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简单聊聊在朝代兴衰光环下催生的悲剧人物

导语:纵观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无数拥有丰功伟业的英雄人物令人瞩目,千古流芳。当然也有一些颇有成就却晚节不保的历史人物没能载誉而归,令人唏嘘。朝代的更迭是历史悲剧人物产生的催化剂,这些悲剧往往也会牵扯着朝代的兴衰。笔者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位"晚节不保"令人惋叹的历史人物。

后唐庄宗李存勖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非后唐庄宗李存勖莫属。唐朝后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先有朱温灭唐,篡改唐朝历史建立"后梁"。后有李存勖力挽狂澜,率兵灭梁,借着匡扶大唐的名义创建"后唐",不仅如此,他还先后收复了了很多分裂的小国。到目前为止,李存勖在人们眼中都是一个军事奇才,在战场上屡建战功,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连梁太祖朱温也曾感慨过"生子当如李亚子"(李亚子就是指李存勖),李存勖的优秀从此话中可见一斑。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李存勖就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三好青年。

纵观历史,简单聊聊在朝代兴衰光环下催生的悲剧人物

唐军袭汴灭梁示意图

对历史人物一直有一句调侃,活得久不如死的恰当,李存勖的一生也正是对这句话最深刻的反映。李存勖在称帝之后就开始暴露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无知,他认为中原已定,天下太平,自己也可以卸下重担了。于是他开始不思进取贪图享受,过起了荒淫骄奢地昏君生活。不务正业,荒废朝政这种昏君的基本操作就不多加赘述,李存勖酷爱看戏,痴迷于戏曲,,是一个十足的"戏痴",在即位后,他穿上华丽的戏服,将自己装扮成唱戏的怜人,自取艺名"李天下",登台与怜人唱戏。除此之外,他还宠幸怜人,诛杀忠将,贪图钱财,李存勖不胜枚举的荒唐行为最终导致了部下李嗣源揭竿而起,拥军自立发动兵变。李存勖将自己推向了国破人亡沦为天下笑柄的惨烈结果,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成为了历史上的反面人物。

纵观历史,简单聊聊在朝代兴衰光环下催生的悲剧人物

李存勖画像

年少便已功勋卓著,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雄心壮志被埋没在声色犬马中,下场凄惨,晚景凄凉,欧阳修在《怜官传序》中也说到"夫祸患常积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李存勖的一生不由得让人慨叹,"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国",励精图治,防微杜渐,才能让天下长治久安,守好打下的江山。

开元盛世李隆基

李商隐在其诗《马嵬》写道: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中的主人公也就是我们耳熟能祥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年少任侠,有着非凡的魄力,凭着两次政变掌握国家政权。唐玄宗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任人用贤开创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开元盛世,并且虚怀若谷,虚心纳谏,将唐朝推向了又一次的锦绣繁盛。

纵观历史,简单聊聊在朝代兴衰光环下催生的悲剧人物

在位早期的唐玄宗李隆基

如果故事到这戛然而止,那么李隆基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可是李隆基在位后期贪图享受,疏于朝政,宠幸宦臣高力士,听信奸臣谗言,重用安禄山等佞臣,引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民不聊生,农业生产业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李隆基最终也在太极宫甘露殿孤独老死,盛世繁华,却落得满目疮痍的的下场,不知道他晚年独自一人在甘露殿时是否还记得当时笑看牵牛星,小扇扑流萤风流恣意的时光,是否也会悔不当初。

纵观历史,简单聊聊在朝代兴衰光环下催生的悲剧人物

高力士杨国忠画像

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是功;荒废朝政,耽于享乐,色令智昏,是过。然而后人将唐朝的衰败归结于杨贵妃媚乱朝政,将一国倾覆之责强加在一女子之身,岂不可笑?都道是红颜祸水,笔者却觉得这只不过是用来掩盖唐玄宗李隆基后期挥霍无度、多疑善变的一个借口。一代贤帝却成了大唐的掘墓人,困死与长安,令人可悲可叹。

一代名将哥舒翰

说到晚唐,就不得不提一位战功彪炳的唐朝名将哥舒翰,哥舒翰出身于安西(今新疆库车),名门之后,风流倜傥,在他的戎马生涯中更是功勋卓著,在《全唐诗》中有民歌这样歌颂哥舒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几笔便将哥舒翰的赫赫战功跃然于纸上,诗仙李白认为他比之卫青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哥舒翰的东征西讨的生涯中,他开拓疆土,屡次击败土番,并且在天宝八载(749年)取得石堡城大捷,功震天下。

在唐史记载中,哥舒翰不仅屡建战功,为人也是侠肝义胆。曾经为自己被陷害的上级王忠嗣据理力争,在唐玄宗身后磕头进言,慷慨言辞,最终救下了王忠嗣,也赢得了唐玄宗的赏识和信任。

纵观历史,简单聊聊在朝代兴衰光环下催生的悲剧人物

身着将军服的哥舒翰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名将,却也是晚节不保。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哥舒翰也不列外,哥舒翰嗜酒如命,身边更是少不了美人相伴,真是风流将军多情种。这样的日子致使他身体逐渐虚弱,以至于在进京面圣的过程中因为中途沐浴导致半身不遂,回京之后,只能在家闭门修养。哥舒翰的人生在此时已经光芒落寞,如果就此度过终生也不会说他晚节不保,所以说有时候,死的恰当是一种幸运。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李隆基命哥舒翰带兵讨伐叛乱,千不该万不该,哥舒翰在战败之后投敌于安禄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丑哉舒翰,不能死王。"这样的批判比比皆是。哥舒翰死后,锦绣盛唐也快步走向了衰败。

哥舒翰一生大开大合,他是是唐朝熙攘繁盛的证明,也是凋零晚唐时期的悲剧。在唐朝这样盛至极衰亦至极的朝代,悲剧人物的产生格外令人扼腕感叹。他一生在战场厮杀,为大唐浴血奋战,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然而晚年投敌被杀却也是实在的晚节不保。是非功过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是过眼云烟,一代名将的凄惨尴尬晚年着实让人惋惜。

结束语:无数历史人物早已成为一抔黄土,烟消云散,是非功过成为了史书上力透纸背的笔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看的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进程中熠熠发光的繁盛时间,更要看到悲剧,看懂悲剧,从历史的纵深中借鉴悲剧。看着他们从意气风发年少成名到中年堕落晚年凄惨,我们在唏嘘惋惜的同时,更要以史为鉴,与历史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