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銀行每天就可以賺幾個億,但為什麼股價那麼低?

超級錢吧


銀行股的估值問題首先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次貸危機之後,全球各國央行多采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負利率與低利率現象比較嚴重,這使美歐日等銀行體系更為脆弱,所以銀行股普遍估值偏低。

次貸危機之後,發達國家為了強化金融風控,加強了對銀行業的監管,2010年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宣佈了《巴塞爾協議》,這對美歐等國家的銀行業的業績增長帶來了一些壓力。

根據《巴塞爾協議》規定,商業銀行需要上調資本充足率,計提2.5%的防護緩衝資本和不高於2.5%的反週期準備資本,同時還引入了槓桿比率、流動槓桿比率和淨穩定資金來源比率等,以降低銀行系統的流動性風險,加強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由於風險管控的加強導致銀行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再加上歐美銀行業原本競爭就比較激烈,更增加了銀行業的脆弱性,所以美歐銀行股估值普遍偏低。

國內銀行業的估值也受到全球銀行業再估值的影響,因此PE、PB都不高,而國內的銀行業還有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就上市公司而言,國內銀行股的總體盈利能力一直排在各行業的前茅,但是分紅與業績不相匹配,導致一些股民不願意投資銀行股;國內股市的投機氣氛又比較重,在銀行股的股息率與投機之間,投資者更願意離開穩健而追求風險,所以對銀行股的投資力度偏弱;更為重要的是銀行股流通盤普遍偏大,多屬於大盤股,平時上漲速度較慢,受資金驅動的影響,明顯壓低了估值。

另外,近些年來國內的銀行結構處於不斷調整過程之中,中小銀行數量如雨後春筍般增長,這加劇了國內銀行業的競爭性,同時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銀行業的經營模式,不僅令貨幣市場價格下行困難而且加劇了銀行業的競爭,由於居民存款大量向互聯網金融流動,這給銀行業的利潤帶來了壓力。

隨著全球經濟活動有所趨緩,全球債務又在快速增長,這令美歐等國家對銀行業的安全性投入了質疑的眼光,而今年一些國際大行的大幅度減員,進一步說明低利率環境下歐美銀行業的不穩定性,這使歐美銀行業的估值提高進一步受限。受國際與國內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國內銀行股股價一般都比較低。


馨月說財經


在A股,銀行不僅是估值不高,而且是75%的個股長期處於破淨狀態。

一般來說,跌破淨資產的公司,不外乎這麼幾個原因:

1、公司資產價格虛高,比如重資產的重工業,一旦產能過剩,生產設備就是廢鐵一堆;

2、公司經營不善,業績虧損,股東擔心繼續虧損下去,淨資產早晚虧光;

3、大股東掏空公司,這在2005年A股股權分置之前屢見不鮮,至今仍是股市頑疾;

4、公司沒有變相能力,市場無法發揮價值發現功能。巴菲特可以在公司低估時大筆買進,並且改組管理層,通過回購等方式來提升公司價值,而A股很難。所以,才有了點石成金的姚員外(看看他參與過的萬科A、格力電器、南玻A,都成了超級黑馬)。

對於銀行來說,基本上是第4個因素:公司資產沒有變現途徑。

只有控股股東(銀行的股東,主要是財政部、匯金公司)才有權力、有能力將公司資產清算賣出變成現金,顯然銀行的大股東不會這樣做。他們要的是穩健的分紅。銀行股價越低迷,他們獲得的分紅收益率是越高的。

其他投資者由於無法通過收購來實現控股,無法通過清算公司來實現破淨股的套利。

所以未來銀行股能否改變當前大面積破淨的尷尬,將取於混合所有制改革。


丁臻宇


幾大國有銀行股,習慣上被廣大股民成為是“股市上的航母”,其龐大的市值和穩定的盈利能力,成為大資金投資的理想之選。

但是,面對如此高的收益(截止3季度淨利潤2517億元),股價9月30日只收於5.53元。

貌似很奇怪。

其實不然,股價的“高與不高”,其判斷標準並不是單純的“股價數字上的大小”。無論是股票分析還是價值評估,“股價”這個具體的數字,一定要結合對應相關的指標,才可以更為科學地判斷“內在價值”高低的。

以下2個財務指標是最為基本的判斷依據。

1】市淨率

市淨率這個指標,反映的是“股票是不是值錢”,具體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

那麼我們就明白了:

  • 如果這個比值等於1,意思就是“市場標註的價格1塊錢的東西(股價)其內在價值恰好是一塊錢”;

  • 如果這個比值小於1,意思就是“市場標註的價格不到1塊錢的東西(股價)其內在價值1塊錢”,對應在股市上,這個時候“股價已經低於淨資產了”,術語稱之為“破淨”,屬於未來具有一定投資價值的股票。

    類推,市淨率越大的股票,相對來說“股價的估值越偏高”。市淨率越小,表明該股票“越值錢”,也就越具有投資價值。

如上圖,當前“破淨”的銀行類股票,還有25只之多。

2】市盈率

便於直觀理解,市盈率的表示的是“股票到底有多能賺錢”,相對於市淨率“是否值錢”的概念而言,市盈率=股票價格/每股收益,數值越小,該股“越善於賺錢”,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資訊、股評裡面的“市盈率過大”的文字描述,就是指,該股票未來賺錢的本領不及當前的股價了,從而作出“估值過高”的判斷。

上圖為當前銀行股市盈率小於10的股票

其他因素對股價的影響

通過2個指標的分析,我們知道了,股票的價格實際上與該股的估值是否合理、未來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沒有必然聯繫的。

除了上述2個重要指標以外,還有其他一些財務指標或財務狀況,也會對股票的價值產生一定影響,如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每股收益、未分配利潤等等。

另外,股票的歷年紅利分配方案,也會對股價起到一定的作用:凡轉贈股、現金分紅每年都進行除權的股,對股價也有很大程度的抑制作用。

以招商銀行為例,現價37.83復權之後價格高達163.94。


檀紙間


像很多銀行工商、農行、建行等每天都可以賺幾個億,但股價卻很低。

其實這很正常。因為股價不是衡量一個公司好壞或者實力的標準。

市值才是衡量一個公司實力或者規模的指標。市值就是股本乘以股價的積。也就是說你的公司在股市上一共值多少錢,這才是一個公司真正的價值衡量標準,在股市上的價格體現。

實際上銀行股雖然股價低,但是流動盤非常大,股本非常大,如果二者相乘就會發現銀行股的市值是非常大的,小則千億市值多則萬億。以工商銀行為例,工商銀行總股本3000多億股。股價雖然只6元錢。但總市值已經達到2萬多億元。

中國石油也如此,中石油每天也是收入上億。其市值非常巨大,股價卻只有幾元。

看一個公司規模大不大,實力強不強,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要看市值。很多小公司的股票股價很高,但是市值卻很低,只有幾十億。這些小公司一年利潤才幾千萬元。當然實力無法和銀行相比。但是它們股價卻幾十元。如果一看它們幾十億元的市值,就會發現市值暴露了真相。銀行動輒千億萬元的市值,碾壓這些小公司。

世界上那些實力強勁的公司都是市值巨大的公司。像蘋果公司、亞馬遜公司、阿里巴巴都是市值排名世界前列的公司。


孟可的思想空間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裡,銀行應該是很好的單位,躺著賺錢,員工工資高。所以,很多投資者一進入股市,最先考慮的都是買銀行股。不過,買了之後會發現,銀行股似乎股價漲得不快,和銀行股的高大上的形象不太般配。這是什麼原因呢?作為一個證券投資顧問,我認為現實中的企業和股市裡炒作的上市公司,還是略有不同的。主要的不同,應該有如下兩個方面。

  首先,股市的投資者是一個小股東,和銀行賺錢,銀行員工工資高沒有直接的很大的關係。小股東只能擁有股東大會很少的表決權,以及被動獲得分紅。而銀行員工的收入是直接和銀行的盈利掛鉤的。銀行賺錢越多,員工的收入越高。但是,分紅與否,分紅多少,小股東說了不算,要看大股東的決策。所以,小股東和銀行賺錢的利益關係不直接,這樣的局面限制了中小投資者買入銀行股的積極性,所以銀行股難以在股市中被中小投資者一直追捧,股價的上漲就沒那麼明顯啦。當然,社會實際中,很多人還是想進銀行工作也進不了的。這就是股市和現實的不同導致的。

  其次,股市炒作的是公司的未來,或者想象空間。銀行股的盈利雖然高,但是盈利模式確實有點低,說白了,就是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在股市中看來就是沒有想象空間。所以,一般的資金不願意炒作銀行股。當然,銀行股流通盤太大,炒作的資金需要很大,也是限制了銀行股被炒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兩點,應該是銀行股在股市上不太活躍的主要原因。不過,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實際上銀行股的漲幅也不算很低,只是漲速比較慢而已,其它個股調整時,銀行股調整幅度很低。說明銀行股漲得慢,但是調整幅度也不深,風險相對低,還是有其特色的優勢,有其特殊的投資價值的。




易學投資


銀行一天賺幾個億,為什麼股價一直上不去?筆者就舉例工行來說今年前三季度,工農交三大行合計實現利潤4946.26億元,平均每個自然日賺18.12億元;其中,工行最賺錢,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526.88億元,每天淨賺9.26億元。





 宇宙行最賺錢日賺9億,作為宇宙第一大行,無論營業收入、淨利潤、客戶存款,工行都無可匹敵,牢牢佔據第一,農行、交行依次排第二、第三。

  • 截至9月底,工行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6469.42億元,同比增長12.11%;實現淨利潤2526.88億元,同比增長5.23%。農行淨利潤1817.91億元,同比增長5.81%;淨利潤601.47億元,同比增長4.96%。

  • 淨利潤平均到每一天計算,工行日賺9.26億,農行日賺6.66億元,交行日賺2.2億元。
  • 銀行的賺錢能力與吸納客戶存款的能力分不開。三季報數據顯示,工行客戶存款23.3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96億元,增長9.15%。農行客戶存款達18.7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1.38億元,增長7.94%。交行客戶存款餘額為人民幣5.9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443.19億元,增幅4.27%。
  • 工行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6469.42億元,同比增長12.11%;實現淨利潤2526.88億元,同比增長5.23%。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1.16%,年化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14.30%。
  • 工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2.93%,一級資本充足率14.16%,資本充足率16.65%,均滿足監管要求。

在A股市場裡,大盤銀行股可以說是弱者恆弱的典型代表。銀行已經取得高增長,但給股民的分紅回報不僅沒有同步增長,反而呈現下滑的趨勢,一年中難得見到一回漲停板,股價跌多漲少,幾乎淪落到“白菜價”。曾經7—8倍的市盈率被認為是“估值底”,而現在6倍以下的市盈率卻仍然鮮有資金光顧,一些銀行股的價格已經接近了淨資產,不少股民在網上紛紛坦言“很難感受到銀行豐收的喜悅”。

一方面是投資者擔心為抗危機銀行信貸急速擴張後的質量問題;

另一方面,銀行圈錢胃口越來越大,把二級市場當成瞭解決資本充足率的提款機,讓投資者非常厭惡。

多年的信貸擴張,以及目前房地產調控仍然在延續,不良貸款的“雙升”的跡象給銀行未來的業績預期也投下了一片陰影。此外,未來地方融資平臺貸將會有大批集中到期,如何控制風險依舊是懸在銀行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基層財政所工作人員甲,很高興和大家交流財經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


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甲


銀行股普遍估值較低,這是一個事實。市場為什麼給予的估值那麼低呢?

從三個方面說理由:

1,銀行業賺了太多的錢,以至於A股上市公司總利潤銀行佔一半,大家都在給銀行打工。這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到底是經濟結構問題,還是要素不能自由流動,抑或投融資畸形;這會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的未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在談及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時表示:“目前實體經濟利潤過低,民間投資低迷、消費減速等等深層次的原因之一就是融資成本還是過高。銀行利潤‘一枝獨秀’對國民經濟大局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2,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討論很長時期後終於出臺,步子很大,市場擔心銀行在政策呵護這麼多年以後,是否還有競爭力或者直白的說能不能贏得與外資銀行的競爭,這裡沒有經驗數據,也沒有評估的手段。這讓銀行不能獲得高估值。如果它們在國外開銀行能夠風生水起也是一種能力參考。

3,銀行股都比較大,資金推動非常困難,需要非常多的資金入場追捧。莊家不敢進,也玩兒不轉,各路資金都配置一部分獲得穩定收益。


雲端美


銀行股的估值問題首先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次貸危機之後,全球各國央行多采用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負利率與低利率現象比較嚴重,這使美歐日等銀行體系更為脆弱,所以銀行股普遍估值偏低。

A股市場市盈率低於六倍的股票中,主要包括銀行股和鋼鐵股幾種類型股票。其中銀行股由於前面所說的投資者願意長期持有,短期推高股價意願不大的原因之外,還有銀行股板塊體量大,一般的機構都吃不動,銀行股盤子都很大,遊資和機構都不會炒這類股票

銀行股的盤子偏大,資金帶動比較困難,以及對銀行股長期前景信心不大的原因。也只有基金這類的超級大戶買,這類的資金一般都是屬於慢動作,啟動很慢,因此賺錢的效應比較差。


牛股分享老王


銀行股按理來說基本都屬於優質公司,尤其是四大行跟躺著賺錢一樣,並且每年的股息率也不低,按照價值投資的法則來說,銀行股是最值得投資的,也應該受到大資金的追捧,可是實際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銀行每年的上漲幅度都非常有限,並且活躍非常之低,這就說明市場沒有錢去炒作銀行股。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有兩點很重要:

一是銀行雖然很能賺錢,但是缺乏效率,最關鍵的是在創新方面做的不是很好,給了市場比較小的想象空間,與其他消費行業最大的不同是,銀行沒有寡頭的優勢,現在銀行那麼多,競爭也非常激烈,存錢貸款其實在哪個銀行都可以,這樣就很難找出其中比較有競爭優勢的企業來,所以資金不願意介入銀行股。

二是銀行股的盤子太大了,除非在市場流動氾濫的時候,資金沒有地方去才會去炒作銀行,在市場資金常態的狀況下,沒有那麼多錢去買銀行股,靠零散的資金根本拉不動銀行股的上漲,這也是銀行股長期不漲的主要原因,最核心的問題是拉昇的效率太低了,因此資金都不願意去介入銀行股。

不過,未來隨著海外資金對A股的權重加大,我相信總會有一天A股市場額的銀行股會得到重視的。


春意萌生


要說目前哪個行業最賺錢,我相信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銀行,我們以2019年前三季度6大國有銀行為例,工商銀行前三季度淨利潤2526.88億元,平均每天賺9.2億;建設銀行淨利潤2273.82億元,平均每天賺8.3億元; 農業銀行淨利潤1817.91億元,平均每天賺6.63億元;中國銀行淨利潤1712.46億元,平均每天賺6.25億元;交通銀行淨利潤607.26億元,平均每天賺2.19億元;郵儲銀行淨利潤543.44億元,平均每天賺1.98億元。

按理來說,股價是一個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體現,通常情況下一個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那麼對應的股價就會越高,比如現在很多白酒行業的淨利潤都比較可觀,而且淨利潤增長比較穩定,因此很多白酒行業的股價都非常高,像茅臺這種明星股的股價已經超過1000人民幣。

然而讓大家覺得奇怪的是,銀行作為目前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各大銀行的利潤都非常大,但對應的很多銀行股價卻非常低,股價跟他們的賺錢能力根本就不匹配。

目前市場上股價比較高的銀行寥寥無幾,比如招商銀行目前的股價達到 37.86元,寧波銀行股價達到28元,興業銀行股價達到20元左右,這些銀行的股價相對來說都是比較高的。但從整體來說,目前銀行股的股價並不是很高,大部分銀行的股價都是在8塊錢以內。

我們還是以6大國有銀行為例,目前工商銀行的股價只有5.9元,建設銀行的股價只有7.25元,農業銀行的股價只有3.73元,中國銀行的股價只有3.69元,交通銀行的股價只有5.62元,郵儲銀行的股價只有5.74元。可以看出目前國有大銀行的股價都是比較低的,這些股價跟一些ST的企業股價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水平。

那為什麼這些銀行賺錢能力這麼強,但是股價卻這麼低呢?這裡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盤子大

股價的波動需要有大量的資金參與才可以推動,對於那些小企業來說,他們只有幾十億上百億的市值,因為盤子比較小,只需要有幾個億的資金進入就可以推動整個企業市值的上漲。

但銀行的盤子一般都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國有六大銀行,市值動不動就上萬億,最小的交通銀行市值也達到4000億左右,這可不是小資金能夠控制的。

想要在短期之內拉漲大銀行的市值,沒有個幾百億,我覺得難度是比較大的。而目前在一些投資結構當中,真正能夠在同一只股票投入幾十億,上百億的比較少,即便真的有某一個機構在銀行股投資了幾十億上百億,那也是算是大股東了,他們肯定是不能隨便買賣的。

第二、缺乏炒作概念。

大家可以觀察下A股那些市值比較高的企業,很多都是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概念,比如茅臺是白酒行業領軍,比如寧德時代是電池行業的佼佼者,這些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概念可以炒作。

相對來說,我國的銀行業同質化比較嚴重,大多數銀行開展的業務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大銀行來說,他們無非就是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還有一些增值業務,這些業務都是比較穩定的,也比較傳統,沒有什麼可以炒作的概念,除了個別銀行有一些特色的概念可以炒作之外。比如招商銀行,它是目前我國零售銀行做的比較好的一個股份制銀行,因此招商銀行的股價也相對來說比較高了。

第三、銀行業受到的監管非常嚴。

銀行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因為它受到監管是非常嚴的,銀行稍微有一些不規範的行為都有可能遭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因此各大銀行的業務發展都是中規中矩,銀行在發展過程當中都是穩紮穩打,不敢有一些激進的行為。所以雖然銀行的總體業績是增長,但是增幅相對於其他明星企業來說是比較小的。

而對於A股來說,業績是推動股價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些股價比較高的企業往往也是那些業績增長比較明顯的企業。比如有些企業一年的利潤增幅就可以達到50%以上,這讓資本看到了很大的獲利空間,因此成為了很多資本的追逐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