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後期宦官專政都可以殺皇帝,而一些明朝宦官專政永遠主宰不了皇帝?


宋安之


唐朝太監的權力和明朝太監的權力都很強大,尤其是唐朝後期,太監不僅壟斷朝堂大權,甚至發展到可以廢立皇帝,儼然一副太上皇的樣子,比如說“大中之治”的宣宗李忱,就是拜太監馬元贄所賜。

而明朝就不一樣了,雖然出了很多著名的太監,如王振、劉謹、馮保、魏忠賢、曹吉祥等,又是立皇帝,又是九千歲,貌似權傾天下,但皇帝動動手指頭,貶的貶死的死,完全沒有抵抗力。

許多網友就納悶,太監與太監,怎麼差別這麼大呢?

先說唐朝,唐朝從李淵開國到玄宗李隆基繼位,中間雖然有武則天插了一槓子,但整體局勢是十分穩健的,權力一直在強人之間流轉,縱然有韋后亂政和太平公主造反等事件,但很快被撲滅,沒有出現大的權力真空,這就好比是一袋米,被轉手倒入幾個米缸,這些缸本身密封性能很好,也都很乾燥,所以縱然倒了多次,也不會發生黴變,長出蟲子。

“安史之亂”以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唐肅宗李亨用不太正當的手段奪取了父親的權力,並最終平叛成功,就他個人來說這樣做無可厚非,但他倉促上位,缺乏個人班底支撐,而時間緊迫,他也沒有時間去培養個人勢力,算來算去,只有太監李輔國最好用,所以許多事情交給他辦,一來一去,李輔國的地位陡然上升,發展到後來竟然可以甘於立儲大事,張皇后就在李亨死後被李輔國處死,這為後來的太監專權開了一個壞頭。

“安史之亂”平定以後,藩鎮割據,皇帝的權力大大下降,而安祿山的反叛讓後來的皇帝對武將專權十分忌諱,不願意讓武將做大,比較而言,太監雖然陰險,但他們自身生理缺陷決定了他們沒有謀朝篡位的野心,把權力交給他們反倒比武將保險,於是自李輔國開始,禁衛軍神策軍都交由太監執掌。

大權在握的太監當然不甘心只做皇帝的傀儡,縱然不為子孫著想,自己有了權力也的過把癮,於是太監的權力越來越大。而隨著太監權力的失控,皇帝大臣與太監的矛盾也日漸尖銳,最為極端的案例就是“甘露事變”,發生在大和九年的這起血腥事件實則是皇帝聯合大臣企圖從太監手裡奪回權力的一場宮廷鬥爭,但獲勝的卻是太監,這再次印證了“槍桿子出政權”的道理,無論把權力交給誰,都是很危險的,權力是一劑劇毒的春藥,即便你是太監,也抵擋不住她的誘惑。

內有太監亂政,外有藩鎮割據,雖然中間有李忱搞出個“大中之治”,為垂死的大唐注入了一針嗎啡,但大廈將傾,縱然有明主現世,也無濟於事。

明朝雖然中間也出現了朱棣篡位、土木堡之變、嘉靖進京這種大的權力真空,但前者是家族內部的權力鬥爭,一旦完成各方立刻各就各位,只是從一個米缸到另外一個米缸,型號大小都沒有變化。後者幸運的趕上了兩個權臣于謙、楊廷和全程保駕,太監之流無縫可鑽。至於那些轟動一時的太監,他們看似風光,實則是個空殼子。

制度方面,明朝也有獨到之處,朱元璋在原有官僚制度的基礎上擴大了錦衣衛的權力,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形成了大臣、錦衣衛、太監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互相制衡。穩定性遠遠優於唐朝的大臣太監兩方壓蹺蹺板。

兵權方面,自胡惟庸案以後,朱元璋就把兵權收歸自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相互制衡,文官有實權但無兵權,除了邊軍的總兵官,其他都是浮雲,真正掌控軍隊的就是皇帝。

軍權牢牢抓在手裡,錦衣衛控制著大臣的一舉一動,太監和大臣互相制衡,只要沒有什麼大的意外,皇權穩固的一塌糊塗,這也是為什麼嘉靖和萬曆幾十年不上朝,朝局依然穩定無人造反的原因。

而扳倒幾個太監,對皇帝來說也就是動動念頭的問題,文官接到暗示啟動彈劾,錦衣衛蒐集證據拿人,軍隊在一邊威懾,太監再風光,不過是刀俎上的魚肉,想什麼時候切什麼時候切。

這就是唐朝太監與明朝太監的區別,總結起來不過兩點

(1)明朝的制衡機制更加完善,太監專權只是專了一部分,大權依舊在皇帝手裡。

(2)明朝的軍權抓的緊,槍桿子出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