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不許哭!

嗚嗚嗚~~~


叫你不要哭還哭!聽見沒有!

嗚嗚嗚嗚嗚嗚~~~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快走!你不走我就自己走了,你一個人留在這裡吧!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只見一個哭的鼻涕眼淚直流的孩子,瘋狂抱住媽媽的腿……

這一幕,是不是非常熟悉?


大家經常都可以在商場、餐廳、遊樂場裡看到情緒都失控的媽媽和孩子。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01

失控的媽媽怎麼了?


我們曾經都當過旁觀者,也有可能就是當事者,也許你沒說過“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但你可能說過“你再這樣,我就走了”,兩者有區別嗎?


也許在我們心裡有區別,至少我沒說不要你,但在孩子心裡,卻是一個意思,都是被拋棄了,我們的換而言之,只是為了讓自己不那麼內疚罷了。


並且你有沒發現,我們一定會在"不要你"這件事情上加一個

前提,聽起來好像是因為孩子哭、孩子不聽話才得到的一個懲罰,從而規避了自己的責任。


看似反常的行為,背後卻透露著很多媽媽的共性,說出這些話時就已經後悔,但卻還是忍不住說出口,明明每次都後悔傷害了孩子,卻回回都重蹈覆撤


實際上,從孩子的出生開始,媽媽在每個階段會給自己攬上不同的責任,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娛樂、學習,正因為責任太多,以至於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都在媽媽身上,一旦來自外界的壓力大過於所能承受的,很容易就會遷怒於我們最愛的孩子。


這種反應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叫做“踢貓效應”。


人的情緒會受到環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當受到了來自家庭、工作、社會上的一些指責時,潛意識會驅使他選擇無法還擊的弱者發洩,而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常常會成為那個弱者。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02

來自社會對媽媽的低評價

“孩子不乖是媽媽的錯”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在公共場合如果有個孩子在哭鬧,那麼身邊人會有什麼反應?


通常人的下意識會看看這個孩子的媽媽在做什麼,在人們的潛意識裡會覺得,孩子哭鬧的根源一定在媽媽身上,身邊每個路人炙熱的眼光,就好像審視一樣看著媽媽。


此時,這些無形的壓力就變成了讓媽媽發火威脅孩子的導火索,因為急於想讓孩子停下來,急於想讓路人知道這不是我的錯……


媽媽用孩子最依賴的母愛作為賭注,再這樣我就不愛你了、在這樣我就走了……


害怕失去媽媽的孩子,內心情緒從生氣轉變成了恐懼,哭的更撕心裂肺了。


不是孩子不受威脅,而是你戳中她的軟肋了,越小的孩子越不會用語言去表達自己,哭就是他們最直接的情緒宣洩出口。


可此時被自己的狠話“綁架”的媽媽,哪怕心裡不太願意,也半推半就往前走幾步以示“你再哭我真的就走了”,被嚇壞的孩子只能把淚水強憋回去,抽抽搭搭的抱緊不想失去的媽媽。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03

來自媽媽個人的高要求

“我要當一個好媽媽”


女人從懷孕的那一刻起,身體的激素就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再加上寶寶在身體裡的變化,一切的事都會讓你從一個女生不由自主的迅速進入媽媽這個角色,開始擔心關於孩子的所有問題。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轉變是讓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能得到母親更好的照顧,但從個人角度來說,這一系列的焦慮行為更會把自己逼上一個死衚衕,那就是“我必須要成為一個好媽媽。”


實際上,媽媽並沒有什麼標準,每個人盡力而為就好,照顧孩子的同時也要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可為母則剛的本性,卻讓很多人開始和自己較真死磕,可又有誰規定,為母就必須剛呢?


孩子一直哭,是不是我的奶不夠?

孩子不吃飯,是不是我做的飯不好吃?



媽媽為孩子成長驕傲的同時,也把孩子所有不盡如人意的表現歸咎於自己不夠好


試問,一個時刻都在懷疑自己沒把孩子照顧好的媽媽,情緒怎麼可能穩定?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04

來自丈夫的漠不關心

“好像孩子時媽媽一個人的”


職場媽媽不僅要工作,下班還要繼續帶娃,而全職媽媽更不用說,除了帶娃,還包攬了所有家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爸爸下班回家就是刷手機、玩遊戲、休息。


所以爸爸是個擺設嗎?


之前有人說喪偶式育兒其實沒什麼,至少自己做主沒人指責,比起來詐屍式育兒更叫人受不了,孩子一旦生病、成績差,遭殃的就是媽媽,“你怎麼帶個孩子都帶不好?”


此時此刻,感覺毫無依靠的媽媽,下意識的反應是趕緊找一個情緒的發洩口,而這個出口很可能就是孩子。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05

教來自原生家庭的投射

“你到底怎麼管小孩的“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男主外女主內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潛規則。


照顧孩子的任務好像就應該媽媽多承擔一些,應該在很多人的成長史中,但凡出了點紕漏,遭殃的除了孩子,受牽連的一定還有媽媽,從小看著媽媽被媽媽指責“你到底怎麼管孩子的?”


很多男人也許只是從小生在這樣的家庭裡,當孩子出事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想著一起解決問題,而是立馬指責妻子。


這種潛移默化的刻板印象像傳承一樣,父母傳給孩子,孩子再傳給下一代……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06

怎麼跳出“不行發火卻又控制不住”的怪圈


以上的四個原因,錯綜複雜都成了媽媽情緒崩潰的

導火索,而喜怒無常的孩子充當的就是火上澆油的角色,表面上看似孩子“自作自受”的行為,卻都說明了,媽媽受到了多方的壓力,你需要喘口氣了。


回想一下,罵孩子又幾次真的是因為孩子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而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容忍力比較低。


很多媽媽可能覺得,我知道問題的所在,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跳出這個“不想發火,卻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怪圈?


01

不做完美媽媽

通常追求完美的媽媽更容易發火,因為對自己要求太高,和理想中有差距的時候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也很容易把這種不滿發洩到孩子身上,所以試著做一個及格媽媽就行,不要太較真。


02

學會放手

帶孩子就像一個公司的合作項目,需要兩個人共同出力,如果一個同事付出太多,另一個同事就容易產生抱怨情緒。你該做的就是多分一點任務給那個同事,瞬間心理就平衡了。


03

失控時抱抱孩子

人都有情緒,孩子發脾氣也是常態,當感覺場面失控的時候,不妨試試不說話,就俯下身子去

抱抱哭鬧的孩子,她一定會因為被理解和愛而安靜下來,絕對不是威脅和責罵。


04

給自己留些生活空間

哪怕生活再忙碌,也給自己留一點和自己、朋友們獨處的時間,每個人的生活都需要調劑,換個心情,不要只是看到孩子的缺點,去發現她的優點,乏味重複的日子會讓你不停鑽牛角尖。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相信每個媽媽都是孩子最好的媽媽


只有心態平和的媽媽,才能讓孩子在穩定的家庭氛圍裡學會去理解接納自己,如果我們都覺得自己的父母曾經做的不對,那麼努力讓孩子不要成為下一個自己。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END

作者:C媽,能理性寫乾貨,也能走心寫雞湯,帶你走出育兒誤區,遠離焦慮!

C媽生活志,分享有料的育兒乾貨,有趣的親子漫畫。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失控威脅孩子的媽媽們是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