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越親密越好,老話咋說“女大避父”?還是需要“距離”

老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孩子長大了以後,如果是男孩的話,應該和媽媽適當的保持距離;如果是女孩的話,更應該和父親保持一定的距離。家長和孩子不是越親密越好嗎?這樣看來“距離感”確實是相當重要的,究竟是怎麼回事,今天咱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

家長和孩子越親密越好,老話咋說“女大避父”?還是需要“距離”


其實在很多的地方我們都見到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比如說洗澡的時候,由於孩子年齡小不能自己洗,在公共浴池的地方媽媽會帶著小朋友去一起洗澡,也看到有不少的報道由於男孩的年齡比較大而遭到拒絕。很多人就覺得自己的隱私得到了侵犯,相對於有的家長來說,卻是覺得孩子還小沒什麼關係,“真的孩子還小”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理由嗎?實際上這就是老話所說的“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就顯得非常正確了。

家長和孩子越親密越好,老話咋說“女大避父”?還是需要“距離”


其實從比較客觀的方面來說,從孩子出生的時候由於比較辛苦勞累,家裡面的成員都會參與到對於孩子的照顧當中,尤其在孩子成長過程,基本在三歲以內這樣的性別意識相對來說都是比較薄弱的,但是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尤其是如廁、上學、洗澡等一系列的方面,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也應該讓孩子認識到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也能夠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

家長和孩子越親密越好,老話咋說“女大避父”?還是需要“距離”


所以說基本上在孩子兩歲以後,甚至是最晚到三歲的時候,孩子已經開始慢慢的懂事了,家長就應該及及時的進行性別意識的引導,無論是如廁,還是洗澡這些相對隱私的方面,應該讓孩子學會慢慢的避諱,只有認識到區別,這樣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才會覺得怎麼樣的正常?如果性別意識比較模糊的話,在孩子長大以後很容易有吃虧的情況,所以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句話相對來說真的是相當重要的,不只是隱私這一方面,很多的東西也需要爸爸來教授兒子,母親來教授女兒,這樣進行傳承相對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

家長和孩子越親密越好,老話咋說“女大避父”?還是需要“距離”

特別是對於青春期的家長來說,一些性教育方面也應該抓起來,越是諱疾忌醫越是麻煩,其實事情越是敞開來說,孩子明白越詳細,好奇心越小,如果遮遮掩掩,孩子自己摸索的話,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作為家長來說,如何正確的引導和監督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