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2月份退休,自己是5月份退休的。退前自己交的社保基数比同事高,工资反而比同事少,为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于波5744


不要怀疑社保政策,办理退休时,社保中心根据个人参加工作档案中记录情况、参照个人的社保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综合核算每个人的养老金,很公平(个人缴纳的社保,已纳入微机系统,退休时系统计算出退休前有关个人缴费所有工作缴费关系和数值,公平核算养老金;如发现同年、同月、同日、养老金的缴费指数虽高,不一定就应拿高养老金,计算养老金时,有很多因素而影响你的最终养老金的多少;公平而且很正常!!

你只提同事同年2月份退,你缴费指数比他高,而且是同年5月份退,理应你的退休养老金比同事多,后拿到手,反而不多,还少领了。心里肯定不舒服,究竟原因在哪里?

有多种因素将影响

①:同事比你参加工作时间早,“视同缴费年限”长,增加他的养老金收入。

②:同事在原单位工作时,档案工资级别记载比你高,能增加他的养老金收入。

③:同事在原单位工作时,档案记载他曾经多次获得“国家、省地市”劳动模范称号,根据“职工工资奖惩条例”有增加养老金收入的加资%率。

④:在同一单位工作,你我他,不可能退休时,养老金领取一样的;有很多因素,将影响最终拿到手养老金。

记住:

①:社保前的参加工作时间,这是其一。

②:社保前的档案工资级别,这是其二。

③:社保前的档案奖惩记载,特别是有政策增加养老金(退休金)的百分率,这是其三。

④:社保前的“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将影响养老金的收入,这是其四。

⑤: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将影响养老金的收入,这是其五。

⑥:退休时的年龄大小,将影响养老金的收入,这是其六。

………………

⑦:虽然后期的缴费指数比他高,而抵消①②③④⑤⑥……的因素,最终结果他的养老金还是比你拿的多,这是正常情况。

社保中心接受退休申请后,第一步查阅你的缴费年限是否满足社保缴费年限要求,第二步调取个档案,查阅历史记载,……然后依照国家《保险法》《劳动合同法》”职工工资奖惩条例”政策法规,及地方社保政策补充规定,核算你的最终养老金。



树下酒仙


楼上朋友们说得好全面。我是来凑热闹的。

我婆婆原来在社保局工作过,她对那块比较了解,以前也问过她到底退休公司是咋们算得。她跟我讲了很多,也没记全,有几个关键点比较有印象:

1、最后几年交的社保基数最关键,理论上说肯定是越高越好。有些朋友在临退休前,可能提前休息,自己补交,这样应该是影响比较大的。

2、当地平均工资水平。这应该是占大头的,影响最大。有些公司在大城市和周边小城市都有点,也都能交社保,可以的话,最好是判断下两地的平均工资。

3、跟账户累计的缴费年限有关,中间最好不要有断档。这个在换工作的时候比较敏感,如果着实是断了,也应该及时去了解下补交上,要不很吃亏。


我记得大概就是这些吧,当时就觉得我这么年轻,每个月交社保好吃亏,应该选基础第一点的先少交一点,到快退休的时候再多交一点。不过也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前面和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的朋友聊,他们还挺有意思的,是按照全单位的平均工资基数交,不是按照个人平均基数,不知道他们退休后是不是退休工资算法也不一样,要不倒是那些工资高的干部好吃亏哦。


好像偏题了哈。遁走。


康愉子


两个人同一年退休,退休前缴费基数高的人退休养老金反而还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这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上。



第一,平均缴费指数。

在计算退休基础养老金时,使用的是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也就是实际缴费期间每年缴费指数的算术平均数,而不是退休前一年或者几年的缴费指数。或者说,退休前缴费基数高并不必然意味着全部缴费期间的平均缴费指数就高。

平均缴费指数高的,实际上总体缴费水平就高,那么他个人账户储存额就高,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对高一些。



第二,缴费时间。

参保人虽然退休时间是同一年,但是实际缴费时间和视同缴费时间不一定相同。

缴费时间每延长一年,就会提高基础养老金一个百分点。如果两个人缴费时间不同,肯定会造成基础养老金高低不同。

第三,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不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会不同。退休年龄越大,则计发月数越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高一些。

第四,其他因素。

有可能存在一些地方性的规定,比如对于参军人员或者有技术职称的人员有特殊政策规定,从而养老金会高一些。

总之,退休基本养老金与参保缴费之间的关系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退休养老金高,那么一定是因为多缴、长缴两个因素造成的。


颜开文


〔职说社保〕观点:缴费基数并不是唯一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如果就社保缴费基数高,就贸然断定养老金一定会高,其实是对养老金计算公式的了解不够透彻。接下来,我们就以“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有哪些?”为话题,为存在疑惑的参保人解析一下。

第一,影响养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城镇职工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来看,月养老金一般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影响基础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受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基数×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缴费年限×12)和退休年龄影响(例如,常见的计发月数有,50岁退休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等)。

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基数和视同缴费年限。

综上所述,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为影响养老金的5大因素。



第二,退休比同事晚,缴费基数比同事高,为什么养老金却没有他的多?

1.情形解析:

根据题主描述可知,题主和同事同一年退休,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相同,缴费基数高于同事。所以,同事养老金之所以高于题主,在于缴费年限多于自己,或者退休年龄比自己晚,又或者同事有视同缴费年限这3个因素。



2.案例分析:

若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为7000元,题主为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按照历年社平工资的150%缴费15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为8万;同事为男性,按照历年社平工资100%缴费15年,视同缴费年限为5年(视同缴费系数为1),个人账户储存额为5万。


①题主退休当月基础养老金=7000×(1+1.5)÷2×15%=1312.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95=410.26元;

过渡性养老金=0

合计得出,题主退休当月养老金为1722.76元。

②同事退休当月基础养老金=7000×(1+1)÷2×15%=10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139= 359.71元;

过渡性养老金=7000×5×1%=350元;

合计得出,同事退休当月养老金为1759.71元。

小结:虽然题主社保缴费基数是同事的1.5倍,但是比同事退休年龄小10岁,视同缴费比同事少5年,退休当月养老金还是比同事少37元/月。



写在最后的总结:

社保缴费基数高,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相同,缴费年限不同、退休年龄不同或者视同缴费年限不同,就可能导致【缴费基数高,养老金反倒会低】的情形。

欢迎【关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职场的〔职说社保〕】,一起学习更多职场和社保实操知识。更多【分享】,更多【收获】!

职说社保


你好,看到很多同仁都在展开了分析原因,很简单的东西搞得复杂化,既然是同事,说明属地是一样,退休都在同一年,说明社均工资同属一个档次,排除这两点,退休金的不同,那就跟工龄有关系了,早参加一年工作,退休金会相应的多拿近百元,综合上述,您的退休金跟缴费基数、社均工资,工龄有很大关系。

希望以上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保哥说正事


缴费基数仅仅只是退休之前高一些,还是不行的!

我长期关注养老保险,对此深有体会。像这种情况,要想自己的的养老金比其他同事都高,不能仅仅只是在退休之前那一短短的时间里缴费基数比别人高。

同事比自己早退休3个月,同事的养老金高,自己的低,问题不是出在自己退休之前的那段时间。

那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一方面可能是你自己没有同事缴费时间长。假如你们缴费基数都一样,同事缴纳了35年,而你自己缴纳了30年,中间相差几年时间,那么,最后退休时的养老金一定是缴费年限长的养老金高。

另一方面,如果你和同事缴费年限相同,但是,你的缴费基数除了在退休之前比同事高一些,而其他时间都低的话,你的养老金也是没有同事的高。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负责计算养老金的工作人员给你弄错了。这个是可以打电话咨询的,也可以直接到营业厅去查询。如果真是这方面的问题,那还好办,找到原因,改过来也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要想让自己的养老金相当的高,按照目前的政策,只能是缴费基数相当高,缴费时间相当长,这二者是能够保证自己养老金比别人高的最主要的办法。


中小学教育者


你说的社保基数应该就是缴费指数,这个缴费指数不是说你退休前的比别人高退休金就应该高,而是看你全部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假如你缴费年限是20年,前10年缴费指数是0.6 ,后10年是2.0,那么你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3,如果后10年缴费指数是0.8,那么你的平均缴费指数是0.7;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所在地的社平工资,三是你的个人账户总额,四是你自己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93年以前没实行养老保险前的工龄);你自己对比一下,哪一项不及你的同事;


闽岳


养老金的存在差异的原因有三个:缴纳年限、退休年龄,缴费基数,特别是缴费基数并不是只参考退休前一年的缴费基数。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职工养老的养老金包含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四个组成部分。对于普通人员可能只包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对于普通员工大多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计算公式分别为:

基金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缴费年限对养老金的影响

缴费年限不仅会影响基础养老金的计算,还会影响个人账户的累积:

  • 缴费年限短,基础养老金少,缴费年限长,基础养老金多;

  • 缴费年限短,影响个人账户的积累,目前按月缴费基数的8%划入个人账户,且享受利息增长。国家自2016年开始提高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2019年的记账利率为7.61%。

缴费基数对养老金的影响

这里指的缴费基数不是退休前一年的缴费基数,而上过往每一年的缴费基数,通过每年的缴费基数和当年社平工资的比,可得出当年的缴费指数,最终将各年的缴费指数求平均,就是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退休年龄对养老金的影响

退休年龄也会对养老金造成影响,比如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普通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管理岗位的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不同的退休年龄计发月数不同,年龄越短,计发月数越多。但计发月数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成反比,因此,在缴费相同的情况下,男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普遍比女职工高。

其它影响退休工资的情况

过渡性养老金仅针对1996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将1996年前的工龄折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增发养老金是国家的特殊补贴。比如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的人士;高级职称的人士;在高海拔地区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士等,以及享受独生子待遇的退休人员。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欢迎交流,喜欢请关注!


汇知保


楼主您好,计算养老金的公式方法,不单单只是一个社保的缴费基数,而是通过很多全面的因素来考虑计算和决定的。

首先要通过你们的个人缴费年限来决定。如果说个人缴费年限长的话,那么这个缴费年限长的个人肯定是要高于,缴费年限短的个人的这个退休金待遇。

你们是同一年退休又是同一个地区,那么也就是意味着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的计算是一样的。所以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还有一个就是个人账户的问题,如果说你的这个缴费年限长,那么就意味着你个人账户里面的钱也就比较多,所以在计算退休金的时候相对也是比较高的。

既然是同一年退休,你的缴费指数又高于另外那个人。那么很明显就是缴费年限的不同了,我想另外那个人的缴费年限一定是大于你的缴费年限,所以说他的退休金高于你的退休金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社保小达人


我们可以根据养老金计算公式分析一下养老待遇。

现在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缴费的计算公式是这样,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缴费档次、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一般来讲同一年度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档次就越高,退休待遇就越高。比如同样缴费一年情况下,我们按照60%基数档次缴纳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我们如果按照100%基数档次缴纳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不过我们的缴费档次取的是平均缴费档次,退休前一年甚至几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并不能决定所有年限的缴费档次。

缴费年限也影响养老待遇,我们每多交一个月就相当于增加了0.0833年。但是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并不是晚退休就代表缴费年限长。

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是跟每月划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的余额有关的。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退休年龄不一样计发月数也不一样,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60岁是139个月。

其实除了这两部分养老金之外,较早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指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之前的工作年限(包含视同年限),因为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这样就应当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就是过渡性养老金。

像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年限没有一年,在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可以增加1.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非常划算。


如果我们遇到养老金不同,一定要冷静分析。可能有这么几种原因:

第一,对方的缴费年限比我们长。

第二,对方早些年的缴费档次比我们高,因此最终档次比我们高。

第三,对方的个人账户比我们高。

第四,对方退休年龄比我们大。

第五,对方过渡性养老金增加的钱数多。

所以,养老金计算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很多各方面的因素,因此还是非常公平的,一般不会出错。如果不理解,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社保部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