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一个磊磊


我觉得,是因为天赋,有的人读了一辈子兵书,打起仗来就是个废物,有的人啥也不懂,但打起仗来却能大获全胜,打仗这种事情,真的是吃天赋的。当然,除了天赋外,元末明初的环境确实也给了徐达、常遇春足够的时间成长为一代名将。

朱元璋在脱离郭子兴队伍的时候把自己手底下的几百号人留给了郭子兴,只从中挑选了二十四个人跟随自己白手起家打天下,徐达就是其中之一。在经过几次战斗后,朱元璋发现徐达对于战争的理解力异乎寻常的高,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将军队的领导权交给了徐达。徐达是一个老实巴交的种地的良民,元朝的苛政让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所以才起义了,但常遇春与他不一样,常遇春算是出生绿林,标准的土匪一个,整天打家劫舍但是吃喝不愁。常遇春在刘聚的手下虽然过得不错,但他个人却认为这种生活很咸鱼,男儿应该建功立业才是,正好朱元璋的军队经过那里,常遇春就主动投靠了。

一个是良民,一个是土匪,他们的作战风格迥异,但又都有亮眼之处,此外,两个人更是有着不少的共同点,比如武艺高强,善于终结。在元末的乱世中,将军要在士兵的心目中建立起威信,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具备强大的身体素质,一个弱不禁风的统领是很难得到部下的承认的。

徐达和常遇春的身体素质都是非常棒的,这使得他们的士兵很轻易的对他们形成了个人崇拜,尤其是在打了几次胜仗后,而这种军队的凝聚力无疑是一种极为稀有和珍贵的东西,他给军队带来的战斗力增幅是巨大的。陈友谅、张士诚等枭雄的起点都不是太高,元末的战斗少有贵族参与,几乎都是底层人民的起义军。徐达和常遇春没有读过兵法,但是他的对手们也没有怎么读过兵法,在和陈友谅、张士诚的多次战斗中,他们积累经验,总结技巧,很快就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军。

随机应变,不能照搬教条,不能搞教条主义,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很少,所以我说打仗靠的是天赋,随机应变这种能力几乎是完全天生的,后天难以培养,只有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名将,否则兵书读多了,反而会固化自己的思维。

徐达称得上是一名儒将,他沉作冷静,大敌当前,但他仍然可以静下心来分析局势,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这份沉着与冷静便是他成功的关键。常遇春整个人就好像是一只长枪,勇往直前,锐不可当,他手下的军队也是如此,是朱元璋手下的一把利刃。他们都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猛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磨砺着他们,只有善于总结才能够有所进步。当他们解决掉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他们直面元朝的正规军,但在他们的面前,正规军也显得不堪一击,他们已经从土匪流寇真正的成长为了一名军人。

打仗确实是靠天赋吃饭,有的人理论知识一大堆,讲起来头头是道,但真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出各种纰漏,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确实不可混为一谈。徐达和常遇春正是因为有着种种常人所没有的优点 才能成长为一代名将!


我是流浪历史号,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流浪的历史


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

要说元末明初的最强将领,非徐达、常遇春莫属,这两位帮助朱元璋,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徐达的是难得的帅才,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游刃有余,常遇春则是明军的利刃,所到之处锐不可当,没有攻克不下的城池。

徐达、常遇春都对兵法极其精通,在战场上对时机把握十分准确,能抓住敌人片刻破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说这两位将军都是名校毕业,经过专业学习培训,那估计也就不会那么惊世骇俗了。

实际上,徐达、常遇春都得野路子出身,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什么后台势力也没有,更别说什么学习培训。

史料记载: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

徐达的家里世代务农,是个地道的农民,只是徐达长相不错,胸有大志,且孔武有力,还有一身好武艺。

史料记载: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

常遇春是怀远人,力大无穷,善于骑射,曾经因吃不上饭落草为寇,之后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既然徐达、常遇春都是普通百姓出身,也没有什么深厚背景,为何他们打仗会这么牛?

天赋异禀,天生是打仗的料

在这个什么都要讲究天分的时代,努力好像就变得可有可无,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封侯拜相,率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也许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真正能实现的少之又少。

很多人一生奋斗不息,都无法达到的境界,换做另一批人,可能很快就能突破。徐达、常遇春就是天生的战士,他们天生就是为了战争存在的,如果不是遇到朱元璋,徐达可能还在耕田,常遇春可能还在打家劫舍,朝不保夕。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金朝创始人完颜阿骨打,生在白山黑水之间,在宋、辽早已是封建社会的时候,完颜阿骨打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而当完颜阿骨打拿起武器,准备反抗辽国的时候,变成了一位孔武有力、智谋出众的战略家。仅仅用11年的时间,就灭掉了当时最强大的辽国,并令宋朝在金军的脚下颤抖。难道有人教过完颜阿骨打兵书战策,有人手把手教地教他排兵布阵,明显没有的。

打仗这事情很考验天分,如果不是这块料,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完颜阿骨打征战一生,创立的金朝,可谓一代豪杰。

在那混乱的元末,吃饱饭都是个大问题,从军成了很多人的饭碗,毕竟当兵得给饭吃,否则怎么打仗。徐达、常遇春能跟随朱元璋,大多也是被形势所迫,当时朱元璋造反之前还做过和尚,并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才做下决定。

没有人想打仗,也没有人想过那命悬一线的日子,而徐达、常遇春异于常人,他们的天赋过人,他们的武艺高强,命中注定他们就能名留青史,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作战勇猛,悍不畏死

要想成为将军,必须从小兵做起,那么在军中要升官,要立威,依靠的是什么?是军功。如果统兵百万,取得战略性战争胜利,可能会改变改变整个历史进程,此将军必会青史留名。

而如果只是一个小兵,想要升官发财,那就得在战场上卖命,杀敌越多,立的功劳就越大,就越可能被领导看中,越有可能升官。这一切最起码的前提是不怕死,临终逃脱可能不仅不会升官,还会被杀头。

徐达、常遇春皆是悍不畏死的之辈,自从他们从军之后,就把脑都栓在裤腰带上,在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不怕死的战士,才有可能活下来。

史料记载:

“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亦执太祖,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

郭子兴是朱元璋最早的起义领导,而郭子兴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孙德崖也是红巾军领袖,原本郭子兴和孙德崖不睦。两军交战之时,朱元璋却被孙德崖抓住了,这个事情就难办了。在天下纷乱之时,杀几个起义军领袖也无关痛痒,如果当时朱元璋被杀,也就没有之后的大明了。

关键时刻,徐达挺身而出,替代朱元璋被俘,朱元璋转危为安。这样的结果是徐达将面前生死考验,换来的是朱元璋对徐达的重用。好在最后徐达也平安归来,说起来平淡无奇,事实则是生死时速,人的命只有一条,死了不会和游戏一样可以从来。

徐达不怕死,常遇春同样如此。徐达是个是智将,常遇春可以说是个猛将,当然同样不欠缺智谋。

史料记载:

“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

当时元兵陈兵采石矶,这里是渡江的必经之路,船离着岸边还有三丈多,无法靠岸。常遇春驾驭小船,直接冲向元军,手持矛戈,当敌人抓住他的戈头的时候,常遇春趁势跳上岸,就这么冲杀进敌阵,元军望风而逃,被杀得大败。

战场之上,领导在旁观看,正是立功的好时候,常遇春勇冠三军,单人冲进敌阵,杀退敌人。此时的常遇春是个小兵,正是因为他的勇武才受到重用。军中是勇者的天下,是强者的天下,要想加官进爵,不怕死是最起码的素质。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当徐达、常遇春从小兵升任部队中层干部,或者高层军官之时,他们的勇武就不一定能派的上用场了,其他一切都要依靠头脑。

此时的将领需要的不停地学习,徐达、常遇春从小没有学过兵法,而他们却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战争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迅速让小兵变为将军,将军变为统帅。

史料记载:

“与大将军攻太原,扩廓帖木儿来援。遇春言于达曰:「我骑兵虽集,步卒未至,骤与战必多杀伤,夜劫之可得志。」达曰:「善。」会扩廓部将豁鼻马来约降,且请为内应,乃选精骑夜衔枚往袭。”

常遇春不仅武艺高强,还是个还神射手,多次用他的弓箭挽救战局。当大兵团作战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指挥布局,一旦决策失误,牺牲可能是成千上万条人命,所以必定要极为谨慎。

在明军进攻太原之时,扩廓帖木儿来救援,扩廓帖木儿元军中水平最高的将领,他面对的就是徐达和常遇春。常遇春对徐达说:“我军骑兵已经集结完毕,但步兵还没有到,如果直接开战可能损失严重,夜袭才是上策。”

开战之后,元军大败,徐达、常遇春用最小的代价赢得了胜利,并获得四万部队,太原被攻克。谁都不是一生下来什么都会,哪怕天赋异禀,也需要后天的学习,徐达、常遇春就是善于学习的将领,他们在战争中总结经验,磨练兵法,直至成为最强将领。

从一介平民到百万兵马的统帅,徐达、常遇春做到了,他们帮助朱元璋取得了天下,他们也被封为开国功臣。名将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勇气和智慧才能开创新的事业。

说到底,一代名将的养成,是踩着众多拦在他们面前倒下的人爬上来的,运气很重要,跟对人也很重要。


杨角风发作


徐达和常遇春是明朝开国武将中,战功最显赫的两个人,相当于朱元璋的正副元帅。然而这两个人,徐达是朱元璋的发小,出生穷困,没读过什么书,也没看过什么兵法。常遇春也是因为贫困,加入到打家劫舍的强盗窝里,后来才投奔朱元璋。也就是说,这两个人本来完全不懂得带兵打仗,为什么最终却成为了大明王朝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呢?

(徐达剧照)

一、徐达和常遇春武功高强作战勇猛。

徐达和常遇春虽然之前没有学过兵法,没有带过军队,但是他们有个特点,都学过武功,有一身好武艺。

因为有一身好武艺,因此在军队中让人佩服,受士兵爱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一个不会武功的白面书生来指挥打仗,那些士兵们肯定不服他。而徐达和常遇春本身武功高强,士兵们都会觉得他们“有水平”,当然就听他们的话了。

我们看古代写的那些演义小说,里面的将军们,都是武功很高强的。隋末演义中,还搞了一个好汉们的武功排名。甚至打仗的时候,通常都是先将军打,决出胜负以后再士兵打。所有这些,我们知道都与实际情形是不一样的。问题是,不一样,为什么演义小说还会这些写呢?这说明,在老百姓的心里,是很重视军队中将军的武功的。

徐达和常遇春武功高强,自然很受敬重。

徐达和常遇春除了有一身好武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他们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作战勇猛,每次都是冲锋在前。史料中就有很多地方特别记载了他们冲锋在前的例子。既然主帅都冲锋在前了,士兵怎么可能不跟上呢?所以打起来自然就非常厉害了。

(常遇春剧照)

二、徐达和常遇春的对手也没有学过兵法。

徐达和常遇春的部队,和元朝军队打仗的时候不多。他们和元朝军队打仗,都是在平定了南方以后。

而当时的南方,主要是陈友谅、张士诚这些人的部队。而这些人,本身也都是农民军。虽然徐达和常遇春没有学过兵法,陈友谅、张士诚这些对手的将军们也没有学过兵法。当大家都没有学过兵法的时候,打仗主要就靠的是勇猛,靠的是军队里将军的魅力,而不是计谋了。

事实上,明末的统一战争,打仗的时候使用的计谋,确实没有秦末以及三国时期有名。秦末和三国,有非常多了不起的军事家,谋略家。但是元末被后世记住的军事家、谋略家似乎很少(像李善长、刘伯温这种,他们其实很少指挥打仗,更多的是战略规划及后勤保障)。这也说明,因为大都是农民起义军互相在打仗,谋略使用上确实非常少。

有人可能会说,当朱元璋统一南方后,派徐达和常遇春挥师北伐,攻打元朝正规军的时候,元朝正规军不是也打不赢吗?事实上,徐达和常遇春在北伐的时候,一方面,他们已经有了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元朝早就不是什么正规军,而是在和北方农民起义军作战中成为残兵败将,不堪一击了。所以徐达和常遇春打起来很轻松。

(朱元璋剧照)

三、徐达和常遇春通过实战打出来了。

什么叫打出来了?一是有了实战经验,知道打仗是怎么回事,仗该怎么打了。二是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敌人的弱点是什么,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打击敌人的弱点。三是将领在军队中建立了绝对的权威,不用再强调纪律和执行力了。

四、徐达和常遇春得到朱元璋绝对信任。

徐达是朱元璋发小,常遇春也被朱元璋认为忠厚老实,因此对他们非常信任,没有发生过刘邦直接闯进军营中,夺了韩信兵符这样的事情。

于是朱元璋很信任徐达和常遇春,因此他们的仗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也因此打得非常顺。仗只要大顺了,打起来自然就很厉害了。而获得朱元璋信任的徐达和常遇春,自然也就成为明军的最高统帅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解放战争后期,形势已经明朗,国民党败局已定。有人问朱老总,为什么国民党那么多黄埔军校毕业的会打不过解放军那些没有上过军校的将领?朱老总说,我们的将领也是军校毕业的,青山学校。意思是说,解放军的将领是在实战中成长的。

自古以来,特别是冷兵器时代,打战并不难。不会纸上谈兵的人,不一定不会带兵打仗。军事说白了就是打群架,不需要储备太多的知识,只要兵强马壮,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加上有伟大统帅运筹帷幄掌舵,带兵打仗真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识。

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唐代的尉迟恭、秦琼,明朝的徐达、常遇春,都没有什么文化。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关键是跟对了人,大的方向有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决定,当手下执行起来就比较容易。不就是打群架吗?哪有那么难?刘伯承元帅经常讲的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具体带兵作战的人,勇敢才是第一位的。

经常说兵法,兵法其实并非绝对科学,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组织严密的一支大军摆在你面前,你有没有本事吃掉?除非你实际上就那么强大。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抢掠了五次,哪一次不是大摇大摆、来去自由?明军讲兵法有用吗?来一支吃掉你一支,实力就摆在那里。

徐达和常遇春确实能打,也确实没有什么文化,他们的作战计划都是朱元璋召集谋臣多次研判制定的。该怎么打,走哪条线路?朱元璋都制定好了。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大军出发平定云南。出发前,朱元璋召集他们多次研究作战计划,后勤保障怎么安排,在哪里要宿营,在哪里要布岗哨,在哪里要喂马,都交代清楚了。在这样伟大的统帅手下做事,你甚至无脑执行,也能胜利。


坐看东南了


为什么常遇春、徐达这些草根出身的人物都会精通兵法?这个问题问得本身就有问题!不是我咬文嚼字,你这本身就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问题!精通兵法跟草根出身有什么必然联系吗?草根出身和精通兵法有什么不搭配的吗?

精通兵法,简言之就是熟练掌握用兵技巧,在战场上挥洒自如。草根,通俗讲就是出身不高,普通老百姓子弟,而非贵族子弟。题主之议,潜台词就是贵族子弟天然具有优越性,天然就应该比普通百姓子弟更能干,更有用兵的能力。显然,这是错误的!

当然,题主也有可能是指,徐达、常遇春这样的草根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因而难以掌握熟练的兵法技巧。这显然也是一种误解。古人有一种说法叫作“百无一用是书生”,当然这个说法有点绝对,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读书作用的质疑,是另一种读书无用论。的确,有很多知识是仅靠读书不能掌握的。比如马云,读书并不多,但却创造了绝大多数读书人难以企及的财富。古代战场的用兵也是这样,关键在于实战,而非书本。关羽、张飞、赵云等历史名将,哪一个又是名门出身呢?俗语说得好,在实战的大风大浪中才能锤炼出真正的高手!

战胜白起,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但是却创造了长平之战的大胜,而且一辈子没有打过败仗!名将卫青,成名前当过马车夫,读书更是无从说起,但却打得匈奴人抱头鼠窜。反观那些出身高贵,接受了系统教育的人物,却往往难以创造伟大战绩。赵括就是这样,出身名将家庭,从小接受系统教育,纸面上的战术理论,用兵技术出神入化,名满天下。可是到了战场,却一把输得精光,英明扫地不说,关键是葬送了国家命运!可恼,可叹。

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接受实践考验的知识难说是真理。徐达也好,常遇春也好,这样的名将虽出身草根,但确实是在实战中成长出来的将领。

大浪淘沙,他们成为一代名将是历史规律决定的!个人观点,欢迎关注一下。



周周说古今


不得不说有些东西是学不会的,例如打仗,有些人天生就是这块料,这种人可以张嘴说出一箩筐,例如:霍去病、卫青、韩信、项羽、李勣、王阳明,包括题主说的徐达、常遇春等等。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个领域扩充一下,不局限于军事领域,例如《计算机编程艺术》的作者高纳德,原本是学音乐的,就因为假期留校打工的时候看到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IBM650,偷偷溜到了机房里与之大战三天三夜,至此完全搞懂计算机编程原理。随后写出了程序员界的葵花宝典——《计算机编程艺术》系列丛书,连同有天才之称的比尔盖茨都要花好几个月才能研究完,并且还要加上一句感叹“谁要是搞懂了这本书别忘了给我打个电话”。

以上举得例子有点极端,大部分可能是本来就有这种才能再加上一定的所谓学习过程,注意这个学习过程不一定是学院式的系统学习,也可能是自己思考加实践,又或者种种让他这种才能能够系统表现出来的过程,随之就是飞快成长为该领域拔山扛鼎的领袖人物。但是前提是他得有这种潜力,否则即便如何努力学习也不过换来一句孟夫子的感叹“尽信书不如无书”。

所以会打仗的人一定是天生就有这方面的才能,他如果能够系统化的学习,那么当他看到那些精湛的战争艺术理论时就会会心的说一句果然如此,当他看到那些与现实已经不相适应的理论时也能够详加分别并使之能够指导实际作战。或者即便没有机会系统的学习只要是有需要他也能或者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通过对现有操作的观察飞快的成长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而没有这种才能的人即便是系统化的学习,面对实际情况时也只能或者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或者生搬硬套纸上谈兵沦为笑柄。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即便是付出99%的汗水也白费”

所以徐达和常遇春又或者任何一位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而表现出战争天才的名将莫不如此,原本有此天赋,要是没有机会接触军事便罢,一旦实际需要便能飞快的通过各种对其他人可能根本没有帮助的过程成长起来,成为军界闪耀的新星,光耀千古。


盘达说


在史书当中,从来就没有记载徐达和常遇春两人精通兵法,精通兵法和善于带兵打仗完全是两码事。

智谋无双的人不一定特别擅长带兵打仗,最好的例子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虽然打仗也不赖,但依旧没有传的那么神。而带兵打仗很厉害的人,也不一定精通兵法,徐达和常遇春就是如此。

史书当中只是说他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却没有说他们使用过哪些奇谋,这应该不是史书有缺漏,而是他们在谋略这方面确实没有亮点可寻。

我们这里以徐达为例。

朱元璋对徐达的评价很高,说他:“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乱略,削群雄。”通俗点来说就是讲他文武双全。

这里面的“勇”指的当然是勇气,而这里的“谋”指的应该不是说他经常出谋划策,而是说他善于治军。

徐达一直都是恩威并施,所以在军中有很高的声望,士兵们都愿意听他的话。

他在治军的时候,对士兵们的要求很高,规定他们必须要遵守纪律。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是非常可怕的。

徐达的军队因为管理严格,所以他们从来都不会欺压百姓,因此他们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每次战斗的时候都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


纪律严格体现在战斗当中,就是执行能力强。无论徐达的谋略是否强悍,他们的士兵只要做到整齐划一,在对战当中就已经是处于优势了。

接下来咱们聊聊,为何徐达出身低微,但是治军的本事如此厉害。

徐达家境不好,可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从小就胸怀大志,希望成为一方豪杰。很多人都对他持否定态度,但是他的内心非常坚定,内心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他买不起书,但是他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习。

毕竟,想要实现自我提升,书籍不是必需品,奋进的心和不懈的努力更为重要。

随着徐达地位的提升,他汲取知识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多。他可以请教他人,也可以阅读典籍。

在很多人看来,徐达是一步登天。实际上,徐达崛起是有过程的。

开始的时候,徐达只是指挥二十多个人。后来他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学习了不少的东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知识储备量也是与日俱增,因此他的能力增强了很多,至少指挥军队已经不在话下了。



开始的时候他是惨胜,随着指挥能力的提高,他在保证战争胜利的时候开始注重伤亡率,也就是想办法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

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史书当中没有刻意强调时间的漫长,所以大家才会觉得徐达是突然变得非常厉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徐达有天分。努力固然重要,但那些千古留名的人大多都是天赋加努力,其中天赋所占比重往往更大。这件事听起来有些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徐达的起点,或许是很多将领的终点。


夏目历史君


并没有史书记载徐达和常遇春精通兵法吧?

别说精通兵法了,我们知道徐达和常遇春都出生贫苦。这里要注意他们是真的出生贫苦,是那种一生下来就连吃饭都是问题的贫苦,毕竟他们小时候的玩伴是当放牛娃和乞丐的朱元璋。而不是小说故事里那种虽然嘴巴叫着出生贫苦,却还买的起破书,能识字的贫苦,他们两个是在跟着朱元璋打仗发达前根本就是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的那种(朱元璋也是当和尚后才有点文化,再后来发达后经过别人教的)。


这么说吧,在那个时代,小孩能够识字都是家里假贫苦卖惨的,而他们两个是真贫苦。别说精通兵法,你就是《武穆遗书》放他们面前,读懂是一回事,能不能看懂上面的字都是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何止徐达常遇春、包括李文忠这“大明排名前三的开国功臣”都是豆大字不认识的(李文忠还好,因为是朱元璋亲侄子所以14岁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给他找了两个私人教师)为啥能在那个时代这么牛逼?

其实很简单,那个时代比的不是谁更聪明,而是谁的生存本领更强。元末时期,社会动荡,可以说是历史真正的“草莽时代”。在那个背景下,放牛娃出生的朱元璋、大字不识的张士诚、渔民的儿子陈友谅都成为了那个乱世的枭雄,他们凭借的当然不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武穆遗书》”,而是硬怼无敌的“屠龙宝刀”,这就是“草莽时代”的特点。


三观粉碎机


先说在元朝的时候,安徽有这个我国南方最大的元朝官方军马场,在军马场有大量的牧奴。

而常遇春,徐达就出身在安徽,常遇春本人,勇力绝人,而且手臂很长,善于射箭。很早的时候就在山寨里,带领队伍到处械斗,对抗官军和民团。后来在1355年4月,25岁的常遇春投奔了朱元璋。此时,常遇春已经在山寨团伙里面积累的带兵能力。

在朱元璋部队经过2年,实战锻炼,成为先锋。徐达则是身材高大,颧骨突出,神武勇猛。在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的时候,1353年,22岁的徐达就投奔了朱元璋。


常遇春和徐达都属于天赋非常好的人才,而且在朱元璋军队,从打农民军康茂才,元军当中的三流部队陈也先,破蛮子海牙水师,大战张士诚等等战役,到1359年,经过4-5年的锻炼,徐达和常遇春已经成为行伍出身的帅才和将才。

如果我们看太平天国战争,也会发现,石达开,萧朝贵等人从1851年起义,天天钻山沟,占据县城一直到1853年发动大进军,军事指挥水平也是在阶梯形提升的。也就是既有天赋,又有实践,还有后天的学习,导致徐达,常遇春等人的军事指挥水平不断上涨。其实就如同腾讯,百度,京东,阿里那个老板是商学院毕业的?都是天赋,实践加上学习能力。



到1359年大战陈友谅的时候,徐达和常遇春已经成为当时的顶级名将。到1367年北伐,徐达,常遇春经过12-14年的锻炼,学习和实践,终于自如指挥大兵团北上,一举打败元朝主力军团。


历史救生圈


要回到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对兵法如何来理解,从知识的角度上说,兵法是前人用兵总结的经验,被记录在纸上流传后世。

例如:《六韬》(姜太公)、《司马法》(司马穰苴)、《尉缭子》、《孙子兵法》、《卫公兵法辑本》(李靖)、《纪效新书》(戚继光),都算中国古代用兵的方略和战法。

如果能够充分吸收前辈的经验、教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遥望,自然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成为一个用兵打仗的行家里手。

但徐达贫苦农民出身,行伍之前识不识字都是问题,前辈军事家的名字,估计都不见得听说过。

但既然是经验总结,自己的经历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这便是古代名将成长的第二条道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不过这种成长道路要有两个必备条件,首先运气得足够好。

打仗可不是小流氓群殴,千万人在战场上搏杀,刀剑如林、箭矢如雨,第一次上战场就挂了,总结经验自然无从谈起。

其次,得有颗上进之心。

就想着如何在战场上保住小命,能跑就跑、能混就混,就算运气好,最多也就是个老兵油子。

想成名将,带着兄弟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每次打完仗,自己琢磨是必不可少的,哪些地方做的对,应该保持;哪些地方错,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要知道,战场千变万化,这次犯了错运气好没死,不代表下次还能活着。

在徐达身上,这两条恰好都具备。

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已经从军的朱元璋、汤和奉郭子兴之命回乡募兵,22岁的徐达扔下锄头,跟着自己的小伙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开始,徐达不过是个小头目,但在次年的徐州之战中,徐达冲锋陷阵勇悍异常,开始受到朱元璋的重视。

在随后的岁月了,徐达运气不错,历经多场恶战,都全身而退。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时,一场危机让徐达和朱元璋的亲密关系更上层楼。

和郭子兴一起起兵反元的孙德崖,在战争中逐渐郭子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曾一度囚禁了郭子兴。

是年二月,同为红巾军的郭子兴、孙德崖部,终于撕破脸皮刀兵相见。郭子兴抓住了孙德崖,而孙德崖的部队则扣了朱元璋做人质。

徐达得知后,毅然只身入敌营,劝服对方已自身为质,换取朱元璋回营解决纠纷。

这次轻身涉险的交还人质事件让朱元璋非常感动,对徐达给予了无限的信任。

在任何时代里,领袖的信任都远比能力重要,尤其在古代军事领域,交通、信息不畅的情况下,谁知道您带大军出征,会不会卷了部队投敌?当然了,这时候的朱元璋还不是朱洪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徐达也算不负众望,拔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下太平(今安徽当涂)、谋集庆(今江苏南京)、克芜湖,连战连捷,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登上名将之位。

等到了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徐达已经是朱元璋账下领兵的王牌,每有关乎命运转折的恶战都使其领兵出征。

一路走来,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都成了踏脚之阶,而徐达也终成拥兵数十万,指挥若定挥斥方遒的一代军神。

最后,我们还要说一点,战争因时而变,哪有那么多一定之规?赵括倒是熟读兵书,常口灿莲花辩的父亲赵奢哑口无言,但结局如何众人皆知。

徐达从一个大头兵起家,历经步战、水战、骑战多种战争模式,哪有什么天授武穆遗书的兵法?不过是战场血肉磨盘间苦苦研磨,不断精进,才有日后百战之胜。

这其实,才是名将之道,“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血泪之路,徐达走过,毛主席也一样走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