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

(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

新冠病毒防控知识手册 | 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

01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 命名 2019-nCoV。

02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對於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異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後病情更重。

03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麼臨床表現?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併輕度乾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症狀,流涕、咳痰等症狀少見。

(2) 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僅表現為頭痛、心慌、胸悶、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

(3) 部分患者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

(4) 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04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目前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05 什麼是飛沫傳播?

飛沫是指直徑>5um 的含水顆粒,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 般為 1 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飛沫的產生方式:

(1)咳嗽、打噴嚏或說話。

(2)實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氣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過程中和心肺復甦等。

06 什麼是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傳播是指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播,主要包括:

(1) 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

(2) 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

07 新型冠狀病毒應該如何滅活?

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

08 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嗎?

會。從一些聚集性病例的發病關聯次序判斷,人傳人的特徵十分明顯,且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

09 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密切接觸者是指 14 天內曾與病毒的確診或高度疑似病例有過共 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辦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學,同機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觸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護、乘出租車、乘電梯等。

10 密切接觸者應注意什麼?

(1) 作為密切接觸者應向所在單位報告。

(2) 所有密切接觸者(包括醫護人員)都應該有 14 天的觀察期。觀察期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後一天算起。

(3) 觀察期內,密切接觸者應儘可能減少與共同居住人員的接觸,原則上不得外出。

(4)如密切接觸者出現症狀,應到定點醫院就醫。

11 輕症發熱病例如何居家隔離?

(1) 病人應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隔離。

(2) 限制看護人數,儘量安排一位健康狀況良好且沒有慢性疾病的人進行護理。拒絕一切探訪。

(3) 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和病人至少保持 1米距離。

(4) 限制病人活動,病人和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最小化。確保共享區域(如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保持窗戶開啟)。

(5) 看護人員與病人共處一室應帶好口罩,口罩緊貼面部,佩戴過程禁止觸碰和調整。

(6) 口罩因分泌物變溼、變髒,必須立即更換。摘下及丟棄口罩之後,應進行雙手清潔。

(7) 與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進入病人隔離空間後,應進行雙手清潔。

(8) 病人接觸過的物品應做好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