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唐朝的经济、军事、文化、交通、政治等各个方面。在当时世界上都居首位。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说起唐朝,就不能不提到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开启了唐朝盛世的大门,铸就了贞观时代的辉煌,为后人树立了开明政治典范。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人们常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么,站在唐太宗李世民背后的那个女人,你会想到是谁?武则天、杨贵妃?当然不是,无可争议的就是长孙皇后——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把自己的一生描绘得太完美了,她获得“千古第一贤后”美名,当之无愧。可谓活到极致,堪称完美的女人。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作为妻子,她温柔贤惠,婚姻美满幸福,谱写帝后合葬的伉俪爱情

长孙皇后(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本姓拔拔,字观音婢,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

十三岁时,舅舅见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非同一般,就做主将外甥女嫁给16岁的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册封为皇后。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长孙氏虽年幼就为人妻母,但她从小她从小爱好读书,并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拥有知书达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让她尽行妇道,悉心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作为妻子,长孙皇后相夫教子,治理家事,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虽深居府中,但每一场战事,每一个细枝末节,她都细细打听。他胜了,她便满心欢喜,他输了,她便心生疼惜。偶尔写信给他,寥寥数语,将当前形势分析地一清二楚。看他将她的意见采纳,心里的蜜便满满地溢出来。

大约在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患上了“气疾”,将近一年都没有痊愈,长孙皇后一直守候在李世民身边,日夜悉心照料。由于担心李世民的病情不能好转,此时的长孙氏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她把一包毒药藏在衣带中,对亲近的侍女说:“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长孙氏自己其实是抱病照顾李世民的,因为她本人恰恰也是从小就患有气疾。贞观八年,长孙氏陪李世民一起上九成宫避暑养病。有一天下半夜,柴绍等人突然上山,向李世民报告了一起突发事件。李世民大为震惊,当即全副武装,到前殿询问事件的详情。长孙皇后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带病跟随,左右极力劝阻,长孙皇后却说:“皇上如此震惊,我岂能心安!”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由于身体一直不好,年仅三十六岁就去世了。自十三岁初嫁,与李世民携手走过了二十三年的风风雨雨。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在宫中建了高台,日日夜夜站在高台之上,眺望着皇后的陵墓。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文德皇后既葬,帝念后不已,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

这种对爱情的真诚令人感动。

他还命人在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一间房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的灵位——这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为李世民首创。

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本没有人能够替代,长孙皇后死后再也没有立皇后,并且将对长孙皇后的爱转移到子女身上,亲自抚养皇子公主。并开创了帝后同穴合葬的先例。

长孙皇后逝世后,文人墨客为她流下笔墨。如李百药的《文德皇后挽歌》。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长孙皇后和唐太宗从相识到长孙皇后离去,一直相敬如宾,相亲相爱,堪称帝王家族里十全十美的爱情!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做为皇后,她不热衷于权力,不热衷于富贵,却热衷于辅佐自己的男人征服世界

当我们翻阅史籍时不难发现,长孙皇后身上最值得后人称道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尽力辅佐,但绝不干政。

长孙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帮助李世民处理朝政,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讲述百姓民生,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早在长孙氏还是秦王妃的时候,就在政治上为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当时李世民正和太子齐王斗法,在后宫这条战线上显然处于下风,于是长孙氏便“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为李世民最终成功夺嫡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而玄武门事变当天,长孙氏更是和李世民一起站在了第一线,既解除了李世民的后顾之忧,更坚定了李世民及其麾下将士的信心和斗志。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正是因为一路走来,长孙氏能够与李世民一起沐风栉雨、同生死共进退,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对长孙氏更为倚重,时常想和她讨论朝政,可长孙氏却说:“‘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妾妇人,安敢豫闻政事!”(《资治通鉴》卷一九一)李世民坚持要和她讨论,可长孙氏却始终保持沉默。

长孙氏不但自己绝不干政,而且极力避免让自己的亲族掌握太大的权力。

在贞观元年七月,当李世民准备擢升长孙无忌为宰相的时候,长孙氏就极力劝阻,对李世民说:“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她一直躲在他身后,做着最安静的皇后,不曾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伯载入史册,但她却是历史上无人能及的千古一后。所以,在去世后,被追封为“文德皇后”。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作为女人,她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也不失小女人的活泼可爱,堪称完美女人

长孙皇后几乎拥有了女人所要拥有的一切。她——貌美如花,富贵出身,伉俪爱情,留名千古。

长孙皇后喜爱看书籍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手不释卷。 成为皇后后依然如此,经常与丈夫一起地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从容以对,发表独特见解,对丈夫与朝政大有裨益。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母仪天下”,成为普天之下的女性的表率、楷模。

长孙皇后生前曾经编纂了一本有关古代妇女言行得失的书,共三十卷,名为《女则》。但她只是将其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并不是想以此博取声誉,所以一直叮嘱宫人不要告诉李世民。直到她去世后,宫人才把这本书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睹物思人,泫然泪下,悲恸不已,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女则》十篇,今已不传。但是她惟一流传下来的作品《春游曲》,却让人看到她活泼可爱的一面。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大唐兴亡三百年》:辅佐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历史记住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也别忘了为长孙皇后书写一笔。请记住:“成功的李世民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她气度宽宏、贤良淑德、谦虚待人、机智过人,深受后人赞扬。她是一个帝王一生真爱。大盛世有她的功绩,不可淡化!请记住:一个甘心辅佐自己男人征服世界的完美女人——长孙皇后。 #爱的365种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