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扮媽媽和邋遢媽媽,養出的娃有啥區別?別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文 |暮沐媽咪(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相比男性,大部分女性往往更加熱衷於穿衣打扮,尤其是年輕的80、90一代。

當這些80、90後成為寶媽,有一部分人因為忙於上班、帶娃,不得不壓縮甚至捨棄打扮自己的時間;但也有一部分寶媽,仍堅持著自己婚前的習慣,儘管生活中被各種瑣事纏身,仍然願意去花時間把自己和寶寶打扮得美美的。

這兩類媽媽,對寶寶的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有時候,與邋遢媽媽養出的孩子相比,愛打扮的媽媽養出的孩子往往會更加自信。

愛打扮媽媽和邋遢媽媽,養出的娃有啥區別?別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愛打扮媽媽和邋遢媽媽,養出的娃有啥區別?別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阿蘭結婚已經有三年了,結婚前她一直都是一個很精緻的女孩兒,出門前必定精心打扮,公眾場合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那個姑娘,結婚後有了女兒豆豆,上班和帶孩子常常讓阿蘭忙得天昏地暗,結婚前的精緻女孩阿蘭逐漸變成了一個略略邋遢的家庭主婦

因為家族裡恰好有一個比豆豆大一歲的表姐,於是豆豆的很多衣服都不用阿蘭去買,直接將豆豆表姐穿不下去的拿過來穿就可以了,省心又省錢。

阿蘭常常為自己的機智沾沾自喜,可是到了豆豆上幼兒園的年齡,每天接送豆豆時,阿蘭總是覺得豆豆似乎並不是很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結伴玩耍

愛打扮媽媽和邋遢媽媽,養出的娃有啥區別?別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時間長了,豆豆開始不想去上學,阿蘭十分不解,仔細詢問了豆豆以後,遲鈍的阿蘭終於明白了,豆豆總是穿著舊舊的衣服去上學,周圍的小朋友都有新衣服穿,時間長了,孩子變得自卑,厭學情緒也就逐漸產生了。 想想自己之前的做法,阿蘭後悔不已。

但也有的家長認為,從小孩子太注意穿衣打扮,很容易助長孩子的虛榮主義。那麼究竟怎樣為孩子穿衣打扮,才能讓孩子既不自卑也不虛榮呢?

一、尊重孩子的愛美心

大人們常常認為孩子小時候對於美醜並無清晰概念,常常圖省事給孩子穿一些奇奇怪怪的衣服,殊不知,自己的做法已經不知不覺中毀掉了孩子剛剛萌芽的審美能力

愛打扮媽媽和邋遢媽媽,養出的娃有啥區別?別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著名心理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在三到七歲是審美敏感期,處於審美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注重儀表,這段時期是培養孩子審美的最佳時期。

因為孩子會格外在意別人和自己的外表穿著,對他人給予自己衣著的評價也會十分關注,家長只需要稍加引導,就可以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審美觀。

二、衣貴潔不貴新

相信看完第一條的各位家長,有一部分已經暗暗下決心要帶著孩子去商場挑選衣服了,但是先別急,因為你的衝動消費很可能適得其反。雖說孩子要從小培養審美,但這並不等價於衣服的款式和顏色多多益善,這很容易讓孩子誤認為新衣服越多越好。

愛打扮媽媽和邋遢媽媽,養出的娃有啥區別?別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弟子規》有云:“衣貴潔,不貴華”,意思是說衣服不一定非要華美,但一定要整潔乾淨。家長在為孩子添置新衣時,一定不要忘記培養孩子愛護衣物,保持整潔乾淨的好習慣。至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小在穿衣打扮方面有一個正確的三觀,不會因為過分注重外表而變得虛榮。

三、舒適得體是重點

孩子終歸是孩子,不能將大人的審美和穿衣風格照搬照套到孩子身上,不然很容易變得不倫不類,甚至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愛跑鬧,每天的運動量很大,所以在為孩子挑選衣物時,儘量選擇那些寬鬆舒適的衣服,儘量少穿帶有尖銳金屬裝飾的衣服,避免孩子在打鬧過程中傷人傷己。另外,那些緊緊綁在身上的打底褲和緊身衣也少穿為妙。

愛打扮媽媽和邋遢媽媽,養出的娃有啥區別?別讓孩子自卑到骨子裡

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年齡,肌肉骨骼變化很快,緊綁在身上的衣服不僅讓愛動的孩子不舒服,而且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髮育。千萬不要為了追求時尚好看而將成人化的衣服買給孩子穿,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身體,而且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孩子的審美早熟。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孩子的衣著打扮很重要,一個打扮得體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被周圍人關注和認可,也會健康自信地長大。

各位家長,你們的孩子平時衣著打扮是怎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