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帶給國產新能源車的是機會還是危機?

​誰都無法否認,“汽車+科技+環保”的三合一模式是未來不可阻擋的趨勢。但趨勢成為現實,誰又能填補中間這段距離的空白呢?

如今,距離馬斯克踩下油門,投資500億在中國建設超級工廠已經過去了一年之久,特斯拉又傳出重磅消息。

狼來了!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帶給國產新能源車的是機會還是危機?


近日,特斯拉創始人兼CEO馬斯克在上海向首批車主交付中國造Model 3型號汽車。而在此前的1月3號,特斯拉宣佈中國製造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降價3.2萬元至32.38萬元,再減去中國新能源補貼2.475萬元後,售價29.9萬元,下探“擊穿”30萬元關口,毫無疑問,這會給一眾國產新能源汽車和同等價位燃油車帶來巨大挑戰,甚至造成整個汽車市場的大洗牌。

事實上,早在一年之前,媒體剛剛報道特斯拉要在中國建造超級工廠的時候,就有人指責外來的和尚好唸經,有關部門“送錢送地送市場”,那真實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狼來了!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帶給國產新能源車的是機會還是危機?


根據特斯拉跟上海市政府的對賭協議,我們可以得知特斯拉在中國拿到的貸款年利率是3.9%。上海的土地,則以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特斯拉。可以看出給特斯拉的貸款,利息遠低於其他企業。給特斯拉的貸款,總數超過建廠的費用,運作得好的話,馬斯克一分錢都不用花,中國的土地和資金送給他。

當然這一切並不是沒有條件的,特斯拉的上海超級工廠從2023年年底起,每年須納稅22.3億元,如果不能達成這一條件,則必須歸還相應土地。同時,特斯拉還必須在未來5年在上海工廠投入人民幣140.8億元的資本支出。所以網友說的“送錢送地送市場”實在是毫無根據,這是特斯拉依靠實力爭取的,如果有關部門想要扶持特斯拉,只要把特斯拉加入補貼目錄這一條,國內就沒有幾家企業能和它競爭了。

實際上,汽車行業經過了二十年的高速增產後,2018年已經迎來了首次負增長,而新能源汽車行業是行業唯一的高速增長點,純電動汽車預計19年的增速依然會超過100%。作為中國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對象,新能源汽車承載著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的希望。2018年12月,中國工信部表示要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爭取2020年實現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的目標。10年不到的時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從2011年不到1萬輛的銷量,增長到了2018年的125萬輛,銷量翻了100多倍。

這其中,除了“新手”特斯拉,已經在中國生產和運營的電動汽車製造商還有巴菲特投資的比亞迪、2018年9月上市的蔚來、大眾汽車和通用汽車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團、沃爾沃的母公司吉利汽車,甚至,連以房地產為核心業務的恆大集團也在2019年3月宣佈,新能源汽車將是恆大集團未來的龍頭板塊。而同年6月,恆大天津生產基地已經開始投產恆大新能源汽車。所以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就是群雄割據,逐鹿中原,而特斯拉的到來,必然會對現有格局形成衝擊。

試想一下,特斯拉遠比這些對手出名,品牌認知度上的優勢也更加明顯,未來的競爭也必然會長期處在優勢地位,而隨著特斯拉宣佈進入30萬以下大關,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優勢也將不復存在。畢竟同等價位,你是選擇特斯拉還是選擇小鵬汽車呢?我想這是一個不用思考的問題。更重要的一點是,早年間的鉅額的新能源補貼也在逐漸滑坡。一方面補貼政策催逼新能源車特別是電動車型的電池性能、續航里程等指標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補貼退坡造成製造成本增加,消費者購車費用也越來越大。這一切,就像重擔一樣壓在了國產系能源汽車企業身上。

當然,國產汽車品牌也不必妄自菲薄。新能源汽車,將是一個長期的,激烈競爭的賽道,這個趨勢已經開啟。特斯拉的國產,相信將推動這一趨勢,加速市場進化的速度,特斯拉國產更像是一個催化劑的角色。目前,這個賽道上誰都沒有穩贏的把握,包括特斯拉自己,每個品牌都有自己明顯的優點和缺點。暫時特斯拉跑在最前面,它的每一個成功或者失敗的嘗試,都將為後面的人提供借鑑。而中國的企業,在學習上這一點是絲毫不用擔心的。

狼來了!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帶給國產新能源車的是機會還是危機?


工信部的苗部長也曾表示,競爭是促進企業進步最好的措施和手段,特斯拉帶來的競爭壓力是好事,便於中國車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最終結果肯定是市場決定、優勝劣汰。

著名品牌傳播和危機處理專家曹保印表示,特斯拉前來中國建造超級工廠並不是引狼入室,對特斯拉來說,中國建廠的好處不言而喻,一方面是成本明顯下降。國產化後,特斯拉有望實現零配件國產化,再加上人力成本下降和物流成本降低,在同檔次的新能源汽車中,價格將頗有競爭力。另一方面,特斯拉將能更加深入挖掘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形成規模效應。而對於國產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這不僅意味著危機同樣也意味著機遇,特斯拉上海建廠,需要施工,需要納入更多的中國供應鏈,需要招聘中國工人,中國工程師。但是,技術雖然有專利,人員卻是流動的。中國現在的造車新勢力中,有很多就是前特斯拉員工。這些行業的人員流動,從某方面來講也會有助於國內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技術,理念或者教訓。

總而言之,特斯拉能取得今天的銷量,消費者是用錢投票的,依靠的也是產品的質量。特斯拉國產,勢必會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消費者的認知,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進而擴大整個電動汽車市場,而把市場蛋糕做大做強,而這不正是新能源產業所希望看到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