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國寶文物

贛州州古浮橋,學名叫惠民橋。浮橋長約400米,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隻小舟板並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於宋乾道年間(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

整座浮橋分為33組,用纜繩把它們連接起來,然後用鋼纜、鐵錨固定在江面之上。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開啟一次,讓船隻通過。

江西國寶文物

江西國寶文物

江西贛州城區三面水,因為河面較寬,河兩岸往來主要靠渡船。宋代贛州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為了方便與外面的溝通,於是就在章、貢兩河上先後建造鋪就了東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橋以溝通城鄉。建國以後,西河、南河浮橋因修建了公路大橋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現代公路橋樑所代替,只有這座建春門浮橋,作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景觀,特意保存了下來,並至今還在為贛州市民服務。東河浮橋就成了現今贛州市的“國寶”級文物。

過去在很多臨江的城市都有浮橋,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見了。這一古老的交通設施,在贛州已沿用了800多年,構成了贛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觀。橋的那一頭是城郊農村,還有一些工廠,夏天的傍晚,有不少贛州市民到這浮橋下游泳。晚上有不少人到浮橋上納涼,一些青年男女還喜歡到這裡談情說愛。

江西國寶文物


江西國寶文物


江西國寶文物


江西國寶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