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以蒙古为中心,开始了他的对外扩张战争,从1217年至1258年,蒙古帝国以三次西征,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横跨欧亚板块的庞大国家,先后征服了西辽、花剌子模、钦察,以及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罗斯诸国,剑锋直指波兰,随后又进攻两河流域,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蒙古帝国刚开始的扩张理由非常简单,丰沛的水草和更广阔的牧场是他们生产力的最有效保障

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派遣拔都为主帅,率领十五万蒙军和蒙古诸王子一道西征。为何长子西征首先要征服的就是钦查草原呢?众所周知,强大完善的后勤是保障军队战斗力的核心,而游牧民族的后勤保障十分简单,钦查草原上茫茫的牧场就足够蒙古人休养生息了。每一片征服的草场都能转化为放牧的生产力。另一方面,钦察草原上多为平原地形,非常适合蒙古骑兵进行机动作战或展开阵型,虽然这里的一些地方在春季会变得泥泞不堪,但是一到冬季,湖沼和河流结冰后,在这里的骑兵更是能如鱼得水。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得益于钦察草原上平坦的地形,蒙古骑兵在这里能够获得很大的优势

蒙古骑兵横扫了整个钦察草原,长驱西进,虽然当时罗斯诸国与钦查人有着很深的矛盾,但是在锐不可当的蒙古骑兵面前,恐惧的命运暂时将他们捆绑在了一起。面对蒙古骑兵闪电般的攻势,钦察的忽滩汗(Khan Kotai)不得不投奔其女婿,加利西亚公国(Galicians)的密思赤腊(Mstislavich)公爵,密思赤腊老公爵将罗斯南部诸国召集到了基辅。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蒙古人的扩张是斯拉夫人此前从未遇到过的威胁,面对咄咄逼人的蒙古军队,罗斯公国不得不放下与钦查人的成见

面对钦查人的求助,诸王公的反映并不一致,事实上,当时的罗斯公国只是一群松散的联邦,各个王公之间的战争远多于和平,密赤思老大公表示:虽然罗斯诸国此前与钦查人有世仇,但是如今蒙古人锐不可当,帮助钦查人就是帮助他们自己,一旦钦查被征服,钦查人归顺了蒙古。罗斯诸国迟早要面对强大的蒙古军队,不如先发制人。最终诸王公同意出兵抗蒙,并派遣使者请求弗拉基米尔公国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出兵协助。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事实上,罗斯公国内部面对钦查人的求助,其态度也并不一致

在得知罗斯公国准备出兵蒙古后, 哲别和速不台赶紧派出使者前往基辅,表示蒙古只是要讨伐钦查,并没有进犯罗斯诸国的意思,并表示愿意与罗斯诸国共同瓜分钦查。然而各位王公却杀死了蒙古使者(和当年花拉子模犯下的错误一模一样),随后各王公不等弗拉基米尔大公发兵,就迅速挥师渡过第聂伯河,急行军数日后抵达迦勒迦河。在此期间,哲别和速不台且战且退,并不与罗斯军队发起正面冲突,另一方面,他们迅速向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求援,罗斯各公以为他们不敢迎敌,迅速被调离罗斯境内。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关于迦勒迦河之战的画作,事实上这场战争是在5月份进行的,草木并没有如此枯黄

术赤援军赶到后,蒙古军队与罗斯联军隔河相望,关于这场战争的地点,虽然位于迦勒迦河附近,但是其具体位置已经无法考证,根据英国学者大卫·尼科尔的著作推断,迦勒迦河并不是一条大河,不过河两边的堤岸非常陡峭,而且在河的西岸还草木丛生,这为蒙古骑兵的进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仅如此,罗斯联军还在河岸高地上构筑工事,进行防御。

蒙古骑兵的兵力构成

此前的常识认为,蒙古骑兵大多仅穿着简单的防护,不披甲,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根据现有考古证据,蒙古骑兵也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典型的蒙古轻骑兵和重骑兵,事实上,蒙古重骑兵的防护水平是极为高超的

重甲骑兵(Heavy Cavalry(Cataphracted)):骑兵和战马都身披厚重的皮甲,头戴头盔,和之后的日本武士和相似防护最强的甚至带有覆面甲,他们是最强的部队,往往承担着终极一波的打击,佩戴的武器有复合弓,马刀,锤,等等各类大杀伤力的武器。除了重甲骑兵之外,蒙古还拥有重骑兵(Heavy Cavalry),这些骑兵身上披甲,战马不披甲。他们是次等级的重骑兵,携带弓箭以及马刀作战,有些还会使用锤,在面对重甲防御的时候,锤是一种破甲效率极高的兵器。考古研究发现,蒙古军队中有 40%是重骑兵,而且其中有些士兵的盔甲是相当华丽的。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电影《哈萨克汗国》中的哈萨克族勇士霍布兰德,这身装束与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骑兵十分相似

蒙古骑兵中剩下的大多数是轻骑兵(Light Cavalry),带弓的轻骑兵,是欧亚大草原上的战斗主力。他们挥舞着复合弓,身着毡衣,非常擅长骑射。他们可以一整天不停的骑马和射箭。所用的战术基本相同,都是长于机动逊于近战。蒙古轻骑兵还非常擅长进行骚扰作战和佯败的战术,不谙战法的欧洲骑兵通常会冒进追击,而最终等到欧洲战马的体力耗尽后(欧洲骑兵通常是贵族,往往身披重甲,所以欧洲马匹的体力消耗更大),蒙古重甲骑兵再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擅长骑射的突厥部落加入蒙古骑兵后,为其带来了全新的战术

此外,尽管在欧亚大草原上的骑兵们的主要的弓箭战术是骚扰和撤离战术,但中东的突厥部落则更偏爱箭雨战术。在蒙古崛起和征服后,他们也加入到了蒙古骑兵中,而且曾经在短期内学习蒙古的战术,但是随后,还是回到了自己擅长的箭雨战术。这些高超的的弓手,可以在短短 3 秒内射出 5 支箭。此外蒙古军队中还拥有部分布洛达尼人(Brodniki),他们是著名的顿河哥萨克人(DonCossacks)的前身,当时是粗蛮的轻骑兵。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加入蒙古军队的西辽骑兵

在这场战争中,哲别和速不台带领的这支部队,可以说是欧洲人见过的最恐怖的蒙古军队。除了军队本身都是由久经沙场的士兵组成以外,军队的兵种配置也是与以往不同的。常规轻骑和重骑的配备比例为 3:2,但是这支部队的配备可能是 1:1。某些文献记载中,重骑的比例甚至超过了轻骑。据考证,蒙古骑兵在战斗时,往往同时有 4-5 匹马,在战斗中他们经常换马,以保证马的体力,虽然蒙古军队的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实力却是很强大的。

松散的罗斯联军阵营

钦察人(Polovtsians ):钦察人的实际将领为忽滩汗,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指挥官,也是加利西亚公爵密思赤腊的老丈人。但是在这场战争中,由于钦察人和罗斯公国的微妙关系,所以最后上场指挥的是额伦汗(Khan Yuran),而钦查人本身对此意见颇大,所以在这场战争中,钦察人似乎并没有拼尽全力。钦其骑兵军队的规模曾经和蒙古人一样的庞大,拥有野战用的巨弩和投石机,以及火器。但在此次战斗中,他们仅仅是前卫队。钦察人实际上起着是罗斯联军的前方屏障和侧翼防守的作用。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钦查人大多佩戴覆面甲,不过在此战中,钦查人更多是作为游击部队和侧翼防守

沃伦人(Volhynians):指挥官为丹尼罗曼诺维奇(Daniil Romanovich),沃伦人实际上是罗斯军队的前卫。他们被视为加利西亚人的一部分。

加利西亚人(Galicians):他们的指挥官就是密思赤腊(加利西亚大公)(Mstislav Mstislavich),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忽滩汗的女婿。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罗斯军队中不乏刚刚被征召的菜鸟新兵,他们之前可能是庄稼汉,铁匠,马夫等等,他们的作战能力其实并不强

切尔尼戈夫人(Chernigovs ):总指挥官为密思赤腊(切尔尼戈夫)(Mstislav Svyatoslavich),这支部队包括了大量的库尔斯克(Kursk)骑兵,。以及来自普季夫利(Putivl)和其他的一些地方的部队。库尔斯克骑兵由奥列格(Oleg)统领,步兵则由密思赤腊(切尔尼戈夫)(Mstislav Svyatoslavich)统领。斯摩棱斯克王公(Smolensk)则指挥队伍中的钦查侧翼部队。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罗斯贵族骑兵的装备是很精良的,然而输在没有统一的指挥

加利西亚军队和切尔尼戈夫军队一样,进行的都是当时标准的罗斯布阵。密集重骑为前卫,开道,其后为步兵方阵,包含装备较差的轻步兵。弓箭手压后,随时准备越过前方部队,进行射箭。装备较好的步兵,跟在骑兵背后,准备在骑兵发起冲锋实施防护。而轻骑兵则若隐若现的游弋在队伍的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罗斯公国并没有等到弗拉基米尔大公派兵就匆匆对蒙古出兵,但是这时有一支援军却已经赶到,这支军队是由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的尤里大公的亲外甥瓦西尔·康斯坦丁诺维奇率领的。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步兵战术在蒙古人高机动性的骑兵面前是毫无作用的,他们被轻骑兵愚弄的精疲力尽,然后再被重骑兵斩杀

基辅军队:

他们的指挥官是大公密思赤腊(基辅)(Mstislav Svyatoslavich),他的儿子维斯沃德(Vsevold),他的女婿安德烈(Andrei)王公,和斯维亚托斯拉夫(Svyatoslav of Shumsk)其中密思赤腊和维斯沃德指挥骑兵,安德烈和斯维亚托斯拉夫负责指挥步兵。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一套基辅步兵的标准装备,在装备精良的蒙古人面前不堪一击

血染迦勒迦河

从上面的实力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罗斯联军的兵力有8万人,但是其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各方势力直接也缺乏统一有效的战术协作。相比之下,蒙古精锐久经沙场,而且哲别和速不台的军事素养也是有目共睹的,当年冬天,大战终于爆发,加利西亚人统领密思赤腊和钦察人自恃甚高,主动出兵,渡河对蒙古军队发动攻击。然而基辅大公居然因为此前与加利西亚曾发生争吵,居然按兵不动。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互相推诿指责的罗斯王公

由于缺乏有效合理的指挥,罗斯联军力战不支,逐渐后退,面对这一情况,基辅大公命令自己的军队始终驻扎在河对岸的掩体内冷静观战,直到蒙古铁骑一路击溃罗斯联军的乌合之众,冲溃了俄罗斯军的营寨。基辅这边始终一兵未发,最终,罗斯联军遭遇惨败,六个王公被处死,70位贵族战死沙场。密赤思老和沃伦王公侥幸逃出后,渡过第聂伯和,将剩余船只全部烧毁,以此阻止了蒙古骑兵的追杀,才逃过一劫。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在蒙古人面前,罗斯士兵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深深的恐惧

罗斯联军被击溃后,蒙古骑兵迅速渡过了迦勒迦河,围攻城内的基辅联军,由于当时罗斯联军筑城仍然使用的是木头和泥土,这样的掩体完全无法抵挡蒙古人的进攻,蒙古骑兵对这里连续围攻了整整三天,导致城内伤亡惨重,人心惶惶。最终,基辅大公听信了蒙古军答应释放他和士兵回家的诺言,开城投降,然而蒙古骑兵却将其部众屠戮殆尽。罗斯南部联军战败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的援军手中,他们连忙撤退。

十字与弯刀:浅谈迦勒迦河之战中的蒙古与罗斯联军

被两名蒙古骑兵夹击的罗斯士兵

迦勒迦河战役结束后,罗斯公国实力遭到重创,蒙古骑兵一路血洗了整个南罗斯地区,随后进入克里木半岛,攻陷了速达黑城,此次战争结束后,整个钦查草原全部落入蒙古帝国手中。罗斯公国亦一蹶不振,以基辅为首的南罗斯势力逐渐衰弱,弗拉基米尔公国逐渐成为了整个罗斯公国的核心,并直接受蒙古大汗册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