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史诗|简述《我与地坛》:向死而生,详解残缺命运里的“活法”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史铁生·《我与地坛》


<strong>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在充满巧合的人生旅途中,平安喜乐才是我们普通人最关心的话题。


就像许多青年一样,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青春的呐喊,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史铁生在1972年之前,还是他们健全人中的一员,有的走南闯北,有的读书深造,也有的选择扎根边疆,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荒凉戈壁。


但是,在史铁生患病后长达近二十年的艰难岁月里对生命再三再四循环反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全都汇聚成了一本《我与地坛》,书中呈现,从自身的残疾后,作者就开始了对生命的思考,当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直面命运的突然打击的时候,他在震惊、痛苦之余,内心里还有对命运的不公并且充满着怨恨,但当以作者一个冷静的视角把目光从自己投向别人时,他就开始有了新的发现,身为人子看到母亲因为孩子的残疾,其实比他承受着更大的痛苦,而自己无谓发泄往往给母亲增添了更深的痛苦和折磨;再看看周围的人群,他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命运,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布满了坎坷,只是呈现出不同的方式而已。进而他发现了

生命本来就是不圆满的,从而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本来就是在于自己的选择和抗争之中,只有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残缺,挑战命运,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来。


应该说,史铁生罹患重病前的情形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写照,他虽然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也经受过上山下乡的浪潮洗礼,却对母亲的温暖感恩在心,这造就了作者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而病后的日子,更是<strong>深情着力对母亲的刻画以及讴歌对母亲的爱,这一部分是《我与地坛》最为感人的部分。在这些平静如水无法复制的文字里,饱含着充沛饱满、风雷激荡的高贵的情感。


逆境史诗|简述《我与地坛》:向死而生,详解残缺命运里的“活法”

长篇散文作品《我与地坛》 史铁生著


读过这部洋溢着人性光辉的散文著作,有心人可以发现,在史铁生的后半辈子里,前十年是一个年轻人遭受打击后的崩溃,怀疑,抑郁想要自杀,而在后十年,逐渐内敛转化为深邃迥异的人生思考,并且尝试着记录“平等世界的另一面”。最终让世人明白“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


<strong>不能走远路,却有辽阔的心,不能登高山,却有深邃的眼。史铁生高贵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文字映射出来,让我们窥见了苦难里一个生活斗士在绝望中奋力寻找希望的过程,向死而生,我想把残缺命运里“活法”的答案娓娓道来。


<strong>1 当人跨过沉沦的人生战场,向着残缺的苦难开战之时,信念就是那高擎的军旗。


张扬大笑,肆意奔跑的日子里,我从未想过史铁生曾经自嘲“被种在床上”是“一个经受磨难的过程”。年少的我血液里有风,和所有少年一样,期待遇见大千世界里美好的所有事物,然而在某个节点,我因为轻微车祸而意外骨折,只能躺在床上养息的时候,才意识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我开始像瘫痪不久的史铁生一样,望着窗外的一切,呆呆的发愣,就如作者在文中这样写的“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同样是转瞬之间,区别只在于我养好伤后还能回归到操场上自由漫步。


作者史铁生留给世界的最终是一个坚强从容的背影,他所承受的煎熬里的每分每秒,都少不了信念的支撑,莎士比亚说:“事情没有什么不同,是思想使其两样。而思想就是信念的以一种表现形式

。心理学的ABC理论就是脱胎于此:


情绪的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其中A代表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信念(belief),C代表情绪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认为,是事件A导致了情绪结果C,但艾里斯认为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说人们的消极情绪并不是激发事件导致的,而是错误信念B导致的。


<strong>通俗来理解就是当人们有不良情绪时,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就可以改善情绪。


疾病来得猝不及防,让史铁生这个年轻人几近崩溃的边缘,但他却在母亲和周围所有关心他的人身上,汲取到了信念的力量,这直接引导了史铁生的心态从崩溃和抑郁走向坦然与宁静。


逆境史诗|简述《我与地坛》:向死而生,详解残缺命运里的“活法”

史铁生青年时期


这样的转变虽然缓慢但却坚定,事实也证明卓有成效,作者通过一种朴实、克制、温情而透彻的态度细细道来,从头到尾,丝丝入扣、体贴入微,毫不勉强造作,并抵达一种能为平常人所理解又难以企及的境界。剖析这篇长达万言的作品,无论是在表达主旨上,还是在写法、语言各个方面,都堪称是这位“命运斗士”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独一无二的贡献,单单论这个意义而言,《我与地坛》的影响远远超越于文体范围。


这让一代代的人意识到,<strong>至少在史铁生身上,延伸到残疾人群体之上,再到我们普通人心里,至始至终追求的其实不是什么超凡脱俗,不是美,我们追求的甚至不是金钱名誉地位,而是对诸般无可避免的苦难的从容以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诺1943年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社会需要,既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对爱

情、友谊、亲情的需要等。


在史铁生心里,是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帮他走出了瘫痪的阴影,除却健康来说,母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事物。当母亲推着轮椅带他去北海公园赏花的时候,纷飞的花瓣引起无限的思绪,神伤之时,是母亲在一旁始终陪伴,不离左右。哪怕是母亲临终的叮嘱,都是那一声声殷切的嘱托:<strong>“好好活下去。”


唐家三少的《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以其对妻子的深情告白,感动过无数读者。而《我与地坛》在叙写“我”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时,远离了热烈、哭号、哀励、宣泄等等所有的激烈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做人们最常见的赤裸抒情———尽管他这样做很可能也会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史铁生将那人间至爱的种种伟大意义都悬置隐藏起来,只是用一种内敛到近乎压抑的语调,讲述着母亲看似平常的几件小事以及母亲过早离世带给他无法挽回的损失与至痛。


由此看来,亲情是人类道德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人生经历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而且体现着人类文明进步程度以及社会道德发展水平。


这浓厚的伟大的母爱与“生与死”的答案一样透彻、融通和豁达,绝容不得丝毫的张扬与夸饰,哭肿的眼里有泪,泪里却蕴藏着坚韧的信念之光。


逆境史诗|简述《我与地坛》:向死而生,详解残缺命运里的“活法”

史铁生中年时期


<strong>2 上帝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史铁生是一名朴实敦厚的北方汉子,同样的,他也继承了北方人的坚韧和乐观,又因为文学,让他的心思多了一分细腻,史铁生休养的期间,长时间与地坛相伴时,他也曾见证过另一些不幸。一个貌美但却有智商缺陷的小姑娘,在古园中被几个人捉弄。那些人做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孤身一人的少女惊惶地东躲西藏,就连两条腿袒露出来也不曾发觉。


这就看出每个人境遇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但在史铁生的答案面前,世界显示了它的平等的一面。这将促使人类不再滥用或者尽可能少地滥用自己那个“狂妄的年龄”;这个答案虽然并不必然保证世界上不再有“失魂落魄的人”

,但在史铁生以自己漫长的煎熬而获得的领悟那里,这些“失魂落魄的人”将得到宁静和终生的抚慰。


一个人变得成熟与经历息息相关,没有谁是天生成熟,所有的成熟都来自我们自己的历练,更来自我们身心的思考与迭代。


<strong>别离是我们成长的奠基石,一个人要成长,就是需要不断的告别。包括史铁生那样告别健康的过往。


曾经看《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我发现,主人公的忘年交艾福特一直鼓励主人公换一种活法,他说,只有走出去,告别现在的环境,你才知道世界有多么大,你才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


"ll n'ya qu'un heroisme au monde: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Romain Rolland.


这段法语出自罗曼罗兰的《米开朗琪罗传》,翻译过来便是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尝遍人生百态,世间疾苦的史铁生最终选择对美好过往报以淡然的怀念,对身边人报以感恩,也与疾病之间达成了和解。虽然书中没有说感恩苦难,但看得出来,作者从中收获了许多,<strong>对他来说,轮椅上的思考,抵得过走遍千山万水的风光。


逆境史诗|简述《我与地坛》:向死而生,详解残缺命运里的“活法”

史铁生罹患重病后坚强乐观的微笑


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青铜葵花》结尾中写到:“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难。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史铁生在青春的尾巴消失之前明白了这个道理,也不算晚。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strong>3 生命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而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在余华的笔下,《活着》当中的福贵,家产赌光沦为一无所有的穷人,父亲气恨而亡。接着不幸被国民党捉壮丁历经死难而幸存于世,儿子有庆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儿凤霞产后得败血症而亡,妻子家珍得软骨病最终病死,最后女婿二喜工伤亡故,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被撑死了。亲历这数番亲人的死亡,福贵老了,他的人生点缀也被剥夺得差不多了,活着,最后终于成为他人生最大的“奢侈”。


在1998年的一次访谈中,余华先生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


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事实,作出了有一个判断。那就是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不管在任何逆境下,活着并保持高昂的斗志都是极为重要的,自暴自弃不是一个生活的强者所应该呈现的精神风貌,每个紧咬牙关的灵魂背后,都有一张张的笑脸,那是在绝望中寻觅到希望的胜利之光,文字也好,生活也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身都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


当史铁生面对母亲的不幸去世,看到北海公园的花又开了,他并没有陷入长久的崩溃和嚎啕,在身边朋友的疏导和自我的调适下,他从逆境中慢慢走出来,并且鼓舞激励了和他一样有残疾缺陷的小朋友,在<strong>《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会来》一信里,史铁生在信中用“朋友”这一个<strong>平等、真诚

的词语来称呼与他一样经受着残疾带来的<strong>“困苦与磨难”的盲童朋友们,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strong>也使他提到的这份“困苦与磨难”,变成了双方相互认同、彼此理解的一种默契。


正如信中所说,“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任何人也都会有局限。残疾人就像是折翼的天使,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折翼天使”有很多,我们能看到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梦想,也能看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走向成功。


就像史铁生,他虽然无法用双腿在现实中行走,但他在用独特的行走姿势向命运抗争。对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strong>4 写在最后


深夜掩卷沉思,史铁生光辉睿智的话语仿佛还在我们的耳边回响,但是新的一天正在有条不紊的来到,这部长篇散文作品,以一种通透圆融和超越之美而让人深深为之感动,地坛古园在作者笔下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当中饱含着人子对母亲的思念,青年对社会的感恩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陪伴了史铁生走过艰难岁月的老母亲的“活法”,其实解答了作者,甚至说我们应该<strong>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就是<strong>“活法”的答案之一。


优秀的作品始终具有祥和、安静、宽厚,兼具文学力量和人道力量,当中融合了厚重人文关怀和深邃社会思考。

《我与地坛》像是与整个人类精神的对话与探寻,字字句句昭示“生命偶然,但不能轻视”主题。“几十年病痛对他的折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和承受力,这种磨难早已融合进他的思想和灵魂。”


在作家曹文轩的心里,打动普通人的永远都是对不幸的安然以对。


感恩,释然,和解,哪怕生活充满不如意和鸡毛蒜皮,也要学会豁达,知足,淡然。


逆境史诗|简述《我与地坛》:向死而生,详解残缺命运里的“活法”

“上帝对他如此苛责,在21岁的大好年华里夺去他的双腿,但他的人生却因此更加健全”———摘自《我与地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人生磨难,从来都是如此,要坚信,世界美好始终与你环环相扣。


<strong>愿看到这里的读者们,在坚硬的世界里都能够修得一颗柔软心,在大雪纷飞的2020年春节里,《我与地坛》能够给你纯洁善良般的温暖,透过他,目光所及,皆是生活。


作者介绍:人间故事坊,青年作者,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头条官方认证【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累计在各类省级刊物发表数万字。



对于坎坷的人生,你是否有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