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过四十后特别不想上班?

只求闲适生活


不想上班这种想法,是很多职场人的“同一心理”,并不是四十岁独有的特征,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职场疲劳症”或“职业倦怠症” 。即职场人员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掏空的感觉,更有甚者,还会感觉职业枯竭,工作麻木,再也激不起一丝涟漪,直至放弃工作。

如何缓解和调整“职业疲劳症”?

职场疲劳症会出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如果说你有“职场疲劳症”,应该早一点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缓解自己的压力,放松心态,调整情绪,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集中时间,到外边的世界去走走,去看看。

人生的三大阶段

我时常被邀请去给别人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我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25岁至35岁,是你积攒经验,学习知识,建立美满家庭,积累一定财富的大好年华;

第二个阶段

36岁至45岁,是你修生养性,培养子女,从事最喜欢的职业,积累更多财富的黄金时代;

第三个阶段

46岁至55岁,将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变成自己的事业,让你前半生的一切累积都开花结果。

四十岁,不要被自己打败

古语云:四十而不惑。人到中年四十,除去职业疲劳症,其实也经历过了很多大小事情和复杂场合,看清了职场上的各种明流与暗流的涌动,不被别人的言行举止所迷惑,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时,工作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放弃也就顺理成章了!

按照我所设定的人生三大阶段,四十岁,才刚走到人生第二大阶段的中途,即才走了人生规划的一半儿,还有整整十五年等着你去拼搏,等着你去奋斗。此时,不想上班,要对自身做出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分析和思考放弃上班后,你能否给自己搭建一个平台,哪怕只是一个很微小的平台,足以支撑和发展自我。

如果你放眼全身,日夜思索,终不得其法,还是调整调整自己的职业倦怠症,继续上班,俗话说:活下去才有希望嘛!如果你发现自己无一所长,还是坚持放弃上班,很可惜,你已经被自己打败了!

我身边有一位大叔级别的大哥人物,已年过五十,为什么我会称他为“人物”呢?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个人物,15岁负气离家出走,身上仅有的财物,是脚上一双早已磨破的布鞋,和一身褴褛的上衣和裤子。离家后,走了近300公里的路,来到我家乡的小县城,开始去工地当学徒,师傅只管一日三餐和一张凉席。冬去春来,他边做学徒,边自学了高中的所有课程。20岁那年,他报名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专业是建筑工程。

大学几年,他从来不靠家里,仅靠自己打零工和奖学金就混到了毕业。毕业后,虽然已经快25岁的人了,但是在九十年代,工作很好找,加上他在工地上干过活,在一家有国企背景的建筑公司找了一个很不错的现场监督工作,一干就是十年。

三十五十岁时,业已成家,儿女成双的他发现自己似乎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当他认为自己做的工作对公司价值越大,公司反馈给他的是他越没有价值,这使他心理的落差非常的大,这种落差就让他很反感上班,他越反感上班,就越不顺,他为此感到很迷茫!

在一段时间的迷茫后,他觉得已经有能力自行创业了,于是就霹雳火般的辞去工作,自己开了一家建筑公司,他笑称他当时的公司是皮包公司。目前,他已经从最初的外墙维修和帮人修盖厕所,发展成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地产公司。

我问他当时为什么会辞掉那个金饭碗呢?他很坦然的说:我辞职不像我离家出走,全凭脚后跟行动,不经过大脑。我是做过系统性的分析的,从古至今创业者最爱说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很认同这样的说法。我辞职时,那个时候是建筑工程业的大发展期,天时已经具备;那时候办公地方随便找,资质好办理,这就是地利;我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十年,该有的经验和人脉全都有,即使我出去帮单位修外墙,盖厕所也能维持一家公司的运转,这就是人和

了解了他的经历,听了他的话,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一个人为什么讨厌上班,想辞职过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压力只是表面的东西而已,其实质的内在因素在于自我认为的价值和社会认同的价值有差异。

比如,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可是一到现实中,就会受到领导、同事、客户等各方面的低评价,这就极易造成心理落差,产生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是诱发“职业倦怠症”的主要诱因。

如果你没有我所说的大哥大人物的那种系统性的天时地利人和,不能自行创业,该怎么办呢?

我个人很认同古代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和谐,职业倦怠症重在心态平衡的调整,只有心态平衡了,内心和谐了,你的职业倦怠症才能消除。 我在这里给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到有 “职业倦怠症”的人群。

第一,自我价值认同要客观。

实际上,你要明白,你所认为的自身价值,其实和别人认为的价值是有差异的。就像你的销售业绩做的好时候,老板会认为是公司的产品好,当你的业绩做得不好的时候,老板会认为是你的能力不行,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

第二,建立自己的“亲友圈”

人终归还是群居高级动物,不要在苦闷的时候,过于封闭自我,多与人交流,沟通,尤其多和一些具有活力的人做运动,做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你的身体和思维,还可以让你变得更豁达,不会过多的去在意一些不快的事情。

第三,给自己不断地“充电”

社会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产生了很多新生的事物,作为职场人,要不断地提升本职岗位工作技能,增加自己的职业含金量,是突破目前你所面临的职业倦怠症的有效方法。 第四,放飞自我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像现在好多人一样,带着全家人,自驾去一个自己很久以前就想去的地方,美美的游他十天半个月。

总结】生而为人,要学会承受挫折、打击,不要丧失自信。也不要让自己的攀比心态作怪,同行职高薪厚,也不能使自我的心态失衡。世界是一面镜子,永远不会以年龄论成败,你努力到什么程度,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四十岁,其实不迟,正是你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感谢阅读,我是杏豆,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笔记簿杏豆


笔记簿杏豆


职场有三十九岁、四十九岁、五十九岁现象,尤其是四十岁,是一道职业和心态大坎。四十不惑,对人生和职场看明白了,不再迷惑了。职场四十岁以上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基本都有数了。尤其是国内职场,年龄是一条分水岭,特别是体制内,基本就是生死线。许多人过来四十岁,没有混到一定职级,职业生涯就基本到头了,可以看到十年后自己的样子。主要有这么几种心态:

第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无力感。我们单位许多四十岁以上的业务主管,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有的还成了职场老油条,甚至还成了年轻领导的杠精,经常给领导添点堵。他们不是没有精力,也不是没有体力,而是没有希望了。四十岁提不起来,领导基本就放弃培养了。职场上最大的悲哀就是看不到希望,尤其是年轻化浪潮中,年龄卡住了很多中年人的梦想,让他们失去了工作动力。

第二,看透职场,看惯了世态炎凉,看过了风风雨雨,不会再喝励志鸡汤了,不愿意再拼搏了。这类人大多数都是普通职员,对职业有了深深的疲倦感,不是身体上的疲倦,而是职业上的疲倦。有些人戏称,上班就像上坟。心情很压抑,情绪很烦躁,当然不愿意上班了。如果有提前内退政策,如果保持一定待遇,许多人都回家了。之所以还继续上班,无非是为了多挣点奖金罢了。

第三,很多职场中年到了四十多岁,体力精力真的跟不上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精力旺盛,把工作量和工作标准都提高了,在职场中年背后形成了巨大压力。比如说,中年人眼神不好,一天写5000字就头晕眼花,年轻人一天写10000字还生龙活虎的。职场中年一般工作时间都在20年左右,前20年正好是白手起家、艰苦拼搏的年代,早就透支了体力和身体,许多人都高血压等慢性病。上班就要很年轻人比,真的很累很累,内心里排斥上班。

第四,过了四十岁,人好像会顿悟一样,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比如,看淡了名利,放下了欲望,只想做减法,不想做加法。就算辛辛苦苦再拼搏十年二十年,也改变不了命运,何必让自己这么苦兮兮的呢?有些职场中年,但凡家里经济尚可,真的没有必要再去拼命了。对老人对老婆对孩子都有一种愧疚感,不想上班,想多陪陪家人。


职场火锅


人年过四十后,的确是不怎么太想上班了,但不想上班不等于不想做事,事实上,虽然年过四十,但做事的意愿却更强烈了。分析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职场半途,职业倦怠

四十岁的年纪,在职场打拼了十七、八年,差不多工作半生,自然会产生倦怠感,萌生退意,这是人之常情。


  • 职业瓶颈,难以逾越

四十岁的年纪,正是遭遇职业瓶颈和中年危机的时期,如果不能成功突破瓶颈,就容易产生挫败感,很容易有知难而退的心理。

  • 不惑之年,大彻大悟

俗话说,四十不惑,人到了这个年纪,对很多东西都看透看穿,明白了工作不是人生唯一,加之有的人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兴趣所在,于是就想着在工作之余,能腾出时间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对现有的工作自然就没有那么上心了。


  • 人到中年,病痛加身

过了四十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直线下降,各种病痛开始缠身,不得不开始关注健康和养生,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始下降,工作中经常容易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病痛严重时,可能也会有退出职场的想法。

  • 半生积累,衣食无虞

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个人在经济上也会有一定的积累,有的人可能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当不再需要为生计而操劳时,也就有条件和资格对上班说“不”了。


总之,人到了四十岁的年纪,各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积累,有条件和资本做一些属于自己的选择,不再受限于上班的单调工作模式,如果自身具备条件,也有想法的话,不想上班也无可厚非,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来做一些选择。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职享营


职场中很多人,过了四十以后,与四十以前大相径庭,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企业里尤其如此,没有了斗志,丧失了激情,整天总想着退休,上班也是混日子。这是为什么呢?

一,心累了。机器长期超负荷运转都有疲劳,何况是人呢。工作二十余年,每天生活在高节奏当中,也会产生心理疲劳。而这种疲劳跟设备疲劳一样,都是属于致命性的。无论打多少鸡血也是亢奋不来的。

二,厌倦了。到了四十多岁,能升上去的就升上去了,升不上去的也就到了职业瓶颈期,面临发展的天花板。回想走过的路,争来争去,最终还是镜中花水中月,于是就产生了厌倦心理。既然不想争了,也就不想上班了。

三,有病了。到了四十岁以后,各种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不请自来。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心脏病、肠胃病全来了。年轻时候的拼命,终于在身体上付出了代价。想一想以前的革命加拼命,除了成就了老板的财富,领导的荣光,自己得到了什么呢!

四,尴尬了。现在的职场都是年轻人的天下,放眼望去,整个办公室都是九零后,零零后。八零后都是老同志了。自己在团队里年龄非常尴尬,别人叫哥不好,叫叔不是。自己是领导还好点,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员工,明显感觉与年轻人格格不入啊!

五,看透了。俗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人生已经是下半场了。这个岁数,看透了世态炎凉,尝尽了人间百味。什么竞争、拼搏,都是扯淡;什么功名、地位,全是浮云。想想过去的前半生,争来斗去,除了给自己留下了满身伤病,又得到了什么呢?于是,一夜之间就大彻大悟!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如果喜欢职场和管理知识,关注本号阅读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75年兔子,原国家下岗职工,今年四十四,市中心一套房,房贷还有一年半还完,值七八十万左右吧!乡镇上一套,但是没什么价值。也就值八万的样子。家中一个老娘是退休教师,每月退休金五千左右,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身体目前没什么大碍。老婆不上进,属于那种随遇而安的人,没工作在家照顾老娘。一个女儿还有一年半大学毕业,已经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准备考研比较优秀。目前家中没有存款,没有车。这两三年通过自身努力,考取了二级建造师和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书,现在准备找个监理公司上班,已经谈好年薪十三万多一点。由于没有存款,现在家中的经济条件抵抗不了任何风险。有时会从噩梦中惊醒,感觉身心疲惫,压力山大!活的好迷茫。人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非常的不想上班,但是不上班又没有经济收入,只有违心的去上班,我这辈子是不是完蛋了!


为苍生说人话


说起这个,不禁想起我一个表哥,在国企工作了十几年,到了42岁那年,忽然一声不吭从单位里辞职了不干了!

虽说工资并不十分高,但对于上有老要要赡养、下有小要抚养的家庭来说,着实是一个重创。

况且他事先没和家里人商量,连表嫂都不知道,姑妈差点被气晕。

表哥在单位了混了十几年,只从一名普通职员提拔为二级主管,后来就一直没有再升过职。眼看着比他资质浅的人都陆陆续续提拔为部门经理、部门副职、一级主管,就连刚来公司两年的一个小年轻都和他平起平坐。

辞职后,他也不想解释原因,就说上了那么久的班,上腻了。再说几句,家里都要吵起来。很长一段时间,表哥啥事都不做,就在家睡觉打机,大约过了一年半,家里实在需要他挣钱养家,于是表哥才又重新找了份在私企的工作。

表哥为何忽然离职?和题主所问的四十岁后为何不想上班,我觉得或许有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表哥到了“不惑”的四十岁,但他真的没有困惑吗?不是的,在单位混了十几年却一直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提拔,眼看着“后来者居上”,像他这样既没后台,能力又一般,还不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很快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再加上表哥是心思比较细腻又敏感内向的男人,肯定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在单位里很尴尬。这是不想上班的原因之一。

其次,工作没积极性,缺乏动力。你想想看,十几年,几乎都是做着同一岗位上的事情,对于创新性不是特别强的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工作,晋升无望,没有盼头,谁还那么有动力去干活。这样一来容易心生厌倦,久而久之,便会产生颠覆性的想法。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四十岁后都不想上班,只是有了其他新想法,有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想尝试创业或者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大部分人,虽然不想上班,但为了生计,还是必须维持工作。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凤146983974


题主的这个问题,的确是非常普遍的。

作为一个年过四十者,我也萌生过这种想法,有一段时间干脆请假,一个人呆在家里,就只是看小说,或者偶尔去街上逛逛,什么也不想。之后因为感冒去医院开药,看到医院那些来来往往的病患,忽然就觉得,人到中年,还计较什么呢?从四十岁到六十岁,还有20年左右才能退休,难不成就天天混?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并不好受啊。

此后,我边安然地继续上班,该干嘛干嘛。

回顾那段日子,我之所以不愿上班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晋升无望,位置尴尬。下面一群小年轻推着,大有越过我的架势;上面领导压着,动不动考核评价,稍一放松绩效就不好看。

二是心理暗示,老了的想法作祟。其实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年纪大一点又如何?心态老才是真的老。

我想说的是,退休并不能解决问题,每个年纪都有要面临的问题,四十岁是事业家庭各方面走向成熟的时间,需要认真处理好职场、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职场生涯更精彩。


飞飞飞飞的鱼儿


我也有过这个阶段,每天早上一睁眼,就为上班发愁。媳妇说,不想上就别上了。我问媳妇儿,我一年能赚多少钱?媳妇儿给了一个数字。我想想,还是得上,不上班,这块儿收入大打折扣,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多。既然不上不行,那就好好上吧。这样一来,问题解决了。

为什么不想上班,大家都给了很好的分析。依我看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心态问题。有许多事,你本并不情愿去做,做前犹犹豫豫,一旦决心去做,就什么也没有了。

心理问题一旦解决,工作就有了兴趣。现在自我感觉良好,工作上心了,能力提升了,收入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感到自己特别充实,连迷茫、孤独的时间也没有了,每天只觉得睁开眼睛的时间太短。


山西1哥


我是70后,已经到了快奔50的年纪了,你说得对,年过40后,真的不想上班,尤其是那种加班制的班,深有感触。

我2013年前,一直在外面打工有10个年头,考虑到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和老公商量后,由我先回老家,他继续留在外面工作。

40岁这个年纪,感觉人生像是到了疲软时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年轻时候的干劲和精力。

或许是因为在40岁之前的时间里,大家都在努力挣钱,有的人挣钱买了房,又买了车,并且孩子们也渐渐大了,外加手上多多少少有了积蓄,生活有了保障,压力少了,心态也就放宽松了很多。

如果一两个月没有上班了,那后期是绝对不想再去上班的,外加如今工作单位用人渐渐年轻话,而40多年龄处在里面,会感觉很尴尬,就更加不想出去上班了。

这就是我们40几岁人的人生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