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吕布如果军事上和大格局方面全部听从陈宫的,三国故事会是什么结果呢?

热爱祖国热爱母亲


如果吕布军事和大格局上都听从陈宫的建议,三国故事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甚至可能会加速吕布的灭亡。

陈宫此人并没有什么大能耐,不具备洞察形势的眼光

读者对陈宫最直接的印象大概就是曹操杀掉吕伯奢一家之后,陈宫的那一段诘问。曹操说出了他在《三国演义》当中相当能表现自己性格的那句名言: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听了这句话才决定离开曹操。因为他在最初之所以跟随曹操,是因为他觉得曹操刺杀董卓的行为是很英雄的,现在曹操真面目暴露,他认为这个曹操和自己想象中的形象不一致。于是他就离开了当时还在奋斗中的曹孟德。

这个事情可能有人会认为是一件小事,但反映出陈宫一项基本能力的欠缺。在东汉末年,“识人”是最基本的能力。

《三国志·武帝纪》中,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曾经给曹操下了断言: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而《三国演义》当中,孙策临终托孤,让善于守成的孙权做江东之主;刘备白帝托孤,告诉孔明马谡不堪大用,都是识人之明。

陈宫缺乏这一能力。所以抛弃曹操,选择吕布,这就说明他选择主公的能力欠缺得很,那他对吕布手下将领的认知其实也就很难准确了。大争之世不能知人善任,除了灭亡一途,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吕布势力太小,并且没有发展的可能

吕布的名声太臭了,张飞当时的一句“三姓家奴”可以说是给了他一个盖棺定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都只是他自己而已,其手下将领除了张辽尚且可以算作人物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酒囊饭袋。

但是看看其他诸侯手下的将领:公孙瓒手下有赵云;马腾韩遂手下有马超、马岱、庞德;袁绍手下有颜良、文丑;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手下更是名将如云。吕布自己又要当名将,又要当主公,暴露出来的就是人才的匮乏。

而陈宫在三国谋士当中,又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物,缺乏大局观和洞察力,中等偏下的水平其实都有些评价过高。这样一个人来指导吕布如何争雄,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反而是吕布这种莽夫一样的性格更难让人摸准他的套路,也更让人忌惮。

所以,陈宫只是一个提建议的人,并不具备大才,吕布如若全听陈宫的建议,很有可能早就被擒杀了。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记得曾经在看三国演义陈宫和吕布这一段的时候,对这两人的结局很是唏嘘。我常常想,如果把吕布的勇猛和陈宫的智慧完美结合,那么他们在混乱的三国时代能否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我终于明白自己当年是多么幼稚,因为即使吕布在军事上和大格局方面都听从陈宫的安排,他们也不会走得很远,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吕布虽然勇猛无敌,但其人品低劣,是个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的小人,又自恃骁勇,所以刚愎自用,统兵和用兵能力并不是非常的强,和同时代的武艺超群的骁将没法比较。



正因为吕布是一个头脑简单,有勇无谋的人,才导致他中了王允的“美人计”,违背人伦诛杀了义父董卓,不信任别人,自己也因为反复无常而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带着队伍东躲西藏四处流浪,使队伍不仅得不到壮大,反而人员越来越少。

其次,陈宫此人虽然胸有大志,颇有谋略,但也仅限于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跟诸葛亮、荀彧、郭嘉这些三国顶尖的谋士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此外,陈宫大局观不成熟,而且他打心眼里有点看不起吕布。他当初不仅背叛了张邈,就是对吕布也不是十分的忠心,曾指使吕布的部将郝萌叛变,其人品也值得商榷。

最后,吕布和陈宫的地盘仅仅也就一州之地,即使再加上张辽和高顺二人的忠诚和勇猛,如果吕布针对张辽、高顺和陈宫三人各自的特点加以充分发挥,那么他的结局可能会比历史上的结果好点,不过要想和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争夺天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吕布只知道使用武力,陈宫也只是耍小聪明,所以,即使吕布在军事上和大格局方面都听陈宫的,在三国的乱世里,他们也改变不了历史,只不过结局可能会好些罢了。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


墨鱼轩书画


以《三国演义》来说,陈宫确实算一个一流谋士,虽然比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差一点,但三国演义中,如果吕布全部听从陈宫的建议,那么在兖州争夺战中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那么陈宫究竟给吕布提了哪些建议?



陈宫、张邈等人迎立吕布在兖州反叛曹操,兖州数十座城池只有三座城池在荀彧和程昱的计谋下保住了,可见曹操在兖州根基并不深,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城池愿意反叛曹操。

陈宫给吕布的第一个建议是:劝吕布在曹操回军的泰山路上设置埋伏。

可是吕布不听,吕布让副将薛兰、李封守兖州,自已去守百里之外的濮阳,吕布的意思就是自已镇守的濮阳与薛兰、李封镇守的兖州呈鼎足之势,吕布不仅没听陈宫的建议,而且还讽刺陈宫说,我的计谋你怎么可能知道!



曹操是怎么应对的呢?

当曹操带领大军走到泰山险地时,事实上郭嘉已经识别也陈宫的计谋,劝曹操要小心吕布的埋伏,既然郭嘉已经识破,那么曹操肯定有所准备,曹操算出吕布肯定不会听从陈宫的建议,因此分兵对付吕布,一路由曹仁率领攻打兖州,另一路由曹操自已率领攻打吕布。



实际上陈宫的这条计谋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被识破,最多也就给曹军造成一些麻烦而已。

陈宫的第二条建议就是:利用濮阳城的富户田氏,引诱曹操进入濮阳城,然后擒拿曹操,说到底就是诈降计。

吕布还真听从了陈宫的这条计谋,也就是这条计谋差一点点就让曹操送了命,不得不说,陈宫的计谋还是很强的。



但是曹操阵营有一个叫刘晔的谋士提醒曹操,说有可能是诈降之计,建议曹操兵分三路,两路在城外接应,一路随曹操入城,让曹操千万小心,曹操也听从了,说到底曹操阵营还是人才太多,颇能识破陈宫的计谋,虽然如此,但是此计还是差点让曹操被擒获。

曹操进城之后,被吕布军突袭,全军覆没,吕布都抓住曹操了,却因为不认识曹操,还问曹操在哪里?要不是吕布蠢,都抓住曹操了还放走了,曹操早就活不成了,哪有日后的辉煌,刘晔虽然识破了陈宫的计谋,但这条计谋仍是成功的,只是吕布实施不成功。



陈宫给吕布建议的最后一计是:下邳之战时,曹操率军前来攻打,陈宫建议吕布分布,让吕布出城牵制曹操,然后陈宫自已守城,以成鼎足之势,曹操远来,一是疲惫,二是粮草不够,只要这样安排,就能击退曹操。

这一次,吕布还是没有听从陈宫的建议,最终的结果就是陈宫与吕布都被曹操擒获。

仔细比较这几次陈宫给吕布的建议,你会发现,只要吕布没有听从陈宫的建议,都是败给了曹操,只要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都给曹操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还差一点就要了曹操的命。



也就是说,

陈宫在军事上和大格局方面是有一定的见识的,很多时候只是吕布不听从陈宫的建议,如果真的听从的话,曹操有可能会被吕布击败,只能说有可能,因为曹操的谋士们太历害了,每次都能识破陈宫的计谋,毕竟濮阳那一次差一点就要了曹操的命,有些计谋即使识破了,也是无法扭转的。

如果曹操再有一次濮阳之败的话,陈宫和吕布就能改变历史,但这只是假设。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没有什么变化,没有更好的结局。

下面仅以《三国演义》的内容为基础,说三国志的请绕路。

吕布遇到陈宫是在王允死后,曹操已经奉天子以令不臣,去打陶谦,吕布趁曹操不在攻打曹操的根据地,但是被荀彧、程昱成功防守,曹操从徐州撤兵回归,吕布败逃,由此可见吕布实力是比不上曹操的。

另外再说陈宫,陈宫肯定比不过贾诩。张绣也很能打,同时对贾诩是言听计从,结果如何?在选择投袁绍还是投曹操的时候选择了投曹操。

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天时上“奉天子以令不臣”,地利上吕布所在的徐州是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人和上陈宫能力也比不了荀彧程昱这些谋士,吕布本人也没什么信誉值。天时地利人和,吕布都不占优,抗争到底的结果也就是给曹操多制造点伤亡而已,不影响最终结果。


希望之虚妄


首先,这题目出的有问题。

《三国演义》本来就是老罗虚构的,怎么能在虚构的故事里再加一个虚构的问题呢?

根据史实来看,陈宫初仕曹操,就帮曹操拿下兖州,任兖州牧,让曹操有立足之地。

曹操东征陶谦,陈宫造反,迎吕布入兖州,一度击败了曹操,并给吕布作出了谋划:

以兖州为起点,先消灭周围的敌人(陶谦,孔融,张貌,鲍信,张绣,曹操),联合袁术,对抗袁绍,发展经济,一统中原。

陈宫认为的最大的敌人是袁绍,袁术刚愎自用,迟早可以消灭袁术,但吕布接手兖州,立足之地还不稳定,该低头的时候得低头,暂时联合袁术,等吕布实力壮大后再一脚踹。

我们现在从上帝视角上来看问题,陈宫的建议是很好的,我们现在就光说吕布听了陈宫的意见会怎样:

兖州之战,陈宫劝吕布一定要除掉曹操,初胜之后,吕布如果不骄傲,曹操就除掉了。吕布接下来就挟天子以令诸侯。

周围的小诸侯不值一提,就剩下个刘备,刘备这时候混的很惨,不费吹灰之力也能除掉。

袁术那边还是会称帝,但称帝之后吕布可以以天子令伐之,袁术灭。

孙策将玉玺给袁术换兵拿下江东,陈宫应会让吕布代替袁术,联合孙策,继续防守北方袁绍。

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吕布一直听从陈宫的,天下三分没有问题。

但之后的剧情,就难说了。


第一先生5711903


大诸侯都是有出身显赫的,那个时代的人都讲究出身,名将良臣也大都是被这些人的光环吸引。刘备刘表是皇室宗族,曹操袁绍袁术孙权都是官宦之后,吕布呢?就是一介武夫,其祖辈皆无功名显赫之人。刺杀董卓之功并不能掩盖其贫贱的出身,因此不能得到士族名门的支持,吕布性格自负多变,为将无置死地而后生之决心,为帅无运筹帷幄知人善用之能,使得天下英才难以服心,就算其有个陈宫又如何?给他诸葛亮也难逃兵败被俘的命运


万物皆由心生


写写我的感受吧!在整个三国演义中按武力来说吕布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吕布也是全三国演义最厉害的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也恰恰说明了他的厉害之处,当然吕布有优点可他还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自以为是,反复无常,不守信用,其实他这种性格没什么毛病,怪就怪他太厉害了,有傲人的本领,天才总是以为别人是弱智一个道理!而陈宫呢,这个人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虽然也是死脑筋,不过做人做事方面总是有自己的那根红线!碰触不得。怯怯曹操就触犯了他的红线导致每次都反着曹操来!成功的才智谋可能比不得诸葛亮、徐庶、司马懿,可是他也是当时的有名的谋略家!如果吕布听从成功的话会不会能称霸三国?小编看来还是不行!原因如下:吕布虽自己很厉害,但他的将领手下都有限,兵马不太多,而且吕布的心胸野心还是比不过刘备,曹操之流,这两个人都是枭雄级别的人物,一个领袖该有自己的气质,而吕布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领袖的气质!再说说陈宫,在我看来陈宫最厉害谋略,治国方面还是比不过诸葛亮司马懿之辈!所以综上所述吕布失败是必然的!望采纳!





花家七公子


抛砖引玉。

大乔是孙策的老婆,孙权是孙策的弟弟,孙权和孙策是孙坚的儿子。

小乔是周瑜的老婆,周瑜是孙权的部下,步练师是孙权的老婆。

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吴国太是孙权和孙策的母亲,也就是孙坚的老婆。

唔呼,说了这么多,真累啊,希望采纳选购入候选人(*๓´╰╯`๓)



热爱祖国热爱母亲


结局就是你我一样存在于现实,如果的话就是你我不存在于世,这世界没如果,都是按规矩来,曰月星辰不按规矩来就没宇宙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行子


照样不行。全部听陈宫的,等于还是说吕布无谋。战场上很多情况是没有办法等待陈宫的计策再行事的。吕布如果没有谋略能力,就变成了,吕布惹祸,陈宫收拾的局面。估计陈宫也干不长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