶寺放印子錢的慧空和尚;太平祥寺中藏匿婦女,師徒因為杜氏爭風吃醋鬧出人命的老和尚大覺和智圓等等。

這些僧尼出現的頻率很高,說明當時僧尼在人們生活的比現在更為常見,而他們的素質良莠不齊,由於寺院的特殊環境(往往地處偏僻),容易發生一些惡性事件。對於這些醜惡現象,吳承恩是立場鮮明地持批判態度的,他是不管謗僧不謗僧的,你有錯我就要批評,不會因為自己的信仰,就袒護罪行,這一點是值得讚賞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鎮元大仙

五莊觀中鎮元大仙,清風明月

五莊觀中的道士形象還算可以,雖然未脫嗔恚,但總體上的形象還不壞。

一開始鎮元大仙算出唐僧他們要經過五莊觀,不管他自己心裡面有沒有特別的算計。但是因為唐僧曾經對他有傳茶之誼,他特地命清風、明月把鎮觀之寶打下兩個來招待他,這樣做已經很大氣了,他自己的四十幾個徒弟們在開園的時候,才合吃了兩個。

接下來得知悟空推到了人參果樹,鎮元大仙也一直保持氣度,安慰兩個道童。悟空拿金箍棒打鎮元大仙的時候,鎮元大仙只一招袖裡乾坤就拿了悟空四人,架起祥雲轉回五莊觀,始終不失地仙道祖的風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果然有些仙氣

大仙聞言,更不惱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打倒了寶樹,你可認得那些和尚?”

之後拷打悟空時,也只不過佯裝生氣,其實主要是逼他尋找醫樹的方子罷了,悟空答應之後,他很大方地給唐僧等人鬆綁了。之所以唐僧有這一場捆綁,原也是他管教不嚴,明知道悟空犯錯,卻跟著悟空逃跑了。

等到悟空請觀音來醫活人參果樹之後,鎮元大仙絲毫沒有吝嗇之心,直接敲下十個人參果來款待客人,並且折節下交,跟悟空結拜為兄弟,從頭至尾沒有失掉道家風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清風明月

至於清風、明月,雖然已經是一千多歲了,不過是五莊觀這個地方,天生福地,地通崑崙,他們從小得以分潤靈果,自身修為並沒有到那一步,所以當他們發現園中的果子少了,也顧不得許多忌諱,“指著唐僧,禿前禿後,穢語汙言不絕口的亂罵;賊頭鼠腦,臭短臊長,沒好氣的胡嚷。”他們兩個只是小童,修為不夠,算不得五莊觀道門不謹,所以五莊觀的形象還是比較正面的,吳承恩在這裡並沒有刻意去貶低道門。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紫陽真人

朱紫國的紫陽真人,完全正面的道教人士

在朱紫國中,有一位老神仙,就是紫陽真人張伯端,他為了保護金聖宮娘娘,把自己的蓑衣變成了一件霞衣,讓金聖宮娘娘穿上之後,身生毒刺,因此保住了清白。並且為了在朱紫國國王面前表示金聖宮的清白,他故意等到霞衣刺了國王的手,才現身收回。這件事並非事件策劃人觀音的安排,而是紫陽真人從此路過,他發現了整個事件的漏洞,主動幫助了金聖宮,事後飄然而去,整個是超然物外,有道上仙的形象。這一個形象是一點汙點都沒有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張伯端

我們應該注意到,紫陽真人張伯端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就是北宋內丹集大成者,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張伯端。我們看《西遊記》的回目中,經常把悟空比作金公,八戒比作木母,沙僧是黃婆、刀圭,並且在文中也多次拿這個來做比喻,這些詞彙都是內丹派的理論。其中的原理也都源自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張伯端的《悟真篇》,而且吳承恩對金丹派的理論了熟於心,在文中多處引用。像是之前我們提到的黃花觀門前的對聯中提到了“黃芽白雪”,不是知道個皮毛就能貿然引用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龍虎山天師府

吳承恩在這裡設置了這樣一個全無瑕疵的形象,反映了他對於道教的金丹派是極為推崇的。他在《西遊記》中不喜歡的道士都跟另外一個門派有關:道教的經籙派。經籙派包括了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龍虎山正一派,而嘉靖皇帝崇信的邵元節和陶仲文真是龍虎山正一派的道士,嘉靖皇帝任用他們整天在宮中打醮,荒廢了政務,這個是吳承恩極力反對的。單單的說吳承恩抑道是不準確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白毛老鼠精

鎮海禪林寺的喇嘛僧

留雲下院的和尚們最過分,想著殺人和搶人財物,在西行路上還有一個寺院,吳承恩花了不少筆墨,就是 鎮海禪林寺。這個鎮海禪林寺很是古怪,這裡面隱著唐僧和老鼠精的一段公案,我們在以前曾經說過,這裡只論其中的和尚。

寺院古怪在何處呢?唐僧遠遠看去,這裡有一片樓閣,似乎是個繁華的寺院,但是走到眼前呢,卻看到了山門傾頹,古剎蕭疏,苔蘚盈庭,蒿蓁滿徑,裡面的佛像倒得倒、塌的榻。正在唐僧傷懷的時候,來了一個黑醜道人,引唐僧到三層們內。這三層門內又是不一樣的景色:

青磚砌就彩雲牆,綠瓦蓋成琉璃殿。黃金裝聖像,白玉造階臺。大雄殿上舞青光,毗羅閣下生銳氣。文殊殿,結采飛雲;輪藏堂,描花堆翠。三簷頂上寶瓶尖,五福樓中平繡蓋。千株翠竹搖禪榻,萬種青松映佛門。碧雲宮裡放金光,紫霧叢中飄瑞靄。朝聞四野香風運,暮聽山高畫鼓鳴。應有朝陽補破衲,豈無對月了殘經?又只見半壁燈光明後院,一行香霧照中庭。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老鼠精

唐僧怪問其故,道人解釋,原來前面的寺院被“妖邪強寇”所佔,僧人軟弱,不敢與他們講論,就把前面的院子讓給了強盜,然後自己又募捐,重新改了後面這座富麗堂皇的寺院。最後作者加了一句話:清混各一,這是西方的事情。廟裡的和尚和強盜同院而居,居然相安無事,你說怪不怪!既然寺院被人搶奪,可以報官啊,報官不行可以搬到平安的地方再去建廟啊。守著個強盜窩還蓋的比強盜窩更華麗的大廟,那些強盜住的地方破破爛爛,居然再沒有去搶他們(下面悟空打出土地來呵斥的時候,還提到此處的強盜還在),這有可能?旁邊就是強盜窩,誰敢來上香?來上香的人不怕被搶?還是原本這鎮海禪林寺的和尚們就是那幫強盜?他們發現了比打家劫舍更好的生意,乾脆!咱們就當和尚算了,當強盜能掙幾個錢!還整天被官府緝拿,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日子。於是就下了本錢蓋了新廟,全夥都成了這寺中的和尚,這種可能有沒有呢?這個就留給大家去遐想了,這裡我就不下結論了。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勾引悟空

接下來唐僧在寺院裡看見的,原來這座“鎮海禪林寺”是一座喇嘛廟,裡面的僧人都是喇嘛。小說中喇嘛們見到唐僧等人還是比較客氣的,詢問了他們的身份,就安排了齋飯和住宿。這種態度和當時明朝文人對於藏傳佛教的態度是一致的。

在明初的時候,上層的文人對於元朝所信奉的藏傳佛教是深惡痛絕的,甚至出現了一些過激行為:

“置溺溲處以報之“(張岱《陶庵夢憶》)。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加上宣宗、景泰帝、憲宗都兼信喇嘛,文人對於藏傳佛教的態度由反對轉向好奇,即便還有“番夷”之見,但已經沒有以前那種仇視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文人的眼中,藏傳佛教的男女雙修總會被人聯想成“房中術”,因此文人們對於喇嘛們犯色戒的印象是很平常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大威德金剛懷抱明妃,顯恐怖像,與漢傳佛教不同

所以才有了老鼠精色誘小喇嘛,並把他們吃掉的情節。更可怕的是,在這個鎮海禪林寺中死的喇嘛是六個,一共分三天,每天晚上是兩個喇嘛一起去敲鐘。但凡他們兩個中有一個,心中還有一點戒備,老鼠精下手就不很方便了。老鼠精對其中一個人動手動腳的時候,另外一個只要大叫報警,是就成不了。現在是三批人去了都被吃了,當時的情景可想而知了,老鼠精對一個下手的時候,另外一個巴不得拿手機出來拍小視頻了,可惜今天出門忘帶手機了,只好積極參與了,這才讓老鼠精有了可乘之機。《西遊記》裡面的妖精只要你內心清淨圓明,尤其是和尚,自然百魔不侵,這也是烏巢禪師所傳《心經》的要義。可惜這六位都著了魔,而且是一連三天,無一例外。

眾僧道;“老爺,不知是那山裡來的妖邪在這寺裡。我們晚夜間著兩個小和尚去撞鐘打鼓,只聽得鐘鼓響罷,再不見人回。至次日找尋,只見僧帽、僧鞋,丟在後邊園裡,骸骨尚存,將人吃了。你們住了三日,我寺裡不見了六個和尚。

前三天發生的情景,《西遊記》中沒有具體交代,只是見了骸骨和僧帽、僧鞋。但是從後來老鼠精對付悟空變的小喇嘛的時候的情景,我們可知之前他得手的容易程度。老鼠精走上前來,二話沒說,先

一把摟住悟空,緊接著與他親個嘴,然後就摟著悟空,拉著悟空的手,到後園去,剛到後園子,就一下子把悟空絆倒,伸手就要偷猴子的桃。她之所以這樣沒有鋪墊,單刀直入,直奔主題,就是因為前面那幾個小喇嘛太好下手了,給她造成了一種印象:這個寺裡面的喇嘛都一個德行。

唐僧第一次被攝之後,悟空急著去搭救唐僧,匆忙離開了鎮海禪林寺,至於寺中的喇嘛是好是壞也沒有做深計較。這一個情況和明朝當時對喇嘛教沒有太明確的態度是一致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車遲國的三清觀

車遲國的僧道

車遲國的僧道又是另外一番形象了。車遲國國王原本是佛道兼信,因為國內大旱,國君令佛道兩家共同求雨,結果僧人沒有求來,三怪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用五雷法秋來了雨,獲得了國王的信任,從此廢佛崇道。這個過程應該是在諷刺嘉靖皇帝讓邵元節和陶仲文求雨的史實,嘉靖皇帝初年也曾經大範圍譭棄佛寺,沒收寺院土地。

至嘉靖六年十二月壬子,“禮部尚書方獻夫等言尼僧道姑,有傷風化,欲將見在者發回改嫁,以廣生聚,年老者量給養贍,依親居住,其庵寺拆毀變賣,敕賜尊經護敕等項追奪,戒諭勳戚之家不得私度。詔悉如言”(《明世宗實錄》)

唐僧他們來到了車遲國,首先看到的是一群衣衫襤褸的和尚在拉車,進而打聽到了車遲國的情況,悟空對於道士們以僧為奴的情況非常憤怒,發性子直接打死了兩個監工的道士,並且表示明天要進城見皇帝,滅那道士。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虎力大仙

二更天的時候,悟空睡不著,他覺得拆毀寺廟、以僧為奴太過分了,於是到三怪所在的三清觀,做了一件狠事。是什麼狠事呢?

他和八戒、沙僧變成了三清殿中“元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的形象,上去偷吃供品,並且撒了溺給三怪喝。這個是戲弄三怪,倒還無妨,但是作者安排了一個情節,讓八戒扛著三聖的塑像藏到廁所裡,結果八戒直接把他們丟進了糞坑!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八戒你完了,我要打出你的腦花來煲湯

這實在有些太不敬了,八戒也是天廷出身的,他自己也認識太上老君,他怎麼好意思幹出這種事來?他在把三聖像推進糞坑時自己還禱告了一番,但是完全不是求原諒的口吻,而是諷刺和責備。

那呆子扛在肩上且不丟了去,口裡嘓嘓噥噥的禱道:

三清三清,我說你聽:遠方到此,慣滅妖精,欲享供養,無處安寧。借你坐位,略略少停。你等坐久,也且暫下毛坑。你平日家受用無窮,做個清淨道士;今日裡不免享些穢物,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

祝罷,烹的望裡一捽,灒了半衣襟臭水,走上殿來。

看八戒責備的理由主要是,他們平時受用供養,但是自己只管自己清淨,不管他的門徒在這裡為非作歹,既然你譭棄佛像,我今天也讓你在糞坑裡待兩天。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禳星拜斗

尤其要注意的是,當悟空到達三清觀的時候,正好遇上三清觀的道士在禳星:

兩邊道士奏笙簧,正面高公擎玉簡。宣理《消災懺》,開講《道德經》。揚塵幾度盡傳符,表白一番皆俯伏。咒水發檄,燭焰飄搖衝上界;查罡布鬥,香菸馥郁透清霄。案頭有供獻新鮮,桌上有齋筵豐盛。

這些儀式真是經籙派道士進行的儀式,這裡針對的還是嘉靖皇帝崇信龍虎山的道士、打壓佛教的行為。

悟空通過比試,除去了三怪後,張榜召回了城外的五百僧人,對國君說:

“這些和尚實是老孫放了,車輛是老孫運轉雙關穿夾脊,捽碎了,那兩個妖道也是老孫打死了。今日滅了妖邪,方知是禪門有道,向後來再不可胡為亂信。望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國王依言,感謝不盡,遂送唐僧出城去訖。‘

可見作者最終的態度是想讓三教並尊,也敬僧,也敬道,也尊孔,希望三教和諧相處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萬聖公主

祭賽國“敕建護國金光寺”

“藍縷不堪”、“披枷戴鎖”的和尚在《西遊記》中還有一處,就是在祭賽國,金光寺的和尚。因為金光寺寶塔中的舍利被九頭怪偷走,寶塔失了光芒。外邦不再瞻仰本邦,就鎖拿了金光寺的和尚出氣。

這件事應該是影射,嘉靖年間廢佛事件。因為明武宗(正德皇帝)信奉佛教,當時收藏了各地進獻上來的佛骨、佛牙舍利非常的多,裡面大多數不真。因為嘉靖皇帝毀滅這些佛骨的時候,還稱了一下總重量,一共有一萬三千斤!一個人再沉,渾身的骨頭也不可能有這麼多啊。但是不管真假,嘉靖皇帝都下令統統銷燬。雖然裡面大多數是假的,但是這些東西一旦有了佛舍利的名,哪怕有一粒是真的,對於信佛的人來說都是痛心不已的。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九頭蟲

看整篇《西遊記》吳承恩是傾向於佛教信仰的,對於嘉靖皇帝這種行為,他無疑是很反對的,所以他在這一章節中藉著唐僧的角色,表達了金光寺的衰落,又藉著金光寺僧人的口說這個祭賽國內“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昏君更不察理,那些贓官,將我僧眾拿了去,千般拷打,萬樣追求。當時我這裡有三輩和尚,前兩輩已被拷打不過,死了,如今又捉我輩問罪枷鎖“,此處都是替和尚們叫屈的。

故事的結尾,悟空尋回了舍利,金光寺改名“敕建護國伏龍寺”,特地加上了“敕建護國”表明作者希望佛教重新獲得正德皇帝時期的受尊崇的地位,可惜嘉靖一朝始終未能如願,直到隆慶和萬曆年間,佛教才重新興盛起來。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喬裝過滅法國

滅法國

由於嘉靖朝,佛教的地位一直不高,和尚們被鎖拿已經不是大事了。到了八十四回,出來一個滅法國,這個滅法國應該和歷史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滅法國的國君殺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的和尚,若是真有其事,史書肯定有記載。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史書中有這樣大規模屠殺僧人的記錄了。

故事的開頭寫了觀音變化成老母,介紹滅法國的基本情況:

那國王前生那世裡結下冤仇,今世裡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這兩年陸陸續續,殺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個無名和尚,只要等四個有名的和尚,湊成一萬,好做圓滿哩。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鴦掘羅摩

這一個情節與《佛說鴦掘摩經》裡面的故事很相似,鴦掘摩(也叫鴦掘羅摩)也是因為前世的業力使然,殺了999個人,殺一個人,便割取一隻手指,用線貫穿,戴在頭上,成為指頭花環。雖然發願殺滿一千,但是因為業力盡了,被佛陀感化,出家修行了。

原文中,殺和尚的數目增加了將近十倍,最後國王、皇親、大臣都被剃了光頭,國王居然就因為這個事就皈依了,他以前殺人的罪過也一筆勾銷了,這個多少有些傳教的意味了。在電視版中,這一回目和玉華州那一回的情節合併了,意思就完全改變了。

從這一回來看,吳承恩真是讀了很多佛教的書籍,《佛說鴦掘摩經》這部經很少有人知道的,他居然也知道,並且把它編入了《西遊記》中,也能體現他的信仰狀態。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天竺公主

布金禪寺的主持和僧人

說布金禪寺大家一時反應不過來,就是玉兔精那一集,收留天竺真公主的那個寺院。

這眼看著就快到靈山了,這個布金禪寺原來也是佛陀講經之所,唐僧跟主持老和尚聊得很投機。晚上吃完飯之後,二人月下散步,唐僧忽然聽到寺中有女子哭泣,就問主持。

這時主持表現的很奇怪,他先“命眾僧先回去煎茶”,四下無人,老和尚才說出真情:

“舊年今日,弟子正明性月之時,忽聞一陣風響,就有悲怨之聲。弟子下榻,到祗園基上看處,乃是一個美貌端正之女。我問他:‘你是誰家女子?為甚到於此地?’那女子道:‘我是天竺國國王的公主。因為月下觀花,被風颳來的。’我將他鎖在一間敝空房裡,將那房砌作個監房模樣,門上止留一小孔,僅遞得碗過。當日與眾僧傳道,是個妖邪,被我捆了,但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傷他性命。每日與他兩頓粗茶粗飯,吃著度命。那女子也聰明,即解吾意,恐為眾僧點汙,就裝風作怪,尿裡眠,屎裡臥。白日家說胡話,呆呆鄧鄧的;到夜靜處,卻思量父母啼哭。我幾番家進城乞化打探公主之事,全然無損。故此堅收緊鎖,更不放出。“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天竺國

一則這位女子自稱公主,這個事不能不管;二來要留她在廟中,頗有不便。所以謊稱她是妖邪,將她關起來,每日供給飯食。之所以老僧要這樣做,就是因為”恐為眾僧點汙“,老和尚作為一寺住持,居然不能禁眾僧犯戒,只能靠撒謊來保全公主清白,可見當時寺院的問題有多嚴重,怪的嘉靖年間官員上書要限制寺院的數量,其中的一個理由就是”

有傷風化“。但是這裡面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如此,這個主持老和尚還是個好人,一百多歲的人到了,為了打探公主的消息,不假人手,親自到城中化緣,順便探聽消息。

最後老和尚是好人有好報,就出公主之後,國王“賜與封號,喚做“敕建寶華山給孤布金寺。”把那老僧封為“報國僧官”,永遠世襲,賜俸三十六石”。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要人事的二尊者

總論

《西遊記》對佛界人物、天廷人物、取經路上的僧人、道士的態度各有不同,反映了吳承恩自己對於社會現實中對應的事物和人物的不同態度。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對觀音菩薩總體上是尊敬的

1、《西遊記》對於佛界中的人物既有嘲諷的時候、也有臣服的時候,他對於觀音的多處描寫並非完全的推崇,其實是反映他自己雖然接受佛教的信仰,但是對於現實中某些高段位的宗教人士並非完全的迷信。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對太上老君的態度就不那麼恭敬

2、對於天廷人物的嘲諷要多於對佛界的嘲諷,實際上他在一定程度上把天廷比作了官場,而且是上層官場,大多數人都是高高在上,對待悟空的態度,表面客氣,內心都沒把他當盤菜。這很像吳承恩自己久負才名,卻始終沒有功名。大家遇到他都想得個禮賢下士的名聲,但是現實的他們在內心裡又沒瞧得起他一樣。高興的時候叫你一聲大聖,不高興的時候就罵猴頭、弼馬溫。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哪吒還是比較正面的

在天廷也不都是這樣的人,還有哪吒、二郎神這樣肯真心待他的,在現實生活中,吳承恩有同學首輔李春芳、兵部侍郎徐中行、樊山王朱載(土今),所以小說裡也做了相應的設置。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金池長老既貪婪又狠毒

3、雖然吳承恩信奉佛教,在多篇文章中也做了一些宣傳,最後和尚幾乎都能得到好的結果。但是他不像一些人那樣迷信,對於現實中寺院的一些醜惡現象,不敢說、不敢評論,甚至保護、隱匿這些不法之事。對於留雲下院這種敢於殺人放火的寺院,他毫不客氣地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對於犯色戒的喇嘛,就讓他們給妖精吃;對於布金禪寺有歪心眼的和尚,就直接指出來,有些寺院確實存在管理不嚴的問題,並沒有去掩飾。

冷眼看西遊:《西遊記》果然是崇佛抑道?吳承恩真實態度是什麼?

悟空自己也會變成道士

4、對於道教,吳承恩自己並不反對,在車遲國中,他的態度是三教歸一。他本身還是信仰金丹派的,對於經籙派的批評,其實就是源於嘉靖皇帝崇信龍虎山的道士,大興土木,譭棄寺廟。所以他才藉助於八戒之手,將打醮的道士供奉的三清像投入糞坑。

但是他所塑造的鎮元大仙、紫陽真人這些道教人士還是很正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