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艾比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欧洲战场上的战争,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希特勒身上,这事早在一战时就埋下了伏笔,而日本纯粹就是资本扩张下的狼子野心,至于意大利,则是在经济大萧条之下为资本扩张加入了轴心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战胜国开始盘算怎么从德国身上搜刮钱财以弥补自己在战争中的损失,包括英国,俄国和法国不断压榨,连美国大使都对这种剥削看不下去,当时为了算清楚德国到底需要赔偿多少钱,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到1921年,这个委员会计算出了德国需要向世界各国赔偿的具体数字:2260亿马克,同时德国必须要在42年之内赔偿完毕。



这几乎是当时德国财政的几十倍之多,不仅如此,德国重要工业城市的工厂也被占领,许多机器被拆走,矿产直接被拉到其他国家,德国失业率骤增,战胜国的行为遭到了德国人吗强烈反对,人们上街游行示威,但是很快被压制,法国还派出军队进行了镇压,占领了三个德国城市,天价赔偿让美国十分担忧,他害怕过渡剥削德国会引起德国的报复,最终在美国的斡旋之下,赔偿数目减少到了1320亿美元,并且要求在66年内还清,还以德国全国的财富做担保。



德国人的生活从此开始更加水深火热,人们没有任何希望,感觉每天都是暗无天日,在此期间,也埋下了德国人仇视犹太人的伏笔,有德国人曾经说道,他小时候和一家犹太人是邻居,他们之前日子过的差不多,但是一战后犹太人因为在美国等海外有亲戚,所以经常收到外国包裹,日子过得比德国家庭要好得多,后来犹太邻居的太太来家里找他妈妈逛街,他妈妈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然后关上门在家里哭,因为原先的平衡被打破,在这种同一水平的家庭生活下,犹太人却在战后过得比自己好得多,而自己确实是到了生活难以为继的程度,所以这种不平衡导致他母亲的心里不是滋味,这是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小小缩影,很难说后来犹太家庭被不断举报抓捕杀害和这个没有关系。



残酷的生活因为希特勒的上台有了改变,希特勒上台后,停止了一切赔偿,为希特勒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德国人想要报仇的心被希特勒点燃,他们想要向那些压榨自己的国家复仇,证明德国的实力,所以他们对希特勒的支持超越了以往历代德国领导人,战争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从世界整体大环境来看,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了贸易战,但是德国和日本,意大利无法通过调整经济政策来摆脱危机,只能对外进行扩张,欧洲策源地形成。

▲巴黎和会,战胜国的分赃大会

日本多年来一直对中国虎视眈眈,派遣大量间谍到中国进行地形勘探,为侵略做准备,1931年 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亚洲第一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中国政府向当时的国际组织国联求助,但是当时各国奉行绥靖政策,因此并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二战端倪已经初次浮现。

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是历史的教训却不敢忘却,同时希望日本可以正视自己的历史,自欺欺人是不会长久的。


琅琊利剑


1929年,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也因为此次危机将世界61个国家、近20亿人口卷进了战火之中。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经初步统计,世界各参战国约有二亿人在此次“灾难”中丧生。



战争中苏联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到进攻德国结束,死伤人数——6000万,位列第一。

中国军民死伤3500万,列居第二。

(军队200多万,平民死伤超过3000万,是二战中平民死伤最多的国家)

德国 (军民)死伤680万位居第三。

日本死伤234万(军人)。(中国战场45万,太平洋战场129万,大约8万人被苏联红军消灭,平民不祥)



英国及其他不列颠国家 45万 (军民)。

美国 40万。(全部为军人,本土未涉及战火)

波兰 630万。(卡廷惨案就被杀掉二万军人,成为一团迷雾。平民占一多半,其中300万是犹太人)

南斯拉夫170万`(军民)(基本亡国)

法国81万。(其中36万为平民)

意大利 16万 (法西斯轴心国)

罗马尼亚 37万(军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成为了战败国之一,其它三个国家分别是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1919年6月28日,德国被迫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对其实行了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并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并被解除武装,在不准拥有空军的前提下国防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此次尖刻的制裁和掠夺引起德国民众强烈抵触和反感,民族复仇主义萌生,这种危机一直潜伏到“幕尼黑阴谋”。



1929——1933年,世界各帝国都遭受到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为摆脱危机,彼此之间大打关税、贸易战,由此也使矛盾日益激化。期间美、英、中法四国在“战斗”占了优势,德、日、意三国处于劣势。为了摆脱困境,这三个国家各“试想着”用战争去重新瓜分世界,于是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首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格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国际紧张态势升级。



意大利首先开始搅局。



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危机的好办法,于是在1935年10月3日下令进攻埃塞俄比亚,由于两国实力相差,加之西方大国袖手旁观拉偏架,只七个多月便收入囊中。这次侵略战争,也可以说是一次侵略的导火索。

紧接着,德国“上”了。



一战后,由于战火未涉及本土,德国的工业基础实力不减,各国之间的经济战也没使其受到大的损失,为了成为霸权国家,二十多年积蓄的备战力量,终于适机而用了。

1938年3月,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少数民族为借口,借机向捷克斯洛伐克发难,索要领土。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签订协议。在没有通知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不予照会的情况下,强行把其大半领土割让给德意志,以“和睦相处”姿态意寓将德侵略苗头引向苏联(苏联总是对波兰虎视眈眈)。第二年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失陷。紧接着,出于对英法的猫猫腻,苏联也与德意志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 两国商讨了瓜分波兰的方法,对于东欧势力范围,苏联声明保持中立后,希特勒疯狂起来,变本加厉。



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了“闪电式”突然袭击。波兰大片国土很快沦陷。英,法急了,随即向德国宣战。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建立了“东方战线”。美国保持中立,但提供其它国家战争所需物资,大发横财。



1940年,德国“闪电”攻势以月为计算单位先后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940年5月10,德国入侵法国。6月,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在德意攻势下,法国投降。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秘密制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军防线一溃千里,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0月,日本为了雄霸亚洲、太平洋地区,战火蔓延到东南亚,此次侵占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驱逐不祥日籍侨民。从限制开始到最后,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增加对中国的战略援助。这下“惹毛”了依赖进口的日本。



1941年12月对美国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从此,美国卷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高潮”。



1942年1月1日,英、美、中、苏等26国联合发表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共同阵营成立,由此,世界向德、意、日宣战,不到这三个轴心国全部无条件投降,绝不准任何一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单独与其敌对国议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骁勇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这多年来人们讨论甚多,二战结束距今已经70多年,不过在当今这个时候讨论二战的真实起因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仍然有很多火药桶,而且有的火药桶一点就着。

一战结束于1918年,二战按照国际主流看法开始于1939年(即德国入侵波兰之后),两次世界大战仅仅隔了20年的时间。

一战遗产的处理不当以及一战后二十年世界局势的变化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结束后,德国被处分过于严苛,德国的国防实力被严重削弱。德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复仇主义情绪在一战结束后不断在蔓延。希特勒的出现只是这个情绪的一个宣泄口。

而一战结束后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欧洲和美国的和平主义在滋长,因而对法西斯主义势力逐渐丧失了提防。当然对远东的日本也开始不设防,甚至暗助。

德国也充分利用英美法等国对苏联的仇视积极寻找突破的空间,特别是军事上的突破。

日本则在九一八之后非常肆意的执行它的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因而在1937年就与中国展开了全面战争。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认为的最后底线被突破,因而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


青年史学家


一、德国没有被打服。

关于二战的起因,前面的各位大神们已经做了各种分析,有经济的原因,有压迫的原因,有希特勒的原因等等。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德国想称霸,但第一次没被打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希特勒领导德国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德国发动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表面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被刺,引发各国进入战争。但这个事件只能算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火药桶是以德国为主的新兴势力对以英、法为主的即得利益集团的挑战。

德国想当世界霸主。

当然,最终德国没有挑战成功,被迫投降。

德国为什么投降呢?

德国投降在当时是大家都想不到的。就在投降的前几个月,德国还坚信自已必胜。德国本来是双线作战的,东线和俄罗斯打,西线和英、法打。后来,俄罗斯革命了,新兴的政权为了稳固地位,要求停战,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并把大片的领土割让给德国。这下好了,德国可以全力来对抗西线了。

德国把东线的百万大军都派往西线战场,对协约国军队展开猛攻。

这一攻,坏了。

德国和协约国在西线对峙了好几年,双方挖战壕,埋地雷,修建了宠大的坚守阵地。德军这一攻,踩上了好几年埋下的大量地雷,碰到了大量的钢丝网,还有协约国布好的机枪大炮的扫射,结果死100多万人。

紧接着,欧洲又流行西班牙流感,在前线的德军又躺下了100多万人。

一下子200万人没了,这仗就没法打了。这时再加上美国加入了协约国,正以每月25万人的速度往欧洲战场派遣兵力,德国更无胜算,于是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了。

德国投降了,但没被打败。德军是在占领国投降的,德国本土没有一寸被占领。再加上投降后,协约国对德国苛刻的惩罚,所以德国人心里肯定不服气。

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说:

“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终于20年后,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归咎于协约国的错误决定。

丘吉尔说,1919年的《凡尔赛协定》已经埋下了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种子。

当时的协约国总司令福煦元帅在看到协议时就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果然,20年后,1939年,希特勒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英、法、美三巨头为代表的协约国,虽然战胜了德国,但这时面对任人宰割的德国,他们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他们在一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非常的恨德国,民众也非常的很德国,要求对德国进行严重的惩罚。

但另一方面呢,他们又不能把德国变得太弱。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

但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苏联已经革命了,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巨头眼中,社会主义是头号敌人,如果把德国变得太弱,就不能替他们抵挡强大的社会主义俄国。

另一个原因是三巨头也各自有自己的小九九,英国不想看到法国变得过于强大。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大陆上的双霸。普法战争,法国就被打趴下了,普鲁士国王是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的,成立了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场在法国,法国又被打的惨不忍睹。所以,法国是最痛恨德国的,按照法国的意思就是把德国肢解了。

可是德国变弱了,法国就强大了,这又是英国不愿意看到。

出于这种矛盾的心理,三巨头是怎么对待德国的呢?

为了迎合各自国内的情绪,表面上,三巨头对德国进行了严重的惩罚。

《凡尔赛协定》中规定德国要向战胜国支付巨额的赔款,这是一个根本完不成的任务。但为了迎合国内的选民他们还是这样规定。

政客叫嚣着说:要让德国把最后一分钱都赔出来。

但私底下呢,他们又在极力的维护德国的实力,不能让德国崩溃和变得过于弱小。

德国没钱怎么办呢?

美英等国就把钱贷给德国,让他去发展生产。

根据协定,协约国共没收了德国10亿英磅的资产,但以英美两国为主却向德国提供了十亿五千万英磅的贷款。

法国痛恨德国,是真心的想让德国变小变弱。法国要求把自已的领土推进到莱茵河边,法国在莱茵河边驻军,这样就能抵抗德国。

可英国不同意,还是那句话,不能让法国过于强大。

于是这个提议就没有达成。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把莱茵河地区划规成非军事区,说15年之后让这个地区的人公投决定归法国还是德国。

通过这一波操作产生一个什么后果呢?

又是赔款又是割地,这激起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他们更加的仇视英法等国。但德国的实力又没有被根本性的削弱,让他们又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美英的默许下德国人废除了皇权制度,赶走了皇帝,建立了共和制,就是魏玛政权。但这个政权被德国人民认为是协约国强加给他们的,心里很抵触。这就给希特勒这样的狂人打造了可以煽动民众,从政的社会基础。

丘吉尔认为最佳的办法是采取君主立宪制,让德皇的小孙子当立宪的皇帝,让所有的实权派都集中在一起,这样即符合民意又顺应了时代。

丘吉尔还说,战胜国把奥匈帝国肢解成了很多小国,让德国相对性的变得强大了。

再一个原因就是英法美等巨头们对德国的纵容和妥协。

当希特勒一步步增强军力,显示出他的野心时。英法美等国采取的是绥靖的政策、妥协的态度。

1938年德国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巨头们不但没有惩罚,还和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全称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承认了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英国首相张伯伦回到国内还高兴地对民众说: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1939年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例》。

这头法西斯野兽终于被放了出来。


三上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最大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呢?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视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表面上是由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偶然因素引起的,实际上则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总爆发导致的。然而一战并未解决列强之间的既有矛盾,一战只是把这些矛盾暂时掩盖起来,这正如一战中的法军元帅斐迪南·福煦对一战后缔结的《凡尔赛和约》的评价“这不是和平,不过是场20年的休战”。事实上不只是福煦,其实当时有很多人指出《凡尔赛和约》的致命缺陷“如果要寻求和平,那么这份条约对德国未免过于严苛;如果要彻底削弱德国,则又未免太过宽容。它既不能使德国感恩戴德,也不能彻底削弱德国,除了激起德国人的仇恨情绪它不能再起到任何作用”。我们不妨看看《凡尔赛和约》究竟是如何激起德国人的仇恨情绪的。

1919年6月28日一战参战国齐聚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凡尔赛和约》:德国被剥夺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将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将北石勒苏益格归还丹麦;承认波兰独立并将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将东上西里西亚让与捷克斯洛伐克;将但泽交予国际联盟管理;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将克莱佩达地区交给立陶宛;萨尔煤矿区交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永远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禁止实行义务兵役制,只允许保留7个师10万人的陆军,海军不可超过1.5万,禁止在莱茵兰地区驻军;德国以黄金向协约国支付113亿英镑的战争赔款......明码标价的巨额战争赔款足以让刚经历战火的德国经济彻底崩溃,而对德国军备、内政的限制则使德国人倍感耻辱。对德国人的仇恨情绪其实连协约国方面不少人也看得一清二楚,除了上文提到的福煦之外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也对《凡尔赛和约》评价为:“我们所起草的文件,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在德国人民的身上,这只能导致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发动战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份极力压榨德国的和约竟拱手送给了德国一份大礼——由于奥匈帝国被拆分,这就使德国反而获得了更好的地缘环境。俾斯麦曾认为地处中欧的德国至少会面对来自西面的法国、东面的俄国和南面的奥地利三个方向的潜在威胁,即使在奥匈帝国最为衰弱之时可这个国家的存在本身就是牵制德国在中欧势力扩张的一股重要的地缘力量,然而奥匈帝国瓦解后德国就成为了中欧唯一的强权。从奥匈帝国分化出来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国根本不能起到牵制德国扩张的作用,更何况这些国家或多或少从德国获得了领土补偿,这就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对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秩序不满的不只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尽管是一战战胜国,但却认为自己在一战中所得甚少,因此也对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深感不满:意大利在列强之中一向被戏称为“贫穷帝国主义”,在整个一战之中意大利对战局的唯一贡献是“迫使奥军最初从俄国战线撤走两个师,以后在战局的整个夏季阶段又抽走八至十个师”,其战斗力水平在协约国中就是公开的笑话。在战后的分赃会议上意大利只得到了从奥匈帝国分割出来的蒂罗尔州和的里雅斯特,除此之外意大利一无所获,在其他协约国成员眼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毕竟意大利在一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实在太有限了,然而意大利却认为自己在一战中所获甚少并因此对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心存不满。与意大利情况类似的还有日本:一战中日本趁列强忙于欧洲战事的天赐良机加紧在中国和太平洋等地扩张,到一战结束时日本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地区以及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等地。然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威胁到了新兴的美国的利益,于是美国召集英、法、意、日、比、荷、葡、中八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会上缔结的《九国公约》迫使日本将山东地区归还中国。尽管山东本就属于中国,尽管在归还之后日本仍得以在山东保留诸多特权,可这还是被日本视为本国外交上的耻辱。除了山东问题之外华盛顿会议还对日本的军备进行了一定限制——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比例被确定为5∶5∶3∶1.75∶1.75,尽管这一比例仍使日本在亚太地区维持着一定的海军优势,但就此给日本海军的发展设置了上限,美国以此实现了限制日本海军力量的目的,而日本对此自然是心有不满的。

1922年10月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的军事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夺取了政权,该党领袖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国王任命为内阁总理,实际总揽全国内政、外交、军事各项大权。1928年墨索里尼强行终止议会制度,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群众团体,由此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暴跌,以此为标志一场席卷全美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经济危机爆发了。经济上的大萧条状态同样在各国激发了诸多社会问题,这在日本和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严格意义上日本在此之前就已存在深刻的国内矛盾了——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有限,事实上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发展相比欧美国家一直慢半拍,而在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分化由使日本国内矛盾日益尖锐:1918年日本爆发了蔓延全国的抢米风潮。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当经济危机袭来时日本脆弱的经济基础几乎无力抵抗,在这种局面下日本国内开始出现越来越强的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国内矛盾的声音。1931年8月26日主张裁减军费的日本首相滨口雄幸被日本国内的法西斯极端组织爱国社刺杀身亡,这是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颠覆政党内阁的第一次行动。在除掉国内的反对者之后军部法西斯势力开始迫不及待地实施入侵中国的计划:1931年9月18日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这其实是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的一出自导自演的剧目,其目的在于制造入侵中国的借口。南满铁路是1897—1903年沙俄在中国东北境内所筑中东铁路的长春至大连部分,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这段铁路被日本占领,1906年11月26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成立使日本的势力范围得以沿铁路沿线扩张。关东军在炸毁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后嫁祸为中国东北军所为,随即对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进行炮轰,次日沈阳被日军攻陷。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随后日本关东军将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接到东北,扶植建立了以溥仪为核心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当经济危机波及德国后一时间涌现出560万失业者,这占到德国全体工会成员的五分之二以上,此外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只有非全日性工作。如此大规模的失业大大降低了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加剧了德国人对现实生活处境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和一战以来德国人对凡尔赛体系的民族仇恨情绪合流催生出大量极端的种族主义、沙文主义组织,而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逐渐从中脱颖而出。早在1923年希特勒就曾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罐举行暴动,暴动失败后希特勒遭遇了9个月的牢狱之灾。出狱后的希特勒改变策略——不再搞街头暴动那套,转而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推翻凡尔赛体系争取支持,终于在1932年7月的大选中希特勒领衔的纳粹党赢得了13799000张选票和230个席位。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内阁总理,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死后希特勒将总统、总理和军事领袖的职位合一而自称元首。

1935年10月墨索里尼派兵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5月墨索里尼宣布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同年7月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0月德国与意大利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当德国和意大利开始对外扩张时日本国内爆发了二二六兵变,尽管兵变本身失败了,但它进一步强化了军部法西斯势力在日本国内的地位。这一时期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后又积极推进所谓“华北自治”,试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1936年11月25日德国同日本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则在次年加入该协定,由此形成轴心国军事同盟集团。尽管一战后的德国百业凋零,战后又受到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但德国复兴的基础仍然存在——那就是人的智慧:德国是义务教育的起源地,当英国的儿童还在上演雾都孤儿的悲剧时德国已实现了6~12岁儿童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由于凡尔赛体系下禁止德国拥有空军,于是德国就大量成立航空俱乐部,用民用飞机培养飞行员。凡尔赛体系下德国不得拥有战舰和潜艇,于是德国就互派工程师到国外参与研制,然后将国外最新的战舰和潜艇研发技术带回来。凡尔赛体系下德国只被允许保留10万人的陆军,于是德国就把作战经验丰富的精英部队尽可能保留下来,至于裁减掉的部队则进行登记,以备随时重新征召。凡尔赛体系禁止德国拥有坦克,于是德国就借研制拖拉机等民用技术暗中研制坦克。1936年德国恢复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度,同年德军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事实上这是德国对英、法等一战战胜国的试探,如果英、法态度强硬,那么刚有所恢复的德军其实是根本无力抗衡的,然而英、法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英、法等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同样也助长了日本和意大利的扩张野心: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1938年3月15日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紧接着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提出领土要求,英、法试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诱使德国向东进攻苏联,于是德国在英、法的默认纵容之下得以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4月意大利展开了旨在侵占阿尔巴尼亚的军事行动。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的形式突袭波兰,英、法以履行对波兰的军事义务为由对德宣战。1940年4月德军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西欧国家发起闪击战,到1941年德国已占领欧洲14个国家并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变为自己的仆从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极其仆从国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由此引发了太平洋战争,至此二战规模达到最大化。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种下的因果,德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受到了很严重的处罚,其中《凡尔赛条约》就是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因为《凡尔赛条约》德国民众为了赔偿战争赔款而苦不堪言,所以造成了像希特勒这种极右翼分子上台的机会。经过一系列的折腾,以为德国这鼓劲儿算算刮过去了!但是实在让人没想到的是,世界经济危机居然爆发,德国人本来也就得过且过,可是直接将德国人打回谷底,更是对德国民众雪上加霜,所以民族矛盾一下子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其余原因就是在亚洲的另一边也不消停,日本由于明治维新逐渐走向世界强国,并开始走向军国主义路线也就是侵略他国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军事能力成为亚洲第一。为了扩张的野心,日本将侵略的目光放到了中国和亚洲各国,其次日本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所以他们急需要战争武力输出,来完成自己的统治私欲,世界的战争形式一触即发。

还有就是世界国联的失误,表面上是国脸实际上欧美列强和世界各国只会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会维护世界的利益,造成了欧美列强,如英法的绥靖主义,美国的孤岛主义,如果当初,日本攻击918的时候和德国闪击波兰能够及时制止悲剧就不可能发生,人类就能免于幸存一场灾难。


鹏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1945年。它是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反对德、意、日等轴心国侵略的全球性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各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德、意、日三国随着军事实力的膨胀,相互勾结,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妄图重新瓜分世界。1936年11月,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初步形成了“柏林—一罗马—东京轴心”。一场世界性战争的危机日益发展。

1939年9月1日,德国向英法的盟国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袭击苏联,使大战进一步扩大。12月7日,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8日,美、英对日宣战。9日,中国正式对日宣战,10日,又对德、意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至此,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已卷入这场新的世界大战。随着战争的发展,前后卷入大战的共有61个国家,约计17亿以上的人口,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

这次大战的战火遍及三大洲和四大洋,作战地区的面积达2200平方公里,在40个国家的领土和海洋战区 上开展了军事行动。按照作战范围,可分为欧洲和大西洋 战场,亚洲和太平洋战场,非洲和地中海战场。整个大战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轴心国的战略进攻阶段,战争 的转折阶段,同盟国的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阶段。战争持续了六年零一天,最后以轴心国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全世界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极其重大的牺牲和损失。战争 期间,先后参战军队达1.1亿人,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经济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


这场战争的特点,以及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战后军事学术和武装力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使人们认识到,在现代化战争中,胜利固然依赖战争的正义性质,但更加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在联盟作战中,搞好战略协同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于参战国来说,避免两线作战是一条重要的战略方针,游击战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在和平年代,应当重视军队战略战术的研究,使之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充分做好战前准备,防止突然袭击。


强哥的世界


一、大背景:普鲁士在首相奥托·冯·俾斯麦俾斯麦推动下,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胜利,于1871年统一了德意志。之后德国迅速崛起,对以英法为主导的欧洲、全球秩序造成了冲击,必然受到压制,两次世界大战都是。

二、近因:英法的过度打压。一战德国败北,根据1919年6月的《凡尔赛条约》,德国领土由61万减为53万:

(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法国,北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归波兰;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

损失了12.5%的人口,所有海外殖民地,军事限制,巨额赔款2260亿马克,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三、契机:苏台德事件和苏德瓜分波兰。如果以1939.9.1德国闪击英法联盟的波兰作为二战的开端,1939年8月《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又称“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附加秘密协定:两国共同瓜分东欧,包括波兰、波罗的海诸国、罗马尼亚等)就是开端。


魏东双


谈到战争,实际上是政治的继续,谈判桌上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不需要通过武力来解决的,谈判桌上没法解决的问题,那就只能诉诸于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会爆发,说到底还是因为西方列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一些新仇旧恨的老问题。前半句是历史教材上的一句经典总结,它解释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而后半句则是世界大战爆发的偶然性。

两次世界大战并非是完全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偶然性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终究还是爆发了,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德意志第二帝国

十九世纪后半段,伴随着德国的统一,德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逐渐甩开了法国,超过了英国,而西半球的美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美国和德国主导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也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普法战争

反观老牌强国英国与法国,发展明显降速。英国可以说是成也殖民地,败也殖民地,因为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让英国引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的工厂,同时也因为殖民地,让英国的资本家们压力较小,陶醉于在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放缓了科技的进步,也逐渐丢失了经济霸主的地位。而法国在拿破仑之后,就陷入了迷茫,政权更替不断,普法战争中损失惨重,割地赔款,一下子丢失了往日大国的光环。

德皇威廉二世

到了二十世纪初,美国与德国已经全面反超英、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对于美国来说,它拥有辽阔的国土,以及拉美的后花园,发展前景广阔,相对民主的政治体制也决定了美国不可能随便通过战争来重新瓜分世界。而中欧的德国就不像美国那么阔绰了,处在四战之地的德国,在夹缝中获得了统一,并在统一之后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战前的非洲

经济上虽然全面超过了英、法,但是殖民地数量上,却明显不如英、法,显然,这是骄傲的德意志人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德国这个有着军国主义传统的帝国。英、法同样也不可能主动让出自己的地盘的,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地和市场,通过战争是最简单的方式。

协约国与同盟国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德国,英国与德国的矛盾逐渐不可调和,而与德国世仇的法国自然也不会视而不见,英、法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同盟的关系。而俄国虽然和德国的关系并不差,但是与奥匈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争夺很激烈,自然就站到了德国的对立面。德国与奥匈因为历史的渊源与共同的利益自然就形成了同盟,加上一个搅屎棍子意大利。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看似是列强之间为了一些新仇旧怨结成了同盟以相互对抗,实际上是新兴的德国带着一群“有理想”的小弟对抗老牌强国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纷纷选择了站队,意大利最终背叛了盟友,选择了反水,而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等国出于对俄国的厌恶,选择了同盟国,一场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彻底打响。

战争中的德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毕竟整体实力与英法还有差距,海上被英国牢牢的看死,自始至终无法掌握制海权,陆上也难以逾越法军深沟高垒的战壕。前三年的交战中,德军虽然在海上与陆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造成了英法军队惨重了损失,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自身也是疲惫不堪。直到卖军火赚得盆满钵满的美国在最后时刻出来捡人头,这场战争就注定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基本上就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虽然战争中也有个别国家出于民族的利益,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是总体上来说,影响不大。在这场战争中,想要重新洗牌世界格局的德国最终失败,世界似乎再次回到了战前的状态,如果战后能够妥善的处理战败国们,也许世界就要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但是战后的巴黎和会,也是一场分赃的会议,这场肮脏的会议再次加剧了世界的动荡。

巴黎和会上的巨头们

分赃并不可耻,问题在于分赃不均,以及对战败国的过分压榨,注定了《凡尔赛和约》落笔签字的那一刻起,下一场战争又进入了倒计时。

希特勒的上台

德国被过分的削弱和压榨,甚至险些被肢解,使得的德国民众的内心充满的了怨恨,战后法国制造的鲁尔危机,更是加剧了德国民众的愤怒,只要一个火花,就能挑起下一场战争。希特勒能在德国上台,虽然主要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与法国的“助攻”也会密切相关的。

东方战线

俄国在退出一战之后,国内革命被协约国粗暴的干涉,尽管干涉最后失败,却让英、法等国与苏俄的关系产生了隔阂,二战之前,英、法纵容德国,不断的出卖盟友的利益,试图祸水东引,加剧了苏联与英、法的矛盾。这决定了苏联在日后只要一有机会,就会从本国的利益出发寻求扩张,二战初期与德国一丘之貉瓜分了东欧就证明了这一点。

五四运动

中国作为一个战胜国,并没有其他过分的要求,只想收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就这么一点合理的要求也被无视,最后由日本接收了德国的特权。中国的外交失败让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日本在尝到甜头之后,扩张的野心也与日俱增,一步步的独霸东北,进而掀起全面侵华。

意大利虽然在一战中是打酱油的角色,但是好歹也是一个战胜国,称霸地中海的野心遭到英法美等国的抨击之后,退出了和会,寻求自己的扩张。二战中,一心一意地跟在了德国的后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上赤裸裸的分赃,注定了下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不到二十年后,又一场毁灭性更强的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尽管这一次,德国人又一次失败了,但是却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了70多年了,后人在回过头来研究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必须吸取历史的教训,指导未来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局告诉了世人一个道理,任何国家要想崛起,必须要在和平的环境中寻求自身的发展,战争从不可能让任何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任何披着正义外衣的压榨只会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加速下一场战争的到来。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也是大势所趋,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任何倒行逆施试图发动新的战争,制造新对抗的国家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徽南城意


你不知道的二战真相有哪些?

一谈起二战,军事迷们总会热血喷张,什么诺曼底登陆啦,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啦,敦刻尔克大撤退啦,不过在这场战争的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今天有书君就带大家来盘点那些你不知道的二战真相。

一:二战爆发的幕后老大

很多人认为挑起二战的大boss是德日意这几个法西斯轴心国,但实际上在这些国家身后,还有位不为人知的终极大boss。


大家都知道,二战之前欧洲开拓海陆运输线,生意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遍布多国。欧洲的大财团们早已肥得流油,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和维特根斯坦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被称为金融界的“影子内阁”,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他们的银行遍布欧洲。而维特根斯坦家族呢,有着超过数百年的发家历史,创始人是卡尔·维特根斯坦,产业遍及钢铁、铁路、轮胎、金融和建筑业,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甚至涉及到政经文哲等诸多领域。

财团们虽富可敌国,但架不住欧洲国家动不动就打架,一打架生意就不好做了。大财团们叹了口气说:“,你们这样胡闹,让我很为难啊。”于是,他们准备找个管家,好好管管这些不听话的国家。此时,大财团盯上了希特勒,想通过他统一欧洲大陆,结束欧洲各国天天打架的局面。


在大财团的帮助下,希特勒迅速咸鱼翻身,从一个无名之辈一跃成为德国元首。之后的历史大家也就都知道,像闪击波兰、征服法兰西、统一西欧。但我们看战况却处处透着诡异,尤其是攻打法国的时候,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兰西大军一个月就挂了,这背后九少不了大财团们的小动作。

随着希特勒羽翼日渐丰满,他不打算再听财团爸爸们指挥,人家要单飞。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大佬们的实力如此强悍,没过多久自己便倒台,被他们送去见了上帝。

二:为什么希特勒将40万敌军放虎归山?

还记得去年的《敦刻尔克》大电影,看得有书君我是激情澎湃,其实,德军即将完成对敦刻尔克的合围,却又放了他们一马。

1940年5月27日,德军部队距离敦刻尔克只有10公里,眼看40万英法联军就要成为德军的盘中餐了,跟待宰羔羊没什么区别,但德国军队却做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停止进军。而且,这命令还是希特勒亲自下的。这导致后来诺曼底登陆时,这40万死里逃生的英法大军成了反攻德国的主力之一。



是希特勒脑子进水了吗?

当然不是。这就和我们之前说过的希特勒的后台有关


这道命令,其实也是大财团示意的。有些财团的老巢在英国法国,他们自己也是英国人或者法国人,这40万人里说不定还有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本来嘛,财团们的目的就只是统一欧洲大陆,没必要对自己同胞“痛下杀手”。毕竟未来都是要开门做生意的,把事情做得太绝,不是这些大佬们的风格。


三:你所不知的二战轴心国

二战结束70多年,大部分人知道的法西斯轴心国是德日意,实际上还有一个国家——泰国。

泰国位于英法殖民地之间,是当时东南亚为数不多有独立主权国家之一。当时日本打算绕过英法殖民地进军东南亚,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泰国借道。

于是日本就跟泰国说:“你跟着我混,好处大大的。”但泰国不吃这一套。好吧,软的不行来硬的,日本举着小国旗就跑到泰国老巢。没想到泰国是外强中干,不到一天就放弃抵抗。还跟日本签订了《日泰同盟条约》,并向美英宣战,正式加入轴心国。



不过泰国人也很贼,后来看出来轴心国不如反法西斯同盟强大,就又跑到同盟国那里,给人家做间谍。表面跟日本称兄道弟,背地为同盟国提供情报,指引盟军轰炸日本在泰国的军事基地。

在日本投降时,泰国还装作无辜受害者的模样让日本赔钱,理由是当时日本在泰国吃喝拉撒没给钱。日本人没办法,谁让当初是自己招的人家呢,只好老老实实给了泰国一百多亿日元。

好了,以上就是有书君为大家整理的二战真相。其实啊,战争本就风云变幻、难以捉摸,每一场战争背后,都牵扯着无数关于权力和利益的链条,很多战争的爆发也是由此产生。我们在看清战争的同时,也要学会珍惜,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