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 题/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 文/故渊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贤哉长孙,母仪何伟

贞观十年之后,人们发现,那位叱咤风云的君主发生了一些变化,常常陷入沉思,时不时登高北眺。是谁,让那位历经沧桑的帝王作出如此儿女情长的姿态?是他的结发爱妻,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她是唐太宗的贤内助,却不曾在青史上留名,仅仅留得一个令人追忆、引人遐思的名号“文德圣皇后长孙氏”。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长孙这个姓氏起源于北魏皇族拓跋氏,长孙一族因是北魏宗室之长,故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父亲长孙晟在隋朝时就已官至右骁卫将军,长孙皇后的家世可谓是显赫。

她在十三岁时嫁给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后被封为唐王妃,与李世民同生死,共患难,为李世民提供了心灵上的支持,同时也对贞观之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称她为千古第一贤后,她的贤淑与善良,为欣欣向荣的贞观之治增添了几分温柔。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依愚之见,长孙皇后与唐太宗如此伉俪情深的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

1、 感情从小开始培养,并且有相似的遭遇。

长孙皇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直至他建立贞观之治的盛世,长孙皇后一直都陪伴在他的身边。李世民母亲死得早,这是他心中永远的一道伤痛,而长孙皇后自幼丧父,由舅父培养,能理解他内心的痛苦,也能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

2、 同生死、共患难。

长孙皇后从始至终对唐太宗不离不弃,无论是称王之前的漂泊时期,还是玄武门之变的夺权时期,长孙皇后一直站在他的背后,始终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他,从一而终。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3、 长孙皇后知书达理,性情温和。

在古代,很少有女人能读书,而长孙皇后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饱读诗书。史书上这么形容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可以这样说,她具备了当一位贤后所应该具有的所有品质。

4、 不勾心斗角。

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后宫都是是非之地,常常是因为后宫的不稳定导致国家的动荡不安,而长孙皇后掌管后宫这么多年以来,从未让唐太宗担心过后宫的稳定。

她对后宫的妃嫔宫女关怀备至。有宫女为唐太宗生孩子难产致死,她就把孩子接过来自己抚养;别的妃嫔生病了,她就把自己的药品拿去为其他人治病。

她是太宗后宫里的贤妻良母,是太宗后宫的“定海神针”。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长孙皇后的贤淑不仅仅体现在后宫中,她在玄武门之变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玄武门之变对于唐太宗来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时刻,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胜,则成为太子,登基可期;败,则身首异处,被贬为叛逆。

长孙皇后在玄武门之变前,尽心尽力侍奉当时的唐高祖李渊,同时与李渊的后宫打好关系,借此维护唐王李世民的形象,使得妃嫔们不会因受到太子李建成的贿赂而在李渊耳边吹枕边风。

在玄武门之变发生的那一天,气氛一度十分紧张,可谓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这令人窒息的关头,长孙皇后不顾自己是一介女流,亲自慰勉众将士,将士们都倍感激励,感动万分,一鼓作气拿下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消除了李世民的掣肘,使他后来能够顺利登上帝位。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自古以来,皇后弄权,祸乱朝政的例子很多,但长孙皇后却安于皇后的本分,不干预朝政。

唐太宗发现,当了皇后的长孙与之前的唐王妃判若两人,从不参与政事,太宗询问她,她回答道:“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意为,我只是个妇人,不能干政。

除了不干预政事之外,皇后还劝谏太宗弃用她的哥哥长孙无忌。她哥哥长孙无忌与太宗是发小,且在玄武门之变中功劳巨大,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第一位,是太宗的肱骨之臣。

太宗当然不同意弃用他,皇后就亲自去找哥哥,劝他辞去现在显赫的职务。最终太宗才迫于无奈,削减了长孙无忌的职位。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甚至于在长孙皇后临终前,她还在不停的叮嘱着夫君和哥哥,不能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与弄权朝政的慈禧,权倾天下的武则天,致使外戚横行的吕雉相比,长孙皇后怎么能不被称为贤明呢?贤哉长孙!

魏征,历史上有名的诤臣,为人正直,他的敢于劝谏与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在青史上留下了一笔美誉。

他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也面不改色。这使得唐太宗对他又爱又恨。有一次上朝,唐太宗被魏征惹火了,回到后宫气汹汹的说要杀死魏征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听见了,悄悄退入内室,穿上庄严肃穆的朝服,向太宗行大礼。太宗忙问缘由,皇后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太宗听出了皇后的劝谏,怒气一下子就消了。可以说,长孙皇后在贞观之治的背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还有一次,长乐公主即将出嫁,因其是长孙皇后所生,太宗十分喜爱,为她准备的嫁妆超过了长公主的嫁妆,魏征知道了,劝谏太宗,太宗正为难时,长孙皇后主动提出为长乐公主削减嫁妆,并劝太宗赏赐魏征。正是有着长孙皇后的贤淑,贞观之治才能如此欣欣向荣。

长孙皇后不愿因为自己而乱法。在病重之时,太子李承乾请求用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的方法祈求保佑,被皇后严词拒绝。她说:“大赦是国家的大事,、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国家一定会动荡不安。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宗听后,泣不成声。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长孙皇后(剧照)

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在弥留之际与太宗作最后的诀别。她仍念念不忘的提醒太宗,不要让长孙家族势力壮大,不要让长孙氏的亲属担任要职,同时反对厚葬仅,只要因山而葬,不起坟墓,不用棺椁,所须器物,都用木、瓦制作,俭薄送终。说完不久,便与世长辞。

唐太宗并没有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下令建筑了雄伟宏大的昭陵,并在宫中建了一座高楼来眺望皇后的陵寝,来表达自己的思念。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驾崩并入葬昭陵,正所谓“生同衾、死同穴”,太宗再一次与他的一生挚爱重逢,永不分离。

文德圣皇后长孙氏,我心中的千古第一贤后。

贤哉长孙,母仪何伟!

文章配图的长孙皇后是谁扮演的?你可以使用今日头条APP搜索“<strong>童爱玲长孙皇后”一睹女神风采,另外还有一个小窍门,长按“<strong>童爱玲长孙皇后”这七个字,点击搜索,就可以快速的到达搜索结果界面啦!

遇到不懂的,记得使用今日头条APP搜索一下哦,搜索,今日头条APP是认真的!


中国好女人的典范——长孙皇后,一个堪称完美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