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我还记得几十年前,有一位前辈的读书人告诉我,唐宋以后读书人必须要通三理。中国的文化讲究做人做事的一切道理。其中最要紧的一项是孝道。所以读书人要通三理,即医理、命理和地理。

第一医理,因为中国文化以孝道治天下,父母生了病自己要懂得医理。

第二命理,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父母年龄知道了,然后算算八字啊,了解一下他们大概还有几年可活,那么这几年就不敢出门了。命理是混合在医理中的,都以五行为依归,在医治病人的时候,如果知道病人的八字五行,就可以明白病人体质的弱点,对于治疗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第三地理,父母死了之后,要懂地理,找一个好地方埋葬。一个为人子者,父母的命不能不知,由命知道父母衰旺的进展和变化,父母患病要知道医治,父母百年之后,更要知道地理,选择适当的地方安葬。

所以,这些观念交织成的中国文化,认为读书人要通三理。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每一种学问,都包括在中国的一切学问书籍之中,它们像织布机上的经线与纬线,都织在一起。只要多读书,一定会涉及到这些学问。也可以说,这些学问的源头,都是一个,只要一通,不自觉地就三通了。

这位老前辈还权威性地说,算八字非懂不可。什么理由呢?他说孔子也在《论语》里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他这一句话就解释错了,孔子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并不是要你会算命。但是孔子的思想以及我们传统的思想,关于命,的确是个大问题。

古今多少人都向命运投降,不只中国如此,现在在西方,尤其在美国,算命也非常流行,还有一所大学特别开了算命的课,当然不是正式的课,但是已经开了这个风气。西洋算命,印度算命,埃及算命,中国算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所用的算命方法都不同。

十七八年前,一位外国朋友从欧洲来,送了一套埃及人算命的东西给我。我说你要教我怎么算,你先给我算算看!他一张一张像扑克牌一样摆了一桌子,搞了三四个钟头,算了半天,我只好笑了一下,也不过如此。可是你说不灵嘛,也有一点灵,可以断定这个人容易生哪一种病,这一点特别灵。他说我的牙齿、耳朵、眼睛这三处容易出毛病,我说一点没有错,这一点我承认。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很妙,都有它一套特长,所以我们看世界文化,不要只站在一个立场。站在东方立场看西方文化,好像一毛钱不值;站在西方立场看中国文化,那是野蛮。这都是错误的,各方面接触多了,就发现各有各的特长。

所以,这些观念交织成的中国文化,认为读书人要通三理。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每一种学问,都包括在中国的一切学问书籍之中,它们像织布机上的经线与纬线,都织在一起。只要多读书,一定会涉及到这些学问。也可以说,这些学问的源头,都是一个,只要一通,不自觉地就三通了。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古代中国人讲三理,本来三理的“理”是礼,中国文化有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为三礼。宋明以后又有三理的说法,读书人必须懂三理,是“医理、命理、地理(堪舆)”这是由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算命。父母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论语别裁》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列子臆说》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易经系传别讲》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南怀瑾:孝顺父母,须通三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