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打杂的?职场新人困惑多,不妨放低身段,韬光养晦


新来的=打杂的?职场新人困惑多,不妨放低身段,韬光养晦

大学毕业生初入职场,要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难免遭遇到尴尬和困惑。就好比做了“插班生”,单位里别的人彼此都很熟悉,只有自己孤零零地格格不入。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难免会感到受排斥,不能融入工作团队,找不到工作归属感。

尤其是一些小的单位,往往没有针对新人的培训。新人要在主管的指导和老同事的帮助下,慢慢摸索学习业务能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这个时候,领导和老同事往往喜欢把一些相对琐碎的事情交给新人来做。一方面,让新人全方位地熟悉业务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有意去“杀”新人的锐气。如果你领悟不到这些,很容易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沦为“打杂的”了。李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来的=打杂的?职场新人困惑多,不妨放低身段,韬光养晦

李萍大学读的是新闻专业,毕业后去了一家报社。这家报社有一定知名度,而且专业又对口,周围人都认为她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天,李萍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上班下班。但是没过多久,她的脸上开始晴转多云,接又转阴了。虽然也是照常上班、下班,但总是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同住的好友渐渐觉出了不对劲,于是找了个晚上把她约出去,李萍向好友吐露了心事:

“从今年7月份入职,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我对业务还一点都不熟悉,我心里非常着急,但是没有办法啊。领导给我分配的工作非常少,并且是别人不愿意写的东西,乏味又出不了彩的版面才会安排给我。更多的时候是让我帮别人修改稿子,无非就是改改错字,调调句式,对我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新来的=打杂的?职场新人困惑多,不妨放低身段,韬光养晦

“我本来就干得挺窝火的,但是老编辑还经常说我改的不对,把稿子改坏了,我非常气愤,给他们改稿子本来就不是我的职责,改不好我还要挨骂。直到现在我在办公室里还只是个小保姆的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支使我,热午饭、买电话充值卡、拖地、擦桌子、给广告商送杂志……干的全是跑腿打杂的活。我感觉同事们排斥我,很多人只要发现我哪里做得不好了,就会批评我,有时候他们自己遇到麻烦了,也会说我一顿,我似乎就是个出气筒。感觉这个单位太欺生了,又不给新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同事又极不友好。我在这里待得真是难受极了!”

“我天天都不想去上班,每天早上想到要去公司就觉得恐惧,我讨厌去那里,很害怕去公司。我每天劝说自己、鼓励自己去接受,但是我真的不开心,很不开心,我讨厌这份工作,我讨厌工作……”

“我后悔了!我后悔去工作,我后悔没有考研究生。”

新来的=打杂的?职场新人困惑多,不妨放低身段,韬光养晦

在入职初期很容易出现李萍的这种情况。新人往往在意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希望尽快崭露头角,但是作为公司领导和老员工,都希望能磨一磨新人身上的“稚气”,让他们学会服从,能够脚踏实地,不要太浮躁。职场新人如果不能看透领导和同事的用意,或者性格过于敏感和孤僻,往往会把整个事情想得非常灰暗。

老同事有一种很普遍的心态,就是希望新手低调、谦虚、尊重自己。你不妨迎合他们的这种需要,多尊重他们、谦虚地向他们请教。只要对方感觉到了你的诚恳和求知心切,一般都会给你指点和建议。

在工作方面,如果你对业务还不熟悉,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没有足够的了解,那么你最好多做事、少说话,即使干些杂活也未尝不可。有的新员工不屑于从琐碎的事情开始做起,认为打水、扫地、擦桌子等都是勤杂工做的活,殊不知,这些小事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新人只有扎扎实实坚持地做这些“小事”,才能让上级和同事看到你对待工作态度,这样才能很快融入新环境。

新来的=打杂的?职场新人困惑多,不妨放低身段,韬光养晦

如果开始同事关系不是很融洽,你要明白并不是他们不友好,大家无冤无仇,干嘛非要排斥你呢?在大家都不了解你的情况下,自然跟你说的话不多,而不是故意冷落你。所以,你要主动跟别人交流。在人际沟通上有一个“对等原则”,说的是:你对别人袒露相关的个人资料,如果对方是懂得沟通的人,一般都会在接受以后尽可能“返还”相应的对等信息。你对别人敞开心扉,别人自然不会对你冷眼相向。

新来的=打杂的?职场新人困惑多,不妨放低身段,韬光养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