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鄔思道,字玉露,清朝紹興人士。多次入京趕考,皆不中,只得在府衙中以遊幕為生,後來到河南開封,是清代紹興師爺的典型代表。但若只是如此,我們今天也沒有必要特地來討論鄔思道的問題了。鄔思道之所以青史留名,根本在於他是雍正登基前響噹噹的頭號軍師,其人深謀遠慮,足智多謀,最是擅長揣摩人的心思,在雍正的奪位之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謀士,卻在雍正登基後立馬選擇半隱退。那麼,為什麼《雍正王朝》裡鄔思道在雍正繼位後要跑呢?

首先,我們必須得對雍正的性格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作為經歷過清朝最殘酷的奪嫡之爭,並取得最終勝利的雍正,其擁有冷酷無情的性格幾乎是必然的,或者換句話說,雍正並不是一個好人,畢竟在政治鬥爭中,好人基本等同於廢人。而我們也說過鄔思道善謀人心,特別是善謀帝王心術。歷史上“飛鳥盡,良弓藏”的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鄔思道不可能不提高警惕。

在《雍正王朝》鄔思道使的是陰謀,而並非陽謀。雖然他對雍正登基貢獻了許多,但這同樣意味著,鄔思道掌握了許多胤禛登基前的秘密,包括許多見不得光的陰私之事。作為一個帝王,特別是作為一個多疑的,歷經千難萬苦才登上帝位的帝王來說,又怎麼能容忍一個手握自己眾多把柄的人在朝堂上與自己共商國是呢?鄔思道是清醒且理智的,伴君如伴虎的擔憂,促使他在雍正成功登基後,立馬申請隱退。

另一方面就得從鄔思道自己本身說起了。我們都知道,鄔思道身患殘疾,是一個瘸子。古往今來,廟堂之上都不曾出現過瘸子,換句大白話來說,就是鄔思道本身的身體條件是難登大雅之堂的。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在開頭也說過,鄔思道屢試不中,並沒有考取進士的功名。如果大家對明清時候的科考有一定了解的話,那麼一定知曉當時的官場中對功名和資歷看的是有多麼的重要。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中曾提到過,在當時的官場,人們初識知識談論的一定是自己入仕是科考的名次,如果你僅僅考中了舉人,就算你的官比有些進士來的還大,在資歷上也還是有所不及。鄔思道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

更糟糕的是,鄔思道還有黑歷史啊,曾經大鬧科場的事情可沒有那麼容易揭過。一旦他選擇留下做官,以上種種都很容易成為政敵攻擊他的話柄。所以,鄔思道這樣尷尬的處境,雍正究竟怎麼處理才算合適呢?委以高位,又有上述限制;視若無睹,雍正又恐其生怨懟之心。最終,鄔思道一走了之,這個問題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鄔思道陪雍正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不知道讀者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電視劇版的《雍正王朝》中,雍正與鄔思道的密謀都是在夜晚的燭火下,這隱隱暗示著鄔思道如影子一般的身份。影子,終究是活在黑暗中的。所以鄔思道很清醒,在雍正負手踏青雲之日,就是他以孤襟出雁門之時。


雍正王朝這部大劇把人性揭露的淋漓盡致,把每個人的性格和特點都刻畫的栩栩如生,九子奪嫡雖然十分慘烈,但是九個皇子之間並沒有出現互相殘殺的場面,更多的是陰謀詭計。斗的是誰的計謀更高一籌。

九龍奪嫡隨著老四的勝出而結束,而雍正之所以登上皇位,其謀士鄔思道有很大的貢獻,老四難道沒有其他的謀士了?非也,其實老四不止鄔思道這一個謀士,這個人才是老四的謀士,謀略不遜鄔思道,最終去向成謎?

九龍奪嫡的第一個事件就是老四江南籌款賑災,在老四去江南之前,就已經吩咐過年羹堯要找到鄔思道這個人,鄔思道是江南著名的才子,因為大鬧科場而得罪了康熙前朝的兩大權臣索額圖和明珠,所以一直受到打壓。在索額圖和明珠倒臺後才獲得了自由。而老四早就聽說過鄔思道的大名,所以決定讓他做自己的謀士。

在將鄔思道接到自己的府中後,老四當著府中人的面,讓鄔思道做弘曆和弘時的老師。其實老四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1、是真想讓鄔思道做弘時和弘曆的老師,因為鄔思道的才學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而且鄔思道不在官場之中,不會讓弘時與弘曆沾染官場上的習氣,也避免鄔思道為其他皇子所利用。

2、讓鄔思道當老師是為了掩人耳目,因為府中人員眾多,難免有其它皇子的眼線,以防讓其他的皇子起戒心,這樣鄔思道就能夠明面上當老師,暗地裡給自己當謀士。

在九龍奪嫡的幾個重大事件當中,鄔思道都為雍正出謀劃策,並且最終幫助老四奪嫡成功,其實仔細分析九龍奪嫡的幾次事件,就能看出,鄔思道雖然也給老四出謀劃策,但是老四一直猶猶豫豫,並沒有完全按照鄔思道的計策去行事。

因為老四聽了另一個謀士的計策。下面就來仔細分析這幾個事件。這個人才是老四的謀士,謀略不遜鄔思道,最終去向成謎。

一、江南籌款賑災,暗中出謀劃策,助老四順利完成差事。

果然,年羹堯截獲了老九給任伯安的信,而老四和老十三拿著這封信當籌碼,換取了任伯安等人的二百萬銀兩。最終回到京城順利交差,並且還受到了康熙老爺子的封賞。

江南籌款賑災這件事情辦的特別順利,所以這後面肯定有人在給老四出謀劃策,而這個人絕對不是鄔思道,這個人才是老四真正信任的謀士。只是這個謀士沒有露面。

二 追繳國庫欠款,與鄔思道謀略不相上下。

在追繳國庫欠款案件當中,由於眾皇子都怕得罪人,所得都不願意接這個差事,老四在回家後詢問鄔思道的意見。鄔思道說出了追繳國庫欠款的利與弊,最後分析出老四追繳欠款的利大於弊,所以讓老四接收這個案子。

在鄔思道慷慨陳詞的說完以後,老四沉默了一會,打了個哈欠對鄔思道說:夜深了,先生安息了吧!在說完這句話後,老四就走了,留下了鄔思道一個人在椅子上坐著發愣。老四為什麼沒有直接給鄔思道回覆呢?

因為老四在離開鄔思道屋裡後,去找了自己的另一個謀士,而這個謀士也是這個意見,讓老四接手這個差事。果然,在第二天老四就向康熙請命,追繳國庫欠款。這個隱藏的謀士依然沒有露面。

三、徹查刑部冤獄。謀略勝過鄔思道一籌

在張五哥替死案發生後,康熙下令徹查刑部冤獄,老四首先還是諮詢了鄔思道的意見,而鄔思道認為這件案子在結束時,就是太子被廢之日,為了以後的奪嫡,鄔思道不支持老四接手這個案子。而老四在聽完鄔思道的見解後,並沒有表態。

第二天老四竟然向康熙帝請旨,接手徹查刑部冤獄的案子。鄔思道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氣的收拾行李要走,而老四聽到鄔思道要走的消息後,面帶微笑的讓秋月告訴鄔思道,晚一天在走。

就在當晚,老四使出了冰火兩重天的詭計,把自己搞成了風寒,因此也就不能夠接手刑部冤獄案件了。

這就說明,雍正使用冰火兩重天的詭計,鄔思道是完全不知道的。鄔思道雖然說出了接手刑部冤獄案件弊端,並且還不讓老四接手此案。而老四也去聽取了自己謀士的意見,這個謀士策劃出了這個冰火兩重天的詭計。

這個謀士為什麼會讓老四以患上風寒的代價來辭掉這個差事呢?這也正是這個謀士的高明之處。

設想,如果老四去康熙那裡直接辭掉這個差事,勢必讓康熙以為老四也是那種怕擔事的人,這樣就在康熙心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樣對自己以後的奪嫡非常的不利。而先搶先接下這個差事,在把自己搞病,這樣康熙就完全沒有了偏見,也會給康熙心理留有好印象。

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老四身後隱藏的這個謀士,其謀略不低於鄔思道,甚至遠在鄔思道以上。

四、第二次廢太子事件,彌補鄔思道計策的疏漏處,現出真身。

在第二次廢太子事件中,百官行述和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是重點,鄔思道也是為老四獻計獻策,雖然一開始老四聽取了鄔思道的計策,但是後來事情出了變故。這個變故就是,高福中了老八的詭計,說出了老四藏有迷信的事情。

當時老四知道此事後,於是和鄔思道商議改變計策,讓高福偷著將這封密信給老八送去,而老四並沒有說要殺掉高福,鄔思道也認為老四不會除掉高福。

但是在高福給老八送完信後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盤點雍正王朝四爺的兩大謀士一個在明一個在暗雍正登基後去向成謎

老四也猶豫不決,不知道該不該除掉高福,就去詢問自己的這個謀士,此事,這個謀士才現出真身,這個謀士就是在府中佛堂內的一位高僧。

當老四詢問高僧意見時,高僧對老四說:“有江山便不該有我,有國便不能有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老四不要有婦人之仁,要想奪得皇位,就不應該顧及一切。也就是說,讓老四殺掉高福。而就在這天夜裡,老四讓高勿庸去賜死了高福。

其實仔細分析,這位高僧的策略其實是對的,如果高福一直還活著,雖然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但若是被老八抓住,交給康熙,康熙必然會知道廢太子的元兇是老四,老四奪嫡勢必會失敗。所以說這個幕後謀士的計策彌補了鄔思道計策的疏漏處。

在第二次廢太子事件中,露出一面之後,這個高僧在也沒有出現後,那麼這位謀士到底去了哪裡?

在雍正奪嫡成功後,雍正肯定不會將其放走,因為鄔思道在走後去了李衛那裡,由李衛看管鄔思道,雍正是放心的。而這個高僧完全沒有去的地方,這個高僧的出路應該有兩條。

第一條出路,在老四即位的當晚,回到府中後,將其殺掉。

第二條出路,將其看管起來,讓其在佛堂內,終老此生,不允許與外人接觸。

由此可見,在雍王府內的這個高僧才是老四的謀士,其謀略高於鄔思道,但是其最終去向也成謎。所以老四的奪嫡成功並非全靠鄔思道,而是背後隱藏著一個更高的謀士,這個謀士比鄔思道更加狠毒,做事更加堅決。也彌補了鄔思道謀略上的不足,最終使老四奪嫡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