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后人对李清照的《渔家傲》评价极高?称其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中罕见?

江湖夜雨92


回答这个问题时,让我想起清代诗人赵翼的一句诗: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清照就是这样不幸中的幸运者。

纵观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以及其所遭受的种种磨难我们不难发现,女词人优秀的文学基因(其父母在当时就是文化名人),优越开放的家庭教育(父母"男女平等"的理念和在朝为官),少女时期生活于安宁繁荣的社会环境等,为其后来的诗词成就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特殊的基因,特殊的培养,特殊的才华与后来所发生的特别的婚姻、特别的遭遇、特别的国家动荡相碰撞,"千古第一才女"也就自然产生。

作为婉约派代表、女词人,其绝大多数作品也确实如此,用诗词把情字写到了绝唱,用诗词把悲字写到了绝望,用诗词把愁字写到了绝笔。如此这般古今女子无人能比,古今男人又有几人能敌?

一个女子把词写到婉约派代表人物也算与身份相符,也够让无数后人叹服了。但李清照这还不够,在豪放上也完全不让须眉,你看她的"一首诗一阕词",古今中外的帝王将相和诗仙诗圣也没有几人能与之匹敌。不信我们这次来看看她的《渔家傲》词:

天接雲涛连晓雾,星河欲展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去三山去!

词意内容应该比较好理解,这里就不赘述。其胆气、境界和仙骨确实在宋词中罕见。

其"胆气之豪"在于天公见到词人还得"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们知道在封建时代,就是普通人见了皇帝,也要三叩九拜,还不敢抬眼多看一眼。而所有九五至尊的皇帝,在天公面前,还只能称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即天子。就是毛主席写的词也只是"欲与天公试比高"。而女词人却敢在天帝的住所,高高在上,天帝还得"殷勤"讨好地问她如何如何。如此"不敬神、不敬天"的胆气,魄力,除了女词人李清照外,我认为无人敢写,也无人能写。

其"境界之高"在于将天、地、神、人融为一体

词一开句便将天、云、雾、星河、千帆等景象描绘的无限阔广壮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画卷。这是"一高"。"二高"就是紧接着以梦载情,人神共通的笔法,展现词人超人的性格和个性。下片一改词的一般先景后情、触景生情或情景交融的手法,而是紧接上片的问而答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如此写法有新意,此乃"三高"。这"四高"就是词人用"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去三山去!"

词人希望像大鹏展翅那样,借东风高飞九万里,离开那无奈、无助、无序、无望的社会。让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让其过上自由自在、没有烦忧的生活。

其"宋词中罕见"之处在于此词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古诗词中描写梦境的应该不少,但描写仙境和人神对话的不是太多。最有名的应该是诗仙李太白了,但纵观两宋之词,好像真的不多,《渔家傲》就是词人的神来之笔,除了胆气和意境,那还有一个我认为应该是十足的"仙气"。

词人借助对梦境的描述,借用宇宙的力量,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神话世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热爱生活、向往自由和追求光明的天性。这首词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词风豪迈奔放。所以才会被后来的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

结语

综上所述,如此柔情似水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李清照,从这阕《渔家傲》词中不难发现其另一种性格和风格。也就是女词人的内心深处是坚强的,骨子里是豪放的,胸怀浪漫主义色彩!

这样的至高至远境界,如此的开阔大气,这般的奔放自由,确实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欢迎大家赏评赏赞!也欢迎师友批评指正!


石润居


因为这首《渔家傲》是唯一。

古人创作词,对皇帝、苍天还有些是尊重或讳忌的,在古诗词中,你可以“斩楼兰”,可以“杀呼延”,可以“诛云师”。哪怕是再低一个等级,可以笑傲权贵,可以邈视王侯,但从来没有听说过谁要杀死皇帝,俯视天公的。黄巢再牛,也只是说“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李清照做到了!

之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无耻地复制粘贴一下。

《渔家傲》虽然从艺术高度上逊于《声声慢》,但在气势和胸襟上却可以摆到两宋词第一,甚至是千古第一,至少在小可眼里论豪放词,没有哪一首可以与之比肩。

东坡词之豪放更倾于性格洒脱,为人豁达,更有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说是豪放,实际上不论是《念奴娇》还是《水调歌头》都有一种消极和避世洒在在字里行间,东坡的豪放还是人间的豪放。

稼轩之豪放更侧重于壮志未酬的悲壮,面对国破山河在的悲伤,以及恨自己无能为力的愤慨。他的豪放词大抵上都是“悲歌未彻”、“壮怀激烈”,杀气冲霄,所以他的豪放是世事的豪放。

东坡之豪,在于旷达,

稼轩之豪,在于悲歌。

唯独李易安这一首《渔家傲》完全超出了人间和世事的范畴,根本没有原因,没有结果,没有具体的人和物,只有这一番苍茫天地与云海。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接”字传承于杜甫的沉郁,“塞上风云接地阴”、“万里风烟接素秋”、“云气接昆仑”,“云涛”二字更是在乐感上显得雄浑而开阔,而“雾”字双下得嘎然而止,顿挫分明,而且还带有一丝空旷和迷离之感。

星河,黎明未至,是以星河犹在。而一个“转”字明明是大船在开锚掉头,可是在仰看天空的李清照眼里,却是星河在翻转,带动着船儿也四处摆动,把船上长帆也荡得猎猎作响。

十四个字,上面是天空和星河,中间是晓雾和千帆,海天茫茫,星河翻转,自己孤独而倔强地站在船上。不用身临其境,单单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就已经要乘风而去了。

描写风景的豪放诗词全算上,能和这首并肩的不足十句!

仿佛梦魂归帝所

面对这番终极的壮阔,李易安思情迸发,感觉自己要融化到这天地之中,灵魂离体而行,扶遥直上,直面天帝。古人魂梦幽思,或蝶,或鱼,或鸟,甚至小到襄王伊人,何曾气势冲霄到直面天帝?而且还用了一个“归”字,归,无论是归还是归去,帝所都是自己的故乡。李易安当时的豪情可见一斑,而自诩为天帝,千古以来,唯易安一人而已。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殷勤”二字,便把自己的位置排在天帝之上,若无过人的自信气度,岂可能让天帝殷勤而问,仿佛天帝只是借住在李易安的居所,或者是倾慕,或者是钦佩,

“尊敬的易安先生,请问您要去哪里?”这是天帝之问,是人间之问,更是上苍之问。

其它豪放词句相比此句而言,都显得那么卑微而渺小,要么是“高处不胜寒”,要么是“萧萧西风冷”,何曾有过这种藐视万物的胸襟?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路长”典故出自《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更有行路难之意,而“嗟”的惆怅从《诗经》里就开始了,日暮更是铺满在魏晋的诗赋之中。路却没走完,天色却晚,其中的遗憾和不平咫尺可闻。

谩有,空有。惊人句,典出自杜公“语不惊人死不休”,李清照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横压今古,可惜世人皆如燕雀不知鸿鹄之高。想想也是,一帮子无知文人将李易安归于婉约宗主,便可知其见识浮浅,不值一提。

这一句虽然有些消极,但却毫无颓废消沉之意,反而衬托出一种不在乎,不理会,不介意,不屑一顾的雄主之姿。

九万里风鹏正举。

“九万里风鹏”典出自《庄子•逍遥游》“(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再看诗词中其它的“九万里”都是在说别人,说事,却没有一个是说在自己,唯独李易安索性取了出来,给自己安上大鹏之翅。

那个“举”字更是押得出神入化,毫无斧斤之痕。未必是“举长矢而射天狼”,但可以是“举斗柄以为麾”,更可以是“凤愈飘翔而高举”,《古诗十九首》里不也有一句“高举振六翮”么,而且这个举字音律锵然,声振屋宇。非凡夫俗子能用得!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此“风”是照应上一句“九万里”也是典于《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东坡只是“我欲乘风归去”,稼轩只是“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天在下”,从刘克庄、陈亮到元好问,都是看,都是想,却不如李易安直接命令“风休住”,让船儿顺着长风直奔海外三山而去。

小可曾经说过,诗仙是李白,那么词仙可以是东坡,但从这首词看来,词仙恐怕非李易安莫属。

小可说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非仙人不能做出,但这一首《渔家傲》凡人绝计做不出!


亦有所思


我们分析下全词,就能得出开题之结论。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一词,大约完成于公元1132年,是她南渡之后的作品。

当时距离丈夫赵明诚离世已有两年时间,李清照已有50岁。国破家亡丈夫死,使李清照的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

此后,李清照只身漂泊江南,孤单寂寞的度过了她那艰苦的晚年岁月。

《渔家傲》这首诗词正是在这样背景下所写,完全是李清照个人的内心写照。

词的前半段,她迎风而立,任凭海风吹走满怀的悲痛。抬望眼,只见天空,如波浪般的云涛及早晨的青雾,连成了一片,融为了一体,有一种“海天一色”之感。天空残留的几颗星星依然在眨着眼睛,此起彼伏的波涛撞击着船只,此刻,好像星星在跳舞,帆船也在跳舞。

面对此景此情,李清照大笔一挥,写下了豪气壮阔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千古佳句。迷蒙的海上景色,让李清照内心的苦痛稍稍转移了些。

接着描写的是李清照的梦中景象,极富虚幻和浪漫主义色彩。透过迷蒙的海雾,望着汹涌的波涛,天边耀眼的繁星,想想自己的归路,李清照迷惘了,产生了幻觉。“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李清照仿佛梦见自己到了天帝居住的天庭,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让遭受流离之苦,寂寞之痛的李清照,内心多了几分温暖。面对天帝,李清照终于又找到了一个可以诉说衷肠的人儿。这份温暖和关怀,自从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再也没有过了。所以,内心的压抑,苦痛喷薄而出:“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李清照哭了,两行清泪滑落衣襟,化作了片片飞花。

曾几何时,李清照是一个敢说敢做,有想法,不落俗套的女子。可如今,世事沧桑,美人迟暮,徒有一腔热血,空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能赏,无有光明的出路。李清照似乎对现实失望了…

一个有志之士将自己的理想和心绪只能寄予梦境,化作诗篇的时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悲哀,是社会和时代的极大悲哀。

李清照是痛苦的,失望的,可她又是积极的,乐观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个外表柔弱的小女子,胆气冲天,豪迈坚毅。

生活的磨难,国家的衰亡没有摧毁她那颗勇敢追求的心,真不愧是文学大家李格非的女儿。她要乘风高举,像振翅九天的大鹏鸟,勇往直前,去追求美好,自由,光明的生活,那才是自己梦中的桃花源。

综观全词,由悲而壮,最后落笔升华。所以说该词胆气之豪,境界之高,为宋词之罕见。


老武小侃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为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这首豪放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全诗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开遍就是一幅宏大的场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景。

诗中“路长嗟日暮"和“九万里风鹏正举”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及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

所以,这么一首气势磅礴,有着豪迈之气贯穿全词出自一位婉约派女作家之手,有这样子的评价也是一点也不为过。


东边吹来的海风


李清照出自书香之家,他的父亲李格非为苏门弟子,精通诗文,在家庭的熏陶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尤通音律。她的词清丽婉转,幽怨凄恻,被尊为婉约派之宗祖。然而,她的《渔家傲》却别具一格,气度恢宏,格调雄奇,境界高远,颇有豪放之风。为何后人对其评价极高呢?先看原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首先,词的开端便造语雄浑,为本词的豪放之风奠基。用一个接,一个连字,把无际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雾霭,自然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瑰丽雄奇,浑茫无际的壮丽景观。此时,曙光初现,仰望星空,星河欲转。古人常用星座,银河的位置变化,表明时间的推移。有李商隐的,长河渐落晓星沉。苏轼的,参横斗转欲三更,这里的星河欲转,指银河的位置快要转过来了,表示已至拂晓。有人觉得是因为船在颠簸,我觉得值得商榷。“千帆舞”,应该是写实之景,放眼望去,无数的帆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一个舞字,看似平常,却营造出了飞动的气势。



其次,用梦境表现了一代才女的人生之悲,人生之苦。躺在舟中的词人,在颠簸之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迷梦中,慈眉善目的天帝来了,殷勤地问,小李呀,何处去呢?词人哀叹道,长路漫漫,日月如驰,我已至暮年。“谩”是空的意思,一个谩字,顿让人心生悲凉,凄恻万分。

此时,北宋已亡,有家难归,词人正用船独自载着他和丈夫赵明诚用毕生的心血搜集,购买的金石字画,航行在南逃的大海上。想到畏敌如虎的宋军,想到一路逃窜的宋高宗,怎能不心生怨愤。想到自己,虽有才华,却屡遭丧乱,一个弱女子,又能做什么呢?

他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对南逃将士的讽刺。项羽尚且知道,无颜见江东父老,你们的颜面何在?然而,现实实在是太残酷了,他自认为的知音,丈夫赵明诚,也一样,身为守城知州,有一点风吹草动,竟私自坠绳潜逃。实在是知音难觅,欲诉无门,心中之苦有谁知?

再次,词人欲借鹏飞九天的风力,欲达道家仙境,极富浪漫色彩,彰显执着追求。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了庄子的典故。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如此恢宏,如此高大的形象,当然需要丰厚的积蓄,需要凭借海上的飓风。于是,词人大喝一声,风休住,望你一往无前,把我吹向蓬莱仙山,去过光风霁月的生活吧。



词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施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仙境,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和向往。后边三句,把全词的豪迈之风推向高超,堪与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相比美。

可见,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有词牌的渔家啸傲水云乡之雄风,的确为宋词中的罕见之作。


江湖夜雨92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可以算是少有的一个有才有德兼具魅力的奇女子,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诗作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但是我们今天所赏析的这首《渔家傲》却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南渡之后的作品,我们看李清照的词,在南渡以后的词都是消沉愁苦的,这一首算是个例外了。

《渔家傲》成诗之时大约是1132年,当时距离丈夫赵明诚离世已有两年时间,李清照已经50岁。国破家亡夫死,李清照经历的打击是有多大我们不多解释,只身漂泊之中,这下这首《渔家傲》我们来欣赏一下全词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首词仿佛描写梦境,一叶孤舟行驶在海面上,狂风席卷着乌云吹击着脆弱的小船,一夜无眠,迎风而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出一种海天动荡的情景,接着“仿佛梦魂归帝所”这句就很有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感觉了。《离骚》中“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长日暮,空有满腹才华惊人之句却人间无途。看那大鹏已经乘风直上九万里,只求大风也把我吹到蓬莱三山之处,追寻自己的自由。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封建社会,即使李清照这种有才华的女性也难以摆脱女子的种种束缚。只能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在那个愚昧的封建时代,一个女子不安于现状,大胆的冲破社会和时代的枷锁束缚,尤其是在宋明理学盛行之时,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

这首词豪放不羁,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唯实是浪漫主义的上乘之作,尤其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之手,就更为突出了,我们都知道柳永一辈子浅戡低唱,李煜也只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一辈子的悲春伤秋,在诗词世界“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在面对同样山河不在的情况下,李清照却又是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情感而故作豪放的人能写出来的,纵观李清照一生“半世烟雨,半世落花”让人羡慕,让人怜惜。

千年风吹雨打没有消减李清照的诗词魅力,中华文坛几千年,李清照当为翘楚,凭诗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可与苏轼、陆游、辛弃疾相媲美,明杨慎云:“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争雄,不独争雄于闺阁也。”一位婉约派的女词人,能够写出如此气吞万古的作品,绝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风转了几个弯


李清照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女性词人,其成就称为是划时代的代表人物也不为过的,表现在:

一,写诗作词反对用词生僻晦涩难懂,其对北宋几大家评判有独到的见解,上见即是其一。

二,典故通俗化,口语化,自然,率真,典故与词境相乳以沫,以故成新,构勒成一艺术整体。

三,音旨流摄,重视新颖独创,惯于拓深内涵,在其手下词出不同凡响,思绪万千,情景立显目前,甚至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

通观古之诗词家在描人之内心活动无一能及,並其之词風深刻地影响到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界的文風。

李清照尽展中华才女的風采,令男英们也为之汗颜矣!

赞其的词有划时代意义我以为並不为过。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雲涛连晓雾,星河欲展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去三山去!

此词究竟妙在何处,暂且先不细说。众口一词赞其为婉约之宗,唯其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李之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然而,通观其所有词的表现手法大多是浪漫的,纯正地展现了女性之可爱,情爱,母爱,大爱。而此词集中地体现了为追求大爱而表露其无限的寄托。真爱之所寄为人之值得追求並为之展尽颂扬之也。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浓睡不消残酒"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此计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以至于声声慢的连用七组叠字,结果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爱之深,其情之切在李清照的词中信手拈来,阅者无不为之动容。

难道不是吗?《渔家傲》之情更上一层,不得不使人浮想联翩,情寄万千,关键词"梦魂"二字是全词所指为何,点出了李清照此情所寄为甚?也就是词人为何写。

词人随高宗南渡飘泊中与流民为伍,曾追踪高宗从海路到温州至越州(绍兴),历尽惊涛骇浪,亲身感受险阻之真实生活,使词人打开了一幅辽阔丶空旷的海天相接的壮美景象,便有了天幕四垂,波涛汹涌,雲雾弥漫,茫然无际的从无经历的境象,人生向何而去呢?

词的前的二句词人的惊人之句就在于在颠簸的航船中仰天长叹,星河在转,千帆伴舞,仿佛魂系梦中,天帝也看不下去了,不忍心的问道,欲往何处去啊!

美满幸福的生活就随風而去了,庄子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词人用正举二字用典而转为己有,风不要停啊!既然由风而使然,那就送我们去三山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处吧!(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由李清照年轻时的生活,因"风"而摧,此时借风而寄,她的情之所寄是不言而喻的。她的一生的词是真情,是人间的真爱所寄,之所以成為众所公认的今古第一女词人就是她用绝妙的文字写出了发自内心的情感,一生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此诗表明李清照不仅仅是一个婉约派女词人!是一个令豪放派汗颜的女词人,我称之为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不为过的。


金沛浩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是南北宋之交的大家,是婉约派的代表。(《词品》)王士祯《花草蒙拾》:婉约以易安为宗。沈去矜《填词杂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宋词作家多为男性,以男性作家描写女性的生活,代女主人公立言,对女性的思想、内心缺乏深入了解。到了李清照,才开始了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真正严肃而深刻的描绘:

莫道不消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于委婉细腻中一洗过去词作中红绿绮艳的媚妩气氛,为词坛带来一种清高生活的意趣,咏抒出淡远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以对真情实感的抒写和清新自然的语言特色,终成为宋词坛的杰出作家之一。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也有豪放的作品,如[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海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且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以高迈飞动的笔述写了作者的人生追求。神仙之说的虚妄,是大多作高蹈梦的人都很明白的一个事实,只不过籍此表达自己的愤世的怀抱。

从本质上说,咏歌神仙就是咏歌退隐。[渔家傲]词正是李清照随夫屏居青州乡里期间精神状态的一种写照,或者说是当时严重的政治压力及艰窘的客观处境的曲折反映。在遭受现实政治上的挫折后,所表现出来的对退归田园的肯定,深刻地体现了植根于孔孟、老庄哲学的人生意识。

后来,明代杨慎所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所指如此矣!


雾都湿气


李清照(1084一1157?)号易安居士,著名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大学生赵明诚,夫妇二人志同道合,从事古物碑铭的收集研究,曾为夫妇二人收集的《石金录》作序,有《漱玉词》成绩斐然,

靖康之乱夫妇避地江南。建炎三年(1129),明诚病卒。李清照孤身飘泊于江浙等地,备尝乱离之苦。她的词,南渡前多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笔调清新明丽:南渡后则多于身世凄凉的感慨中寄寓亡国之恸,风格也变得低沉凄切。在语言艺术上,她能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语言优美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其创造力使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惊叹:"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无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了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早晨薄雾笼罩着海涛,一望无际,海天相接,银河欲转,海上千帆飞舞。在梦中我来到了天帝所居之处,天帝殷勤地问我欲归何处。

我回答道,现在已是日暮,我在学诗的路上还没有写出多少惊人之句。大鹏飞到九万里高空,风不要停下,将我这小船吹到蓬来上。

此词丶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李清照南下时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写梦境,但也与其海上经历有关。李清照擅写婉约词,但此词境界壮阔,意境阔大,尤近苏辛一派。

李清照词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语言艺术方面。她善于用朴素清新的语言表现她对周国事物的感触和刻画比较细腻的心理。她用典故不多,不追求词藻的华丽,而且有时还采用口语入词,故常常写得形象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具有清新流利、明净自然的风格。词著《濑玉集》(后人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陈年往事1222


整首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原词欣赏: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