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期大唐精锐在哪,叛乱越发难以控制,玄宗为何还杀名将?

wlaiwangling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自唐玄宗开始,府兵制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在边疆重点防御方向建立军镇,实行募兵制,派遣节度使管理。到安史之乱前已经形成了十大节度使,具体兵力已经作战方向见下图:

十大节度使常备总兵力50万,这是大唐王朝最精锐的边防部队,除此之外就是中央统辖的10万左右的禁军部队。

此时的唐朝已经不是太宗时期的“天可汗”了,对外方针也从战略进攻变成战略防守,唐玄宗初期,依靠军镇制度有效抵挡了外族的反扑,打了几场胜仗,保护了开元盛世的成果,这让唐玄宗更加看重军镇制度,但是他忘了枝强干弱的可怕后果,再加上后期宠幸杨贵妃,任由奸相杨国忠胡作非为,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爆发前,安禄山一人兼了河东、范阳、平卢三地节度使,从上图可以看出,其手下有满编18.4万的精锐边军,而唐王朝中央只有10万的禁军。

唐玄宗接到叛乱消息后,忙令封常清、高仙芝等大将组织禁军平叛,同时在长安、洛阳等地招募新兵,可是盛世的喧闹早已让天子亲军失去了原有的锐气,他们的战斗力怎么可能和整天在边疆舔血的边军相比呢,更不要谈招募的新军,那么唐朝其他精锐的边军怎么似乎无动于衷呢?其实不然,原因如下:

1、来不及反应

安史之乱的爆发很突然,从地图来看,安禄山的大本营范阳(就是现在的保定一带)距离洛阳、长安最近,其他的几个军镇都在千里之外,再加上叛军太猛,一个月拿下洛阳,几个月后拿下长安,其他军镇根本来不及反应。

2、不能私自调动

在没有皇帝命令的情况下,如果边军向内地进发,那到底是勤王还是谋反谁去判断,另外大军走了,外族入侵导致国土沦丧,这个罪责谁来承担?所以没有皇帝的命令,边疆军镇只能干着急。

3、唐玄宗太自信

在读安史之乱的文献资料的时候,前期并没有发现唐玄宗调动边疆大军的详细记载,一直是禁军和新军在抵抗,也许是唐玄宗太自信了,认为凭借禁军和新军可以击退叛军,事实狠狠地给了他一耳光。

马嵬坡兵变后,太子李亨直接北上到朔方整军平叛。所以安史之乱爆发时,唐朝还有30余万精锐部队在各处边疆防守,因为形势太过于突然,初期并没有发挥作用,但是最终平叛还是依靠这些精锐部队。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就算禁军和新军战斗力再差,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把洛阳和长安丢了?洛阳和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城池,当初李世民打洛阳可没讨到便宜,况且洛阳方向还有虎牢关,长安方向还有潼关,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怎么可能轻易攻破!

1、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安史之乱初期指挥的三大名将分别时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这三人可都是战功赫赫,青史留名,但是到安史之乱时却表现蹩脚,就是将不知兵的恶果。

封常清,时任安西节度使,安史之乱爆发时,他正好入朝述职,直接被唐玄宗推到第一线,让其到洛阳募兵抵抗安禄山。

高仙芝,时任右金吾大将军,是统领了禁军,但是无奈禁军战斗力太弱。

哥舒翰,安史之乱爆发时曾经威风凛凛的哥舒翰已经是半生不遂卧病在床了,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唐玄宗病急乱投医,硬是把这位仁兄推到了潼关前线。

2、唐玄宗、杨国忠瞎指挥

洛阳的失守和唐玄宗、杨国忠定下的战略有很大关系,根据他们的安排,封常清是在长安、洛阳募兵抵抗,结果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白丁面对虎狼之师,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洛阳就陷落。作为东都,洛阳的战略位置及其重要,竟然不是第一时间派重兵把守,反而是如此儿戏用招募几天的新兵,所以洛阳陷落非封常清之责,而是唐玄宗、杨国忠无能之表现。

另外葬送长安也是唐玄宗的胡乱指挥。

当时哥舒翰率20万大军据守潼关,安禄山久攻不下,便做出退兵之势,而且伪造成败退的样子,唐玄宗听到报告后感觉机会来了,勒令哥舒翰出关追击。

哥舒翰知道,这都是安禄山的鬼把戏,他更加知道,手下的20万士兵绝大多数都是第一天拿起长矛,追击必然送死。但是唐玄宗不管,严令出击,于是哥舒翰大哭着下令出关追击,事实就如他所料,安禄山早就在等着他,20万大军全军覆没,长安城最后一道防线潼关陷落,安禄山15万大军兵临长安城,唐玄宗仓皇出逃。

假如初期唐玄宗就命封常清率5万禁军进驻洛阳,以封常清之能和东都洛阳的高深城池,守半年都不是问题;再者在潼关严防死守,就是给安禄山一年时间他也无法前进一步,而且此时唐玄宗已经下令调河西、朔方等地军队了,只要能撑几个月,安禄山的叛军就是瓮中之鳖。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唐玄宗做出了最昏庸的决策。

唐玄宗昏庸的决策还不止这些,最让人扼腕叹息的就是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杀。

封常清从洛阳一直退到潼关,撤退过程中经过陕郡,此时高仙芝正驻防此地,封常清劝说:“安禄山兵峰正强,已经攻破洛阳,一个小小的陕郡肯定守不住,不如合军一起退守潼关,保卫长安。”高仙芝很是认同,于是放弃陕郡退守潼关,本来是无比正确的决定,但是在有心人的运作下,就成了杀人的刀。

高仙芝军中有唐玄宗安排的监军边令诚,他几次向高仙芝献策都不被采用,怀恨在心,偷偷给唐玄宗打小报告,说封常清故意夸大敌军的强势,影响军心,伙同高仙芝放弃陕郡百里之地。唐玄宗一听大怒,不战而退有损朝廷体面,而且他怀疑是不是这两个人也反了,于是下令斩杀两人。

在唐王朝最危急的情况下,仅听信小人之言,便擅杀名将,自毁长城,此时的唐玄宗真是昏庸透顶。若无前半生的开元盛世,唐玄宗与唐朝亡国之君唐僖宗并无二样!

所以总上来看,安史之乱从爆发,到长安陷落,都是无能的唐玄宗一人导演的悲剧。


荣耀历史


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精锐部队主要是在西北。由于版乱非常突然,唐朝中原非常空虚,所以安禄山大军长驱直入。名将封常清,高仙芝手中的兵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很快被叛军击败。而唐玄宗是并不知道叛军有如此强大,认为封高二人要为战败负责,就把他们给杀了。


古代中原王朝的主要敌人都是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唐朝的时候,当时的主要敌人是来自于东北的契丹,高丽族和西北的突厥,吐番等部落。当时唐朝最精锐兵力都是沿着北方分开布防,唐玄宗时代有九大节度史一说,除了剑南节度史是在西南四川地带之外,其余8个节度使是全部在北方守卫北部的边疆。

这8个节度使所在地分别是范阳,平卢,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安西,北庭。他们加上剑南节度使,共同保卫唐朝边境的安全。各节度使兵力不一,其中范阳节度使所统兵力最多,将近10万人。河西节度使统兵73,000人,陇右节度使统兵75,000人。其他各镇节度使兵力也根据需要多少不一。

唐玄宗对安禄山非常信任,让他一个人就担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要知道当时朝廷总共也就9个节度使,他等于掌握了整个唐朝1/3的精锐兵力。如此强大的实力自然使安禄山的野心大大膨胀,如果唐玄宗只是让他担任其中一个军镇的节度使,那么安禄山野心再大也不敢造反,因为凭借一个军镇敢造反只能是找死而已。

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的时间很长,并且在这段时间利用唐玄宗对他的信任,在军队中换上了很多自己的亲信,为他造反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而且安禄山作为唐朝的重要人物,对唐朝军队的布防也非常的清楚。当时唐朝精兵都集中在边防,而中原地区相当的空虚,没有什么精锐军队,只有一些二流的治安部队而已,所以这又客观增加了安禄山造反的野心。

安禄山造反之后,很快就席卷了整个河北,接着又开始杀入河南,沿着黄河一线向西往洛阳长安方向杀来。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带领大军前往洛阳阻击安禄山叛军。唐玄宗的意思也是很清楚,就是让封常清率军迎战安禄山,如果打赢了,安禄山的位子就是你的了。封常情虽然是当时的名将,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的主要精兵都在西域的安西北庭,前往洛阳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很多都是一些市井无赖,也就是常说的乌合之众,并没有多少战斗力。果不其然,在洛阳之战中,封常清的军队和安禄山的叛军一接触,完全不是对手,很快就被打的丢盔弃甲,被迫放弃洛阳,向西退守。

封常清在向西退守的过程中,遇到了镇守陕郡的高仙芝。封常清和高仙芝描述了叛军实力非常强大,依靠两人手中的兵力,无法阻挡叛军,所以两人商议之后,率军退守潼关,依据潼关天险挡住了安禄山的叛军。虽然唐朝丢失了不少的领土,但是形势却对叛军越来越不利,安禄山叛军在打下洛阳之后无法再进一步,而唐朝西北的精锐兵马开始集结,并向东杀来。朔方的精锐由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杀入河北安禄山的老巢,让安禄山叛军首尾不能兼顾,各地反对安禄山的义军也是此起彼伏。只要应对得当,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是唐玄宗知道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关之后,却非常的震怒,派人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位名将。接着任命哥舒翰镇守潼关,不久之后又认为叛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患,强逼哥舒翰率军出潼关作战,最后全军覆没。叛军最后得以攻下潼关和长安,而唐玄宗闻讯大惊,被迫带少部分兵马和亲信狼狈逃往四川。

纵观整个过程,由于唐朝的精兵都在边疆,而内地非常空虚,所以安禄山起兵之后一直非常顺利打到洛阳。封常清和高仙芝统率的兵马,都是乌合之众,自然挡不住叛军的兵峰,只能够退守潼关,而唐玄宗对这一切都不清楚,认为封常清和高仙芝战败最后杀了他们,并且后来又逼哥舒翰冒险出战,最终使本来可以很快就镇压下去的叛乱,最后变得无法收拾。


平安读历史


“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携精锐部众近20万人马,给了表面上看似荣耀无比的大唐帝国重重一击。



此时的大唐帝国,由于连年对外征战,已呈外强中干之势,藩镇势力坐大。中央政府虽号令全国,但手中并无精锐兵马。加之唐玄宗已失去励精图治雄心,长期耽于酒色,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贪赃枉法的奸佞大臣,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得势不饶人的杨国忠与安禄山等封疆大吏明争暗斗,也成为了安禄山叛乱的导火索——安禄山起兵造反所打的口号,正是讨伐奸臣杨国忠(“清君侧”似乎是反叛者们非常喜爱的借口)!

叛军久经战阵,中央军远非对手。唐政府紧急招募而来的新兵,缺乏训练,战力更不能与叛军同日而语。所以,从范阳起兵的叛军一路攻城掠地,很快便攻到了都城长安的重要屏障——潼关!



此前,奉唐玄宗之命招募新兵、抗击叛军的大将封常清、高仙芝与叛军交手互有胜败后,决定固守潼关以逸待劳以消耗叛军兵势!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但年老昏聩的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告,以“消极怠战”的罪名处死了两位统军大将。

唐玄宗的这一失误,亲手延长了这场叛乱的时间。更要命的是,

这种错误,唐玄宗犯了数次:后来哥舒翰统军时,唐玄宗再次威逼唐军出战。结果,哥舒翰被俘虏,20万唐军覆灭于此战,潼关失守,叛军一举打开通向长安的最后障碍,唐玄宗望风而逃!



所幸的是,“马嵬兵变”后,太子李亨取代唐玄宗之位,才结束了唐玄宗“病急乱投医”的方略!唐肃宗李亨任用贤能将领,积极反击叛军。睢阳之战中,张巡以数千兵马,死扛叛军10个月之久,为唐政府组织反攻争取了时间。

睢阳之战后,各地唐军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加之此时叛军内部斗争不断,内耗严重,唐王朝才得以挽回颓势,一步步将这场巨大祸乱消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玄宗做梦也没想到,给他致命一击的,恰恰是自己最为倚重的亲信!


一生为你画眉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唐中央曾经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从河西、陇右召集的军队加上新募军,总计21万人屯于潼关,在正面阻止了安禄山军的推进。在河东方面,李光弼率领骑兵不断和史思明交战,从后方威胁安禄山的根据地范阳。几乎在同时,以常山太守颜皋卿、平原太守颜真卿为首,在安禄山主力军身后的河北十七郡都爆发了反安归唐的起义。安史的主力军团在此刻四面树敌,面临绝境。

可是大好局面下的唐军,却在短时间内输光了牌桌上的大部分筹码。甚至连作为李唐根据地的长安及附近地区也沦于敌手。只要稍微了解内亚系军队的特色,不难明白对以骑兵尤其是披甲骑兵为核心的他们,由于其机动性强的优势,对于应战多条战线上的敌人并不陌生。正如安禄山手下大将田乾真所说:今四方行垒,皆新募乌合之众,未经行阵,岂能敌我蓟北精锐之兵?!

潼关的优势地形也挽回不了决策失误的唐军事实也证明,唐军数量虽多、战线虽广,但关乎胜负的职业战士的数量是不足与安禄山手下的劲旅相比的。唐玄宗在慌乱之下将河西和陇右的经验丰富老兵,与长安附近新招募的士兵混编出击。使得唐军仅有的职业佣兵部队,无法真正发挥实力。

正确的做法是以新募军在潼关正面坚守不出,而以河西陇右蕃汉兵悉数增援河东,从侧翼为安禄山施加压力。这正是唐初用以围困洛阳王世充的战略布局。玄宗却选择了以新老混合的潼关军团正面出击,重现了在中亚和西亚历史上反复上演的剧本:一支数量众多的临时工军团,被少数高素质职业武士们,迅速击破。

唐军的悲剧在中亚历史上反复上演。

唐肃宗的继位 并没有让反击来的更为有力。唐玄宗逃往蜀地后,儿子肃宗在灵宝继位。这通常被看作是唐朝开始反攻的标志性事件。唐玄宗自己也曾说过:西北诸胡,吾抚之甚厚,汝必得其用。

唐肃宗接任天下兵马都元帅后,坚持玄宗以西兵抗北兵的战略总方针。一面结好河西、朔方、陇右将领,重建以骑兵为主的雇佣兵部队。另一面引回鹘、拔汗那国出兵,合同安西镇的军队东进。

回鹘人就是通过安史之乱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安史方面爆发了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降唐等变故。整个集团内部经历了极为严重的内耗。于是唐军以回鹘、安西兵为先锋,朔方、陇右军为主力,次逐步收复长安和洛阳。最后,大军将安庆绪包围在邺城。


然而就是之后开始的邺城围攻战,又暴露出唐军缺乏足够精锐士兵以及大军团组织和训练严重不足的问题。在唐军困兵坚城之下时,史思明率领五万精兵出击,居然击溃了对面9个节度使的60万大军。唐朝已经夺回的洛阳再度失守。史思明并将精锐攻打陕州,威胁潼关。

残存的粟特与突厥力量依然给予唐军以很大麻烦。

在整个平乱战争中,唐军一直努力保有人数上的优势,也不乏回鹘军、朔方精骑等善战之兵。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军队都是新招募或从各地临时抽调来的。新招募的士兵难以快速领会到军队的传统,各地抽调的部队及外国佣兵在短时间之内也难以配合熟练。唐军的补给又远在江淮地区,远不如安史军队补给便利。故而经常出现大兵团作战反而敌不过卢龙范阳数量较少的军队的战例。

在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后,安史造反失败的结局已经是人所共知。但唐朝依赖的两个雇佣兵集团里,东北集团已经因为安史造反而自动瓦解,西北集团也在战争中蒙受了严重损失。唐朝政府因为职业士兵的缺乏被迫不断重建和扩充军队,也使得府库耗竭,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


安史之乱并不能让唐朝放弃藩镇制度。

唐朝原东北军镇,除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覆灭外,还留有薛嵩、田承嗣、李宝臣等残余势力。唐朝并未厉行剿灭他们的原因,大概是不希望将东北佣兵集团全部消灭之后,造成西北佣兵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

由于摆脱了东北佣兵集团的牵制,掌握西北集团的仆固怀恩和李怀光,都在安史之乱后不久相继发动了叛乱。这反过来也证明了唐玄宗苦心经营的军事平衡一旦被打破,唐朝就陷入国力和军力的不断塌陷中。越征战叛乱越多,越讨伐藩镇越强的循环,周而复始。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国土的实质性分裂。五代十国就在这层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诞生出来。

唐朝的成功与失败,无疑是成也内亚败也内亚。统治集团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掌握了北朝留下的内亚技术与军事资源,做到了最终的一统天下。基于这层生态基础,唐朝长期建立一套依靠粟特人、波斯人和印度人把持的对外贸易通道,而国内的广大居民不得私自参与。但当更多来自内亚的集团迁入,只能使用上一代流入技术的王朝本身,也就不再占据高地了。


木木木木雄


安史叛军,就是最精锐的大唐帝国正规野战军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