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降糖药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毛松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因素。

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困扰着众多家庭和社会,糖尿病是一个以高血糖为表现的全身性代谢性紊乱疾病。糖、脂代谢紊乱、神经病变,最终因代谢紊乱、循环和神经受损而产生的并发症。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控制血糖当做在治疗糖尿病,实际上治疗糖尿病是为了防止危害到人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运动、药物的充分结合是很重要的。

第一,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能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适用于尚存在部分胰岛功能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是容易导致低血糖,其他包括增加体重、皮肤过敏等。

第二,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能够抑制肝糖元分解及糖异生,改善胰岛素抵抗,是超重及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第三,α—葡苷酶抑制剂

α—葡苷酶抑制剂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对空腹血糖几乎无效果,该药还可用于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例如:肠胀气。

第四,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可促进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IGT及代谢综合症患者。不良反应是足踝水肿、肝酶升高。此类药物可引起水钠出溜及水肿,心功能不全者、肝功能异常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忌用。

综合来看,降糖药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肠胃道反应和低血糖,有很多患者比较关心药物的肝肾毒性,一般来说,降糖药物本身不会对肝肾造成直接损害,但伴随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罗民教授


降糖药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副作用也不相同,下面小糖将分类别来阐述这个问题。

常见降糖药有哪些副作用?

1.二甲双胍,主要副作用是肠胃道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还会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

2.磺脲类,副作用主要是易导致低血糖及体重增加,其他如皮疹、过敏等副作用少见。

3.格列奈类,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但发生率较少。

4.a-糖苷酶抑制剂,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胀气,偶有腹痛或腹泻。

5.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副作用可引起水肿、心衰,肝功能异常。

还有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SGLT2抑制剂,降糖作用比较平和,用起来比较安全,低血糖风险较小,也不会增加体重。

综合来看,降糖药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肠胃道反应和低血糖。有很多患者比较关心药物的肝肾毒性,一般来说,降糖药物本身不会对肝肾造成直接损害,但伴随有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如何减少降糖药的副作用?

1.严格执行饮食控制,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合理的饮食控制,有助于发挥出更好的药效,而不控制饮食,则会降低药物治疗效果。

2.双胍类建议在餐时或餐后服用,可降低消化道反应。

3.肾功能不全者,最好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降糖药物,如格列喹酮、瑞格列奈,避免增加肾脏负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治疗。

4.联合用药。一般,药物剂量越大副作用也越大。采取联合用药,可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副作用。

5.循序渐进用药。胃肠道对药物有一个耐受过程,所以建议使用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等药物时,先从小剂量开始,经过1-2周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


糖人健康网


二型糖尿病长期用药是糖尿病病发症的主要原因,你身体本身血糖高,再用药等于雪上加霜,科学的做法是最快的停药停针,建立科学的吃饭方式,再适当锻炼,这就是最新的营养生活干预疗法,好多人已康复治愈了,再听医生吃药的旧方法只是等待病发症的到来,脱离苦海,过正常人的生活就关注我的文章和视频


糖尿病的康复逆转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降糖药物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目前来说主要有6大类降糖药物,每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些差异,现把不同种类降糖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1.磺脲类降糖药:

它是目前除了胰岛素之外降糖作用最强的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等,它的降糖机制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它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低血糖反应,其他的包括增加体重、皮肤过敏反应、损伤胃肠道黏膜等;

2.格列奈类降糖药:

它也是一种促胰岛素分泌剂,但是它的降糖速度比较快,而且吸收快、作用时间短,主要用来控制餐后高血糖;它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3.双胍类降糖药物:

双胍类降糖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同时它有一定的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抑制动脉壁的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双胍类降糖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其他包括乳酸性酸中毒、抑制维生素B12的缺乏;

4.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是促进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作用,常见的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这类药物主要的常见副作用主要是体重增加和水肿,而且它还能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对糖类的吸收而发挥降糖作用;常见的药物有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这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6.基于肠促胰素的降糖药物:

主要包括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胰岛血糖素样肽—1,这类药物包括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过敏反应、转氨酶升高、上呼吸道感染、胰腺炎、关节痛等;

7.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而降低血糖;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主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泌尿道感染,增加酮症酸中毒、截肢、骨折的风险。

最后小结: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如上,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我对该问题的解答题,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糖尿病人长期服用降糖药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

该类降糖药的毒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受损以及乳酸酸中毒。老年人糖尿病病程长,常并发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使组织灌注不良加之因高龄、肝肾功能减退、合并慢性心肺疾病等。

磺脲类药物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磺酰脲类药物作为口服治疗I型糖的主要药物类型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包括代谢营养障碍、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紊乱以及胃肠道反应,此外还有口腔出血等。该类药物引起低血糖最多的是格列本脲,其次是格列齐特。

TZDs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肝毒性是人们在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中普遍关注的安全性问题,肝功不良的病人中仍应慎用,此外还有头痛、浮肿、失眠、乏力等不良反应,其发生可能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具有轻度的血管扩张作用和体液潴留有关。

a-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系统紊乱,如腹胀和排气增加等。其中以阿卡波糖的发生率较高。这是由于阿卡波糖抑制了小肠a-葡萄糖苷酶肠腔内大量未消化的糖类受到肠内细菌的发酵而产生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老年糖尿病病人更易发生。



格列奈类药物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这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低血糖和消化道反应为主,该类药物主要在肝脏中代谢,绝大部分由粪便排出,且由于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它不会在组织中蓄积,有较好的安全性。

DPP-4抑制剂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目前已经上市的DPP-4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大部分患者只出现轻微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对于心血管方面,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衰做出警告,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就存在心血管疾病或肾衰的患者。此外,DPP-4抑制剂可能会导致患者严重的关节疼痛。由于DPP-4抑制剂的上市时间较短,对于其安全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SGLT2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

该类药物联合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SGLT2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生殖泌尿道感染,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酮症酸中毒(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肾损伤(罕见)、骨折风险(罕见)和足趾截肢(见于卡格列净) 。


总结:以上就是各类降糖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回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性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前者通常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来治疗,后者的通常口服用药是磺酰脲类、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等降糖药物。

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主治方向以及不良反应,降糖用药也不例外,所以今天就来介绍关于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首先,胰岛素注射剂或胰岛素吸入剂,主成分是胰岛素,它们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糖症、过敏反应、胰岛素抵抗以及脂肪萎缩,这四种不良反应在其它文章中介绍过,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今天的主场是口服降糖药物。

磺酰脲类

,其代表药物有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该类药物不仅能降血糖,还具有抗利尿作用,比如格列本脲、氯磺丙脲,可以用于尿崩症;而且第三代磺酰脲类对凝血功能也有影响,较少发生低血糖症。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胃肠不适、嗜睡及神经痛,而且对肝功能有损害,尤其是氯磺丙脲;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持续低血糖,极有可能是因为服用药物过量,低血糖严重的患者会发生昏迷、休克、脑损伤,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死亡,所以大家一定要经遵医嘱。

双胍类,国内常用的双胍类降血糖药物有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这类药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正常人服用时,对其血糖没有明显影响。患者服用双胍类降血糖药物时,会产生食欲不振、恶心、腹部不舒服以及腹泻等症状,不良反应严重时会有乳酸性乳血症、酮血症。


如果您喜欢的话,请点击右上关注,更多健康知识和您分享!


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环格列酮等,它能显著地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相关的代谢紊乱,对于2型糖尿病和因其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较起前两类药物,该药的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胰岛素增敏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以及消化道症状,

它的不良反应也极大地影响了该药在临床上的使用,比如罗格列酮有潜在的导致心血管作用的副作用,限制了他在临床上的使用,吡格列酮因为可能会增加患膀胱癌的几率,所以它的使用同样受到了限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像阿卡波糖可以单独或与其它降糖药一起服用来治疗糖尿病,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是一种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口服给药后很快起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对磺脲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可以说是治疗糖尿病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对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治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问题回答 哈尔滨医科大学 袁红梅 审核 吴一波


吴一波


糖尿病,简单的来说就是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或作用缺陷引起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血糖升高,它可以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急的时候可以发生急性严重的代谢紊乱!本病是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死亡率增高,应当积极防治!



对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缺乏病因治疗!目前的口服药物都是对症治疗,对于其不良反应,刀刀为您分别阐述如下:

1.促胰岛素分泌剂

例如格力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其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体重增加,皮肤过敏,此外,还可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毒性。



2.双胍类降糖药

这个药物中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其不良反应包括:产生消化道的刺激反应,皮肤过敏,最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乳酸性酸中毒!有的老年病人肝肾心肺功能不好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用量用法。

3.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常用的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其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的糖。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水肿和体重增加,有心脏病,心力衰竭倾向或者肝病者不用或慎用。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常用的药物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这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和腹泻等,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全身毒性反应,但是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当谨慎使用。

5.胰岛素

胰岛素是目前唯一所知的人体内降血糖的激素,根据其来源,目前,胰岛素制剂有基因重组胰岛素和猪胰岛素。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低血糖反应,偶尔会出现注射部位的瘙痒,全身性的荨麻疹,严重的过敏反应是比较少见的。

6.胰升糖样多肽1类似物和DPP

是新型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这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很多时候,糖尿病的药物是合并使用的,俗话说是药都有三分毒,降糖药物也不例外。我们要重视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也不可因噎废食,产生一两个不良反应就拒绝糖尿病的治疗。



希望我的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金色柳叶刀


长期吃降糖药的几个危害

西药的种类繁多,作用机理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长期服用对身体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首先,长期服用西药降糖药会使肝脏、肾脏出现功能障碍。尤其是双胍类药物,对肾脏肝脏功能影响是最大的,如果肝肾功能不全或者严重贫血的患者最好避免用此药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

其次,长期服用降糖药容易让身体产生抗体,降糖药丧失药效,患者不得不更换药物,如此一来,对身体危害更大。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降糖药?

1、当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的时候,服用降糖药效果会很差,甚至会加重酮症酸中毒或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因此,这种情况下最好不用降糖药。

2、口服降糖药几乎全部经过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出,所以,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降糖药,容易使药物积累中毒发生低血糖,进一步伤害肝肾功能。

3、糖尿病孕妇必须停服降糖药,如果血糖控制不住,可以改打胰岛素,或者咨询医生意见。因为降糖药可能会通过乳汁排出,所以,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服用降糖药。

降糖药有害,但我们仍然离不开降糖药。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与医生保持充分沟通非常重要,无论对药物有疑问,还是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都应该跟医生保持联系,切勿自行停药、换药、增加药量,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如何天然辅助血糖平稳,预防并发症出现?

近年来天然有效成分对糖尿病因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并且应用前景佳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美国斯坦福医学中心研发的天然控血糖的-必糖稳,含有苦瓜、桑叶、大花紫薇武靴藤等天然成分,对于辅助血糖平稳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能有效地防治并发症,所以也是美国糖尿病协会力推的糖尿病辅助血糖平稳的最佳手段。

河南王宝民是一位十几年糖龄的糖友,西药跟必糖稳一起用,以前空腹血糖10.2,现在降到了6.5左右了,而且特别稳定。


爱吃西瓜东瓜


糖尿病朋友如果在饮食、运动等治疗后,血糖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就需要应用降糖药物来治疗。因为糖尿病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应用。那么很多人就会担心,

我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不会出现副作用呢?

降糖药物品种目前有9大类,可服用的药物有6类,这6类口服降糖降糖药物分别是双胍类、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DP-4抑制剂。每一类又包括很多种不同的药物。

这些药物共同的副作用为低血糖。

但是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但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心慌、出汗、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恍惚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昏迷。需要尽快应用含糖食品或葡萄糖来缓解。

在降糖治疗过程中,无论应用哪种降糖药物,都建议身边要备些含糖食品,防备不时之需。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会出现在服用双胍类、磺脲类促泌剂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身上。

以双胍类为多见。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食欲下降、排气增多等情况,一般应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消失,不能耐受则需要停用或减量。

血液系统的副作用

磺脲类促泌剂会引起血液系统的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当用药过程中出现咽痛、高烧、乏力、尿红等,应检查血常规来观察。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或者固定性药疹的情况。注意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是禁止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

水肿

噻唑二酮类药物可引起钠水潴留,出现足部、颜面水肿情况。严重者可考虑停药。

长期服用双胍类,可导致胃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减少,因此长期服用双胍类药物,可口服维生素B12,同时对糖尿病带来的神经病变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药物的副作用有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不光是降糖药物,其他药物可能也会出现。所以不要因为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而对药物望而生畏,合理应用可有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如果出现副作用,要及时和主治医师沟通来调整用药,不要私自停用降糖药物,以免导致病情变化。

关注孙医生讲糖,一起学习交流健康知识吧!


孙医生讲糖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其对生命见刊的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居慢性疾病谱第三位。据统计,2010年世界上确诊糖尿病患者有3亿人,其中我国患者人数达1.1亿,超过全世界的1/3,并且预计2030年全球患者数量将增加到约4.4亿人[1]。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适当锻炼外,多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常用的降糖药物除了胰岛素外,还有口服药二甲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长期用药难免会诱发一些药物不良反应,那么降糖药引发哪些不良反应呢?

1. 低血糖:低血糖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乏累、出汗、心悸、烦躁,甚至低血糖昏迷。

2. 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3.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

4. 精神障碍:表现为意识及情感障碍。

5. 心血管:胸闷、心衰、心悸等。

6. 皮肤: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炎、红斑等疑似过敏性症状。

7. 血液系统:以贫血、血小板降低、粒细胞降低较为多见。

而从不同类别降糖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磺脲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胰岛素。

因此,长期服用降糖药的患者,除了关注血糖水平外,还应该关注并避免降糖药可能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

[1] Shaw JE, Sicree RA, Zimmet PZ. 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0, 87(1): 4-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