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理性看待疫情对A股的负面影响

受春节休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2月3日,A股鼠年首个交易日三大股指集体下挫,截至收盘沪指跌7.72%,深成指跌8.45%,两市超3000个股跌停。

应该说,在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和境外A股成份股期指下跌的背景下,3日股市下跌在预料之中。不过,如此大的跌幅,且当日大部分个股“一字”跌停,下一个交易日大概率会继续下跌,说明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并未完全释放。

不得不指出的是,A股这样的表现符合散户市场特征,但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虽然疫情会让中国经济蒙受损失,影响上市公司业绩,但也不必高估短期事件的负面影响。

从历史经验看,疫情等突发事件导致的市场下跌,往往是短暂的,很快市场就会迎来反弹,不会改变整体运行趋势。因为从经济周期角度分析,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整体上是一次性冲击,疫情结束后经济周期会按照原来的趋势运行,反应到资本市场上,疫情对股市的冲击也属于一次性冲击。

开市前后,国家层面也试图抚平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国家发展改革委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这种影响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央行则在3日开展了1.2万亿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并声称将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投资者普遍悲观之际,境外资金却逆势加仓,盘后数据显示,3日北上资金的流入量直线上升,全天大举流入近200亿元。事实上,近年在A股颇为低迷之际,境外资金一直源源不断流入。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2019年净买入额3517.43亿元,创互联互通以来的年净流入新高,较2018年增加了575.25亿元,截至去年底沪港通、深港通合计持有A股市值已达1.43万亿元。与此同时,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三大国际知名指数先后纳入、扩容A股,QFII持股不断提升。

外资的青睐一定程度上缘于A股整体相对低估值,截至2月3日,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只有12.93倍和15.87倍,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对比,估值都不高。因为外资更倾向于布局长远,且机构占据主导,所以往往选择在合理的估值买入优质的股票,并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超额收益。这样的投资风格正是散户市场稀缺的,也是A股未来的发展方向。

除了经济和估值因素外,与A股走势密切相关的资本市场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改革,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日益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诸如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畅通退市机制;设立科创板并试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未来还将向创业板和主板推广;以及不断开放让国际三大指数纳入和持续扩容。此外,业内期盼已久的《证券法》修订,也在去年底完成大修,且力度超过预期,包括确立注册制合法地位,大幅提高证券违规处理力度和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这些都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总体而言,只要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运行有信心,在外资持续净流入和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之际,投资者对A股就没有过度恐慌的必要。而且,随着A股不断成熟市场化,寻求交易性机会的散户属性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中长线价值投资将日渐受青睐并成为主流。如此,投资者对于目前的A股,就更没有必要过于悲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