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如果經常去國外的朋友可能知道米其林大廚的厲害,不過如果拿它和我們國內的經典傳統美食來對比恐怕也會甘拜下風。米其林為什麼做不好我們中國菜呢?米其林的廚師們就比我們的廚師差嗎?其實也不能單單從廚藝上來評論。畢竟不同的飲食文化創造了不同的性格和習慣,就拿我們國人來說,為了做一道美食,耐心、細心、愛心、精心,樣樣不能少。能夠做到這一點又全面的認同我們的飲食文化,才可能做出經典的中國菜。下面這六道菜就是十分經典的代表: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1.考驗火候把握的叫花雞

外國人對於火候的認識就是烤箱幾分鐘、高壓鍋幾分鐘。其實對於我們國內的傳統美食叫花雞來說,怎麼烤、如何控制火的硬度都是很有講究的。不少影視作品都表現叫花雞是一個乞丐也可以做出來的美食,不過不同的人做出來的味道是不同的,這門技術並不是單單的看一看就能學到訣竅。不同的烤制方式有不同的味道,這和烤制的方式、火候、甚至燃燒的食材和工具都有密切的關係。就連烤叫花雞時天氣溫度和溼度都有影響,所以米其林大師對這道菜也是束手無策的。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2.考驗技藝純熟的龍鬚麵

沒有練過的人相信很難理解那麼均勻的龍鬚麵是如何手工拉直出來的,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造機器來做拉麵。不同的手法和製作工具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同。這方面我們中國人的做法更人性化也更科學,因為有著溫度和節奏的手對於面的控制是機器的控制所不能比擬的。食物本身也是有生命的,和冰冷機器的加工不同,感情和熱情在製作食物時同樣發揮巨大的作用,當然技藝也是必須的要求。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3.考驗耐心之脫骨魚

這個其實說起來難度不大,不過也許和我們不同的飲食文化有關。米其林大師認為這樣的時間利用在為魚脫骨有些浪費。我們國人則樂此不疲,講究的是一個樂趣和形態。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4、5考驗刀法的文思豆腐和獅子頭

豆腐也能做雕刻,這刀功絕對逆天了。對於米其林大師來說怕是又要覺得多此一舉了。其實這並不是單單的炫耀刀法,也是一種文化和飲食的愛好。講究的文化中對這些細節要求必然更多。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6.對火候的控制之雪綿豆沙

這道菜屬於臨海特色菜,歷史比較久遠。用料都是特別簡單的食材,調味也很少。最重要還是看一個火候,也許我們的祖先是一個精於用火的大師,傳承下來的美食都是這麼簡單而令人難忘。

這6道中國菜米其林做不了,為何米其林在中國“浪”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