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军队拥有120多万兵力,步兵很强悍,为何炮兵不行呢?

唯美短句精选


炮兵是一个技术兵种,这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的想用好炮兵不光是打的起海量的炮弹,还需要有足够好的炮,更重要的是,足够多会用炮的人。

首先一点大家都很清楚,炮打得比枪远,炮弹比子弹贵。这就决定了如果炮兵的训练不够,打出去的炮肯定打不准,越远误差越大嘛。并且没有办法好像没有文化的人通过打枪多自己慢慢去悟,也能成神枪手那样。因为通常打不起呀。

不能慢慢的悟,就得靠着科学的办法来了。好在炮兵射击的最基本技术到了今天也不是什么秘密。要肯学还是学得来的,前提条件是来学的人文化水平足够好。

炮兵里面最核心的人物就是一些会做数学题的。他们的几何水平的足够好,能通过一堆三角函数开平方开根号什么的算出来怎么样合理的调整火炮仰角,调整装药的号数,怎么样计算己方阵地和对方阵地的高程差,等等一大堆问题。他们利用已知的火炮各种装备参数,通过一堆科学的计算,然后指令炮手去调整火炮,最后就能准确的打中目标。

要想能做明白这些算数题,怎么着也得有高中的文化程度。越南在以前的教育普及程度真心不怎么地,所以要想凑齐这么一堆人,实际上也不容易。中国以前的教育水平也确实不好,可我们国家大人口基数大,就算中越两国的教育水平一模一样,我们能划了来去做算数题的人肯定要比越南多多了。对吧?

说完炮兵跟算数题的问题,还有一件事情也非常重要,那就是通讯问题。因为炮打的远,所以炮兵阵地距离目标通常都很远,看不到目标的情况下,炮兵想获得目标信息就必须依靠炮兵观察哨。

这个观察哨跟己方部队之间是要靠通讯的。另外一点,因为炮兵的位置靠后,所以指挥部距离炮兵也会有距离。什么时候打往哪里打打成什么样,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指挥部来决定的。指挥部怎么指挥炮兵呢?还是要靠通讯。

通讯能力如果弱,那么这个指挥协调的难度就会大,还有别忘了通讯兵也是一个技术兵种,同样需要很多文化素质高的人。当然啦,通讯设备也不便宜,通讯能力越强的设备越昂贵。要想普遍的配备通讯装备,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钱。这一点又说到了越南的弱项上。

有了这么多问题,越南的炮兵部队当然不容易成规模。既然规模不够,那么组织集中火力,这种演习也就不容易搞。步炮协同战术同样也是问题了。

至于有人说到中越之间发生战事的期间,越军的炮兵也颇有出彩的地方。这一点其实不矛盾,越军装备的炮兵很多是直瞄类型的小炮,利用己方对地形熟悉,采取灵活的战术,确实可以避免许多需要间瞄射击的尴尬。

另外一点,越军在作战中明显体现出来,防守时候的炮火支援比较得当,而进攻战斗组织炮火支援就比较吃力。这点实际上也是上面说的问题所致。毕竟组织防守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准备时间的。少量懂技术的人员辛苦一点先把炮火目标地区挨个算清楚,等着需要的时候就照猫画虎的打出去。而进攻战斗是具有高度的动态的,这个法子经常就不灵了。


千里岩


谁说越南炮兵不行了?当时的越南炮兵曾一度给我军造成非常大的伤亡。在我军实施自卫反击以前,我军防守部队与越军侵略军的伤亡比是5比1,这其中大部分就是越南炮兵造成的杀伤。也恰恰是因为在早期对越防御战的损失惨重促成了我自卫反击,其目的是以进攻代替防守。

越南炮兵师从于苏联,武器几乎都是苏式装备,并且长期与美军炮战,实战经验也十分丰富。比如越军的防空炮兵,更是在越南战争中击落了美军3000多架战机,这足以证明其战斗力非常的强悍。在早期与我军的交战中也是让我们吃尽了苦头,最后被司令部特别关照,要求必须先打掉越南的炮兵,所以,驻福建的炮兵部队奉命调往越南(我军最精锐炮兵)并与越南炮兵展开炮战,经艰苦战斗,我军炮兵部队消灭了越南炮兵,这才使得越南炮兵好像就被隐身了去,这个道理等同于鸦片战争中的清军炮兵。

在鸦片战争中,一个清八旗军也有装备12(4大口径+8小口径)门火炮,500条火枪,但是却在第一轮炮战中就被射程更远的英军炮兵给干掉了,结果造成了清军只能拿冷兵器跟英军交手的假象。


优己


越南目前总兵力为48万人,所谓的120万军队是在1975年他们国家刚刚统一的时候…实事求是的说越南陆军技战术水平也是一般化的,没有进行过“军级别”战役,师团级虽说与美军交过手但都以失败告终,比如:顺化战役。所以,越南陆军没有外界吹嘘的那样厉害!他们目前与世界先进陆军相比至少落后了半个世纪!



图片里的这型火炮是美制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是越南统一战争后缴获南越政权的武器,M114榴弹炮是目前越南陆军最大口径的火炮。该炮是1960年代中期制造的,距今有50多年了,其它国家这型火炮都已经进入博物馆…越南军队还在用,这表明越南陆军火炮的严重缺乏和老旧。
M114型榴弹炮所用的155毫米高爆榴弹,从弹丸上可以看到TNT字样,这已经显示出炮弹的低性能,现代先进的装药都采用“黑索金”,爆炸威力比TNT大了很多!

越南炮兵的技术装备还处在1960年代初的这样一个水平,根本原因在于越南目前的工业水平太低,根本制造不了122㎜以上口径的火炮!

现代火炮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在制造过程中涉及的行业涵盖了所有的重工业部门!还需要重工业部门制造水平有长时间的工艺积累,没有50~60年的重工业化时间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大口径火炮。
越南陆军的苏制D20型152毫米榴弹炮,我军66式152毫米就是以它为蓝本仿制的,但是我国可以随意的制造1000门!而越南至今也没有将该炮仿制出来,全军拥有D30的数量可能也就百十来门…缺乏大口径火炮的军队在战争中会吃暴亏的。

目前先进火炮制造技术仍然掌握在不超过10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手中,就连韩国这样的重工业虽然较为先进,但是工艺积累少的国家依旧难以制造出合格的大口径火炮,甚至出现了膛压太高造成炮管炸断的情况发生…。

越南的工业化水平远不及韩国,所以根本没有可能制造出来大口径火炮! 那么,大口径火炮制造技术困难集中在什么地方?

这张图就是美军突击炮所用105毫米炮管的精坯正在进行旋转精锻工艺,这需要使用3000吨级别(155毫米炮要5000吨级别)的精锻机将“炮管坯”锻造出精确的尺寸,并且重锤击力会使“炮管坯”内部更加的致密!这样一台“精锻机”需要上千万美元,而且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需要特殊的出口许可证。


越军苏制“冰雹”火箭炮,由于不能制造该炮使用的火箭弹,所以很少看见越军演习时该炮齐射的场景。

炮管锻造只是一个制造环节,在这道工序的前面还有冶炼炮管钢工艺 ,就是:使用电弧炉+电渣重溶工艺联合生产出炮管用粗钢坯。电弧炉先将原料熔化之后,化学成分合格温度合适后出钢→将钢水浇铸成电渣重溶炉所需要的“自耗电极”初坯→对初坯进行机械加工、净整表面和车出螺旋丝扣,再进入到电渣重溶冶炼阶段→电渣重溶卡头卡住“自耗电极”后进行通电熔化,很多根“自耗电极”熔铸出一个大型多棱形炮管用钢锭。



五万吨级别锻造机,是炮管制造源头最主要的生产装备,没有它就别想制造大口径火炮了,图片里那个火红的钢锭就是制造155㎜大口径火炮的钢锭,通过万吨级锻造机锻造之后得到的初坯,再经过外表净整和探伤后,得到精坯才能进入到旋转精锻机锻造工序。 精锻坯锻造出合格品后,需要进行热处理工序,通过质量要求后,要进入到冷加工深孔加工工序(难度最高的环节)。

图片里的“棒状物”就是冷加工炮管膛线的巨型拉刀,一根就得几万美元,是昂贵的加工刀具。

通常所说的炮管内部膛线,需要使用拉刀一点点的“抠出来”!深孔加工工艺是机械加工的技术难点,因为它是在内部切削,外面看不到,稍稍有一点偏差就会造成整根炮管精坯报废,每年世界火炮生产企业出现的各种口径的废品以上千吨计算,这需要企业内的高级技师去加工,没有个2,30年的技术积累,根本完成不了加工任务。

从上面简单的介绍一下炮管制造工艺,就会发现火炮制造完全是:设备投资巨大、加工工艺繁琐、从业人员素质极高的工业!就凭越南这种没钱、没技术的国家想要制造出来大口径火炮完全是妄想。

法国“凯撒”卡车炮,是比较先进的大口径火炮。据说要推销到越南,可问题是这炮一门就得520万美元,越南怎么承受得起?

总之,越南目前仍然在使用60年前甚至70年前的火炮主因就是自己不能制造,而制造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越南一项也不具备。越南目前的军费开始仅60亿美元,均摊之后各军种的采购费不到10亿美元,这点钱再分配到炮兵,估计一个“二手”大口径火炮连和几个弹药基数都炮弹都买不起!所以,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也很难看到越南采购商的身影。 为了提高炮兵的现代化程度,越南也是很用心良苦的,没钱、没工业,买不起怎么办?“攒炮”!就是利用越南战争后缴获的南越政权军队的美制M101型105㎜口径轻型榴弹炮,安装在苏制“噶斯59”卡车的底盘上“攒了一门”卡车炮,至于性能如何,聊胜于无罢了!

越南“攒出来”的新式轻型卡车炮。

越南陆军火炮低劣的主要原因还是越南目前处在了“前工业化”时代,虽说也有些许重工业基础,但这么点工业想去制造火炮是不可能的,在自己不能制造的情况下只能等外援,但是外援是靠不住的!想去国际市场购置火炮兜里没钱,现在国际军火市场购买一个“二手”大口径火炮营的全套装备也得一两千万美元,再加上3~5个基数的炮弹,又是一笔很大的资金…而且,一个营根本不管用,越南陆军至少有几个大口径火炮营才行…越南也就只能是看看罢了。

现代炮兵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一门炮只是体系化作战当中的一个点,在信息共享时代一门炮所发挥出的战斗力相当于过去的三四门炮,而且现代火炮已经配置了十多种先进的炮弹,一枚“激光制导炮弹”的打击能力超过了过去十几枚普通弹…这些都是越南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皇家橡树1972


因为炮兵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兵种,而且跟国力息息相关,一枚炮弹就是一堆人民币,大炮兵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中越边境战争时期,1984年4月28日我军收复老山的战斗至今令人铭记。参战的“老山主攻团”战士回忆,部队过完春节就开往前线,熟悉地形,进行临战训练。4月26号,一切进入临战状态,当晚部队开始向老山进行机动。27日白天就地隐蔽休息,夜间继续前进。

4月28日清晨5点56分,红色信号弹升起,我军开始总攻。参战的我军战士回忆,我军炮弹从各个方位飞向老山,半边天都被染红。除了火箭炮、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最令战士们印象深刻的是高射机枪曳光弹,交叉着各种弧度和线条。战士们本来穿插了两个夜间,都筋疲力尽。但眼见炮火覆盖了老山,大家都战意盎然。

我军炮兵为总攻做的准备同样周密。我军炮兵整整准备了40天。从4月1日开始,我军3个炮兵连还参加了“142工程”,用冷炮引诱越军重炮暴露,我军随即用炮群压制。4月26日,我军炮兵开始行动。占领发射阵地在夜间悄悄进行,我军炮兵将85炮拆散,运上阵地再组装。那里离越军观察所仅有500米,我军炮兵竟成功没有让越军发觉。

开始炮火准备后,我军炮兵34分钟打得地动山摇。三次炮击之后,6点30分,我军步兵开始强攻。火箭扫雷开路,炮兵进行护送射击,步兵跟着炮弹坑往上冲。但是越军布设了太多地雷,一时难以清除。为了继续前进,我军出现了奋不顾身、用身体滚雷开路的英雄。战后工兵营从进攻路线上排雷,一连排出数百颗,有的地雷是被我军战士冲锋时弄响了引管,炸药侥幸没炸。甚至还有被我军战士用脚踩倒和用脚带出来却没炸的地雷,足有数十颗。

进攻中我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终于攻上了老山主峰。占领表面阵地之后,我军开始搜剿坑道工事里的残敌。当时曾有7名越军被我军堵在一个洞里,我军包围,喊话,命令越军投降。7名越军中有一个越军中尉,指挥另外6人死不投降,还威胁其他越军——谁出去投降就枪毙谁。

我军用喷火器向洞内喷射,用机枪扫射洞内,向洞内投掷手榴弹,给越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到中午时分,那个越军中尉精神崩溃,开枪自杀。傍晚时分,我军往洞里打了3颗照明弹,想看清洞里位置。洞里的6名越军却以为我军使用了毒气弹,赶紧爬出来投降。

另一件让我军战士印象深刻的事,是越军阵地上各种文体设施居然应有尽有。战士们发现了越军的口琴、笛子、吉它等乐器,有的战士抱起来就弹。有处越军阵地上还修建了排球场。这足见越军企图长期占据老山的野心,也跟战斗的惨烈形成了强烈反差。参考资料:中越战争秘录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1975年北越和南越军队合并,越南军队总人数突破百万,1978年为了完成自己在中南半岛的扩张,越军再度发布总动员令,总兵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0万。其后在经历了北方作战被打回原形后,越军于88年裁军60万,进入21世纪后进一步整编缩减部队规模,目前越军总兵力已经只有48.2万人左右,所谓的120万越军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一个人均GDP只有2500美元,全国总GDP只有2400亿美元的国家如何供养如此之多的军队?除非是穷兵黩武,不想吃饱饭了!


越南军队虽多,但是大部分都是陆军,而陆军中的传统技术兵种炮兵一直以来都是越南的软肋,不过在四十年前,越南炮兵也曾经辉煌过一段时间。在七十年代末期,北越在之前数十年的抗法和抗美斗争中得到了中苏的大力援助,其炮兵部队达到了自己的巅峰状态。
(越南炮兵部队标志)

当时越南炮兵部队装备了数量不少的苏制D-20型152毫米榴弹炮、M-46型130毫米加农炮、D-30型122毫米榴弹炮、M-30型122毫米榴弹炮、BM—21式122毫米冰雹火箭炮以及中国造107火箭炮和63式60毫米迫击炮、65式82无后坐力炮等等,在兼并南越军队后,又得到了一些美制的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和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炮兵火力在东南亚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越军炮兵最值得炫耀的战绩当然是在十年的对美作战中,在此期间,越军虽然在火力输出上和对手仍旧是天壤之别,但是他们充分发扬了炮兵拼刺刀的精神,利用夜战、近战不断偷袭美军基地基地特别是南越机场,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根据数据显示,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越军和游击队通过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抵近射击,一共摧毁了美军近400架各式飞机,造成近2000名美军死亡,其中在1964年对西贡机场的袭击中就一次性团灭了15架B57轰炸机,在美军严密封锁和武装护卫下,能取得如此战绩,不得不说越南炮兵的战斗素养还是不错的!(遭遇偷袭后的美军机场)

而在79年爆发的与北方邻居的战争中,越南炮兵在初期的战斗力也是不错的,越南一共在中越边境配置了5个炮兵团,大多数都是130和122口径火炮,虽然在火炮数量和后勤补给方面大大落后于东亚大国,但是因为经历了长期战争洗礼,各种作战经验和操炮技术还是相当精湛的,根据战后老兵的回忆,越南炮兵特别是小口径炮战斗力不错(大口径火炮都是间瞄炮,需要侦查、计算、通讯、射击、等多兵种合成作战,越军普遍文化程度太低,玩不转)。

越南炮兵自知装备劣势,但是能够充分利用地形和环境构筑灵活多变的炮兵阵地,在很多情况下做到了在局部地区形成相对强大炮兵火力,为己方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开几炮就转移阵地,让对手很难及时锁定其位置,对其进行火力压制。更鬼的是,越军还经常搭建虚假的炮兵阵地,诱使对手攻击,无谓的消耗许多弹药。



当然了,虽然越军七十年代炮兵战斗力不错,但是师傅打徒弟,依旧是按在地上摩擦,东亚大国在边境布置了48个炮兵团,一共7995门地炮,其中大部分都是100毫米以上大口径重炮,在正面火炮数量对比上超过了5:1,有些关键区域甚至形成10:1的火力配置。

在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侦察兵部队也主动出击,为炮兵标定了上千个越军目标,并且摧毁了不少越军炮兵阵地。后期辛柏林炮兵侦查雷达的加入更是让越军体验了什么叫绝望,炮弹没落地,大国炮兵反击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在这样的一边倒优势下,东亚大国炮兵部队在整场战争中取得了辉煌战绩,超过60%以上越军都是被火炮杀伤,到后期越军由于装备消耗太大又得不到补充,基本已经不敢也没有能力还击了,越南炮兵的原形也被直接打出来了!看着强,其实也只是个纸老虎罢了!(感受一下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患者的怒吼吧!)

而进入停战后的21世纪,由于自身并不具备火炮尤其是大口径火炮的自产能力,甚至连炮弹都只能依靠进口。炮兵部队装备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更新,弹药的严重缺乏,越南炮兵的战斗力对比七十年代不仅没有提高,反而直线下降,目前不仅被东亚大国拉出了一个银河系的差距,就是对比隔壁的泰国也落入了下风。当前越南炮兵主要装备依旧是苏联时期援助的已经接近使用极限的130和122口径榴弹炮,甚至还存在su100这样的二战老式反坦克炮,而当年缴获的早就该进博物馆的美式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越南人至今还当成宝。
(越南美制M114型155毫米火炮,也是二战产物)

(越南军队中的su100反坦克炮,二战古董)

在训练中,由于炮弹金贵,越军也不敢随意挥霍,因此训练水平也可想而知,在装备和训练双向落后的情况下,战斗力自然的不会高到哪里去。想要提高炮兵实力,光靠买肯定是不行的!关键还是个穷屌丝,买都买不起!那就必须具备自行研制火炮以及配套装备的能力,以越南目前的国防工业实力,现在看依旧遥遥无期!
(小心点,这炮弹可不便宜!)


军武吐槽君


越南全称叫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主要使用语言为越南语。提起越南这个国家,中国人大多数都没有啥好的印象。都骂越南是白眼狼。历代越南被别人侵略都是中国在帮忙。其他的不说就说二战以后的,法国卷土重来,再次侵略越南领土,越南人进行了艰苦的抵抗。当时的中国刚刚解放,国内经济还不没有恢复,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还无偿的向越南提供了上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和几百万吨的物资。后来战争结束,越南南北统一以后,越南对军队进行了改革,裁撤了一部分,让军队数量从150多万下降到了120多万。共有50几个步兵师,值得一提的是这50个师的部队,有超过一半都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战斗力非常的强,打了十几年仗,能不强吗。越南陆军装备大量的苏式武器,在后来的越南战争中还缴获了大量的美式武器,可以说越南的步兵武器是非常先进的。不过越南军队也就步兵强点,其他的都不行。越南的炮兵和步兵比起来简直就是渣渣。这个与越南部队的作战方式有关,越南经历的战争中,越南人的部队都是以游击战的方式进行,因为越南以山地、丘陵和丛林为主,非常适合进行游击战。所以他们步兵部队战斗力很强。越南装备了不少的火炮,大部分都是苏式火炮,口径都不大,多以122口径居多。就算加上越南缴获的美式火炮,越南的火炮数量也不是很多,炮弹更是没有多少。最主要的是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家,没有完整的工业基础,就算买到了火炮,但是炮弹不能自己制造,经济又不行,火炮打一发就是钱,所以越南人消耗不起。


环球网


首先,越南国内是森林结构为主,伴随着田地,山坡之类的障碍物或者掩体,对火炮的发挥起到了很大的局限作用。越南战争时期,美军B-52轰炸机出动时曾多次实施了“地毯式”轰炸,但是效果却十分有限。

除了炮弹的之外,步枪子弹也是如此。敌军随便一个动作就能找到规避的掩体,这些天然的掩体让火炮优势的一方很难发挥真正的威力。所以,针对这一结构,炮兵和装甲部队的发展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目前,越南真正在竭力发展的军兵种,还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化军队。航空战机,多用途弹药和一体化的联合作战部队。虽然他们的作战性能不及北方邻国,但是对于其他邻国来说,却是十分的强悍。

另外,越南本身也并没有忽视火炮这一领域的发展。通过发展空中打击部队,投掷精确弹药,协调地面炮兵和突击部队展开作战,是目前越南军队的发展主旋律。此前,越南在引进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时,还配套引进了部分的散布弹药和精确打击弹药。

可以说,越南的发展虽然畸形,但是并不是盲目,毫无目的的乱来。相反的,他们眼光敏锐的避开了现实因素,直接找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说再进行一次越南战争,越南的炮兵部队不会成为战场主角,作战另一方也不会将炮兵提升到高度,其根本还是环境的原因太大了。


战争之王


其实越南除了步兵之外其他技术型兵种都很弱,一方面是越南缺乏工业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是越南虽然长期经历战争但是一直缺乏大兵团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经验。到现在越南仍然保有大量的五、六十年代的技术装备,也就是最近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后才开始缓慢更新技术装备,但是装备老化的问题很难短时间内解决。下图为越南自己研发的卡车炮,他实际上是将上世纪70年代缴获的美制M109型榴弹炮安装在俄罗斯“乌拉尔”卡车上

越南在国内网友眼里是一个“作战经验丰富”、“作战凶悍”的国家,越南的确在20世纪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从40年代的对日、50年代抗法、60年代对美、70年代对南越对柬埔寨对老挝对中国、80年代对中国。但是越南经历的这些战争并不像欧洲东线那样将步兵、坦克、火炮、战机进行结合进行大规模兵团级作战,一方面是越南的地形实在是制约这种大规模兵团级作战(其实游击战也算是越南的优势,依赖山地、丛林与对方进行周旋),另一方面就是越南的国家实力只能依赖社会主义阵营支持,消耗不起。所以越南方面主要还是以中小规模的“游击战”为主,其他相关的技术兵种积累的经验并不是太多。下图为越南游击队的“竹签阵”,是当年越南游击战术的有效办法

另一方面兵源到处都是但是坦克大炮需要实打实的工业基础和钞票才能获得。越南这个国家本身长时间处在战争状态,经济和工业起步很晚,而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仅有的少部分重工业也被我自卫反击战中彻底摧毁,实际上越南重工业(包括军事工业)到现在都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下图为越南士兵操作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的M107型高爆弹,到现在越南仍然在使用70年代缴获来的炮弹而不是自己生产。

除了M114之外,越南现役的火炮还有美制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苏联ZIS-3型76毫米加农炮、苏联M46型130毫米加农炮、D30型152毫米榴弹炮、D30型122毫米榴弹炮。其中M114、M101和ZIS-3都是二次世界大战就定型的火炮,越南得到他们的途径一方面是苏联援助苏制火炮,另一方面70年代“越南统一战争”缴获美制火炮,连炮弹也是缴获。这些火炮年代久远甚至已经超出寿命,苏制装备可以通过苏/俄进口零部件维修更换,但是美制火炮只能“省着用”,如果达到身管寿命那么就会有炸膛的危险。

而火炮的生产其实一直很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虽然古老但是技术水平很高,世界上有能力生产大口径身管火炮的国家不超过20个,而且相当一部分在欧洲老牌工业国家中(德国莱茵金属、瑞典博福斯、意大利奥托梅莱拉、瑞士厄利孔、英国宇航等等),越南并不在这个行列中。生产炮管本身需要强大的冶金、锻造、超深孔钻、身管自紧、表面处理等等方面技术和相关的设备。就拿超深孔钻来说,炮管的长度已经达到直径的30倍以上,必须上专门的机床用深孔钻、镗刀、内孔刀等刀具进行切削加工,而且加工过程中必须保持内壁的绝对光洁和完整,如果出现裂纹或其他下次很可能会导致炸膛。还有炮管自紧,这是二战后火炮炮管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这种技术生产的火炮能以较薄的壁厚承受较高的膛压。但是炮管自紧需要大型水压机,需要把握好这一过程中膨胀和收缩的问题,也是很考验工业基础。所以越南到现在还在“拮据”的使用上面提到的那些老旧火炮,在国际市场上也寻求一些较为现代化的二手火炮。

缺乏经济和工业实力使得越南一直在依靠老的技术装备维持现有军队规模,就像我我开头说的那样越南在带有技术性的兵种上其实都是比较薄弱,包括二战时期的T-34型中型坦克也是服役在越南的训练部队中,对他来说这些技术装备由于没有能力生产打一发少一发、坏一门少一门,所以越南也是在省着用,甚至训练也是经常“摆样子”。比如下图为越南的T-55中型坦克,这种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坦克在越南经历过多次升级,但是这些升级大都是在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国家的帮助下完成的,其作战能力仍然不如他的兄弟中国的59系列坦克。而越南的高等教育方面也不算是强大,相关人才的积累也不多,独立设计制造新型现代化坦克对越南来说还是很困难的,包括冶金技术、电子技术、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都是中高端的工业能力。

还有弹道导弹,其实越南方面也是有类似于我们“火箭军”的编制,只是使用的都是80年代引进的“飞毛腿B”型短程弹道导弹,圆概率偏差达到500米以上。但是从最近这些年越南公布的视频来看,同时出现的导弹车从来没有超过3辆,推测大部分都因为年代久远而处于维护状态。而就“飞毛腿”这种上世纪60年代的早期弹道导弹也是在为难越南的工业,就拿最外面这个导弹弹筒来说,厚度1.5毫米的钢板卷成800毫米直径的圆筒,然后再进行焊接。这种级别的焊接可以和“航天级焊接”有点类似,不仅对焊接设备和焊接工人有极高要求,还要考虑焊接后如何消除应力。还有飞毛腿使用的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对强度、刚度、抗腐蚀、耐高温有极高要求,虽然火箭发动机是一次性产品,但是也必须保证他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通常使用高强度合金钢或复合材料,这就又回到冶金的问题了。

还有战斗机,越南方面引进了不少俄制三代重型战斗机,但是90年代引进的Su-27到现在维护程度并不好。中国同期也引进了相当一部分Su-27,虽然中国的这些战机也退役,但是中国的高强度使用使这些战机达到最高使用寿命。而越南不同,越南的Su-27和Su-30出勤率并不高,一方面是飞行成本高,另一方面是维护成本高(请俄罗斯方面进行维护和大修),但是缺乏有效的三代机维护能力还是使这些处于热带环境的战斗机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直到前两年越南才在乌克兰帮助下将A32工厂升级为三代机维护工厂,在国外专家帮助下可以在本国进行中修和大修,算是上了一个台阶。

总的来说,越南这个国家因为早期长时间处于战争状态,对于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有些拖后,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处于轻武器的独立生产能力。炮兵在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我炮兵部队全面压制,基本都是处于劣势状态。现在越南也是积极推动国内工业发展,上面提到的三代机大修工厂,还有“毒蜘蛛”的越南国产版都将为越南未来军事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帮助。但是现阶段的越南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才可以。


雏菊西瓜Peterpan


大家都知道上世纪越南是分为南越和北越,而北越完成了越南的统一。那么北越受谁的支持?师从于谁呢?

当然是师从中国,上世纪越南战争,由于美国的介入使得中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国向北越提供支援,支援的主要力量是后勤 防空和军事战术(解放军顾问团指导)。

因为越南支持下的南越属于装备上有优势,加上北越地处丘陵地带所以中国传授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战术,事实也证明了这种战术在越南很有效而越南通过次战术学到了点皮毛就打败了南越。

所以这种战术一直是被越南当做主力战术,这种游击战术不能携带重武器,所以越南方面对炮兵就忽视了。

中国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解放战争就开始使用大炮兵主义,包括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国使用了大量的火炮,给越南造成了大量杀伤。

越南受到自身的限制战术发展受限,没有解放军那么多战术理论和思想,所以这是制约越南炮兵发展的一个原因,再者自己工业不行造不出好的火炮也算一个原因。




李晓伟


现代炮兵可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员数量多就可以了,炮兵的成本与要求等等非常高,越南虽然可以大规模的扩充军队规模,但是他就要发展大规模的炮兵实际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

首先,炮兵装备的成本过高,越南压根装备不起,再说自身根本没有什么军火工业,也制造不了火炮,能够制造炮弹已经是他的极限水平了,在这种情况下,其火炮供应实际上都是依靠引进外部,不是军援或者缴获,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越南的许多火炮还是在越战时期留遗留下来的产品,不乏二战时的东西,包括美式火炮。可以这么说,火炮比炮手们都老了很多了。

其次,现代炮兵也是一个高技术兵种,不是想象有了装备就行了,还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以及各种指挥控制系统等等,这类东西绝对不中简单的花多少钱的问题,以及耗费多少时间的问题,这是一个体系建设的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培养的,任何一个国家,像传统的炮兵国家都是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结果。

越南显然缺少发展大规模炮兵的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