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大跃进:中芯国际14nm提前一年量产

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单薄但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芯片工一直是海内的痛点,所以海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场中芯国际任重而道远。

国产芯大跃进:中芯国际14nm提前一年量产

中芯国际(SMIC)官网近日刊登媒体文章,以第三方的口吻透露不少技术进展。

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南方厂)位于上海市浦东张江哈雷路,这里有国内第一条14nm工艺生产线,在去年第三季度成功开始量产14nm FinFET,成为中国内地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

截止2019年底,中芯国际的14nm产能据悉只有3000到5000晶圆/月,不外2020年14nm产能会增长很快,年底的时候将到达15000片晶圆/月,是今朝的3-5倍,同时本年内尚有大概试产更先进的 7nm工艺。

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从2015年开始研发,已经举办了多年,在2019年就已包办理技能问题了,之前有报道援引中芯国际高管的亮相,称14nm工艺的良率已经到达了 95%,技能成熟度照旧很不错的。

按规划达产后,中芯南方厂将建成两条集成电路先进生产线,月产能均为3.5万片晶圆。

根据2014年发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到2020年,16/14nm工艺要实现规模量产,封装测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关键装备和材料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

这意味着,中芯国际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赋予的重任。

国产芯大跃进:中芯国际14nm提前一年量产

另据披露,中芯国际的12nm工艺已开始客户导入(官方称比14nm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错误率降低20%),而下一代工艺的研发也已稳步开展。

这里说的下一代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但是中芯国际很可能会跳过10nm,而直奔7nm。

即便中芯国际不跳过10nm节点,那么本年海内的工艺也能追赶到10nm节点,跟台积电、三星照旧会落伍一到两代,可是已经足够先进了。

这两年中国公司受国外技术限制最多的领域就是半导体芯片了,从内存、闪存到CPU,再到5G射频等等,卡脖子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过2020年就是一个分水岭了,明年中国公司将掌握多项先进半导体技术,比如14nm工艺、国产的内存、闪存等。

半导体产业有多重要?这个已经不需要解释了,国内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一直是大力扶植的,前几年是建设期,一座先进的8英寸及12英寸晶圆厂需要2-3年的建设期,提升产能还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很多项目要在2020年才能显示出效果来。

外媒报道称,为了确保5G、IoT等科技的集成电路供应,满足闪存、内存、CPU以及模拟电路等产品需求增长,国内政府及公司积极开展自主可控计划,推动了半导体产业发展。

2020年中国半导体就会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CPU制造工艺上有14nm工艺量产,内存及闪存今年已经开始量产,2020年产能也会继续提升,尽管还不会立即改变世界格局,但肯定会超过20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